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散热塑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0054发布日期:2018-09-14 22:41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塑胶模具,特指一种快速散热塑胶模具,属于工业制造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塑胶模具是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模具的简称,模具凸、凹模及辅助成型系统的协调变化,可以加工出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一系列塑件,塑胶模具是工业之母,现在新产品的发布都会涉及到塑料,主要包括由凹模组合基板、凹模组件和凹模组合卡板组成的具有可变型腔的凹模,由凸模组合基板、凸模组件、凸模组合卡板、型腔截断组件和侧截组合板组成的具有可变型芯的凸模,为了改进塑料的性能,还要在聚合物中添加各种辅助材料,如填料、增塑剂、润滑剂、稳定剂、着色剂等,才能成为性能良好的塑料,合成树脂是塑料的最主要成分,其在塑料中的含量一般在40%~100%。由于含量大,而且树脂的性质常常决定了塑料的性质,所以人们常把树脂看成是塑料的同义词,例如把聚氯乙烯树脂与聚氯乙烯塑料、酚醛树脂与酚醛塑料混为一谈。

在模具生产过程中,由于模具散热效果较慢,导致工作效率较低,并且,由于模具温度较高,物品成型效果较差,同时,不能将多余的能源进行储存使用,因此设计一种快速散热塑胶模具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快速散热塑胶模具,人工通过控制器开启电机后,电机带动叶轮转动,能够有效和快速的将模具产生的热量进行抽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散热塑胶模具,包括模具。

所述模具两侧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叶轮,所述外壳上端固定连接有集风盒,所述集风盒上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模具下端一侧设有涡漩冷却器,所述涡漩冷却器从左至右依次由冷风口、涡流发生器、涡流管和调节阀组成,所述涡流发生器上端贯通连接有进气口,所述输送管与进气口管道连接,所述冷风口一端固定连接有冷气管且冷气管位于模具下方,所述所述冷气管一侧设置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过滤层、消毒层和吸附层,所述冷气管内部设置有导水板,所述冷气管两端设置有导流管,所述模具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散热塑胶模具所述的导水板为梯形结构的导水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散热塑胶模具所述的导流管与储水箱管道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散热塑胶模具所述的控制器与电机电性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散热塑胶模具所述的叶轮与电机固定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种快速散热塑胶模具,人工通过控制器开启电机后,电机带动叶轮转动,能够有效和快速的将模具产生的热量进行抽离,提高了散热的效率,缩短了模具内物料成型的时间,有效的提升了实用性,热量气体进入到集风盒内后,通过输送管从进气口进入到涡流发生器内后,通过增压将热气流旋转压入涡流管内,部分热气流通过调节阀排出后,余下的热气流回到涡流管中间,涡流管内的气流经过涡流交换后,产生能量分离成冷气流和热气流,热气流从调节阀排出,冷气流从冷风口排出通过冷气管对模具进行冷却,大大的降低了模具的温度,有效的提升了散热的效果,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大大的提高了产生成品的品质,有效的提高了生产质量,冷气流会在模具表面凝结成水滴,滴入冷气管内的导流板上,经过导流管进入到储水箱内,再经过过滤层、消毒层和吸附层进行过滤、消毒和净化后,进入到储水箱内储存使用,有效的加强了散热效果的同时,能够将水凝珠进行收集使用,有效的节省了能源,加强了环保效果,同时,经过过滤后,加强了水凝珠的纯净效果,提升了使用时的卫生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散热塑胶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散热塑胶模具的储水箱结构示意图

其中:模具1、外壳2、电机3、叶轮4、集风盒5、输送管6、涡流发生器7、进气口8、冷风口9、调节阀10、涡流管11、冷气管12、储水箱13、控制器14、导流管15、导流板16、过滤层17、消毒层18、吸附层19、涡流发生器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快速散热塑胶模具,包括:模具1。

所述模具1两侧固定连接有外壳2,所述外壳2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外壳2内部设置有叶轮4,所述外壳2上端固定连接有集风盒5,所述集风盒5上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管6,所述模具1下端一侧设有涡漩冷却器20,所述涡漩冷却器20从左至右依次由冷风口9、涡流发生器7、涡流管11和调节阀10组成,所述涡流发生器7上端贯通连接有进气口8,所述输送管6与进气口8管道连接,所述冷风口9一端固定连接有冷气管12且冷气管12位于模具1下方,所述所述冷气管12一侧设置有储水箱13,所述储水箱13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过滤层17、消毒层18和吸附层19,所述冷气管12内部设置有导水板16,所述冷气管12两端设置有导流管15,所述模具1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4,所述导水板16为梯形结构的导水板,所述导流管15与储水箱13管道连接,所述控制器14与电机3电性连接,所述叶轮4与电机3固定连接。

人工通过控制器14开启电机3后,电机3带动叶轮4转动将热量气体抽入进集风盒5内后,通过输送管6从进气口7进入到涡流发生器7内后,通过增压将热气流旋转压入涡流管11内,部分热气流通过调节阀10排出后,余下的热气流回到涡流管11中间,涡流管11内的气流经过涡流交换后,产生能量分离成冷气流和热气流,热气流从调节阀10排出,冷气流从冷风口排出通过冷气管12对模具1进行冷却,冷气流会在模具1表面凝结成水滴,滴入冷气管12内的导流板16上,经过导流管15进入到储水箱13内,再经过过滤层17、消毒层18和吸附层19进行过滤、消毒和净化后,进入到储水箱13内储存使用。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