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盒上盖板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5339发布日期:2019-10-08 23:48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盒上盖板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盒上盖板模具。



背景技术:

下面的背景技术用于帮助读者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被认为是现有技术。

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盒通常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和下盖板卡合固定、形成完整的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盒。检测盒内具有检测通道,每个试剂条被放置在检测通道内。加样窗口和显示窗口分别设于上盖板,使用时,将待测样本加入加样窗口中,测试盒内的试剂条与样本发生反应,透过显示窗口可以看到试剂条的检测结果。上盖板的下表面还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用于支撑上盖板,保证上、下盖板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避免检测盒在受到较大的外部压力时,检测盒中部的体积被压扁,导致检测盒内的试剂条在受到上、下盖板挤压的情况下,影响到待测样本在测试条上的传输,进而影响检测结果。

支撑柱为柱状件且通常尺寸较小。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盒上盖板模具在注塑这种柱状件时,往往在模具上加工一个与其外形适配的凹槽。但由于支撑柱的尺寸较小,注塑时,往往因为料液的粘度高、表面能大而容易发生料液注不满的问题,最终导致成型的支撑柱残缺或中空,导致支撑柱在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盒使用中无法达到预想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盒上盖板模具,使用于注塑支撑柱的凹槽容易被料液充满,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一种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盒上盖板模具,包括公模,其特征在于:公模成型面上凹设有用于成型显示窗口的凹槽,凹槽有五个,相邻的两个凹槽之间具有凸条,凸条上设有用于成型支撑柱的凹孔和用于连通凹孔和与之相邻的凹槽的缺口,缺口底面与凹孔开口之间圆弧过渡、形成圆弧面。优选的,缺口底面和凹槽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优选的,凹孔底面与凹孔侧壁之间圆弧过渡。

进一步,凸条上设有用于成型加强筋的凹条,凹条是从成型面向公模内凹的槽,凹条与凹孔连通,凹条的截面积从凹条底面朝成型面方向渐增。凹条的截面积指的是,假设一个与成型面平行的平面与凹条相截,凹条与该平面相交部分为凹条的截面,该截面的面积就是凹条的截面积。

进一步,凹条的中心位于凹孔的轴线上,凹条关于凹孔的中线对称。优选的,凹条的中线与凹槽的中线平行。

进一步,凹条底面与凹孔开口之间圆弧过渡。优选的,凹条底面与凹槽底面位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公模包括公模本体和顶针,公模本体设有用于容纳顶针的通孔,通孔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相对第一通孔远离成型面,凹孔底面位于顶针上,当顶针插入通孔时,顶针与第二通孔间隙配合、顶针与第一通孔围成凹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缺口连通凹孔和凹槽,缺口底面与凹孔开口之间圆弧过渡,使料液能够通过缺口流入凹孔,圆弧面有利于料液克服表面张力、流入凹孔并填满;缺口还能够用于成型连接支撑柱根部、上盖板下表面和显示窗口下表面的加强筋,使注塑成型的支撑柱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而不致断裂或变形。

2、在凸条上设置用于成型加强筋的凹条,凹条的截面积从凹条底面朝成型面方向渐增,凹条成型的加强筋越靠近上盖板下表面、体积越大,形成对支撑柱的倒三角支撑,使支撑柱与上盖板下表面的连接更加稳固。

3、凹孔底面设置在顶针上,顶针插入通孔时、顶针和公模本体的第一通孔共同围成凹孔,通过顶针和公模本体之间的间隙排气,防止凹孔内积气、阻碍料液流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盒上盖板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母模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公模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凹孔和凹槽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凹孔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公模本体的示意图。

图7是顶针插入图6公模本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盒上盖板的立体图,图1 中示出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盒上盖板的支撑柱4。

一种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盒上盖板模具,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公模1和母模2,母模2具有与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盒上盖板外形适配的母模凹坑201,母模凹坑201具有用于成型显示窗口的凸块2011,公模1具有与母模凹坑201对位匹配的公模凸起101,公模凸起101具有成型面3,成型面3上凹设有用于成型显示窗口的凹槽301,合模时,公模凸起101位于母模凹坑201内,凸块2011 与凹槽301底面接触,公模凸起101和母模凹坑201共同形成型腔。如图4所示,凹槽301有五个,相邻的两个凹槽301之间具有凸条302,凸条302上设有用于成型支撑柱的凹孔303和用于连通凹孔和与之相邻的凹槽的缺口304,缺口304 底面与凹孔303开口之间圆弧过渡、形成圆弧面。缺口304底面和凹槽301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如图5所示,凹孔底面与凹孔侧壁之间圆弧过渡。凹孔底面与成型面之间的距离为0.4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孔底面的与成型面之间的距离为0.4~0.6mm。

注料时、一部分料液首先流入凹槽、再通过缺口流入凹孔内。由于缺口底面与凹孔开口之间圆弧过渡,缺口底面与凹孔开口之间形成圆弧面,圆弧面有利于料液克服表面张力,使料液更容易流入凹孔中,使凹孔内充满料液。另外,缺口能够成型连接支撑柱根部、上盖板下表面和显示窗口下表面的第一加强筋401,使注塑成型的支撑柱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而不致断裂或变形。在本实施例中,凹孔设有一个,凹孔靠近公模凸起的中轴线。使用时、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盒的中部最容易被压扁,支撑柱位于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盒上盖板的中部,所起到的支撑作用效果最为显著。

如图4和图5所示,凸条302上设有用于成型第二加强筋402的凹条305,凹条305是从成型面向公模内凹的槽,凹条305与凹孔303连通,凹条303的截面积从凹条底面朝成型面3方向渐增。凹条的截面积指的是,假设一个与成型面平行的平面与凹条相截,凹条与该平面相交部分为凹条的截面,该截面的面积就是凹条的截面积。在本实施例中,凹条的截面为长方形。凹条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为斜面、另外两个相对的侧壁为垂直面。如此,成型的第二加强筋连接支撑柱和上盖板下表面,并且第二加强筋越靠近上盖板下表面、体积越大,形成对支撑柱的倒三角支撑,使支撑柱与上盖板下表面的连接更加稳固。

凹条305的中心位于凹孔303的轴线上,凹条305关于凹孔303的中线对称。凹条305被凹孔303分隔成相互对称的两段。凹条的中线与凹槽的中线平行。

凹条305底面与凹孔303开口之间圆弧过渡。凹条底面与凹槽底面位于同一平面。如此,料液流入凹孔还具有另一个路径:先流入凹条、再流入凹孔内。由于凹条具有斜面侧壁,并且凹条底面与凹孔开口之间圆弧过渡,有利于料液克服表面张力,使料液更容易流入凹孔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公模包括公模本体102和顶针5,公模本体102设有用于容纳顶针的通孔,通孔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通孔1021和第二通孔1022,第二通孔1022相对第一通孔1021远离成型面,凹孔底面3031位于顶针5上,当顶针5插入通孔时,顶针5与第二通孔1022间隙配合、顶针5 与第一通孔1021围成凹孔。公模镶件与通孔间隙配合。凹条和凹孔的深度较深,其内容易残留多余的气体,在料液充入较快、气体不能及时排出时,在气压的作用下料液很难流入凹孔和凹条中、影响支撑柱的成型。凹孔底面设置在顶针上,顶针插入通孔时、顶针和公模本体的第一通孔共同围成凹孔,通过顶针和公模本体之间的间隙排气,防止凹孔内积气、阻碍料液流入。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