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化罐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95713发布日期:2019-04-23 21:19阅读:6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硫化罐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硫化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硫化罐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硫化罐是橡胶制品生产中应用最早的硫化设备,多年来尽管其他硫化设备有很大发展,但直到今天某些橡胶制品(胶管、胶鞋、胶辊)的硫化还离不开它,就是模制品、胶布制品和电缆制品也有应用硫化罐硫化的,目前,硫化罐仍然是硫化的基本设备之一。

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cn204955219u,授权公开日20160113,公开了一种“硫化罐自重压模装置”,包括罐体、模具外圈、压模盖及上盖,模具外圈设于罐体内,压模盖盖设于模具外圈的上端口上并与模具外圈的内壁共同围合成内腔体,上盖盖设于罐体的上端口上并与罐体的内壁及模具外圈的外壁共同围合成外腔体,压模盖的顶部具有向上延伸的中心轴,该中心轴的上端通过一固定件与上盖锁紧连接;该发明在硫化时利用内腔体与外腔体之间的压差对产品进行硫化,但是,当该发明的密封性不合格时,产品硫化将会失败,从而导致产品报废,从而造成损失,该发明不可以检测密封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可以检测密封性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以检测密封性的硫化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硫化罐,包括罐体及与罐体适配的顶盖,所述顶盖盖设在罐体上从而形成外腔体,所述外腔体内设有模具组件,所述模具组件包括底板及顶板,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设有用于给胶带定型的模具,所述模具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模具顶面与顶板固接,所述模具底面与底板固接,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设有胶套,所述胶套套设在模具上,所述胶套一端与顶板贴合,所述胶套另一端与底板贴合,所述胶套、顶板与底板形成内腔体,所述模具及胶套分别位于胶带内外两侧,所述模具内设有空腔,所述罐体上插设有一根蒸汽管,所述蒸汽管一端与底板连接,所述蒸汽管另一端连接有一个内压进汽接口与一个内压排汽接口,所述罐体上连接有一个外压进汽接口与一个外压排汽接口,所述内压进汽接口上设有内压进汽阀,所述内压排汽接口上设有内压排汽阀及内压真空阀,所述外压排汽接口上设有外压排汽阀,所述外压进汽接口上设有外压进汽阀,所述外腔体内设有用于检测内腔体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

使用本发明时,将胶带套在模具上,然后再在胶带外套上胶套,然后在将顶板与模具顶面连接,此时胶套两端分别与顶板与底板贴合;关闭内压排汽阀及内压进汽阀,打开内压真空阀,对内腔体进行真空处理;观察第一压力传感器显示的压力值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设定压力值,若是则表明内腔体密封性合格,若密封性不合格,则关闭内压真空阀,开启内压排汽阀,观测第一压力传感器显示的压力值,当压力值恢复到大气压时,卸下顶板、胶带及胶套,排查原因,然后回到第一步重新开始;若密封性合格,则盖上顶盖,然后关闭外压排汽阀,打开外压进汽阀,关闭内压真空阀,对外腔体进行增压;打开内压进汽阀,对内腔体进行增压;观察第一压力传感器显示的压力值,当显示的压力值达到工作需要的压力时,维持外腔体及内腔体的压力,升高内腔体的温度,在工作温度和工作压力下对胶带进行硫化;硫化完成后,关闭外压进汽阀及内压进汽阀,打开外压排汽阀及内压排汽阀,使得外腔体及内腔体的压力恢复到大气压,然后打开顶盖,卸下顶板与胶套,取出硫化完成后的胶带,本发明可检测内腔体的密封性,当密封性不合格的时候,检查原因及排除原因后即可重新进行硫化,不会报废要硫化的胶带,提高了原材料利用率。

作为优选,胶套两端的外缘设有环形的凸起,所述胶套一端的凸起与顶板贴合,所述胶套另一端的凸起与底板贴合。

增设凸起,胶套一端的凸起与顶板贴合,胶套另一端的凸起与底板贴合,增加了胶套、顶板与底板之间的密封性,从而使得内腔体的密封性更加有保障。

作为优选,外腔体内设有用于检测外腔体压力的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外腔体外设有控制器,所述外压排汽阀、外压进汽阀、内压进汽阀、内压排汽阀及内压真空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当对外腔体进行增压时,可以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得到外腔体的压力,外腔体外设有控制器,所述外压排汽阀、外压进汽阀、内压进汽阀、内压排汽阀及内压真空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可以得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进而通过控制外压排汽阀、外压进汽阀、内压进汽阀及内压排汽阀使得内腔体及外腔体的压力维持在一定值,从而保证了硫化的稳定性,提高了硫化的质量。

一种如上述所述的一种硫化罐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硫化罐准备及密封性检测工序;(2)关闭外压排汽阀,打开外压进汽阀,关闭内压真空阀,对外腔体进行增压;(3)观察第二压力传感器显示的压力值,当显示的压力值达到工作需要的压力时,打开内压进汽阀,对内腔体进行增压;(4)观察第一压力传感器显示的压力值,当显示的压力值达到工作需要的压力时,维持外腔体及内腔体的压力,升高内腔体的温度,在工作温度和工作压力下对胶带进行硫化;(5)硫化完成后,关闭外压进汽阀及内压进汽阀,打开外压排汽阀及内压排汽阀,使得外腔体及内腔体的压力恢复到大气压,然后打开顶盖,卸下顶板与胶套,取出硫化完成后的胶带。

步骤(1)具体步骤如下:(1a)将胶带套在模具上,然后再在胶带外套上胶套,然后在将顶板与模具顶面连接,此时胶套两端的凸起分别与顶板与底板贴合;(1b)关闭内压排汽阀及内压进汽阀,打开内压真空阀,对内腔体进行真空处理;(1c)观察第一压力传感器显示的压力值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设定压力值,若是则表明内腔体密封性合格,执行步骤(1e),否则执行步骤(1d);(1d)关闭内压真空阀,开启内压排汽阀,观测第一压力传感器显示的压力值,当压力值恢复到大气压时,卸下顶板、胶带及胶套,排查原因,然后再次执行步骤(1a);(1e)盖上顶盖。

步骤(1)具体步骤还可以如下:(1a)将胶带套在模具上,然后再在胶带外套上胶套,然后在将顶板与模具顶面连接,此时胶套两端的凸起分别与顶板与底板贴合;(1b)盖上顶盖;(1c)关闭内压排汽阀及内压进汽阀,打开内压真空阀,对内腔体进行真空处理;(1d)观察第一压力传感器显示的压力值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设定压力值,若是则表明内腔体密封性合格,执行步骤(2),否则执行步骤(1e);(1e)关闭内压真空阀,开启内压排汽阀,观测第一压力传感器显示的压力值,当压力值恢复到大气压时,打开顶盖,卸下顶板、胶带及胶套,排查原因,然后再次执行步骤(1a)。

当对内腔体的密封性比较有把握的时候,先将顶盖盖上;当密封性合格后,直接对外腔体进行加压,增加连贯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可检测内腔体的密封性,当密封性不合格的时候,检查原因及排除原因后即可重新进行硫化,不会报废要硫化的胶带,提高了原材料利用率;(2)增设凸起,胶套一端的凸起与顶板贴合,胶套另一端的凸起与底板贴合,增加了胶套、顶板与底板之间的密封性,从而使得内腔体的密封性更加有保障;(3)通过控制外压排汽阀、外压进汽阀、内压进汽阀及内压排汽阀使得内腔体及外腔体的压力维持在一定值,从而保证了硫化的稳定性,提高了硫化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罐体1、顶盖2、底板3、顶板5、模具6、胶带7、胶套8、空腔9、孔洞10、蒸汽管11、内压进汽接口12、内压排汽接口13、外压进汽接口14、外压排汽接口15、内压进汽阀16、内压排汽阀17、内压真空阀18、外压排汽阀19、外压进汽阀20、凸起21、第一压力传感器22、控制器23、第二压力传感器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阐述:

图1及图2为一种硫化罐,包括罐体1及与罐体1适配的顶盖2,所述顶盖2盖设在罐体1上从而形成外腔体,所述外腔体内设有模具组件,所述模具组件包括底板3及顶板5,所述底板3与顶板5之间设有用于给胶带7定型的模具6,所述模具6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模具6顶面与顶板5固接,所述模具6底面与底板3固接,所述底板3与顶板5之间设有胶套8,所述胶套8套设在模具6上,所述胶套8一端与顶板5贴合,所述胶套8另一端与底板3贴合,所述胶套8、顶板5与底板3形成内腔体,所述模具6及胶套8分别位于胶带7内外两侧,所述模具6内设有空腔9,所述罐体1上插设有一根蒸汽管11,所述蒸汽管11一端与底板3连接,所述蒸汽管11另一端连接有一个内压进汽接口12与一个内压排汽接口13,所述罐体1上连接有一个外压进汽接口14与一个外压排汽接口15,所述内压进汽接口12上设有内压进汽阀16,所述内压排汽接口13上设有内压排汽阀17及内压真空阀18,所述外压排汽接口15上设有外压排汽阀19,所述外压进汽接口14上设有外压进汽阀20,所述外腔体内设有用于检测内腔体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22。

使用本发明时,将胶带套在模具上,然后再在胶带外套上胶套,然后在将顶板与模具顶面连接,此时胶套两端分别与顶板与底板贴合;关闭内压排汽阀及内压进汽阀,打开内压真空阀,对内腔体进行真空处理;观察第一压力传感器显示的压力值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设定压力值,若是则表明内腔体密封性合格,若密封性不合格,则关闭内压真空阀,开启内压排汽阀,观测第一压力传感器显示的压力值,当压力值恢复到大气压时,卸下顶板、胶带及胶套,排查原因,然后回到第一步重新开始;若密封性合格,则盖上顶盖,然后关闭外压排汽阀,打开外压进汽阀,关闭内压真空阀,对外腔体进行增压;打开内压进汽阀,对内腔体进行增压;观察第一压力传感器显示的压力值,当显示的压力值达到工作需要的压力时,维持外腔体及内腔体的压力,升高内腔体的温度,在工作温度和工作压力下对胶带进行硫化;硫化完成后,关闭外压进汽阀及内压进汽阀,打开外压排汽阀及内压排汽阀,使得外腔体及内腔体的压力恢复到大气压,然后打开顶盖,卸下顶板与胶套,取出硫化完成后的胶带,本发明可检测内腔体的密封性,当密封性不合格的时候,检查原因及排除原因后即可重新进行硫化,不会报废要硫化的胶带,提高了原材料利用率。

胶套8两端的外缘设有环形的凸起21,所述胶套8一端的凸起21与顶板5贴合,所述胶套8另一端的凸起21与底板3贴合。

增设凸起,胶套一端的凸起与顶板贴合,胶套另一端的凸起与底板贴合,增加了胶套、顶板与底板之间的密封性,从而使得内腔体的密封性更加有保障。

外腔体内设有用于检测外腔体压力的第二压力传感器24,所述外腔体外设有控制器23,所述外压排汽阀19、外压进汽阀20、内压进汽阀16、内压排汽阀17及内压真空阀18均与控制器23电连接。

当对外腔体进行增压时,可以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得到外腔体的压力,外腔体外设有控制器,所述外压排汽阀、外压进汽阀、内压进汽阀、内压排汽阀及内压真空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可以得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进而通过控制外压排汽阀、外压进汽阀、内压进汽阀及内压排汽阀使得内腔体及外腔体的压力维持在一定值,从而保证了硫化的稳定性,提高了硫化的质量。

一种如上述所述的一种硫化罐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硫化罐准备及密封性检测工序;(2)关闭外压排汽阀19,打开外压进汽阀20,关闭内压真空阀18,对外腔体进行增压;(3)观察第二压力传感器24显示的压力值,当显示的压力值达到工作需要的压力时,打开内压进汽阀16,对内腔体进行增压;(4)观察第一压力传感器22显示的压力值,当显示的压力值达到工作需要的压力时,维持外腔体及内腔体的压力,升高内腔体的温度,在工作温度和工作压力下对胶带7进行硫化;(5)硫化完成后,关闭外压进汽阀20及内压进汽阀16,打开外压排汽阀19及内压排汽阀17,使得外腔体及内腔体的压力恢复到大气压,然后打开顶盖2,卸下顶板5与胶套8,取出硫化完成后的胶带7。

步骤(1)具体步骤如下:(1a)将胶带7套在模具6上,然后再在胶带7外套上胶套8,然后在将顶板5与模具6顶面连接,此时胶套8两端的凸起21分别与顶板5与底板3贴合;(1b)关闭内压排汽阀17及内压进汽阀16,打开内压真空阀18,对内腔体进行真空处理;(1c)观察第一压力传感器22显示的压力值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设定压力值,若是则表明内腔体密封性合格,执行步骤(1e),否则执行步骤(1d);(1d)关闭内压真空阀18,开启内压排汽阀17,观测第一压力传感器22显示的压力值,当压力值恢复到大气压时,卸下顶板5、胶带7及胶套8,排查原因,然后再次执行步骤(1a);(1e)盖上顶盖2。

步骤(1)具体步骤还可以如下:(1a)将胶带7套在模具6上,然后再在胶带7外套上胶套8,然后在将顶板5与模具6顶面连接,此时胶套8两端的凸起21分别与顶板5与底板3贴合;(1b)盖上顶盖2;(1c)关闭内压排汽阀17及内压进汽阀16,打开内压真空阀18,对内腔体进行真空处理;(1d)观察第一压力传感器22显示的压力值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设定压力值,若是则表明内腔体密封性合格,执行步骤(2),否则执行步骤(1e);(1e)关闭内压真空阀18,开启内压排汽阀17,观测第一压力传感器22显示的压力值,当压力值恢复到大气压时,打开顶盖2,卸下顶板5、胶带7及胶套8,排查原因,然后再次执行步骤(1a)。

当对内腔体的密封性比较有把握的时候,先将顶盖盖上;当密封性合格后,直接对外腔体进行加压,增加连贯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