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体热压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9143发布日期:2018-10-26 20:4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机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体热压成型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机外壳成型,一般采用注塑机进行注塑成型。但是一般的注塑机都是价格昂贵,一部的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经费购买注塑机。即使具有足够的购买能力,也使得手机外壳的成本高,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且并没有配套设置自动化快速收集成品装置的装配体热压成型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快速收集成品、成本较低的装配体热压成型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下模块,在下模块四周内设置导柱,所述导柱上部设置上模块,在导柱顶部设置上机架,所述上模块顶部设置驱动柱,驱动柱设置在复合气缸下,复合气缸设置在上机架顶部,在底座一侧旁设置支撑基座,所述支撑基座顶部内设置限位滑槽,在限位滑槽内设置活动滑块,所述活动滑块上设置发热盒,在活动滑块下设置连接杆,连接杆上设置传动轮,在传动轮上设置皮带,所述皮带左右两侧内分别设置从动轮与驱动轮,在从动轮下设置第一支撑架,在驱动轮下设置第二支撑架,所述驱动轮设置在减速电机上,在支撑基座下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升降支架,在升降支架下设置第一万向轮,所述底座另一侧旁设置固定支撑板,在固定支撑板上设置垫块,所述垫块上设置驱动气缸,驱动气缸上设置活塞推杆,在活塞推杆一侧外设置推板,在底座右侧外设置收集箱,在收集箱下设置第二万向轮,在收集箱右侧设置推杆。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与上机架之间设置保护外壳。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基座为可拆卸式,为单一主体,单独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发热盒为节能碳素发热管四方向智能发热盒。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支架由固定支架与升降支架组成,且升降支架设置在固定支架内,通过插销限位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该种成型机可直接成型手机外壳,不需要注塑机即可得到成品,大大地降低了所述手机外壳的成本,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且配合驱动气缸与收集箱的设置,将使成品收集工作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下模块;3、导柱;4、上模块;5、上机架;6、驱动柱;61、复合气缸;7、支撑基座;8、限位滑槽;9、活动滑块;10、发热盒;11、连接杆;12、传动轮;13、皮带;14、从动轮;15、驱动轮;16、第一支撑架;17、第二支撑架;18、减速电机;19、升降支架;20、第一万向轮;21、固定支撑板;22、垫块;23、驱动气缸;24、活塞推杆;25、推板;26、收集箱;27、第二万向轮;28、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装配体热压成型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下模块2,在下模块2四周内设置导柱3,所述导柱3上部设置上模块4,在导柱3顶部设置上机架5,所述上模块4顶部设置驱动柱6,驱动柱6设置在复合气缸61下,复合气缸61设置在上机架5顶部,在底座1一侧旁设置支撑基座7,所述支撑基座7顶部内设置限位滑槽8,在限位滑槽8内设置活动滑块9,所述活动滑块9上设置发热盒10,在活动滑块9下设置连接杆11,连接杆11上设置传动轮12,在传动轮12上设置皮带13,所述皮带13左右两侧内分别设置从动轮14与驱动轮15,在从动轮14下设置第一支撑架16,在驱动轮15下设置第二支撑架17,所述驱动轮15设置在减速电机18上,在支撑基座7下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升降支架19,在升降支架19下设置第一万向轮20,所述底座1另一侧旁设置固定支撑板21,在固定支撑板21上设置垫块22,所述垫块22上设置驱动气缸23,驱动气缸23上设置活塞推杆24,在活塞推杆24一侧外设置推板25,在底座1右侧外设置收集箱26,在收集箱26下设置第二万向轮27,在收集箱26右侧设置推杆28。所述底座1与上机架5之间设置保护外壳。所述支撑基座7为可拆卸式,为单一主体,单独工作。所述发热盒10为节能碳素发热管四方向智能发热盒。所述升降支架19由固定支架与升降支架组成,且升降支架设置在固定支架内,通过插销限位固定。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利用发热盒10将所需物料进行加热达到要求温度后,驱动减速电机18,配合传动轮12与皮带13从而使发热盒10退出,再通过复合气缸61控制驱动柱6带动上模块4冲压至下模块2上,使物料成型成成品,再利用驱动气缸23驱动活塞推杆24推动成品至收集箱26内后,回到初始位置,如此反复即可。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