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管模具用薄膜防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1901发布日期:2019-02-26 18:37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热管模具用薄膜防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模具防污领域,具体是一种发热管模具用薄膜防污装置。



背景技术:

发热管在模具制造时,需要与模具直接接触,多个模具使用会导致模具成型后表面具有污渍,传统方法中需要将污渍进行清理而多增加了清理的步骤,耗时耗力,且多个加工会导致模具表面平整度下降。

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510017756.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塑封系统中的覆膜机构,包括薄膜卷绕模块、静电消除模块、脱模模块和真空吸附模块,薄膜卷绕模块包括薄膜卷绕装置,薄膜卷绕装置包括电机和用于卷绕薄膜的主轴,主轴与电机传动连接,脱膜模块包括脱模装置,脱模装置包括气缸和与气缸活塞杆相连的压膜辊子,压膜辊子、静电消除模块和真空吸附模块位于薄膜行进路线的上方或下方,还公开了具有覆膜机构的塑封压机,塑封压机使用了这种覆膜机构,使用时覆膜机构在待封装的芯片与模架之间拉一层特殊的塑料薄膜,封装时将薄膜塑封料和模架隔开,保护模架不被塑封料污染,又避免模架直接与电子器件接触。保持模架的清洁、提高了工作效率、延长塑封压机模具的使用寿命,但是该专利结构复杂,不适用于简单的模具制造领域,无法直接引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发热管模具用薄膜防污装置。

一种发热管模具用薄膜防污装置,包括用于安装上模与下模的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架,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对上模与下模固定及开模、合模的动作装置,所述的动作装置和底座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覆膜防止模具合模时受损、受污的上覆膜装置和下覆膜装置。

所述的动作装置包括分别与上模及下模配合的上板及下板、设置在上板及下板之间的数根导柱、与下板配合的液压缸。

所述的底座为立体的l状,所述的液压缸设置在较低端。

所述的上板及下板均为矩形板。

所述的上覆膜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端的上卷膜、设置在支架上且与上卷膜配合的伸出支架一、设置在上板上且与上卷膜配合的上收膜筒,所述的上板上设置有与上收膜筒配合的上收膜电机。

所述的上卷膜上的薄膜绕过伸出支架一经过上模的成型面与上收膜筒配合。

所述的下覆膜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架下端的下卷膜、设置在支架上且与下卷膜配合的伸出支架二、设置在底座上且与下卷膜配合的下收膜筒,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与下收膜筒配合的下收膜电机。

所述的下模的中心设置有便于下卷膜上的薄膜通过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为矩形通孔。

所述的下卷膜上的薄膜绕过伸出支架二经过下模的成型面与下收膜筒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分别与上模、下模配合的上卷膜、下卷膜对成型面进行覆膜,减少液压缸工作时对工件挤压造成外表面的损伤以及油污,提高工件成型质量,减少后续对工件进行清洗的步骤;同时配合分别与上收膜电机、下收膜电机配合的上收膜筒、下收膜筒再覆膜完成后进行自动回收,减少人工回收导致生产效率低的缺点,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3的a-a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发热管模具用薄膜防污装置,包括用于安装上模12与下模14的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支架4,所述的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对上模12与下模14固定及开模、合模的动作装置,所述的动作装置和底座1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覆膜防止模具合模时受损、受污的上覆膜装置和下覆膜装置。

所述的动作装置设置在底座1上,用于对上模12与下模14固定及开模、合模;所述的上覆膜装置和下覆膜装置分别设置在动作装置和底座1上,用于覆膜防止模具合模时受损、受污。

所述的上模12与下模14上均设置有与所需成型工件外轮廓相吻合的模具通路。

所述的动作装置包括分别与上模12及下模14配合的上板8及下板15、设置在上板8及下板15之间的数根导柱13、与下板15配合的液压缸16。

所述的底座1为立体的l状,所述的液压缸16设置在较低端。

所述的上板8及下板15均为矩形板。

合模前,将上卷膜6上的薄膜绕过伸出支架一7经过上模12的成型面与上收膜筒11配合,并将下卷膜5上的薄膜绕过伸出支架二10经过下模14的成型面与下收膜筒2配合,驱动液压缸16上升进行合模。

利用分别与上模12、下模14配合的上卷膜6、下卷膜5对成型面进行覆膜,减少液压缸16工作时对工件挤压造成外表面的损伤以及油污,提高工件成型质量,减少后续对工件进行清洗的步骤。

所述的上卷膜6、下卷膜5均与支架4转动配合。

所述的上覆膜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架4上端的上卷膜6、设置在支架4上且与上卷膜6配合的伸出支架一7、设置在上板8上且与上卷膜6配合的上收膜筒11,所述的上板8上设置有与上收膜筒11配合的上收膜电机9。

所述的上卷膜6上的薄膜绕过伸出支架一7经过上模12的成型面与上收膜筒11配合。

所述的下覆膜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架4下端的下卷膜5、设置在支架4上且与下卷膜5配合的伸出支架二10、设置在底座1上且与下卷膜5配合的下收膜筒2,所述的底座1上设置有与下收膜筒2配合的下收膜电机3。

所述的伸出支架一7、伸出支架二10均为带有横杆的支架状,所述的薄膜经过横杆进行工作。

所述的下模14的中心设置有便于下卷膜5上的薄膜通过的中心孔14a,所述中心孔14a为矩形通孔。

合模完成后,分别驱动上收膜电机9、下收膜电机3对薄膜进行收膜以更换新薄膜进行隔离。

配合分别与上收膜电机9、下收膜电机3配合的上收膜筒11、下收膜筒2再覆膜完成后进行自动回收,减少人工回收导致生产效率低的缺点,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的下卷膜5上的薄膜绕过伸出支架二10经过下模14的成型面与下收膜筒2配合。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合模前,将上卷膜6上的薄膜绕过伸出支架一7经过上模12的成型面与上收膜筒11配合,并将下卷膜5上的薄膜绕过伸出支架二10经过下模14的成型面与下收膜筒2配合,驱动液压缸16上升进行合模;合模完成后,分别驱动上收膜电机9、下收膜电机3对薄膜进行收膜以更换新薄膜进行隔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模具防污领域,具体是一种发热管模具用薄膜防污装置,包括用于安装上模与下模的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架,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对上模与下模固定及开模、合模的动作装置,所述的动作装置和底座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覆膜防止模具合模时受损、受污的上覆膜装置和下覆膜装置,利用分别与上模、下模配合的上卷膜、下卷膜对成型面进行覆膜,减少液压缸工作时对工件挤压造成外表面的损伤以及油污,提高工件成型质量,减少后续对工件进行清洗的步骤;同时配合分别与上收膜电机、下收膜电机配合的上收膜筒、下收膜筒再覆膜完成后进行自动回收,减少人工回收导致生产效率低的缺点,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理想;廖海东;魏振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苏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19
技术公布日:2019.02.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