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塑剂进出料快速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99613发布日期:2020-10-30 21:02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塑剂进出料快速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塑剂用管道拆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塑剂进出料快速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注塑工艺中,需要将多个不同功能的增塑剂原料桶和/或料斗之间通过管路相连通,由于使用的原料桶种类较多,且料斗的数量也不少,那么在根据不同工艺办法的操作时,需要将不同的原料桶和不同的料斗之间的管路进行相互切换,切换的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管路对应桶或料斗的一端拆除,并且与其他的装置的进料端或出料端进行安装;现有的管道端部与料斗或原料桶进、出料口处的连接方式是采用管状接头的连接方式,管状接头与管道之间大多是采用螺纹连接进行连通和固定;采用这种方式存在快换过程中,需要将管状接头反复转动,以实现拆装,操作中比较费时,频繁的操作,极易造成操作者手臂疲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塑剂进出料快速转换装置。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增塑剂进出料快速转换装置,包括上套管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下套管,所述上套管的下端能够插入下套管的上端内,并且二者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套管的外部至少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压臂,所述下套管的内壁间至少设有两个相对称的限位臂,两个所述压臂的一端分别与一个限位臂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且压臂和限位臂的另一端分别为拨动端和压迫端,所述压臂与限位臂相连接的一端为旋转端,该旋转端通过转轴铰接在下套管的外部,经拨动压臂依靠自身旋转端转动,能够迫使限位臂的压迫端朝上或朝下转动,所述转轴上设有弹性止位件,所述上套管接近其下端处的外表面开设有环形槽,当所述上套管的下端插入下套管的上端内时,所述环形槽能够对应两个限位臂,所述环形槽的下部边沿具有用以供限位臂的压迫端能够抵靠的倒圆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下套管的外表面开设有两个分别用以供一个压臂的压迫端能够转动的活动槽,所述下套管的外表面对称设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对应一个活动槽设置,所述转轴呈水平铰铰接在固定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压臂为v形结构,并且其开口角度大于160°,所述压臂的开口面与下套管的外表面之间形成一个撑开槽。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止位件包括扭簧,当所述扭簧处于常态下,所述压臂的拨动端能够朝向下套管方向转动,并贴靠在下套管的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止位件包括环形圈,所述环形圈的内表面开设有摩擦槽,所述环形圈固定在固定板的外表面并且套设在转轴的一端,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和环形圈的内表面紧密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压臂和限位臂均处于下套管的上部,所述下套管的底部设有与之相连通,并且外径小于下套管外径的延伸管,所述下套管的底部与延伸管的顶部之间形成一个阶梯面,所述压臂的拨动端设有勾起条,在压臂处于工作状态下,所述勾起条能够与阶梯面相抵触。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管的外部设有与之相配套的扎带,所述扎带具有两个自由端,所述扎带能够缠绕在延伸管的外部,并呈环体状,所述扎带的两个自由端能够卡接配合,所述扎带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防滑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上套管与增塑剂存料桶上的出料口上的出料喷嘴相连接;然后人工将塑料软管通过扎带捆扎在延伸管上;然后人工将下套管、延伸管以及塑料软管一起和出料喷嘴安装,具体是:人工通过撑开槽,同步、快速的将两个压臂向外撑开,压臂在撑开作用力下,依靠转轴向外转动,该过程中,限位臂的压迫端朝向活动槽向外转动,这个时候,两个限位臂的压迫端之间的间距变大,然后将下套管和上套管进行插合,上套管的环形槽进入下套管内后,到达两个限位臂之间,此时两个限位臂之间的间距较大,因此不对其构成阻碍,此时人工在将下套管带动上升一点,促使倒圆弧面下降至限位臂的下方,然后释放两个压臂,压臂在扭簧作用力下,或者转动两个压臂,压臂在转动中,会迫使限位臂和环形槽的槽面接触,此时快速下拉下套管,那么这个时候,限位臂的压迫端就会和倒圆弧面相抵靠;这样,会确保下套管不会发生脱落;采用两个压臂的快速旋转可实现快装操作;在压臂带动限位臂的压迫端和倒圆弧面抵靠后,这个时候,压臂会依靠扭簧的作用力或者与环形圈的内表面的摩擦力,而被限定在该具体位置;因为塑料软管套在延伸管上,并且塑料软管上部会延伸至下套管上一点,延伸过程中,势必要经过阶梯面,那么在压臂朝向下套管方向转动中,其拨动端上的勾起条会和接触面接触,在这个过程中,勾起条会挤压经过阶梯面区域的塑料软管部分,将其挤压在阶梯面内,进一步增加了塑料软管和下套管的连接稳定性,从而确保整条管路连通的稳定性,以及更换时需要快速拆卸和安装的便捷性;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原料桶和料斗之间的快速切换,并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预将上套管和下套管相连接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8是图7中c处放大图;

图中:上套管1,下套管111,活动槽112,固定板113。

压臂2,限位臂211,撑开槽212。

扭簧3。

环形圈4,摩擦槽411。

环形槽5,倒圆弧面511。

延伸管6,阶梯面611,勾起条612。

扎带7,防滑槽711。

转轴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8所示的

一种增塑剂进出料快速转换装置,包括上套管1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下套管111,所述上套管1的下端能够插入下套管111的上端内,并且二者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套管111的外部至少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压臂2,所述下套管111的内壁间至少设有两个相对称的限位臂211,两个所述压臂2的一端分别与一个限位臂211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且压臂2和限位臂211的另一端分别为拨动端和压迫端,所述压臂2与限位臂211相连接的一端为旋转端,该旋转端通过转轴8铰接在下套管111的外部,经拨动压臂2依靠自身旋转端转动,能够迫使限位臂211的压迫端朝上或朝下转动,所述转轴8上设有弹性止位件,所述上套管1接近其下端处的外表面开设有环形槽5,当所述上套管1的下端插入下套管111的上端内时,所述环形槽5能够对应两个限位臂211,所述环形槽5的下部边沿具有用以供限位臂211的压迫端能够抵靠的倒圆弧面511。

所述下套管111的外表面开设有两个分别用以供一个压臂2的压迫端能够转动的活动槽112,所述下套管111的外表面对称设有两个固定板113,两个所述固定板113分别对应一个活动槽112设置,所述转轴8呈水平铰铰接在固定板113上;活动槽112是用以供限位臂211整体随压臂2联动的作用;固定板113是用以安装转轴8的。

所述压臂2为v形结构,并且其开口角度大于160°,所述压臂2的开口面与下套管111的外表面之间形成一个撑开槽212;撑开槽212的作用是供操作者的手指塞入,用以同步撑开/拨动两个压臂2,促使压臂2拨动端向外转动,实现拆装。

所述弹性止位件包括扭簧3,当所述扭簧3处于常态下,所述压臂2的拨动端能够朝向下套管111方向转动,并贴靠在下套管111的外壁上;扭簧3的作用是限定压臂2在不受外力作用影响下的固定姿态,即该固定姿态是其拨动端能够朝向下套管111方向转动,并贴靠在下套管111的外壁上,也就是代表了在压臂2的该状态下,限位臂211也是固定状态的,那么有利于稳定的抵靠在倒圆弧面511上,防止下套管111掉落;采用扭簧3可以减少对压臂2的复位动作,即节省步骤,加快操作,但是需要人工通过手掌将压臂2始终撑开,过程是比较费力的。

所述弹性止位件包括环形圈4,所述环形圈4的内表面开设有摩擦槽411,所述环形圈4固定在固定板113的外表面并且套设在转轴8的一端,所述转轴8的外表面和环形圈4的内表面紧密接触;摩擦槽411的作用是确保转轴8在转动过程中,比较吃紧,这样的话,在转轴8转动至一定角度后,可以定位在该一角度,不会发生变化,那么有利于稳定的抵靠在倒圆弧面511上,防止下套管111掉落;采用环形圈4可以使得转轴8转动中,人工的手不需要始终将压臂2撑开,在将下套管111和上套管1对位后,再需要拨动的时候,直接将压臂2转动即可;不过需要多一个复位步骤,但是过程省力。

所述压臂2和限位臂211均处于下套管111的上部,所述下套管111的底部设有与之相连通,并且外径小于下套管111外径的延伸管6,所述下套管111的底部与延伸管6的顶部之间形成一个阶梯面611,所述压臂2的拨动端设有勾起条612,在压臂2处于工作状态下,所述勾起条612能够与阶梯面611相抵触;延伸管6是连接塑料软管用的,塑料软管套在延伸管6上,并且塑料软管上部会延伸至下套管111上一点,延伸过程中,势必要经过阶梯面611,这个时候在压臂2转动中,其拨动端上的勾起条612会和接触面接触,在这个过程中,勾起条612会挤压经过阶梯面611区域的塑料软管部分,将其挤压在阶梯面611内,进一步增加了塑料软管和下套管111的连接稳定性。

所述延伸管6的外部设有与之相配套的扎带7,所述扎带7具有两个自由端,所述扎带7能够缠绕在延伸管6的外部,并呈环体状,所述扎带7的两个自由端能够卡接配合,所述扎带7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防滑槽711;扎带7用以将套设在延伸管6上的塑料软管进行固定作用,使其和延伸管6可拆卸连接;防滑槽711是加大接触摩擦力。

工作原理:将上套管1与增塑剂存料桶上的出料口上的出料喷嘴相连接;然后人工将塑料软管通过扎带7捆扎在延伸管6上;然后人工将下套管111、延伸管6以及塑料软管一起和出料喷嘴安装,具体是:人工通过撑开槽212,同步、快速的将两个压臂2向外撑开,压臂2在撑开作用力下,依靠转轴8向外转动,该过程中,限位臂211的压迫端朝向活动槽112向外转动,这个时候,两个限位臂211的压迫端之间的间距变大,然后将下套管111和上套管1进行插合,上套管1的环形槽5进入下套管111内后,到达两个限位臂211之间,此时两个限位臂211之间的间距较大,因此不对其构成阻碍,此时人工在将下套管111带动上升一点,促使倒圆弧面511下降至限位臂211的下方,然后释放两个压臂2,压臂2在扭簧3作用力下,或者转动两个压臂2,压臂2在转动中,会迫使限位臂211和环形槽5的槽面接触,此时快速下拉下套管111,那么这个时候,限位臂211的压迫端就会和倒圆弧面511相抵靠;这样,会确保下套管111不会发生脱落;采用两个压臂2的快速旋转可实现快装操作;在压臂2带动限位臂211的压迫端和倒圆弧面511抵靠后,这个时候,压臂2会依靠扭簧3的作用力或者与环形圈4的内表面的摩擦力,而被限定在该具体位置;因为塑料软管套在延伸管6上,并且塑料软管上部会延伸至下套管111上一点,延伸过程中,势必要经过阶梯面611,那么在压臂2朝向下套管111方向转动中,其拨动端上的勾起条612会和接触面接触,在这个过程中,勾起条612会挤压经过阶梯面611区域的塑料软管部分,将其挤压在阶梯面611内,进一步增加了塑料软管和下套管111的连接稳定性,从而确保整条管路连通的稳定性,以及更换时需要快速拆卸和安装的便捷性。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各种修改、等同替换、变化等等。但是,这些变换只要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所使用的一些术语并不是限制,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