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合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38819发布日期:2020-12-11 15:07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应合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感应合模装置。



背景技术:

制杯机通常采用液压缸升降机构或凸轮曲轴实现下模台的升降驱动,现有的凸轮机构通常需要不断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曲轴上顶下模台,通过扭矩产生推动力,虽然支撑力较强,但容易产生抖动,不利于合模的稳定性,而单纯采用液压缸上顶下模台则效率太低,无法满足高效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感应合模装置,可实现稳定快速传动,结合可调节行程感应,提高产品适用范围,提高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感应合模装置,主要有上模台与下模台,以及机座,所述上模台由油缸驱动,下模台通过两对称分布的曲臂连接机座,所述机座正中设有液压缸,液压缸上方的十字连杆通过伸缩件与曲臂联动,所述十字连杆一侧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行程感应板,机座一侧设置有限位槽,行程感应板端部穿过限位槽。

上述方案中,曲臂由上活动臂与下活动臂组成,而伸缩件两侧为伸缩臂,伸缩臂与下活动臂连接。

进一步的,限位槽呈长条状,行程感应板装配有深沟球轴承与限位槽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机座四周设有导柱,上模台与下模台在导柱的限定下进行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机座上设有导向杆穿过十字连杆用于管正导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蝴蝶式曲臂实现升级联动,有别于传统制杯机下模的驱动结构,使其在具备强大支撑力的同时保持动作稳定;上模台由气缸驱动,下模台由液压缸驱动,不仅能适应上下模台的驱动力需求,且有效降低设备成本。结合可调式行程感应板,可依据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下模行程调整,提高产品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感应合模装置,主要有上模台1与下模台2,以及机座3,机座3四周设有导柱31,上模台1与下模台2在导柱31的限定下进行上下移动。

上模台1由油缸11驱动,下模台2通过两对称分布的曲臂4连接机座3,曲臂4由上活动臂41与下活动臂42组成,两对称的曲臂4类似于蝴蝶翅膀,机座3正中设有液压缸5,液压缸5上方的十字连杆51通过伸缩件6与曲臂4联动,而伸缩件6两侧为伸缩臂61,伸缩臂61与下活动臂42连接。当液压缸5推动十字连杆51上升时,伸缩件6上移使两伸缩臂61往侧面张开,从而推动下活动臂42往上摆动,由于上活动臂41另一端受限于下模台2底部,则下活动臂42往上摆动会推动上活动臂41,两者的夹角增大,从而推动下模台2上移。

伸缩件6与曲臂4在实现力矩的传输时,进一步会优化液压缸5的行程,使液压缸5在小距离移动的状态下,实现下模台2的大距离升降,该过程不仅可以提高传动效率,且更为稳定,而该驱动结构体积小,能缩小设备的体积。

十字连杆51一侧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行程感应板7,行程感应板7随十字连杆51升降,通过换算,可以知晓下模台2的升降行程,机座3一侧设置有限位槽8,行程感应板7端部穿过限位槽8,限位槽8呈长条状,该限位槽8的长度即为下模台2最大的升降行程,通过行程感应板7装配有深沟球轴承与限位槽8活动连接,行程感应板7通过深沟球轴承活动于限位槽8中,其端部伸出限位槽8。

机座3上设有导向杆32穿过十字连杆51用于管正导向,使各部件传动更为平稳,导向杆32与导柱31实现内外双管正,整机上下升降平稳。

可在行程感应板7端部的上下方配置可调节的行程开关,根据需要生产的产品,对行程开关的距离进行调整,以此限定伸缩件6的伸缩范围,使下模台2按设定升降。另一种方式可以采用光电距离感应器与行程感应板7感应联动,对行程感应板7的移动路径及时反馈,系统会根据反馈信息控制液压缸5启闭。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感应合模装置,主要有上模台(1)与下模台(2),以及机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台(1)由油缸(11)驱动,下模台(2)通过两对称分布的曲臂(4)连接机座(3),所述机座(3)正中设有液压缸(5),液压缸(5)上方的十字连杆(51)通过伸缩件(6)与曲臂(4)联动,所述十字连杆(51)一侧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行程感应板(7),机座(3)一侧设置有限位槽(8),行程感应板(7)端部穿过限位槽(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应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臂(4)由上活动臂(41)与下活动臂(42)组成,而伸缩件(6)两侧为伸缩臂(61),伸缩臂(61)与下活动臂(4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感应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8)呈长条状,行程感应板(7)装配有深沟球轴承与限位槽(8)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应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3)四周设有导柱(31),上模台(1)与下模台(2)在导柱(31)的限定下进行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应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3)上设有导向杆(32)穿过十字连杆(51)用于管正导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感应合模装置,主要有上模台与下模台,以及机座,所述上模台由油缸驱动,下模台通过两对称分布的曲臂连接机座,所述机座正中设有液压缸,液压缸上方的十字连杆通过伸缩件与曲臂联动,所述十字连杆一侧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行程感应板,机座一侧设置有限位槽,行程感应板端部穿过限位槽。曲臂由上活动臂与下活动臂组成,而伸缩件两侧为伸缩臂,伸缩臂与下活动臂连接。本实用新型改良传统制杯机下模驱动结构,使其在具备强大支撑力的同时保持动作稳定,结合可调式行程感应板,可提高产品的适用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吴木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誉佳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2
技术公布日:2020.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