一种双层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模压件半固化成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55819发布日期:2018-06-12 03:46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模压件半固化成型方法,属于压塑成型领域。



背景技术:

喷管是火箭弹发动机机构中最关键的部件,其作用一是使燃气流经喷管时加速(膨胀做功),使燃气由热能变成动能,产生反作用推力;二是通过喷管的临界段、控制气流的流量,保证燃烧室内的设计压力。由于喷管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始终受到高温、高压、高速燃气流的冲刷作用,同时火箭弹在飞行时高速旋转,受到很大的离心作用,并要求有良好的透气性。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如高硅氧、碳纤维等)成型的产品具有有强度、刚度好、化学稳定性好、导热性能好、且耐烧蚀、耐瞬间高温等优良特性。常规火箭弹喷管内形一般压制一种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高硅氧),高硅氧的隔热性能良好,但耐冲刷性差,不利于喷管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喷管材料性能单一,不利于喷管的长时间工作,为此提供一种双层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模压件半固化成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双层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模压件半固化成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模具及高硅氧材料预热

压制模具内腔均匀涂抹脱模剂,压制模具预热至85~95℃,高硅氧在60~80℃;

第二步、高硅氧压塑

将预热后的高硅氧装入预热后的模具内,上模下行,在9~12分钟内表压达到成型压力后,在不大于1.2℃/分钟的升温速率下,使模具温度达到170~185℃,固化时间达到后开模;固化时间按压制模料最厚处壁厚1~5分钟/毫米计算;

在高硅氧压塑成型中上模第一次下行至模具闭合前,焖料10~15分钟,便于原材料中的气体挥发。

第三步、开模保温

将模具降温至90℃以下开模,卸模后将模压成型制件迅速置于80~100℃的烘箱中,随烘箱自然冷却至40℃以下,取出高硅氧模压成型制件。

第四步、高硅氧模压成型制件机加

高硅氧模压成型制件常温下放置12小时以上,对制件的内壁机加环形沟槽,便于与碳纤维层的结合,防止脱落,得到高硅氧预压件。

所述高硅氧模压成型制件内壁机加的环形沟槽优选采用燕尾槽。

第五步、模具、高硅氧预压件以及碳纤维材料的预热

用丙酮清洗第四步得到的高硅氧预压件,去掉表面杂质,并置于80~100℃烘箱预热2小时,然后将预热后的高硅氧预压件放入模具内腔,随模具一起预热至110~130℃;将碳纤维材料在90~110℃下,均匀预热10~25分钟,使原材料变软;

第六步、碳纤维压塑

将预热后的碳纤维装入高硅氧预压件的内腔,上模下行加压至成型压力后,开启加热系统,模具升温速率≤1.2℃/分钟,使模具温度升至155~175℃,固化时间达到后,关闭温控系统;固化时间按压制模料最厚处壁厚2~4分钟/毫米计算;

在碳纤维压制的加压过程中排气2~5次,便于排除碳纤维中挥发的气体。

第七步、二次开模保温

将模具降温至135℃以下后开模,取出制件,并迅速用石棉布包裹置于70~90℃烘箱保温,并随烘箱自然冷却至40℃,取出制件,得到外侧高硅氧层、内侧碳纤维层的模压件。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成型方法,在高硅氧层成型后增加机加环形沟槽,再与碳纤维层压制成一体,高硅氧层和碳纤维层粘接效果好;保证了成型产品具有较高的隔热性能和耐冲刷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成型方法得到的模压件结构图;

图中1-高硅氧层;2-碳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双层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模压件半固化成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模具及高硅氧材料预热

压制模具内腔均匀涂抹脱模剂,压制模具预热至90℃,高硅氧预热至80℃;

第二步、高硅氧压塑

将预热后的高硅氧装入预热后的模具内,上模第一次下行至模具闭合前,焖料15分钟后合模,在10分钟内表压达到成型压力,然后在1.2℃/分钟的升温速率下,使模具温度达到180℃,固化时间达到后开模;

第三步、开模保温

将模具降温至90℃以下开模,卸模后将模压成型制件迅速置于90℃的烘箱中,随烘箱自然冷却至40℃以下,取出高硅氧模压成型制件。

第四步、高硅氧模压成型制件机加

高硅氧模压成型制件常温下放置12小时后,对制件的内壁机加环形沟槽,便于与碳纤维层的结合,防止脱落,得到高硅氧预压件。

所述高硅氧模压成型制件内壁机加的环形沟槽优选采用燕尾槽。

第五步、模具、高硅氧预压件以及碳纤维材料的预热

用丙酮清洗第四步得到的高硅氧预压件,去掉表面杂质,并置于90℃烘箱预热2小时,然后将预热后的高硅氧预压件放入模具内腔,随模具一起预热至110℃;将碳纤维材料置于100℃的烘箱内预热15分钟,中间翻料一次,保证预热均匀,使原材料变软;

第六步、碳纤维压塑

将预热后的碳纤维装入高硅氧预压件的内腔,上模下行加压,加压过程中排气3次,加压至成型压力后,开启加热系统,模具按1.2℃/分钟的升温速率升纹至175℃,固化时间达到后,关闭温控系统。

第七步、二次开模保温

将模具降温至135℃以下后开模,取出制件,并迅速用石棉布包裹置于90℃烘箱保温,并随烘箱自然冷却至40℃,取出制件,得到外侧高硅氧层、内侧碳纤维层的模压件,如图1所示。

将实施例压制完成后的产品经飞行试验验证,喷管在3000℃高温、18MPa高压、1300m/s高速的状态下工作20s后,高硅氧层与碳纤维层仍粘结可靠,满足现代喷管的高性能要求,可以应用于喷管结构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