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7830发布日期:2018-12-05 20:55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注塑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成型机。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

现有可参考申请公布号为CN103260845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注塑件(7)的注塑机,其具有注射台(1),熔液在注射台中能够引入到工具部件(6)的与注塑件(7)相对应的腔体(7b)中,该注塑机具有其他的台(2,3,4,5),其中能够处理注塑件(7)。注塑件(7)能够借助输送装置从一个台(1,2,3,4,5)移动到另一个台(2,3,4,5,1)。输送设备具有至少一个将两个台(1,2,3,4,5)连接的输送段(8a,8b,9a,9b,10a,10b,11a,11b),注塑件(7)在输送段上能够从一个台(1,2,3,4,5)移动到另一个台(2,3,4,5,1)。

但是这种注塑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将模具组件进行拆卸,设备操作不是很方便,同时容易烫伤操作人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成型机,具有方便将模具组件拆卸,防止模具组件烫伤操作人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注塑成型机,包括下模座、固设于下模座上表面的多根支撑杆以及固设于支撑杆顶部的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下表面竖向滑动连接有上模具,下模座的一侧固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沿竖向滑动连接有支撑板并设有驱动支撑板升降的驱动组件;所述下模座的另一侧壁上固设有能够将放入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的模具组件推入至支撑板上的推动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的推动气缸将放置于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的模具组件推入到支撑板上,使得设备能够在最终放置在支撑板上,设备操作简单方便,不经过操作人员人工操作,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

较佳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放置于底板下侧地面上的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向上穿过底板且固定于支撑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具体的,驱动组件包括升降气缸,通过升降气缸的放置控制支撑板上升或者下降,设备操作简单方便,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价值。

较佳的,远离下模座的底板下边缘位置处固设有竖向设置的挡板,底板的下表面沿竖向滑动连接有定位板,定位板的两端面分别贴合于挡板以及下模座侧壁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具体的,设置挡板且通过挡板与定位板的抵接能够增加升降过程中的设备的稳定性效果,同时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

较佳的,所述定位板两侧的上表面分别固设有多根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部穿过底板且在其突出端设有限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设置限位机构并且通过限位机构挡在模具组件的两侧壁上,使得能够对模具组件的两侧壁进行限位,设备操作简单方便,并且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价值。

较佳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沿垂直于升降气缸运动方向滑动连接于升降杆顶端的第一顶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具体的,限位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升降杆顶端的第一顶板,使得能够通过驱动第一顶板滑动的方式使得第一顶板贴合在不同尺寸的模具组件的侧壁上,设备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价值。

较佳的,所述第一顶板上开设有横向滑槽,所述升降杆穿过横向滑槽设置,第一顶板两侧的升降杆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能够抵接于第一顶板以将第一顶板定位于升降杆的螺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具体的,通过采用螺母组件的方式对第一顶板进行限位,能够有效提高设备的稳定性能,同时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价值。

较佳的,所述第一顶板上侧的升降杆上沿第一顶板滑动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二顶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第一顶板上侧设置第二顶板,使得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的配合使用方便顶住模具组件,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价值。

较佳的,定位板下侧的下模座上固设有平行于定位板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固设有限位气缸,限位气缸的活塞杆能够向上运动且抵接于定位板的下表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具体的,设置加强板并且通过控制限位气缸的活塞杆向上运动,使得气缸的活塞杆顶在定位板上,加强支撑,增加了设备的稳定性能。

较佳的,底板两侧的上表面分别固设有连接杆,两连接杆的顶端共同转动连接有一限位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模具组件包括下模以及扣合在下模上侧的上模,设置限位辊方便在推动过程中将上模挡住,使得上模和下模分离,设备操作简单方便,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价值。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方便将模具组件推出,防止模具组件烫伤操作人员;

2.设置限位机构能够通过限位机构贴合在模具组件的侧壁上,进而对模具组件进行限位,增加了设备的稳定性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注塑成型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中突显升降气缸、底板以及支撑板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下模座;11、支撑杆;12、上模座;121、上模具;13、推动气缸;2、底板;21、升降气缸;22、支撑板;23、挡板;24、定位板;241、加强板;242、限位气缸;25、升降杆;26、限位机构;261、第一顶板;2611、横向滑槽;2612、螺母组件;2613、第二顶板;27、连接杆;271、限位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注塑成型机,如图1所示,包括下模座1、固设于下模座1上表面的多根支撑杆11以及固设于支撑杆11顶部的上模座12;上模座12下表面上沿竖向滑动连接有上模具121;下模座1的一侧固设有底板2,底板2的上表面与下模座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底板2下侧的底面上放置有升降气缸21(参见图3),升降气缸21的活塞杆顶端由下至上贯穿底板2设置并且在其顶端固设有支撑板22;下模座1的另一侧壁上固设有能够将放入上模座12与下模座1之间的模具组件推入至支撑板22上的推动气缸13。

远离下模座1的底板2下表面固设有竖向设置的挡板23,在底板2的下表面沿竖向滑动连接有定位板24,定位板24固设于升降气缸21的活塞杆上使得定位板24能够跟随支撑板22共同上升或者下降,定位板24的两侧壁贴合下模座1侧壁以及挡板23的内侧壁设置;定位板24下侧的下模座1上固设有平行于定位板24的加强板241,加强板241上固设有限位气缸242,限位气缸242的活塞杆能够向上运动且抵接于定位板24的下表面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定位板24两侧的上表面分别固设有多根升降杆25,升降杆25的顶部穿过底板2且在其突出端设有限位机构26;限位机构26包括第一顶板261,第一顶板261上开设有横向滑槽2611,升降杆25穿过横向滑槽2611设置,第一顶板261两侧的升降杆25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能够抵接于第一顶板261以将第一顶板261定位于升降杆25的螺母组件2612;第一顶板261上侧的升降杆25上沿第一顶板261滑动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二顶板2613;第一顶板261与第二顶板2613均通过螺母组件2612定位在升降杆25上。

底板2两侧的上表面分别固设有连接杆27,两连接杆27的顶端共同转动连接有一限位辊271。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使用时能够通过推动气缸13将模具组件推入到支撑板22上,此前先行滑动第一顶板261以及第二顶板2613,使得第一顶板261与第二顶板2613能够抵触在模具组件的侧壁上,进而方便对模具组件进行限位;升降气缸21的活塞杆伸缩能够孔支撑板22、第一顶板261以及第二顶板2613共同上升或者下降;同时,升降气缸21停止运动时,能够驱动限位气缸242的活塞杆运动,进而控制限位气缸242的活塞杆顶部顶在定位板24下表面上,提高设备的稳定性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