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塑料挤出冷却抽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3737发布日期:2019-05-15 22:33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程塑料挤出冷却抽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工程塑料挤出冷却抽料装置。



背景技术:

挤出机一般会通过进料机构进行进料,传统的进料一般为人工进料,工作效率低下,而且一般情况下,当挤出机挤不出料时,工作人员才知道储料罐没原料了,此时,工作人员就会停下挤出机去原料房拿原料供应,在这过程中,挤出机停止了工作,使得挤出机的工作效率进一步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程塑料挤出冷却抽料装置,该抽料装置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挤出机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工程塑料挤出冷却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架、吸料风机、集料仓、储料罐和进料斗,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天花板上,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自上而下分别设有吸料风机、集料仓、储料罐和进料斗,所述吸料风机位于集料仓的顶部,所述集料仓的进料口通过软管连通原料箱,所述集料仓的左侧通过支架焊接在支撑架上,所述集料仓的右侧从左往右依次设有监控器和报警器,所述监控器和报警器均焊接在支撑架上,所述集料仓的出料口正对储料罐,所述储料罐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储料罐的右侧通过支架焊接在支撑架上,所述储料罐底部安装有滑动阀门且滑动阀门延伸至储料罐的右侧,其作用在于:能够有效控制储料罐下料的速度和料量,防止堵塞挤出机的进料口;所述储料罐的出料口固定安装有导料管且导料管的出料口正对进料斗的斜边处;其作用在于:原料进入进料斗后沿着斜边缓缓下落,避免原料一下子全部落入挤出机,造成挤出机堵塞。

进一步的,所述阀门右端固定安装有手柄;手柄的作用为:便于工作人员对阀门的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监控器通过信号连接有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为手持式终端设备,所述手持式终端设备包括壳体、主板和显示屏,接收器和控制器均设在主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器与控制终端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储料罐内的原料接近用完时,操控员能够通过监控器看到这一情况,此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控制终端上的控制器,启动报警器,提醒车间工作人员储料罐内的原料准备用完,车间工作人员就会启动吸料风机,吸料风机将原料箱中的原料通过软管吸入集料仓,然后,集料仓直接通过集料仓的出料口将原料输送至储料罐,当储料罐内的原料注满后,车间工作人员就会停止吸料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监控器对储料罐进行检测,能够有效避免储料罐内原料用完而未知的情况发生,使挤出机能够高效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改变了人工进料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控制终端的信号原理图。

图中,1、支撑架;2、吸料风机;3、集料仓;4、储料罐;5、进料斗;6、软管;7、原料箱;8、监控器;9、报警器;10、滑动阀门;11、手柄;12、控制终端;13、挤出机;121、接收器;122、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工程塑料挤出冷却抽料装置,它包括支撑架1、吸料风机2、集料仓3、储料罐4和进料斗5,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天花板上,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自上而下分别设有吸料风机2、集料仓3、储料罐4和进料斗5,所述吸料风机2位于集料仓 3的顶部,所述集料仓3的进料口通过软管6连通原料箱7,所述集料仓3的左侧通过支架焊接在支撑架1上,所述集料仓3的右侧从左往右依次设有监控器8和报警器9,所述监控器8 和报警器9均焊接在支撑架1上,所述集料仓3的出料口正对储料罐4,所述储料罐4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储料罐4的右侧通过支架焊接在支撑架1上,所述储料罐4底部安装有滑动阀门10且滑动阀门10延伸至储料罐4的右侧,所述储料罐4的出料口固定安装有导料管且导料管的出料口正对进料斗5的斜边处。

所述阀门10右端固定安装有手柄11。

所述监控器8通过信号连接有控制终端12,所述控制终端12为手持式终端设备,所述手持式终端设备包括壳体、主板和显示屏,接收器121和控制器122均设在主板上。

所述报警器9与控制终端12信号连接。

所述进料斗5底部连通挤出机13的进料口。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监控器8、报警器9、接收器121、控制器122和手持式终端设备均采用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申请号为:201721420569.9,申请日为:

2017.10.26,其中记载的监控器、报警器、接收器、控制器和手持式终端设备。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吸料风机2采用的是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生产PBT改性材料自动侧面喂料机装置,申请号为:201520918320.5,申请日为:2015.11.18,其中记载的吸料风机。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