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杆箱壳体吹塑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0100发布日期:2020-02-14 16:10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杆箱壳体吹塑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箱包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杆箱壳体吹塑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箱包的壳体是通过将壳体原料的片材加热至一定程度后,将变软后的片材以真空吸附、拉伸等方式附着在模具的表面,并通过冷却,使原料片材成型,再将成型后的壳体脱模进行切边等下一步加工程序,制成箱包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壳体。

在箱包壳体的成型过程中,加热软化后的壳体附着在模具表面后,经常会出现产品成型但却难以脱模而造成物料损伤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杆箱壳体吹塑成型设备,可以减少壳体的片材原料在成型机内脱模时对物料造成的损伤情况。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拉杆箱壳体吹塑成型设备,包括成型机体,所述成型机体上端开设有内凹的敞口,且该敞口底部与成型机体内部的一用于成型的模具体的腔口联通,所述模具体内部设有空腔,顶壁开设有与空腔联通的腔口,底壁上贯通开设有若干第一通气孔204,底内壁的左右两侧上还滑动连接有两第一滑块,两第一滑块的相邻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弹簧,其中一个第一滑块的顶部铰连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连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外侧通过第二滑块与所述模具体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抵接于一模板底部,所述模板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模具体的空腔的侧壁上,所述模板壁上贯通设有若干呈平行的直线分布的第二通气孔,各所述第二通气孔分为上下两段,且上部的孔内径大于下部的孔内径,各所述第二通气孔下部的内部均活动地连接有一堵片,各堵片的底部设有连接有支杆,位于同一直线分布上的各支杆的另一端穿过各第二通气孔延伸至各第二通气孔的外部后与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固定设置与模具腔的内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体上的各第一通气孔上均连接有通气管,各通气管穿过成型箱体壁后与总管汇合联通,所述总管设有阀门,一端与一空气压缩泵连接。

进一步地,各所述堵片外径与各所述第二通气孔下部的孔内径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为强力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模板顶面的中部呈箱体的壳体状,位于所述模板的四侧壁的外周的下方处设有活塞板,活塞板与所述模具体的侧壁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体的一相侧上设有一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滑轨与模具体底壁垂直,一端位于所述模具腔的顶部,另一端位于所述限位块的底部下方并相距一定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模板的两相对侧的底部对称地设有一呈“l”型倒角状的与限位块适配的缺口,所述模具腔的两相对侧壁上对称地设有一限位块,所述模板的底面与限位块顶面之间的距离略大于各所述第二通气孔下段的长度或与其一致。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模具体内的设置弹簧、第二滑块、第一滑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模板,使得片材在真空作用下吸附至模板上成型后,第二连杆间接通过弹簧的回弹对模板有一个向上的定值,使得物料易与模板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模具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i。

图3为模具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ii。

图示说明:1成型机体,101敞口,2模具体,201腔口,202模板,2021第二通气孔,2022堵片,2023固定杆,2024第二滑块,2025第二连杆,2026第一连杆,203限位块,204第一通气孔,205第一滑块,20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一种拉杆箱壳体吹塑成型设备,包括成型机体1,所述成型机体1上端开设有内凹的敞口101,且该敞口101底部与成型机体1内部的一用于成型的模具体2的腔口201联通,所述模具体2内部设有空腔,顶壁开设有与空腔联通的腔口201,底壁上贯通开设有若干第一通气孔204,底内壁的左右两侧上还滑动连接有两第一滑块205,两第一滑块205的相邻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弹簧206,其中一个第一滑块205的顶部铰连有第一连杆2026,第一连杆2026的另一端铰连有第二连杆2025,所述第二连杆2025外侧通过第二滑块2024与所述模具体2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2025远离第一连杆2026的另一端抵接于一模板202底部,所述模板202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模具体2的空腔的侧壁上,所述模板202壁上贯通设有若干呈平行的直线分布的第二通气孔2021,各所述第二通气孔2021分为上下两段,且上部的孔内径大于下部的孔内径,各所述第二通气孔2021下部的内部均活动地连接有一堵片2022,各堵片2022的底部设有连接有支杆,位于同一直线分布上的各支杆的另一端穿过各第二通气孔2021延伸至各第二通气孔2021的外部后与一固定杆202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2023固定设置与模具腔的内壁之间。

所述模具体2上的各第一通气孔204上均连接有通气管,各通气管穿过成型箱体壁后与总管汇合联通,所述总管设有阀门,一端与一空气压缩泵连接,利用压缩泵对模具体2进行抽真空并吸附片材。

各所述堵片2022外径与各所述第二通气孔2021下部的孔内径一致。

所述弹簧206为强力弹簧206。

进一步地,所述模板202顶面的中部呈箱体的壳体状,位于所述模板202的四侧壁的外周的下方处设有活塞板,活塞板与所述模具体2的侧壁活动连接。

所述模具体2的一相侧上设有一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2024,滑轨与模具体2底壁垂直,一端位于所述模具腔的顶部,另一端位于所述限位块203的底部下方并相距一定距离,当弹簧206回弹时,第二连杆2025的顶端能够将模板202底面顶至模具腔口201上,而模板202顶面的壳体能够置于敞口101间,方便拿出。

所述模板202的两相对侧的底部对称地设有一呈“l”型倒角状的与限位块203适配的缺口,所述模具腔的两相对侧壁上对称地设有一限位块203,所述模板202的底面与限位块203顶面之间的距离略大于各所述第二通气孔2021下段的长度或与其一致,使得模板202被吸附至限位块203上时,堵片2022不能堵住第二通气孔2021,片材能够被真空吸附在模板202上。

工作流程:

被加热至合适程度的片材放置于成型机体1的敞口101上,之后,对成型机体1内部抽气,使得模板202在模具体2的空腔内下移,位于模板202下方的第二连杆2025也随之下移,第一连杆2026逆时针转动,与第一连杆2026连接的两第一滑块205呈反向运动,两第一滑块205之间的弹簧206被拉伸,同时,堵片2022逐渐从第二通气孔2021下段向第二通气孔2021的上段靠近,直至堵片2022离开第二通气孔2021的下段后,模具腔内位于模板202以上的部位开始被抽气,片材从成型机体1的敞口101被吸附至模具腔内,并紧贴着模具腔内的模板202顶面,片材冷却后成型,停止压缩空气,两第一滑块205之间的弹簧206立即自然地还原,第一连杆2026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二连杆2025上移,撞击模板202底部,对模板202顶面附着的成型壳体有一个顶撞力,使得模板202与壳体之间易分离,同时,第二连杆2025将模板202抬升,使得模板202上的壳体被抬高至腔口201与成型机体1的敞口101之间,也方便人工将其进一步分离或拿出。

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