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的延长式顶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83704发布日期:2020-06-05 20:19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具的延长式顶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注塑模具的延长式顶出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然后通过机床上的推动电机,带动推动顶针对模具进行顶出的操作,同时在合模时,模具不会被其他零件干涉,并回复原位,以便进行下一个循环。

其中模具顶出装置将冷却后的模具从模腔中顶出,顶出装置的好坏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要切实可靠的让产品从模具中顶出,有些注塑模具成型的注塑产品带有加强筋,由于塑胶材料具有收缩性,注塑产品经常被卡在顶针上,故而在注塑模具在推动杆的作用下无法顺利脱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延长式顶出装置,具备顶出装置可延长,顶出方式多样等优点,解决了传统顶出装置的顶针长度无法改变,顶出方式单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的延长式顶出装置包括工作箱,工作箱内壁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承重板左右两侧且靠近中央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固定杆顶部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的左右两侧与工作箱的内壁相贴合,工作箱内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流板,限流板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凸起模块,凸起模块的底部与活动板的底部相贴合,工作箱内壁底部的且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处均活动连接有弹簧杆,弹簧杆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推动杆,两个推动杆的顶部均贯穿承重板的左右两侧且与活动板的顶部相互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的延长式顶出装置,其中活动板靠近工作箱中心一侧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滑块,凸起模块左右两侧的中央均开设有滑槽,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的延长式顶出装置,其中活动板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密封圈,密封圈顶部的中央开设有通槽,推动杆的大小和形状与通槽相互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的延长式顶出装置,其中承重板与推动杆相套接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橡胶垫的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防滑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的延长式顶出装置,其中限流板的表面沿水平垂直方向均匀开设有通孔,通孔为v型状的通孔且两个v型状的通孔的顶部之间无缝隙。

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的延长式顶出装置,其中推动杆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滚槽,活动板与推动杆相贴合的表面均开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滚珠,滚珠滚动连接于滚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弹簧杆和推动杆,使得推动杆在顶出模具时,弹簧的形变可以改变顶出的距离,延长了顶出的距离,通过设置的电动伸缩杆和承重板,配合活动板,使得顶出装置可以进行二次顶出,防止模具残留在凸起模块上,影响后续加工的效率,同时保证模具的完整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限流板和通孔,使得模腔在灌入液体时,液体可以穿过通孔,然后进行冷却成型,防止了液体流入到模腔时,飞溅到别的零件的表面,导致零件不能正常工作,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通过设置的橡胶垫和承重板,增大了推动杆与承重板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承重板在上下移动后不会滑落下来,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密封圈和活动板,使得灌入的液体不会进入到推动杆与活动板之间的缝隙中,提高了灌入的液体的使用率,同时也保证了装置的安全性,通过设置的滚珠和圆形凹槽,配合滚槽,降低了推动杆与活动板之间的摩擦力,使得顶针上下运动时更加的流畅,顶出的速度更快,提高了顶出过程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顶出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板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推动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箱;2、底座;3、电动伸缩杆;4、承重板;5、橡胶垫;6、固定杆;7、活动板;8、密封圈;9、凸起模块;10、限流板;11、弹簧杆;12、推动杆;13、滚珠;14、圆形凹槽;15、滚槽;16、通孔;17、滑块;18、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的延长式顶出装置,工作箱1内壁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底座2,底座2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3,电动伸缩杆3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承重板4,承重板4左右两侧且靠近中央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两个固定杆6顶部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7,活动板7的左右两侧与工作箱1的内壁相贴合,该结构设置,使得推动杆12在顶出模具时,弹簧的形变可以改变顶出的距离,延长了顶出的距离,工作箱1内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流板10,限流板10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凸起模块9,凸起模块9的底部与活动板7的底部相贴合,工作箱1内壁底部的且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处均活动连接有弹簧杆11,弹簧杆11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推动杆12,两个推动杆12的顶部均贯穿承重板4的左右两侧且与活动板7的顶部相互贴合,该结构设置,使得模具能够被二次顶出,防止模具残留在凸起模块9上,影响后续加工的效率,同时保证模具的完整性。

其中活动板7靠近工作箱1中心一侧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滑块17,凸起模块9左右两侧的中央均开设有滑槽18,滑块17滑动连接于滑槽18中,该结构设置,减少了凸起模块9与活动板7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活动板7在上升时能够更加流程和快速,提高了顶出过程的速率。

其中活动板7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密封圈8,密封圈8顶部的中央开设有通槽,推动杆12的大小和形状与通槽相互适配,该结构设置,使得灌入的液体不会进入到推动杆12与活动板7之间的缝隙中,提高了灌入的液体的使用率,同时也保证了装置的安全性。

其中承重板4与推动杆12相套接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橡胶垫5,橡胶垫5的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防滑凸起,该结构设置,增大了推动杆12与承重板4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承重板4在上下移动后不会滑落下来,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其中限流板10的表面沿水平垂直方向均匀开设有通孔16,通孔16为v型状的通孔且两个v型状的通孔的顶部之间无缝隙,该结构设置,注塑的液体可以穿过通孔16,然后进行冷却成型,防止了液体流入到模腔时,飞溅到别的零件的表面,导致零件不能正常工作,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其中推动杆12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滚槽15,活动板7与推动杆12相贴合的表面均开设有圆形凹槽14,圆形凹槽1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滚珠13,滚珠13滚动连接于滚槽15中,该结构设置,降低了推动杆12与活动板7之间的摩擦力,使得顶针上下运动时更加的流畅,顶出的速度更快,提高了顶出过程的工作效率。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工作人员首先将两根弹簧杆11与机床的推动电机相连接,然后将液体灌入到工作箱1内,液体穿过限流板10表面的通孔16,落到活动板7的表面上,等待模具成型后,推动电机开始工作,推动电机向上推动弹簧杆11,弹簧杆11向上运动的同时带动推动杆12向上运动,顶出模具,然后弹簧杆11收缩,带动推动杆12向下运动,当推动杆12复位到与活动板7同一高度后,使得电动伸缩杆3伸长(该技术为现有技术的公知手段,在此就不多做阐述),电动伸缩杆3带动承重板4向上运动,同时两根固定杆6也向上运动,带动活动板7向上运动,同时滑块17在凸起模块9两侧的滑槽18中向上运动,对模具进行二次的顶出,完成对模具的顶出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