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割管机壳体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2300发布日期:2020-05-20 03:01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动割管机壳体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动割管机壳体模具。



背景技术:

管道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将管体截取成实际所需的长度,也就是对管体进行切割,手动割管机则是管道切割中常见的切割工具,具有结构小巧便于携带的特点被操作人员广泛使用。

现有一种手动割管机,包括参见图1所示的手动割管机壳体8,该手动割管机壳体8包括带有螺纹段811的柄体81和连接在柄体81一端用于固定管道的定位臂82,该定位臂82呈月牙状并在其内侧开设有供刀片安装的刀片槽821,定位壁在刀片槽821的相对两侧分别贯穿有两个供定位轴穿设的第一轴孔822和第二轴孔823,且第一轴孔822和第二轴孔823共轴心相对。

上述手动割管机壳体8在制备过程中,注塑该手动割管机壳体8的模具参见图2和与3,包括定模型芯3和动模型芯4。定模型芯3的四角处分别开设有一个定位槽36,定模型芯3中固定穿设有用于成型第一轴孔822(参见图1)的两个第一定杆32;动模型芯4的四角处分别凸起有一个与定位槽36配合的定位块47,动模型芯4中安装有用于成型第二轴孔823(参见图1)的两个第二定杆42。合模时,定模型芯3和动模型芯4通过定位块47与定位槽36的卡接实现定位。

然而,上述模具在合模过程中,由于模具在注塑过程中横向放置的特点(即模具的合模方向为水平方向),定位块47和定位槽36在竖向的接触面积较小,定模型芯3和动模型芯4在合模过程中两者在重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上下错位,进而使得形成的第一轴孔822和第二轴孔823的轴心出现错位,影响刀片的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动割管机壳体模具,能够促使定模型芯和动模型芯精准合模,有效降低制得的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的轴心出现错位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手动割管机壳体模具,包括定模型芯和动模型芯,所述定模型芯上设有第一腔体和用于成型第一轴孔的第一定杆,所述动模型芯上设有第二腔体和用于成型第二轴孔的第二定杆,合模时,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形成用于成型手动割管机壳体的型腔;所述定模型芯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导向孔,所述动模型芯上安装有多个导向柱,合模时,所述导向柱一一对应穿插于导向孔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在定模型芯和动模型芯合模时,动模型芯上的导向柱一一对用穿设于定模型芯上的导向孔中,为两者合模提供良好的导向作用,同时对定模型芯和动模型芯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促使两者精准合模,降低其发生上下错位,有效降低了制得的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的轴线出现错位的可能性,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孔均匀开设有三个,所述导向柱对应安装有三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孔和导向柱分别对应设置有三个,并均匀设置若是数量过少,则会影响导向孔和导向柱的定位效果,若是数量过多,则会增加模具的加工成本,因此优选三个,既能促使定模型芯和动模型芯精准合模,又能控制模具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具还包括定模体和动模体,所述定模体安装有浇注块,所述浇注块上开设有一浇注口,所述动模体上固定安装有一导流块,所述导流块上开设有一导流通道,所述定模型芯上开设有第一浇注道,所述动模型芯上开设有第二浇注道;所述导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浇注口连通,导流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浇注道和第二浇注道连通,第一浇注道和第二浇注道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模具中采用单独设置浇注块和导流块,以此模具的浇注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加以维护或单独更换,以保证模具良好的浇注效果。在浇注过程中,浇注液通过浇注口流入导流通道中,再经第一浇注道和第二浇注道分别流入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中,实现手动割管机壳体的浇注成型,具有结构简单、浇注效果优异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通道与所述浇注口连通的一侧开口大于其与所述第一浇注道和第二浇注道连通的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通道两端的开口存在差异,以此能够对流经导流通道的浇注液进行加速,促使该浇注液具有一定的冲击力,便于其快速有效的对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加以填充,增加模具的浇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通道的边沿处均设置有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角的设置能够减少浇注液在导流通道的边沿处发生滞留或堆积,有助于浇注液在导流通道中的顺利流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浇注块朝向动模体一侧端部连接有一定位筒,合模时,所述导流块朝向定模体的一侧端部穿设于定位筒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合模时,导流块穿设于定位筒中,能够增加浇注块与导流块之间的结构稳定性,便于浇注液顺利从浇注口流入导流通道中,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动模型芯和定模型芯的合模效果,减少其发生错位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模型芯在所述第二腔体的周侧开设有若干与第二腔体连通的缓冲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腔的开设为模具提供一个缓冲空间,有助于浇注液更好的填充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中,减少缺料、表面粗糙等问题,降低模具的产品报废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腔在远离所述第二腔体的一端大于其与第二腔体相连通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有助于位于缓冲腔中的浇注液在内部产生涡流,便于浇注口处的浇注液顺利流入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中;另一方面有助于对料渣的快速去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模型芯上插接固定有第一成型块,所述动模型芯上插接固定有第二成型块,合模时,第一成型块和第二成型块相对并形成用于成型手动割管机壳体螺纹段的螺纹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要成型手动割管机壳体的螺纹段,模具中需要有对应的螺纹。然而,模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模具上的螺纹容易出现磨损或废料堆积,本申请中单独设置第一成型块和第二成型块,以此能够对螺纹加以清理或更换,保证手动割管机壳体的成型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申请通过导向孔和导向柱的设置,为两者合模提供良好的导向作用,同时对定模型芯和动模型芯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促使两者精准合模,降低其发生上下错位,有效降低了制得的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的轴线出现错位的可能性;

2.本申请通过浇注块、导流块、浇注口、导流通道、第一浇注道、第二浇注道、圆角、安装槽、缓冲腔、第一成型块和第二成型块的设置,以保证模具良好的浇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手动割管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定模型芯、动模型芯与手动割管机壳体配合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的定模型芯、动模型芯与手动割管机壳体配合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且其视图方向与图2相反;

图4为本申请的手动割管机壳体模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手动割管机壳体模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其视图方向与图4相反;

图6为本申请的定模型芯、动模型芯、浇注块、导流块与手动割管机壳体配合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定模型芯、动模型芯、浇注块、导流块与手动割管机壳体配合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其视图方向与图6相反;

图8为本申请在合模时第一成型块和第二成型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模体;2、动模体;3、定模型芯;31、第一腔体;32、第一定杆;33、导向孔;34、第一浇注道;35、第一成型块;36、定位槽;4、动模型芯;41、第二腔体;42、第二定杆;43、导向柱;44、第二浇注道;45、缓冲腔;46、第二成型块;47、定位块;5、浇注块;51、浇注口;52、定位筒;6、导流块;61、导流通道;7、螺纹腔;8、手动割管机壳体;81、柄体;811、螺纹段;82、定位臂;821、刀片槽;822、第一轴孔;823、第二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4和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手动割管机壳体模具,包括定模体1、动模体2、定模型芯3和动模型芯4。

参见图6和图7,定模型芯3固定安装于定模体1(参见图5)中并设有第一腔体31和第一定杆32,动模型芯4固定安装于动模体2(参见图5)上并设有第二腔体41和第二定杆42。合模时,第一腔体31和第二腔体41形成用于成型手动割管机壳体8的型腔;第一定杆32的一端穿设于第一腔体31中,用于成型手动割管机壳体8的第一轴孔822;第二定杆42的一端穿设于第二腔体41中,且第一定杆32和第二定杆42为共轴设置,以此用于成型手动割管机壳体8的第二轴孔823。定模型芯3上间隔开设有三个导向孔33,且三个导向孔33均匀位于第一腔体31的周边;动模型芯4上安装有三个导向柱43,合模时,导向柱43一一对应穿插于导向孔33中,以实现定模型芯3与动模型芯4的精准合模。

结合图5,定模体1在定模型芯3的一侧嵌设安装有一个浇注块5,浇注块5上开设有一个浇注口51。动模体2上固定安装有一个导流块6,导流块6嵌入于动模体2中并开设有一个导流通道61。定模型芯3上开设有一个第一浇注道34,动模型芯4上开设有一个第二浇注道44;合模时,第一浇注道34和第二浇注道44合成一个完整的浇注道,供浇注液的流通。导流通道61的一端与浇注口51连通,导流通道61的另一端与第一浇注道34和第二浇注道44连通,第一浇注道34和用于成型手动割管机壳体8定位臂82一侧的第一腔体31连通,第二浇注道44和用于成型手动割管机壳体8定位臂82另一侧的第二腔体41连通。浇注块5朝向动模体2一侧端部连接有一个定位筒52,合模时,导流块6朝向定模体1的一侧端部穿设于定位筒52中,以此使得浇注口51与导流通道61准确对接。

其中,导流通道61的边沿处均设置有圆角,其与浇注口51连通的一侧开口大于其与第一浇注道34和第二浇注道44连通的开口;第二浇注道44与导流通道61连通的一端开口大于其与第二腔体41连通的开口。以此,浇注液在流经导流通道61和第二浇注道44后实现两次加速,使得浇注液具有冲击力,以此保证浇注液在第一腔体31和第二腔体41中良好的填充效果。

动模型芯4在第二腔体41的周侧开设有三个与第二腔体41连通的缓冲腔45,且缓冲腔45在远离第二腔体41的一端大于其与第二腔体41相连通的一端,从而为模具的浇注系统提供一个缓冲空间,有助于浇注液更好的填充于第一腔体31和第二腔体41中,减少缺料、表面粗糙等问题,降低了模具的产品报废率。

结合图8,定模型芯3上插接固定有一个第一成型块35,动模型芯4上插接固定有一个第二成型块46。合模时,第一成型块35和第二成型块46相对并形成用于成型手动割管机壳体8螺纹段811的螺纹腔7。当第一成型块35或第二成型块46位于螺纹腔7的一侧出现堵塞或者磨损时,即可对第一成型块35或第二成型块46加以清洁或更换,以保证模具的浇注效果。

工作原理:

合模时,动模体2带动动模型芯4向靠近定模体1方向滑动,动模型芯4上的导向柱43先对准定模型芯3上的导向孔33,随着动模体2的继续推动,导向柱43插入导向孔33中,直至动模型芯4与定模型芯3合模,此时导流块6卡接插入浇注块5的定位筒52中,使得浇注口51与导流通道61连通。随后将浇注液从浇注口51注入模具中,浇注液依次流经导流通道61以及第一浇注道34和第二浇注道44形成的浇注道,实现两次加速后填充于第一腔体31和第二腔体41中,完成手动割管机壳体8的浇注成型。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