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制品除异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526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制品除异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制品除异味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俗称塑料或树脂,可以自由改变成分及形体样式,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它与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组成了当今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三大合成材料。

塑料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会散发出异味,这些异味需要通过特定的设备进行去除,现有的塑料制品除异味装置是将塑料制品放在工作台上,通过对其表面喷洒清洗液来去除异味,但这种方式一次只能清洗到塑料制品的一面,需要操作人员对塑料制品进行翻身,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使用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制品除异味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塑料制品除异味装置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制品除异味装置,包括壳体、滑动杆、进水管、风机和废水收集池,所述壳体上方固定安装有气动控制装置,且气动控制装置通过气管与滑动块相连接,所述滑动块下方设置有夹紧装置,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固定安装于壳体上,且滑动杆上设置有滑动块,所述夹紧装置上包括有第一夹紧块,且第一夹紧块通过螺纹杆与第二夹紧块相连接,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调节阀,且进水管一侧固定安装有喷淋头,所述风机的左侧固定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废水收集池与排水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上均设置有橡胶垫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紧块固定于滑动块上,且第二夹紧块与螺纹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和风机个数均为两个,且关于壳体中心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喷淋头呈扇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塑料制品除异味装置设有夹紧装置,可以将塑料制品的上端固定住,同时由于进水管和风机均匀的分布在壳体的两侧,滑动块在带动塑料制品移动的过程中,进水管和风机可以同时对塑料制品两面进行除异味以及干燥,有效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效果好,喷淋头呈扇形结构,喷洒范围大,除异味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气动控制装置,3、气管,4、滑动块,5、滑动杆,6、夹紧装置,601、第一夹紧块,602、螺纹杆,603、第二夹紧块,7、进水管,701、调节阀,702、喷淋头,8、风机,9、废水收集池,10、排水管,11、橡胶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塑料制品除异味装置,包括壳体1、滑动杆5、进水管7、风机8和废水收集池9,壳体1上方固定安装有气动控制装置2,且气动控制装置2通过气管3与滑动块4相连接,滑动块4下方设置有夹紧装置6,滑动杆5的两端固定安装于壳体1上,且滑动杆5上设置有滑动块4,夹紧装置6上包括有第一夹紧块601,且第一夹紧块601通过螺纹杆602与第二夹紧块603相连接,第一夹紧块601和第二夹紧块603上均设置有橡胶垫片11,防止在夹紧过程对塑料制品表面造成磨损,第一夹紧块601固定于滑动块4上,且第二夹紧块603与螺纹杆602固定连接,通过旋转螺纹杆602可以使第二夹紧块603向第一夹紧块601靠拢,从而可以起到夹紧塑料制品的作用,进水管7上设置有调节阀701,进水管7和风机8个数均为两个,且关于壳体1中心线对称,且进水管7一侧固定安装有喷淋头702,喷淋头702呈扇形结构,风机8的左侧固定设置有进水管7,废水收集池9与排水管10相连通。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塑料制品除异味装置时,先检查设备有无异常,在接通电源,通过夹紧装置6上的第一夹紧块601和第二夹紧块603将塑料制品夹住,气动控制装置2通过气管3可以带动滑动块4在滑动杆5上滑动,从而可以带动夹紧装置6滑动,在滑动过程中,进水管7中的清洗液通过喷淋头702可以对塑料制品表面进行喷洒,从而达到除异味的效果,风机8可以加快塑料制品周围的空气流通,从而可以对塑料制品上的清洗液进行干燥,废水收集池9可以对清洗后的废液进行收集,最后废液可以从排水管10排出。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