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比例控制的注塑机油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4698发布日期:2018-12-11 21:48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双比例控制的注塑机油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油路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比例控制的注塑机油路系统。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可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液压传动系统为注塑机按工艺过程所要求的各种动作提供动力,并满足注塑机各部分所需压力、速度、温度等的要求,它主要由各自种液压元件和液压辅助元件所组成,其中油泵和电机是注塑机的动力来源。各种阀控制油液压力和流量,从而满足注射成型工艺各项要求。注塑机内不同的塑料的性质各有不同,因此在实际生产时也需要不同的压力,而目前的注塑机油路系统只能提供单一的工作压力,会导致工作压力的不合理但调节过程又往往繁琐,因此对注塑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能量的浪费,液压系统的工作寿命也会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比例控制的注塑机油路系统,通过双比例阀的换向,可以实现油路不同的连接方式,从而对油压和流量进行调节和控制,以实现注塑机对不同的材料选用适合的压力与流量的功能,从而使得注塑产品的质量达到最佳化。一种具有双比例控制的注塑机油路系统,包括油箱、换向阀,所述油箱前端连有油泵,所述油泵出口端连接着双比例阀,所述换向阀连通双比例阀,另一端装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和节流阀组成控油压装置,所述单向阀和节流阀末端连入注塑机的液压缸。

优选地,所述油泵的类型是液压叶片油泵,有进油口和出油口。

优选地,所述油泵和双比例阀之间连接过滤器,用于对进出油进行过滤清洁。

优选地,所述双比例阀是两位五通阀,由电磁力控制换向。

优选地,所述换向阀是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优选地,所述双比例阀的一个油路上连有节流阀,用于调节油路压力与流量。

优选地,所述油箱进油口端连接冷却器,用于降低油温。

优选地,所述双比例阀与冷却器之间的油路上接有压力表,用于测定出油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双比例阀的换向,可以实现油路不同的连接方式,从而对油压和流量进行调节和控制,以实现注塑机对不同的材料选用适合的压力与流量的功能,从而使得注塑产品的质量达到最佳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比例控制的注塑机油路系统的无节流油路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比例控制的注塑机油路系统的有节流油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比例控制的注塑机油路系统的整体油路示意图。

图中:1-油箱;2-过滤器;3-换向阀;4-液压缸;5-推杆;6-节流阀;7-单向阀;8-油泵;9-溢流阀;10-双比例阀;11-压力表;12-水箱;13-冷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只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具有双比例控制的注塑机油路系统,包括油箱1、换向阀3,所述油箱1前端连有油泵8,所述油泵8出口端连接着双比例阀10,所述换向阀3连通双比例阀10,另一端装有单向阀7,所述单向阀7和节流阀6组成控油压装置,所述单向阀7和节流阀6末端连入注塑机的液压缸4。

如图-图3所示,所述油泵1的类型是液压叶片油泵,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油泵1和双比例阀10之间连接过滤器2,用于对进出油进行过滤清洁。所述双比例阀10是两位五通阀,由电磁力控制换向。所述换向阀3是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所述双比例阀10的一个油路上连有节流阀6,用于调节油路压力与流量。所述油箱1进油口端连接冷却器13,用于降低油温。所述双比例阀10与冷却器13之间的油路上接有压力表11,用于测定出油压力。

推杆5合模或进料时,需要对推杆5施压,此压力由液压油提供。液压油在油箱1中经由油泵8加压,从出油口流出,双比例阀10在左位时,无节流阀6作用,换向阀3左端电磁通电,换向阀3移到左位,油路流通,经由控油压装置里的节流阀6流进液压缸4左腔,推动推杆5移动;锁模时,换向阀3断电,油路断开,推杆5位置不变,保压;开模或下料时,换向阀4右端电磁通电,换向阀4移到右位,油路逆流,油泵8加压油,推杆5左移,使液压缸4右腔中油经由单向阀7流过冷却器13,回到油箱1。若要改变油压和流量,则将双比例阀10电磁通电,双比例阀10阀位右移,使节流阀6接入油路中,节流阀6起到控制油压和流量的作用,且节流阀6的节流效果可以改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