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碳纤维双滑槽拉挤模具及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03525发布日期:2019-10-29 22:16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式碳纤维双滑槽拉挤模具及模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及模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调式碳纤维双滑槽拉挤模具及模架。



背景技术:

设备舱是位于动车底部用于放置设备的舱体空间,其作用在于保护设备免受雨雪、风沙等异物的碰撞和干扰,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的加速度和气动载荷等也作用于设备舱体上,因此设备舱的整体结构合理性和强度对动车的运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设备舱支架,大多采用铝合金或其他金属材料制备,组装方式采用焊接,存在自重较大,焊接能耗大,费人工,成本高等缺点。尤其是随着高铁的提速,降低高铁各个部件的自身重量实现轻量化已经成为趋势,一定自重的降低必然为高铁速度的提升带来巨大的贡献。

因此,碳纤维复合材料得到广泛应用, 在设计设备舱的过程中,设备舱包括板装、柱状及异形结构等多种结构部件,然后通过装配得到整体的设备舱产品,这其中就有很多截面比较小但却截面相同的部件,采用真空灌注、模压或树脂传递模塑成型等方法方法制备存在很大困难,而且效率低且纤维含量(主要采用碳纤维)只能达到70%左右,而拉挤工艺纤维含量(主要采用碳纤维)可以达到80%及以上。以设备舱的双滑槽为例,传统的模架在拉挤过程中,预成型板固定在模架上时,由于位置不可调,导致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预成型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影响预成型的质量。

有鉴于上述缺陷,本设计人积极主动加以研究,以期创设一种可调式碳纤维双滑槽拉挤模具及模架,使其更具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调式碳纤维双滑槽拉挤模具及模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碳纤维双滑槽拉挤时由于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预成型板之间的间距导致预成型板预成型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调式碳纤维双滑槽拉挤模具及模架,包括:模具、模架、模芯、固定座;

所述模架为框架结构,所述模架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侧壁对称开设有长腰孔;

所述模具端部固设在所述模架其中一侧,且远离所述模架方向设置,所述模具内设置有模腔;

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模具另一侧,所述固定座用以固定所述模芯,

所述模芯依次穿过所述模腔、模架,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固定座内;

所述模腔的中心线、模芯的中心线共线。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所述上模具下方设置有上模腔,所述下模具上方设置有下模腔,基于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固接,所述上模腔和下模腔形成完整的模腔。

进一步地,所述模架包括框架本体、连接柱;

所述框架本体设置两个,且平行对称设置,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上;

所述连接柱设置两个,平行固定在两个所述框架本体远离所述模具的一端,所述连接柱用以固定所述固定座。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本体包括横杆、竖杆、连接块、固定板;

所述横杆设置两个,且平行设置;

所述竖杆其一端固接于其中一个所述横杆端部,另一端固接于另一个所述横杆端部;

所述连接块设置两个,分别固定在每个所述横杆远离所述竖杆的一端;

所述固定板固设在所述连接块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侧壁焊接在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为方形管状结构,所述固定座四个侧壁上均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穿设有限位螺栓,通过所述限位螺栓固定模芯。

进一步地,当所述固定座侧壁设置一个螺纹孔时,螺纹孔设置在该侧壁的中心线上,当所述固定座侧壁设置两个螺纹孔时,螺纹孔关于该侧壁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调式碳纤维双滑槽拉挤模具及模架通过在模架上设置滑槽,预成型板能够在滑槽内来回移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随时调整预成型板的相对距离。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式碳纤维双滑槽拉挤模具及模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式碳纤维双滑槽拉挤模具及模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框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座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成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的侧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轨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至图6,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可调式可调式碳纤维双滑槽拉挤模具及模架,包括:模具1、模架2、模芯3、固定座4,其中,模架2为框架结构,模架2上设置有滑轨6,滑轨6侧壁对称开设有长腰孔61,模具1端部固设在模架2其中一侧,且远离模架2方向设置,模具1内设置有模腔14,固定座4固定在模具1另一侧,固定座4用以固定模芯3,模芯3依次穿过模腔14、模架2,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座4内,模腔14的中心线、模芯3的中心线共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调式可调式碳纤维双滑槽拉挤模具及模架通过将模具1、模芯3均设置在模架2上,且模腔14的中心线和模芯3的中心线共线,碳纤维织物在拉挤时不会发生偏移,能很好地保证产品的直线度,同时能减少碳纤维织物由于模具1、模芯3错位引起的内应力。同时通过在模架上设置滑槽6,预成型板能够在滑槽6内来回移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随时调整预成型板的相对距离。

继续参阅图4及图8,由图可知,模具1包括上模具11、下模具12,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通过固定螺栓13固定,上模具11下方设置有上模腔,下模具12上方设置有下模腔,基于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固接,上模腔和下模腔形成完整的模腔14。

继续参阅图1及图3,由图可知,模架2包括框架本体21、连接柱22,框架本体21设置两个,且平行对称设置,连接柱22设置两个,平行固定在两个框架本体21远离模具1的一端,连接柱22用以固定固定座4,框架本体21包括横杆211、竖杆213、连接块212、固定板214,横杆211设置两个,且平行设置,竖杆213其一端固接于其中一个横杆211端部,另一端固接于另一个横杆211端部,连接块212设置两个,分别固定在每个横杆211远离竖杆213的一端,固定板214固设在连接块212上端。固定板214相对的一侧与模具1侧壁焊接。

参阅图7及图9,滑轨6设置在两个横杆211相对的一侧,即设置在位于下方的横杆211的上侧,位于上方的横杆211的下侧,具体实施时,可在预成型板的四个角落设置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与滑轨形状相配合,且能在滑轨6内滑动,连接杆的端部还设置有螺纹孔,当滑动到需要位置时,螺栓穿过长腰孔61以及螺纹孔,并通过设置在另一侧长腰孔61外侧的螺栓固接。

继续参阅图5,由图可知,固定座4为方形管状结构,固定座4四个侧壁上均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穿设有限位螺栓41,通过限位螺栓41固定模芯3,当固定座4侧壁设置一个螺纹孔时,螺纹孔设置在该侧壁的中心线上,当固定座4侧壁设置两个螺纹孔时,螺纹孔关于该侧壁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