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FE微孔膜制备卧式推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488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PTFE微孔膜制备卧式推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PTFE微孔膜制备设备,尤其是制备PTFE微孔膜的卧式推压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PTFE微孔膜制备卧式推压机。



背景技术:

PTFE(聚四氟乙烯)微孔膜是由聚四氟乙烯粉料经过预压成型挤出成型得斗状料,然后经压延成薄膜的半成品,在一定温度下拉伸、热定型后,得到的微孔薄膜。聚四氟乙烯粉料预压后得斗圆柱形棒料,通过推压机挤出成截面较小的带状,传统的推压机由机身、液压系统、挤出头和顶杆组成,位于机身上的液压系统驱动顶杆进入挤出头内,将挤出头内的物料从挤出头内挤出成带状,顶杆与挤出头始终同轴设置,由于顶出杆的长度较长,液压系统在不工作时,顶出杆距离挤出头进料口的距离较近,导致向挤出头内放置物料较不方便,只能通过人工多次少量的向挤出头内放置物料,放料效率较低,最终导致推压机的工作效率较低,且工人的劳动强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传统的推压机中的顶杆与挤出头始终同轴设置,顶出杆的长度较长,顶出杆距离挤出头进料口的距离较近,向挤出头内放置物料较不方便,放料效率较低,推压机的工作效率较低,且工人的劳动强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PTFE微孔膜制备卧式推压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TFE微孔膜制备卧式推压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上设置有挤出头和液压系统,还包括推板和装料装置,所述液压系统推动所述推板在挤出头的轴向方向上实现往复直线运动,所述推板上滑动设置有顶出杆,所述顶出杆在工作时,与所述挤出头同轴设置,所述装料装置滑动设置在所述机身上,所述装料装置包括装料筒,所述装料筒在工作时与所述挤出头同轴设置,所述液压系统中设置有推动装料筒中物料进入挤出头的推进杆,推进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推进板。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经过预压后的装料筒(里面的预压成型棒料仍在筒中)放置在装料装置上,移动装料装置使装料筒与挤出头同轴设置,启动液压系统,液压系统推动推进杆伸出,推进杆推动装料筒中的物料进入挤出头内,待装料筒内的物料被全部推入挤出头后,关闭液压系统,推进杆复位,然后将装料装置复位,装料装置复位后移动顶出杆,使顶出杆与挤出头同轴设置后启动液压系统,液压系统中的伸出杆推动推板向挤出头移动,从而推动推板上的顶出杆向挤出头内移动,最终将挤出头内的物料呈带状推出挤出头,本实用新型将顶出杆设置成可在推板上滑动的,使用可在机身上移动的装料装置进行装料,在装料装置对挤出头装料时,顶出杆滑动到一旁,避开装料装置,在顶出杆进行工作时,装料装置移动到一旁,避开顶出杆,顶出杆与装料装置互不干涉,方便了向挤出头内放置物料,物料通过装料筒由液压系统直接推进挤出头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装料速度较快、效率较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工作效率。

由于顶出杆的质量较重,且长度较长,若紧靠一端设置在推板上,时间久了容易出现另一端下落或连接端的连接处断裂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支撑顶出杆并随顶出杆移动的移动支撑装置。

为了实现顶出杆滑动设置在推板上,所述推板上设置有导向轨,所述导向轨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顶出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上,滑块在导向轨内滑动从而带动顶出杆在推板上滑动。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顶出杆与挤出头需同轴设置,传统的做法是需要工作人员逐渐调试顶出杆在推板上的位置来实现同轴设置,可是由于顶出杆的质量较重,工作人员在推动时续费较大的力气,顶出杆在推板上的位置不好控制,调试的时间较长,影响工作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述导向轨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限制滑块移动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当滑块与第一限位块贴合时,顶出杆与挤出头同轴设置;当滑块与第二限位块贴合时,顶出杆端面与挤出头的进料口完全错开。

进一步的,所述装料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滑动安装在所述机身上,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卡板,所述装料筒设置在所述卡板上,装料筒与卡板之间没有连接关系,方便向装料筒内装料,也可以使用两个装料筒,一个工作的同时,对另一个进行装料,节省了装料时间,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工作效率。

装料筒在工作时需要与挤出头同轴设置,为了使装料筒可以快速的对准挤出头,所述机身上固定安装有第三限位块,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三限位块贴合时,支架上的装料筒与挤出头同轴设置。

为了便于移动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有便于移动支架的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机身上,所述支撑架上滑动安装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转动安装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的轴线方向与所述顶出杆的轴向方向垂直,所述导向轮与所述顶出杆相切,使用导向轮为顶出杆提供轴向方向上的导向,顶出杆向挤出头移动的同时,转轮随顶出杆转动,使推板更容易推动顶出杆,同时也起到了支撑顶出杆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PTFE微孔膜制备卧式推压机,将顶出杆设置成可在推板上滑动的,使用可在机身上移动的装料装置进行装料,在装料装置对挤出头装料时,顶出杆滑动到一旁,避开装料装置,在顶出杆进行工作时,装料装置移动到一旁,避开顶出杆,顶出杆与装料装置互不干涉,方便了向挤出头内放置物料,物料通过装料筒由液压系统直接推进挤出头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装料速度较快、效率较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未设置装料筒时的三维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装料装置工作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顶出杆工作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中:1.机身,2.挤出头,3.液压系统,3-1.推进杆,3-2.推进板,4.推板,5.装料装置,5-1.装料筒,5-2.支架,5-3.线轨,5-4.卡板,5-5.把手,6.顶出杆,7.移动支撑装置,7-1.支撑架,7-2.滑动块,7-3.导向轮,8.导向轨,9.滑块,10.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3所示的一种PTFE微孔膜制备卧式推压机,包括机身1,所述机身1上设置有挤出头2和液压系统3,本实用新型中的液压系统3为液压缸,还包括推板4和装料装置5,所述液压系统3推动所述推板4在挤出头2的轴向方向上实现往复直线运动,所述推板4上设置有导向轨8,所述导向轨8内滑动安装有滑块9,如图4所示,所述顶出杆6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9上,所述导向轨8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限制滑块9移动的第一限位块10和第二限位块11,当滑块9与第一限位块10贴合时,顶出杆6与挤出头2同轴设置;当滑块9与第二限位块11贴合时,顶出杆6端面与挤出头2的进料口完全错开,所述顶出杆6在工作时,与所述挤出头2同轴设置,所述装料装置5滑动设置在所述机身1上,所述装料装置5包括支架5-2,所述支架5-2上固定安装有便于移动支架5-2的把手5-5,所述支架5-2通过线轨5-3滑动安装在所述机身1上,所述支架5-2上固定安装有卡板5-4,所述装料筒5-1设置在所述卡板5-4上,装料筒5-1与卡板5-4之间没有连接关系,方便向装料筒5-1内装料,也可以使用两个装料筒5-1,一个工作的同时,对另一个进行装料,所述装料筒5-1在工作时与所述挤出头2同轴设置,所述机身1上固定安装有第三限位块,所述支架5-2与所述第三限位块贴合时,支架5-2上的装料筒5-1与挤出头2同轴设置。所述液压系统3中设置有推动装料筒5-1中物料进入挤出头2的推进杆3-1,推进杆3-1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推进板3-2,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支撑顶出杆6并随顶出杆6移动的移动支撑装置7,所述移动支撑装置7包括支撑架7-1,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架7-1固定安装在所述机身1上,所述支撑架7-1上滑动安装有滑动块7-2,所述滑动块7-2上转动安装有导向轮7-3,所述导向轮7-3的轴线方向与所述顶出杆6的轴向方向垂直,所述导向轮7-3与所述顶出杆6相切,使用导向轮7-3为顶出杆6提供轴向方向上的导向,顶出杆6向挤出头2移动的同时,转轮随顶出杆6转动,使推板4更容易推动顶出杆6,同时也起到了支撑顶出杆6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经过预压后的装料筒5-1(里面的预压成型棒料仍在筒中)放置在装料装置5上,移动装料装置5使装料筒5-1与挤出头2同轴设置,如图5所示,启动液压系统3,液压系统3推动推进杆3-1伸出,推进杆3-1推动装料筒5-1中的物料进入挤出头2内,待装料筒5-1内的物料被全部推入挤出头2后,关闭液压系统3,推进杆3-1复位,然后将装料装置5复位,装料装置5复位后移动顶出杆6,使顶出杆6与挤出头2同轴设置后启动液压系统3,如图6所示,液压系统3中的伸出杆推动推板4向挤出头2移动,从而推动推板4上的顶出杆6向挤出头2内移动,最终将挤出头2内的物料呈带状推出挤出头2,本实用新型将顶出杆6设置成可在推板4上滑动的,使用可在机身1上移动的装料装置5进行装料,在装料装置5对挤出头2装料时,顶出杆6滑动到一旁,避开装料装置5,在顶出杆6进行工作时,装料装置5移动到一旁,避开顶出杆6,顶出杆6与装料装置5互不干涉,方便了向挤出头2内放置物料,物料通过装料筒5-1由液压系统3直接推进挤出头2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装料速度较快、效率较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工作效率。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