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1053发布日期:2020-05-22 17:30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注射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8月25日,申请号为201710739695.9,发明名称为“注射成型机”的原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6年8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166243号的优先权。其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成型机。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动注射成型机具有:被驱动部;电动机,用于使被驱动部运行;及运动方向转换部,配设于电动机与被驱动部之间且将通过驱动电动机而产生的旋转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5/037519号

注射成型机具有各种马达。马达具有定子、被该定子保持的轴承及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该轴承的转子。

有时在马达的转子的内侧设置有通过转子的旋转运动进行旋转直线运动的驱动轴。驱动轴例如花键连接于转子。

以往,驱动驱动轴时,有时马达的轴承振动较大,因冲击等而产生不良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驱动驱动轴时抑制了马达的轴承振动的注射成型机。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注射成型机,其具有:马达,包含定子、被所述定子保持的轴承及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所述轴承的转子;及驱动轴,配设于所述转子的内周侧,并通过所述转子的旋转运动进行旋转直线运动,所述马达具有相对于所述定子向轴向一侧对所述轴承进行施力的施力部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在驱动驱动轴时抑制了马达的轴承振动的注射成型机。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开模结束时的状态的图。

图2为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合模时的状态的图。

图3为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注射装置的图。

图中:10-合模装置,12-固定压板,13-可动压板,25-合模马达,30-模具装置,32-定模,33-动模,40-注射装置,41-缸体,43-螺杆,45-计量马达,45b-定子,45c-轴承,45d-转子,45g-施力部件,46h-环状部件,46-注射马达,46b-定子,46c-轴承,46d-转子,46g-施力部件,46h-环状部件,50-顶出装置,51-顶出马达,53-顶出杆,62-计量驱动轴,63-注射驱动轴,90-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各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应的结构标注相同或相应的符号而省略说明。

图1为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开模结束时的状态的图。图2为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合模时的状态的图。如图1及图2所示,注射成型机具有框架fr、合模装置10、注射装置40、顶出装置50及控制装置90。

首先,对合模装置10及顶出装置50进行说明。合模装置10及顶出装置50的说明中,将闭模时的可动压板13的移动方向(图1及图2中右方向)作为前方,将开模时的可动压板13的移动方向(图1及图2中左方向)为后方进行说明。

合模装置10进行模具装置30的闭模、合模、开模。合模装置10例如为卧式,模开闭方向为水平方向。合模装置10具有固定压板12、可动压板13、肘节座15、连接杆16、肘节机构20、合模马达25及运动转换机构26。

固定压板12固定于框架fr。在固定压板12的与可动压板13对置的面安装有定模32。

可动压板13相对于框架fr沿模开闭方向移动自如。框架fr上铺设有引导可动压板13的引导件17。在可动压板13的与固定压板12对置的面安装有动模33。

通过使可动压板13相对于固定压板12进退,从而进行闭模、合模、开模。由定模32和动模33构成模具装置30。

肘节座15与固定压板12隔着间隔连结,且以沿模开闭方向移动自如的方式载置于框架fr上。另外,肘节座15也可以沿着铺设于框架fr上的引导件移动自如。肘节座15的引导件也可以与可动压板13的引导件17通用。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压板12固定于框架fr,肘节座15相对于框架fr沿模开闭方向移动自如,但也可以是肘节座15固定于框架fr,固定压板12相对于框架fr沿模开闭方向移动自如。

连接杆16隔着间隔连结固定压板12与肘节座15。连接杆16可以使用多根。各连接杆16与模开闭方向平行,并根据合模力延伸。在至少1根连接杆16设置有合模力检测器18。合模力检测器18通过检测连接杆16的应变来检测合模力,并将表示检测结果的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90。

另外,合模力检测器18并不限定于应变仪式,也可以是压电式、电容式、液压式、电磁式等,且其安装位置也并非限定于连接杆16。

肘节机构20配设于可动压板13与肘节座15之间,使可动压板13相对于肘节座15沿模开闭方向移动。肘节机构20由十字头21、一对连杆组等构成。各连杆组具有通过销等伸缩自如地连结的第1连杆22及第2连杆23。第1连杆22相对于可动压板13通过销等被安装成摆动自如,第2连杆23相对于肘节座15通过销等被安装成摆动自如。第2连杆23经由第3连杆24安装于十字头21。若使十字头21相对于肘节座15进退,第1连杆22及第2连杆23则伸缩,可动压板13相对于肘节座15进退。

另外,肘节机构20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图1及图2所示的结构。例如图1及图2中,各连杆组的结点的数量为5个,但也可以是4个,第3连杆24的一个端部可以与第1连杆22和第2连杆23的结点结合。

合模马达25安装于肘节座15,并使肘节机构20运行。合模马达25使十字头21相对于肘节座15进退,从而使第1连杆22及第2连杆23伸缩,并使可动压板13相对于肘节座15进退。合模马达25直接连结于运动转换机构26,但也可以经由带或带轮等连结于运动转换机构26。

运动转换机构26将合模马达25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十字头21的直线运动。运动转换机构26包含丝杠轴和与丝杠轴螺合的丝杠螺母。也可以使滚珠或辊介于丝杠轴与丝杠螺母之间。

合模装置10在控制装置90的控制下进行闭模工序、合模工序、开模工序等。

闭模工序中,驱动合模马达25使十字头21以设定速度前进至闭模结束位置,从而使可动压板13前进,并使动模33与定模32接触。十字头21的位置或速度例如使用合模马达25的编码器25a等来检测。编码器25a检测合模马达25的旋转,并将表示该检测结果的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90。

合模工序中,通过进一步驱动合模马达25使十字头21从闭模结束位置进一步前进至合模位置,从而产生合模力。合模时在动模33与定模32之间形成型腔空间34,注射装置40向型腔空间34填充液态的成型材料。填充的成型材料固化,从而可获得成型品。型腔空间34的数量可以是多个,此时可同时获得多个成型品。

开模工序中,通过驱动合模马达25使十字头21以设定速度后退至开模结束位置,从而使可动压板13后退,并使动模33远离定模32。之后,顶出装置50从动模33顶出成型品。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合模装置10作为驱动源具有合模马达25,但也可以代替合模马达25具有液压缸。并且,合模装置10可以作为模开闭用具有线性马达,作为合模用具有电磁铁。

顶出装置50从模具装置30顶出成型品。顶出装置50具有顶出马达51、运动转换机构52及顶出杆53。

顶出马达51安装于可动压板13。顶出马达51直接连结于运动转换机构52,但也可以经由带或带轮等连结于运动转换机构52。

运动转换机构52将顶出马达51的旋转运动转换为顶出杆53的直线运动。运动转换机构52包含丝杠轴和与丝杠轴螺合的丝杠螺母。也可以使滚珠或辊介于丝杠轴与丝杠螺母之间。

顶出杆53在可动压板13的贯穿孔进退自如。顶出杆53的前端部与进退自如地配设于动模33的内部的可动部件35接触。顶出杆53的前端部可以与可动部件35连结,也可以不连结。

顶出装置50在控制装置90的控制下进行顶出工序。

顶出工序中,通过驱动顶出马达51使顶出杆53以设定速度前进,从而使可动部件35前进,并顶出成型品。之后,驱动顶出马达51使顶出杆53以设定速度后退,并使可动部件35后退至原来的位置。顶出杆53的位置或速度例如使用顶出马达51的编码器51a来检测。编码器51a检测顶出马达51的旋转,并将表示该检测结果的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90。

接着,对注射装置40进行说明。注射装置40的说明中,与合模装置10等的说明不同,将填充时的螺杆43的移动方向(图1及图2中左方向)作为前方,将计量时的螺杆43的移动方向(图1及图2中右方向)作为后方进行说明。

注射装置40设置于相对于框架fr进退自如的滑动基座sb,且相对于模具装置30进退自如。注射装置40与模具装置30接触,并向模具装置30内的型腔空间34填充成型材料。通过使填充于型腔空间34的成型材料冷却固化,从而可获得成型品。注射装置40例如具有缸体41、喷嘴42、螺杆43、冷却器44、计量马达45、注射马达46、压力检测器47、加热器48及温度检测器49。

缸体41对从供给口41a供给至内部的成型材料进行加热。供给口41a形成于缸体41的后部。缸体41的后部的外周设置有水冷缸等冷却器44。冷却器44的前方,在缸体41的外周设置有带式加热器等加热器48和温度检测器49。

缸体41沿缸体41的轴向(图1及图2中左右方向)区分为多个区域。各区域设有加热器48和温度检测器49。控制装置90控制加热器48使每个区域中温度检测器49的检测温度都成为设定温度。

喷嘴42设置于缸体41的前端部,并压接于模具装置30。喷嘴42的外周设置有加热器48和温度检测器49。控制装置90控制加热器48使喷嘴42的检测温度成为设定温度。

螺杆43以旋转自如且进退自如的方式配设于缸体41内。若使螺杆43旋转,则成型材料沿螺杆43的螺旋状的槽被送至前方。成型材料一边被送至前方,一边通过来自缸体41的热而逐渐熔融。随着液态的成型材料被送至螺杆43的前方并蓄积在缸体41的前部,螺杆43后退。之后,若使螺杆43前进,则螺杆43前方的成型材料从喷嘴42射出,并填充到模具装置30内。

计量马达45使螺杆43旋转。

注射马达46使螺杆43进退。注射马达46的旋转运动通过滚珠丝杠等运动转换机构被转换成螺杆43的直线运动。

压力检测器47设置于注射马达46与螺杆43之间的力量传递路径,并检测作用于压力检测器47的荷载。压力检测器47将表示该检测结果的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90。压力检测器47的检测结果用于控制或监控螺杆43从成型材料承受的压力、对于螺杆43的背压、从螺杆43作用于成型材料的压力等。

注射装置40在控制装置90的控制下进行填充工序、保压工序、计量工序等。

填充工序中,驱动注射马达46使螺杆43以设定速度前进,并将蓄积于螺杆43的前方的液态的成型材料填充至模具装置30内的型腔空间34。螺杆43的位置或速度例如使用注射马达46的编码器46a来检测。编码器46a检测注射马达46的旋转,并将表示该检测结果的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90。若螺杆43的位置到达设定位置,则从填充工序切换为保压工序(所谓v/p切换)。螺杆43的设定速度可以根据螺杆43的位置或时间等变更。

另外,也可以在填充工序中螺杆43的位置到达设定位置之后,使螺杆43暂时停止在该设定位置,之后进行v/p切换。也可以在即将进行v/p切换之前,不使螺杆43停止,取而代之使螺杆43微速前进或微速后退。

保压工序中,驱动注射马达46以设定压力向前方推压螺杆43,从而向模具装置30内的成型材料施加压力。从而能够补充因冷却收缩而不足的成型材料。成型材料的压力例如使用压力检测器47来检测。压力检测器47将表示该检测结果的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90。

保压工序中,型腔空间34的成型材料逐渐被冷却,保压工序结束时型腔空间34的入口被固化的成型材料堵住。该状态被称为浇口密封,以防止来自型腔空间34的成型材料逆流。保压工序之后,开始冷却工序。冷却工序中,进行型腔空间34内的成型材料的固化。为了缩短成型周期,也可以在冷却工序中进行计量工序。

计量工序中,驱动计量马达45使螺杆43以设定转速旋转,并沿着螺杆43的螺旋状的槽将成型材料送至前方。随此,成型材料逐渐熔融。随着液态的成型材料被送至螺杆43的前方并蓄积在缸体41的前部,螺杆43进行后退。螺杆43的转速例如使用计量马达45的编码器45a来检测。编码器45a将表示该检测结果的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90。

计量工序中,为了限制螺杆43急剧后退,也可以驱动注射马达46而对螺杆43施加设定背压。对于螺杆43施加的背压例如使用压力检测器47来检测。压力检测器47将表示该检测结果的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90。若螺杆43后退至设定位置,并在螺杆43的前方蓄积规定量的成型材料,则结束计量工序。

控制装置90如图1或图2所示具有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91、存储器等存储介质92、输入接口93及输出接口94。控制装置90使cpu91执行存储于存储介质92中的程序,从而进行各种控制。并且,控制装置90利用输入接口93接收来自外部的信号,通过输出接口94将信号发送到外部。

图3为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注射装置的图。注射装置40除了缸体41和螺杆43、计量马达45、注射马达46等之外,还具有注射框架61、计量驱动轴62、注射驱动轴63等。

注射框架61固定于滑动基座sb。在注射框架61固定有缸体41、计量马达45、注射马达46、与注射驱动轴63的丝杠轴64螺合的丝杠螺母65。

注射框架61例如具有前方支架61a、设置于前方支架61a的后方的后方支架61b、连结前方支架61a与后方支架61b的连结杆61c。在前方支架61a固定有缸体41、计量马达45。在后方支架61b固定有注射马达46、丝杠螺母65。

计量马达45具有固定于注射框架61的定子45b、被定子45b保持的轴承45c及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轴承45c的转子45d。在转子45d的内周侧配设有通过转子45d的旋转运动进行旋转直线运动的计量驱动轴62。

计量驱动轴62花键连接于计量马达45的转子45d,相对于转子45d的旋转受到限制。具体而言,计量驱动轴62周向隔着间隔在外周具有多个键,转子45d在内周具有滑动自如地插入多个键的多个键槽。另外,键的数量或键槽的数量可以是1个。

若驱动计量马达45,计量驱动轴62、螺杆43则旋转。由此,成型材料沿着螺杆43的螺旋状的槽被送至前方。随着成型材料被送至螺杆43的前方并蓄积在缸体41的前部,螺杆43、计量驱动轴62进行后退。因此,若驱动计量马达45,计量驱动轴62则一边旋转一边后退。

注射马达46具有固定于注射框架61的定子46b、被定子46b保持的轴承46c及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轴承46c的转子46d。在转子46d的内周侧配设有通过转子46d的旋转运动进行旋转直线运动的注射驱动轴63。

注射驱动轴63花键连接于注射马达46的转子46d,相对于转子46d的旋转受到限制。注射驱动轴63包含丝杠轴64,与该丝杠轴64螺合的丝杠螺母65固定于注射框架61。因此,若驱动注射马达46,则注射驱动轴63一边旋转一边进退。另外,也可以使滚珠或辊介于丝杠轴64与丝杠螺母65之间。

注射驱动轴63的前端部通过由计量驱动轴62保持的轴承66旋转自如地被支承。轴承66的外圈固定于筒状的计量驱动轴62的内周侧,轴承66的内圈固定于注射驱动轴63的外周侧。由此,能够防止从注射驱动轴63至计量驱动轴62的旋转运动的传递。若驱动注射马达46使注射驱动轴63一边旋转一边进退,计量驱动轴62、螺杆43则进退。

但是,若驱动注射马达46,则转子46d与注射驱动轴63一边向旋转运动的切线方向相互接触,一边注射驱动轴63相对于转子46d进行直线运动,因此通过该直线运动使得转子46d、轴承46c要被牵引过来。

因此,注射马达46的定子46b具有:前壁面46e,从前方推压2个轴承46c中前侧的轴承46c(以下,简称为“前侧的轴承46c”);及后壁面46f,从后方推压2个轴承46c中后侧的轴承46c(以下,简称为“后侧的轴承46c”)。通过前壁面46e和后壁面46f能够限制轴承46c向前后两侧的移动。

然而,为了确保注射马达46的组装性,前壁面46e与后壁面46f之间的间隔w1被设定为稍微大于前侧的轴承46c的前端面与后侧的轴承46c的后端面之间的间隔w2。

因此,注射马达46具有相对于定子46b向轴向一侧对轴承46c进行施力的施力部件46g。为了防止旋转,施力部件46g可以不与轴承46c的内圈抵接,而与轴承46c的外圈抵接。

作为施力部件46g,例如使用卷簧等弹簧。多个弹簧可以以轴承46c的中心线为中心对称配置,也可以沿轴承46c的周向整体设置1个弹簧。另外,弹簧也可以是盘簧等。

另外,作为施力部件46g,还能够使用橡胶板等。多个橡胶板可以以轴承46c的中心线为中心对称配置,也可以沿轴承46c的周向整体设置1个橡胶板。后者的情况下,橡胶板的形状可以是环状。

例如,施力部件46g的作用力为朝前时,如图3所示,前侧的轴承46c与前壁面46e之间的间隙消失,因此即使朝前的推力作用于轴承46c,轴承46c也不会向前方移动。并且,能够用朝前的作用力限制轴承46c朝向后方的移动。因此,能够抑制轴承46c的振动,且能够抑制因该振动引起的不良情况,例如因冲击引起的编码器46a的损伤和冲击声的产生等。

另外,施力部件46g的作用力也可以朝后。此时,后侧的轴承46c与后壁面46f之间的间隙消失,因此即使朝后的推力作用于轴承46c,轴承46c也不会向后方移动。并且,能够用朝后的作用力限制轴承46c向前方的移动。在该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轴承46c的振动,且能够抑制因该振动引起的不良情况,例如因冲击引起的编码器46a的损伤和冲击声的产生等。

注射马达46可以在轴承46c与施力部件46g之间具有环状部件46h。施力部件46g的作用力经由环状部件46h作用于轴承46c。通过环状部件46h,能够将作用力向周向整体分散开。

作用于轴承46c的推力的朝向为注射驱动轴63的直线运动方向。填充工序中,使注射驱动轴63一边旋转一边前进,因此朝前的推力作用于轴承46c。另一方面,计量工序中,使注射驱动轴63一边旋转一边后退,因此朝后的推力作用于轴承46c。

并且,作用于轴承46c的推力的大小与摩擦系数和切线力的积成比例。切线力与注射马达46的转矩成比例。因此,注射马达46的转矩越大,切线力越大,推力便越大。

通常,计量工序中的注射马达46的转矩小于填充工序中的注射马达46的转矩。因此,计量工序中作用于轴承46c的朝后的推力小于填充工序中作用于轴承46c的朝前的推力。

因此,施力部件46g可以相对于定子46b向注射方向(在此为前方)对轴承46c进行施力。朝前的作用力为用于对抗朝后的推力的力,因为朝后的推力小于朝前的推力。

施力部件46g例如可以在后侧的轴承46c的后方以比自然状态压缩的状态设置,并通过其弹性恢复力向前方对轴承46c进行施力。另外,施力部件46g可以在前侧的轴承46c的前方以比自然状态伸长的状态设置,并通过其弹性恢复力向前方对轴承46c进行施力。

从施力部件46g的耐久性的观点考虑,施力部件46g可以以压缩的状态使用。另一方面,从注射马达46的组装性的观点考虑,施力部件46g可以以伸长的状态使用。注射马达46的组装使编码器46a朝下而进行,下侧的组件比上侧的组件安装得早。将施力部件46g的组装顺序推后,从而容易确保用于组装的空隙。

施力部件46g的作用力可以设定为大于与该作用力朝向相反地作用于轴承46c的推力。轴承46c不向前后两侧移动。为了尽可能减少为此所需的作用力,施力部件46g可以相对于定子46b向注射方向(在此为前方)对轴承46c进行施力。如上所述,朝前的作用力为用于对抗朝后的推力的力,因为朝后的推力小于朝前的推力。

另外,前壁面46e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前侧的轴承46c的前方,但也可以设置于后侧的轴承46c的前方。并且,后壁面46f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后侧的轴承46c的后方,但也可以设置于前侧的轴承46c的后方。并且,轴承46c的数量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但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

但是,若驱动计量马达45,则转子45d与计量驱动轴62一边向旋转运动的切线方向相互接触,计量驱动轴62一边相对于转子45d进行直线运动,因此通过该直线运动使得转子45d和轴承45c要被牵引过来。

因此,计量马达45的定子45b具有:前壁面45e,从前方推压2个轴承45c中前侧的轴承45c(以下,简称为“前侧的轴承45c”);及后壁面45f,从后方推压2个轴承45c中后侧的轴承45c(以下,简称为“后侧的轴承45c”)。通过前壁面45e和后壁面45f能够限制轴承45c向前后两侧的移动。

然而,为了确保计量马达45的组装性,前壁面45e与后壁面45f之间的间隔w3被设定为稍微大于前侧的轴承45c的前端面与后侧的轴承45c的后端面之间的间隔w4。

因此,计量马达45具有相对于定子45b向轴向一侧对轴承45c进行施力的施力部件45g。为了防止旋转,施力部件45g可以不与轴承45c的内圈抵接,而与轴承45c的外圈抵接。

作为施力部件45g,例如使用卷簧等弹簧。多个弹簧可以以轴承45c的中心线为中心对称配置,也可以沿轴承45c的周向整体设置1个弹簧。另外,弹簧也可以是盘簧等。

另外,作为施力部件45g,还能够使用橡胶板等。多个橡胶板可以以轴承45c的中心线为中心对称配置,也可以沿轴承45c的周向整体设置1个橡胶板。后者的情况下,橡胶板的形状可以是环状。

例如,施力部件45g的作用力朝后时,如图3所示,后侧的轴承45c与后壁面45f之间的间隙消失,因此即使朝后的推力作用于轴承45c,轴承45c也不会向后方移动。并且,能够用朝后的作用力限制轴承45c向前方的移动。因此,能够抑制轴承45c的振动,且能够抑制因该振动引起的不良情况,例如因冲击引起的编码器45a的损伤和冲击声的产生等。

另外,施力部件45g的作用力也可以朝前。此时,前侧的轴承45c与前壁面45e之间的间隙消失,因此即使朝前的推力作用于轴承45c,轴承45c也不会向前方移动。并且,能够用朝前的作用力限制轴承45c朝向后方的移动。该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轴承45c的振动,且能够抑制因该振动引起的不良情况,例如因冲击引起的编码器45a的损伤和冲击声的产生等。

计量马达45可以在轴承45c与施力部件45g之间具有环状部件45h。施力部件45g的作用力经由环状部件45h作用于轴承45c。通过环状部件45h能够将作用力向周向整体分散开。

另外,本发明可以仅应用于注射马达46、计量马达45中的任一个。

本实施方式中,注射装置40为同轴螺杆方式,螺杆43与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注射部件相对应。另外,注射装置40也可以是预塑方式。

预塑方式的注射装置将在可塑化缸体内熔融的成型材料供给至注射缸体,并从注射缸体向模具装置内注射成型材料。在可塑化缸体内,螺杆以旋转自如且进退自如的方式配设,在注射缸体内,柱塞以进退自如的方式配设。为预塑方式时,柱塞与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注射部件相对应。

以上,对注射成型机的实施方式等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等,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主旨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及改进。

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顶出装置50。顶出马达51具有相对于可动压板13固定的定子、保持于该定子的轴承及旋转自如地支持于该轴承的转子。也可以在该转子的内周侧配设通过转子的旋转运动进行旋转直线运动的顶出驱动轴。

顶出驱动轴花键连接于顶出马达51的转子,且相对于该转子的旋转受到限制。顶出驱动轴包含运动转换机构52的丝杠轴,且与该丝杠轴螺合的丝杠螺母固定于可动压板13。因此,若驱动顶出马达51,顶出驱动轴则一边旋转一边进退。

顶出驱动轴的前端部通过由轴承架保持的轴承被旋转自如地支承。由此,能够防止从顶出驱动轴至轴承架的旋转运动的传递。若驱动顶出马达51使顶出驱动轴一边旋转一边进退,轴承架则进退。在轴承架连结有顶出杆53的后端部,顶出杆53与轴承架一起进退。

但是,若驱动顶出马达51,则其转子与顶出驱动轴一边向旋转运动的切线方向相互接触,顶出驱动轴一边相对于转子进行直线运动,因此通过该直线运动使得转子和轴承要被牵引过来。

因此,顶出马达51与注射马达46同样,可以具有相对于定子向轴向一侧对轴承进行施力的施力部件。驱动顶出驱动轴时,能够抑制顶出马达51的轴承振动。

并且,顶出马达51与注射马达46同样,可以还具有配设于轴承与施力部件之间的环状部件。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经由该环状部件作用于轴承。

作用于顶出马达51的轴承的推力的朝向为顶出驱动轴的直线运动方向。若为了使顶出杆53前进,使顶出驱动轴一边旋转一边前进,则朝前的推力作用于轴承。另一方面,若为了使顶出杆53后退,使顶出驱动轴一边旋转一边后退,则朝后的推力作用于轴承。

并且,作用于顶出马达51的轴承的推力大小与摩擦系数和切线力的积成比例。切线力与顶出马达51的转矩成比例。因此,顶出马达51的转矩越大,切线力越大,推力便越大。

与一边从模具装置30剥离成型品一边使顶出杆53前进时相比,使顶出杆53后退时,顶出马达51的转矩更小。因此,顶出杆53后退时作用于顶出马达51的轴承的朝后的推力小于顶出杆53前进时作用于顶出马达51的轴承的朝前的推力。

因此,施力部件可以相对于顶出马达51的定子向突出方向(在此为前方)对顶出马达51的轴承进行施力。朝前的作用力为用于对抗朝后的推力的力,因为朝后的推力小于朝前的推力。

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合模装置10。合模马达25具有固定于肘节座15的定子、保持于该定子的轴承及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该轴承的转子。也可以在该转子的内周侧设置有通过转子的旋转运动进行旋转直线运动的合模驱动轴。

合模驱动轴花键连接于合模马达25的转子,且相对于该转子的旋转受到限制。合模驱动轴包含运动转换机构26的丝杠轴,与该丝杠轴螺合的丝杠螺母固定于肘节座15。因此,若驱动合模马达25,合模驱动轴则一边旋转一边进退。

合模驱动轴的前端部通过由十字头21保持的轴承而旋转自如地被支承。由此,能够防止从合模驱动轴至十字头21的旋转运动的传递。若驱动合模马达25使合模驱动轴一边旋转一边进退,十字头21则进退,且可动压板13进退。

但是,若驱动合模马达25,则其转子与合模驱动轴一边向旋转运动的切线方向相互接触,合模驱动轴一边相对于转子进行直线运动,因此通过该直线运动使得转子和轴承要被牵引过来。

因此,合模马达25与注射马达46同样,可以具有相对于定子向轴向一侧对轴承进行施力的施力部件。驱动合模驱动轴时,能够抑制合模马达25的轴承振动。

并且,合模马达25与注射马达46同样,可以还具有配设于轴承与施力部件之间的环状部件。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经由该环状部件作用于轴承。

上述实施方式的合模装置10为模开闭方向为水平方向的卧式,但也可以是模开闭方向为铅垂方向的立式。立式的合模装置具有、下压板、上压板、肘节座、连接杆、肘节机构及合模马达等。下压板和上压板中的任一个可用作固定压板,另一个可用作可动压板。在下压板安装有下模,在上压板安装有上模。由下模和上模构成模具装置。下模也可以经由转台安装于下压板。肘节座配设于下压板的下方。肘节机构配设于肘节座与下压板之间,并使下压板相对于肘节座相对性地升降。合模马达使肘节机构运行。连接杆与铅垂方向平行并贯穿下压板,且连结上压板与肘节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