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4180发布日期:2019-04-05 20:49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片体在宽度方向上折叠的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用于一边将片体沿其长边方向搬送,一边以使该片体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与其它部分重叠的方式将片体在宽度方向上折叠的折弯装置。通常来说,折弯装置由真空箱、搬送带、带轮、底板、两侧面板、和包折板组成。其中,包折板采用分体式结构,两块板都需要调节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另外,为了保证搬送帯在运动过程中不跑偏,需要在搬送帯上设置导条,相对应的滚筒上都需要加工导条槽。但是,上述结构存在如下问题:

1)由于传统折弯装置上单独设有搬送机构,此外还设有真空箱等等,其中搬送机构大多采用驱动辊带动皮带输送,可见涉及到的零件比较多,因此结构较复杂、且成本较高。

2)传统折弯装置的包折板采用分体式,需要调节两块板才能达到效果,因此调试时间长,且效率不高。

3)当将前述折弯装置应用于弹性腰围包折装置时,一边将片体宽度方向的一部分与其他部分重叠的方式在宽度方向上折叠,另一边需要在弹性部件上施加热熔胶并配置到折叠片体之间,而现有的折弯装置由于缺少冷却机构,导致片体在与弹性部件复合之后,受到热熔胶高温的影响,使得片体局部出现变硬的缺陷,影响产品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弯装置,解决现有折弯装置结构复杂,调节难度高,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弯装置,用于使片体宽度方向的一部分与其他部分重叠的方式在宽度方向上折叠所述片体,其包括一包折板,所述包折板具有将片体提升到主流程方向并使之在片体长度方向形成一折角的第一折弯部,用于将片体宽度方向的一部分折弯的第二折弯部,以及用于使片体宽度方向的一部分与其他部分重叠的方式将所述片体宽度方向的一部分正反翻转的第三折弯部。上述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和第三折弯部是一体成型的或彼此固定的。前述“主流程方向”是指,将所述折弯装置安装于成套生产线设备中,完成片体折叠或与弹性部件复合等主要工序的运行方向。

相较于传统的折弯装置,本实用新型省去了驱动辊、皮带、真空箱等结构,并将包折板上的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第三折弯部设置呈一体式,通过折弯装置前端的驱动辊带动片体沿搬送方向运动,节约了装置成本,降低了调节难度,提高了调节效率。

进一步的,在第一折弯部靠近片体搬送方向下游侧的端部形成有第一折叠线,该第一折叠线在所述片体宽度方向的一端到宽度方向的中途部之间沿宽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在第二折弯部与第一折弯部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二折叠线,该第二折叠线从所述第一折叠线的搬送方向的上游侧的所述片体宽度方向的另一端朝向第一折叠线的终端而相对于长边方向倾斜地延伸。

进一步的,在第三折弯部沿着片体搬送方向形成有第三折叠线,该第三折叠线随着朝向搬送方向下游侧而向远离第二折弯部方向倾斜。

进一步的,第二折叠线相对于第一折叠线和第三折叠线的位置是不可调节的。

当将所述折弯装置应用于弹性腰围包折装置时,折弯装置还包括冷却机构,通过冷却机构降低片体上热熔胶的温度,极大降低了片体因受热导致局部变硬的风险,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优选的,冷却机构设置有两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化传统折弯装置的内部结构,使得结构更加紧凑,且制造成本较低。另外,将包折板上的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第三折弯部设置呈一体式,调节时只需调节一块板即可达到效果,降低了调节难度,提高了调节效率。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安装方便、调试时间短、包折效果好的优点。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首先,参照图1,说明由本实用新型的折弯装置执行的片体的折弯动作。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折弯装置,箭头Y1示意了片体S1的搬送方向,箭头Y2示意了主流程方向,片体S1经包折板的第一折弯部P1提升后向主流程方向运动。在折弯装置上游侧驱动辊(图中未示出)的带动下,片体S1沿其长边方向搬送,在折弯装置的作用下,片体S1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与其它部分重叠的方式将片体S1在宽度方向上折叠。

具体而言,片体S1在其搬送过程中,如下进行折弯。

片体S1通过第一折叠线B1被折弯,该第一折叠线B1在从片体S1的宽度方向的一端S11到宽度方向的中途部之间沿宽度方向延伸。由此,搬送方向Y1在与第一折叠线B1相当的位置弯曲。

此外,片体S1通过第二折叠线B2被折弯,该第二折叠线B2从第一折叠线B1的搬送方向Y1的上游侧的片体S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S12朝向第一折叠线B1的终端而相对于片体S1的搬送方向Y1倾斜地延伸。

通过第二折叠线B2被折弯的片体S1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以在第一折叠线B1的下游侧与片体S1的宽度方向的其它部分平行的方式,通过第四折叠线B4被折弯。

通过第四折叠线B4被折弯的片体S1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以与其它部分重叠的方式通过第三折叠线B3被正反翻转。第三折叠线B3从第一折叠线B1的终端朝向片体的正反翻转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的另一端S12而相对于搬送方向倾斜地延伸。

如此,片体S1在其搬送过程中,通过第一至第四折叠线B1至B4被折弯,由此片体S1被折叠成其宽度方向的一部分与其它部分重叠。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折弯装置中,如上所述地从未图示的供给装置向片体S1的被折叠部分之间以拉伸状态供给多个弹性部件E1。在折弯装置的上游侧,向片体S1及/或弹性部件E1供给热熔性粘结材料,因此,通过在折弯装置中以夹住弹性部件E1的方式折叠片体S1,由此制造片体状弹性体E2。

请参阅图2至3,一种折弯装置,用于使片体S1宽度方向的一部分与其他部分重叠的方式在宽度方向上折叠所述片体,其包括一包折板P,所述包折板P具有将片体S1提升到主流程方向并使之在片体长度方向形成一折角的第一折弯部P1,用于将片体宽度方向的一部分折弯的第二折弯部P2,以及用于使片体S1宽度方向的一部分与其他部分重叠的方式将所述片体宽度方向的一部分正反翻转的第三折弯部P3。所述第一折弯部P1、第二折弯部P2和第三折弯部P3是一体成型的或彼此固定的。

第一折弯部P1具备其靠近片体搬送方向下游侧的端部形成有第一折叠线B1,该第一折叠线B1在所述片体S1宽度方向的一端到宽度方向的中途部之间沿宽度方向延伸。

第二折弯部P2与第一折弯部P1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二折叠线B2,该第二折叠线B2从所述第一折叠线B2的搬送方向的上游侧的所述片体S1宽度方向的另一端朝向第一折叠线B1的终端而相对于长边方向倾斜地延伸。

第三折弯部P3沿着片体S1搬送方向形成有第三折叠线B3,该第三折叠线B3随着朝向搬送方向下游侧而向远离第二折弯部方向倾斜。

第二折叠线B2相对于第一折叠线B1和第三折叠线B3的位置是不可调节的。

降低了片体因受热导致局部变硬的风险,折弯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主流程方向上能够与片体接触的冷却机构S2。优选的,冷却机构S2设置有两组。

此外,折弯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包折板P左右两侧的第一焊接托架101和第二焊接托架102,所述第一焊接托架10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03,第二焊接托架102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04,第一安装孔103和第二安装孔104的开孔方向相互平行。当安装如上折弯装置、且需要对包折板进行微调时,通过将两安装孔设置呈相互平行,能够避免发生当任一安装孔需要调节时,另一安装孔无法使用的情形。当然在理想的加工精度下,将两安装孔设置呈非平行状态亦可。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