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签预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8872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标签预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标机,尤其是标签预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塑胶容器,其外表面均贴有标签,现有的有些容器上的标签是成型后粘贴上去的,采用这种方法标签容易脱落,不稳固。针对这一现状,有人发明了模内贴标的方式,即在成型容器之前先将标签贴在模具内,然后和容器一体成型,这样标签和容器不可分离,起

到很好的防假冒作用,而且标签也不易褪色,标签也不容易脱落。然而常规的人工模内贴标方法,根本无法配合注塑机的射出、压出或真空成型机的制造速度,减缓了塑胶制品的生产速度,单位成本太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再者人工往模内置放标签,容易引发工伤事故。

为了克服上述手工操作的不足,现在大部分采用机械智能控制来达到在模具内贴标签的目的。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20258213.9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扇形机械臂标签粘贴装置,包括卡板底座,在卡板底座上固定有卡板座,卡板座的两端设有卡板;在卡板底座上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上设有开合臂,在开合臂上远离卡板底座的一端设有固定轴,固定轴上枢接有摆动板,摆动板靠近卡板底座的一端位于卡板的内侧,摆动板远离卡板底座的一端安装有吸盘安装板,吸盘安装板上设有真空吸盘,在开合臂与摆动板之间设有复位机构。上述装置,摆动板的距离要大于开合臂的运动距离,因此,不需要大的开模距离即可实现标签的粘贴,狭小的空间就能将标签送入到成型模具内,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结构也简单。上述标签粘贴装置适用于在容器的两侧进行模内标签成型,但为了美观等,现在有些需求是需要粘贴环形标签,即在容器的外壁上成型一圈整条标签,而现有的贴标机都是将平面的标签从标签库中吸附出来,然后将平面的标签粘贴到模具中,而如果要粘贴环形标签,必须将平面标签变换为环形标签从能放入到模具中,这几成为了现有的一个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标签预成型装置,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将平面标签预成型为环形标签,使得放入到模具中的标签为环形标签。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标签预成型装置,包括预成型治具、上成型板和下成型板;在预成型治具的下端设有放置槽;上成型板的下端设有下成型槽;在下成型板的上端设有上成型槽。

上述标签预成型装置,平面的标签先进入到预成型治具中成型为弧形标签,然后驱动上下成型板相对运动,让标签贴附到贴标头上,从而让平面标签预成型为环形标签,使得放入到模具中的标签为环形标签。

进一步的,所述的放置槽为大于半圆的放置槽。这样,当标签进入到放置槽内后,成型的弧形标签不容易掉落预成型治具。

进一步的,在上成型板的上端固定有压块,在压块与预成型治具之间设有复位弹簧。这样,可通过气缸驱动压块,通过压块驱动上成型板,当气缸的推力解除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可让上成型板复位。

进一步的,在上成型板位于下成型槽的顶部两侧分别铰接有整形片。在成型标签时,放置槽具有一定的开口,这样,放入到放置槽内标签的下端难以形成弧形,当设置了整形片后,当整形片触碰到标签时,在压力的作用下整形片的下端会向内挤压标签,让标签的下端逐渐的贴附到贴标头上,这样,下成型板向上运动时,可将标签完全贴附到贴标头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成型片包括弧形部、铰接部和驱动部,两成型片相对于下成型槽的中心线对称,弧形部的中部向外突出,弧形部连接在驱动部上,铰接部固定在驱动部上,驱动部靠近下成型槽的中心线设置,弧形部远离下成型槽的中心线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中空环形标签贴标头的示意图。

图2为贴标头的示意图。

图3为贴标头的侧面示意图。

图4为通过吸盘吸附平面标签的示意图。

图5为标签预成型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标签预成型装置中环形标签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5和图6,标签预成型装置包括预成型治具3、上成型板4、下成型板5和整形片6。在预成型治具3的下端设有大于半圆的放置槽31;上成型板4的下端设有下成型槽41,在上成型板4的上端固定有压块401,在压块401与预成型治具3之间设有复位弹簧402;在下成型板5的上端设有上成型槽51,在上成型板4位于下成型槽的顶部两侧分别铰接有整形片6,所述的成型片6包括弧形部61、铰接部62和驱动部63,两成型片相对于下成型槽的中心线对称,弧形部61的中部向外突出,弧形部61连接在驱动部63上,铰接部62固定在驱动部63上,驱动部靠近下成型槽的中心线设置,弧形部61远离下成型槽的中心线设置。

如图1所示,中空环形标签贴标头包括手臂1,在手臂1上安装有一个以上的贴标头2。相邻的贴标头之间具有间距。

在手臂1上设有与贴标头2数量相同的容置腔11。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贴标头2包括连接段21和标签套接筒22。

所述的连接段21包括连接部211、连接凸起212和过渡部213,过渡部213连接在连接部211与标签套接筒22之间,连接凸起212连接在连接部靠近手臂的一端并位于容置腔11内。该结构方便连接贴条头,且又不会影响标签吸附到标签套接筒的空间。连接部211的直径大于过渡部213的直径,过渡部213的直径大于标签套接筒的直径,由于过渡部的直径大于标签套接筒22的直径,通过过渡部213的端面能对标签10的轴向位置进行限位。在标签套接筒22远离连接段的一端设有倒角,该倒角起到导向作用,让贴标头更加容易进入到模具中。

在标签套接筒22的外壁上设有真空槽25,所述的真空槽25包括二个以上的真空环形槽251和真空连接槽252,真空环形槽251设在标签套接筒22的外圆周壁上,在相邻的真空环形槽251之间连接有真空连接槽252。真空槽采用这种布局方式,真空吸附面均匀,使得吸附力均匀,标签不容易出现翘曲的现象。在贴标头2内设有与真空槽相通的真空通道24;在贴标头内设有轴向延伸的中空腔23,中空腔远离连接段的一端为锥形。该锥形结构能起到导向作用,让贴标头更加容易进入到容器胚中。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示,平面的标签10在预成型装置中预成型,然后通过中空环形标签贴标头将标签送入到模具中;具体的过程为:平面的标签10通过吸盘100吸附然后将标签送入到预成型治具3的放置槽31中成型为弧形标签,当标签进入到放置槽内后,成型的弧形标签不容易掉落预成型治具;然后气缸驱动标签预成型装置向前运动,然后将贴标头2伸入到具有弧形标签的预成型治具3内,通过气缸驱动压块401带动上成型板4向下运动,当上成型板向下运动使得整形片6触碰到标签10时,两整形片的弧形部向内运动,将弧形条标签成型到贴标头的标签套接筒22上,然后通过气缸带动下成型板5向上运动,让标签完全贴附到标签套接筒上,让连接到真空通道的真空发生器工作,在真空槽25的作用下,标签吸附到标签套接筒22上,上成型板4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下成型板也复位,贴标头2跟随手臂1从预成型治具3中出来,并通过贴标头2和手臂1让贴标头进入到模具中,解除真空吸附,环形标贴被可靠的送入到模具中。

上述标签预成型装置,平面的标签先进入到预成型治具中成型为弧形标签,然后驱动上下成型板相对运动,让标签贴附到贴标头上,从而让平面标签预成型为环形标签,使得放入到模具中的标签为环形标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