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套脱模机中的脱模导向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2752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套脱模机中的脱模导向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手套脱模机中将手模上的手套拉拽成半脱落状态的脱模导向件。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手套脱模机中的脱模导向件比较简单,通常包括:支撑安装杆和设置在支撑安装杆一端端部上的脱模手爪。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首先将手套的裙边翻在所述的一对相向设置的脱模手爪上,然后,这一对脱模手爪在支撑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向两侧分开,使得手套绷紧在这一对脱模手爪上,并沿着脱模机的导轨行进,这样翻边并绷紧在脱模手爪上的手套就从手模座上逐渐脱下,形成半脱落状态;这时,这一对脱模手爪在支撑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向中间靠拢,使得手套从该对脱模手爪上脱开,在脱开的过程中,由于手套与脱模手爪之间有一个角度,再加上脱模机上的各机械部件的配合精度关系,有时会出现部分手套不能顺利地从脱模手爪上完全脱开,而是继续随着脱模手爪行进,最终被拉坏,从而降低了手套的成品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确保手套从脱模手爪上脱开的手套脱模机中的脱模导向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套脱模机中的脱模导向件,其结构包括:脱模手爪、脱模安装座和用于支撑脱模安装座的支撑杆,该脱模安装座活动铰接在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端部上,并且,脱模安装座与支撑杆的相应端部之间还设置有复位扭簧,所述的脱模手爪的根部设置有用于支承脱模手爪的脱模支座,脱模支座与脱模手爪呈“L”形布置,所述的脱模支座活动设置在所述的脱模安装座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手套脱模机中的脱模导向件中,所述的脱膜安装座的一种具体安装方式为:脱膜安装座上开设有与所述支撑杆的相应端部相配合的支撑安置槽,支撑安置槽的两侧槽壁上开设有相互配合的外铰接孔,所述的支撑杆上开设有与所述的外铰接孔相配合的内铰接孔,内、外铰接孔中活动设置有铰接轴;所述的复位扭簧的具体安装方式为:所述的支撑杆上开设有与所述的内铰接孔相垂直、向上开口的扭簧安置槽,复位扭簧套设在所述的铰接轴上,复位扭簧的一端抵压在支撑杆上,复位扭簧的另一端抵压在脱模安装座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手套脱模机中的脱模导向件中,所述的脱模支座的具体安装方式为:所述的脱模安装座为尼龙件,脱模安装座中设置有连接镶件,连接镶件中设置有连接内螺纹,所述的脱模支座中开设有贯通的连接安置孔,连接安置孔中活动穿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外端设置有端帽,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的连接内螺纹相配合的连接外螺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手套脱模机中的脱模导向件中,所述的连接杆上套设有至少一个轴承,并通过这至少一个轴承活动设置在所述脱模支座的连接安置孔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手套脱模机中的脱模导向件中,所述的支撑杆上设置有安装固定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手套脱模机中的脱模导向件中,所述的支撑杆为尼龙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杆和脱模安装座通过复位扭簧和铰接轴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脱模安装座可相对于支撑杆转动的分体结构,这样,当手套的脱开过程中,在手套拉拽力的作用下,脱模手爪会随着脱模支座自动调节角度,从而保证了手套可以从脱模手爪上顺利脱开,大幅提高了手套的成品率。

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套脱模机中的脱模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套脱模机中的脱模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至图2中的附图标记为:1、支撑杆,11、铰接端,111、内铰接孔,12、安装固定孔,2、复位扭簧,3、脱模安装座,30、支撑安置槽,31、槽壁,311、外铰接孔,4、脱模手爪,41、脱模支座,411、连接安置孔,5、连接杆,51、端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手套脱模机中的脱模导向件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套脱模机中的脱模导向件,其结构包括:脱模手爪4、脱模安装座3以及用于支撑脱模安装座3的支撑杆1,该脱模手爪4的根部设置有用于支承脱模手爪4的脱模支座41,脱模支座41与脱模手爪4呈“L”形布置,所述的脱模支座41活动设置在所述的脱模安装座3上,该脱模支座41的具体安装方式为:脱模安装座3中设置有连接镶件(属于本领域的惯常技术,图中未示出),连接镶件中设置有连接内螺纹,所述的脱模支座41中开设有贯通脱模支座41的连接安置孔411,连接安置孔411中通过轴承活动穿设有连接杆5(属于本领域的惯常技术,图中未示出),即:连接杆5上套设有轴承,轴承固定在所述的连接安装孔411中,连接杆5的外端设置有端帽51,连接杆5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的连接内螺纹相配合的连接外螺纹(属于本领域的惯常技术,图中未示出),连接杆5拧紧在所述的连接内螺纹中,所述的脱模安装座3活动铰接在所述支撑杆1的一端即铰接端11的端部上,该脱模安装座3的具体安装方式为:脱膜安装座3上开设有与所述支撑杆1的铰接端11的端部相配合的支撑安置槽30,支撑安置槽30的两侧槽壁31上开设有相互贯通的外铰接孔311,所述的支撑杆1的铰接端11上开设有与所述的外铰接孔311相配合的内铰接孔111,内、外铰接孔111和311中活动设置有铰接轴(属于本领域的惯常技术,图中未示出);所述的脱模安装座3与支撑杆1的铰接端11的端部之间还设置有复位扭簧2,复位扭簧2的具体安装方式为:所述的支撑杆1的铰接端11上开设有与所述的内铰接孔111相垂直、向上开口的扭簧安置槽,复位扭簧2套设在所述的铰接轴上,复位扭簧2的一端抵压在支撑杆1上,复位扭簧2的另一端抵压在脱模安装座3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脱模安装座3和支撑杆1均为尼龙件,支撑杆1上设置有用于将其安装在脱模机上的安装固定孔1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脱模手爪4松开后,手套从脱模手爪4上脱开时,脱模手爪4会随着脱模支座41相对于脱模安装座3自动调节角度,这样就保证了手套可以从脱模手爪4上顺利脱开,提高了手套的成品率。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