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塑胶制品制造用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98254发布日期:2021-07-30 18:08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塑胶制品制造用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塑胶制品制造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塑胶制品制造用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塑胶制品是采用塑料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生活、工业等用品的统称。包括以塑料为原料的注塑、吸塑等所有工艺的制品。塑胶是一类具有可塑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它与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形成了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三大合成材料。具体地说,塑料是以天然或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加入各种添加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条件下可以塑制成一定形状,在常温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但是塑胶制品在加工前需要对原料进行冷却,防止原料温度过高全部粘在一起,但是现有的冷却装置冷却速度慢,使塑胶颗粒容易缠粘在一起,从而导致后续的塑胶制作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塑胶制品制造用的冷却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塑胶制品制造用的冷却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两侧安装有垫板,左侧垫板顶部安装有液体制冷装置,右侧所述垫板顶部安装有空气制冷装置,

所述架体包括制冷筒,所述制冷筒内设有制冷腔,所述制冷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若干隔板,若干所述隔板上设有漏水口,相邻两个所述隔板上的漏水口交错设置,所述制冷筒底部连接有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内安装有控制阀,所述制冷筒底部安装有支撑装置,所述制冷筒底部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底部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旋转筒,所述旋转筒底部连接有出料管,所述旋转筒安装在制冷筒内,所述制冷筒顶部连接数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连接有上料斗,所述上料斗内安装有单向控制阀;

所述液体制冷装置包括有制冷水箱,所述制冷水箱顶部一侧设有加水口,所述制冷水箱内安装有制冷器,所述制冷水箱底部安装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输出端安装在制冷腔的顶部;

所述空气制冷装置包括有风机,所述风机连接有空气制冷器,所述空气制冷器连接有运输管,所述运输管连接有分配管,所述分配管贯穿盖板并延伸至其下侧,所述分配管安装在旋转筒内,所述分配管连接有若干搅拌管,所述搅拌管设有若干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连接有喷头。

进一步限定,所述架体与两侧垫板之间连接支撑架。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支撑架提供支撑的稳定性。

进一步限定,所述喷头内安装有过滤网。这样的结构设计防止塑胶颗粒进入到喷头内。

进一步限定,所述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锁板,所述锁板连接有锁紧螺丝,所述锁板通过锁紧螺丝与旋转筒固定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使连接更加固定。

进一步限定,所述伺服电机表面套设有保护套。这样的结构设计对伺服电机起到了保护作用。

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表面套设有缓冲套,所述缓冲套内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自由端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与缓冲柱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压板底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侧安装在缓冲套内。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工作时具有减震效果。

进一步限定,所述缓冲套底部连接有橡胶底座,所述橡胶底座底部设有防滑波纹。这样的结构设计使支撑稳定,不易出现滑动。

进一步限定,所述旋转筒顶部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安装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安装在盖板的底部。这样的结构设计使旋转筒在转动时更稳定。

进一步限定,所述导向板的两侧设有润滑油槽,所述润滑油槽内添加有润滑油。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滑动更顺畅。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设置液体制冷装置,通过液体制冷装置内的制冷器对制冷水箱内的水进行冷却,在经过冷却后,通过微型水泵将冷却水抽进输送管内,通过输送管使冷却水进入到制冷筒内的制冷腔内,通过制冷腔内的隔板形成的流水通道,大大延长了冷却水的滞留时间,提高与旋转筒表面的热交换面积,对旋转筒起到冷却的效果;

2、本发明通过设置空气制冷装置,通过风机抽风进入到空气制冷器内,通过空气制冷器对空气进行制冷,然后输送到运输管内,再由运输管输送到分配管内,并通过分配管分配到各个搅拌管内,从而使得旋转筒在带动塑胶原料颗粒转动时,能够通过搅拌管的搅拌,并同时从搅拌管上的喷头喷出的冷空气进行制冷,从而达到冷却的效果;

3、本发明通过液冷和风冷的配合使用,使得冷却速度快,塑胶颗粒不会出现缠粘在一起的现象,不影响后续的塑胶制作。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用于塑胶制品制造用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用于塑胶制品制造用的冷却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用于塑胶制品制造用的冷却装置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架体1、垫板2、液体制冷装置3、空气制冷装置4、制冷筒5、制冷腔6、隔板7、漏水口8、出水管道9、控制阀10、支撑装置11、固定支架12、伺服电机13、旋转筒14、盖板15、上料斗16、单向控制阀17、制冷水箱18、制冷器19、微型水泵20、输送管21、风机22、空气制冷器23、运输管24、分配管25、搅拌管26、喷头27、过滤网28、加水口181、支撑架29、锁板30、缓冲柱31、缓冲套32、缓冲弹簧33、压板34、伸缩杆35、橡胶底座36、导向板3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塑胶制品制造用的冷却装置,架体1两侧安装有垫板2,左侧垫板2顶部安装有液体制冷装置3,右侧垫板2顶部安装有空气制冷装置4,

架体1包括制冷筒5,制冷筒5内设有制冷腔6,制冷腔6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若干隔板7,若干隔板7上设有漏水口8,相邻两个隔板7上的漏水口8交错设置,制冷筒5底部连接有出水管道9,出水管道9内安装有控制阀10,制冷筒5底部安装有支撑装置11,制冷筒5底部设有固定支架12,固定支架12底部安装有伺服电机13,伺服电机13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旋转筒14,旋转筒14底部连接有出料管,旋转筒14安装在制冷筒5内,制冷筒5顶部连接数有盖板15,盖板15的一侧连接有上料斗16,上料斗16内安装有单向控制阀17;

液体制冷装置3包括有制冷水箱18,制冷水箱18顶部一侧设有加水口181,制冷水箱18内安装有制冷器19,制冷水箱18底部安装微型水泵20,微型水泵20的输出端连接有输送管21,输送管21的输出端安装在制冷腔6的顶部;

空气制冷装置4包括有风机22,风机22连接有空气制冷器23,空气制冷器23连接有运输管24,运输管24连接有分配管25,分配管25贯穿盖板15并延伸至其下侧,分配管25安装在旋转筒14内,分配管25连接有若干搅拌管26,搅拌管26设有若干出气孔,出气孔连接有喷头27。

使用时,先将塑胶制品加工前的塑胶原料颗粒从上料斗16倒入旋转筒14内,然后通过控制伺服电机13启动,使伺服电机13带动旋转筒14转动,并同时控制液体制冷装置3和空气制冷装置4启动,使液体制冷装置3内的制冷器19对制冷水箱18内的水进行冷却,在经过冷却后,通过微型水泵20将冷却水抽进输送管21内,通过输送管21使冷却水进入到制冷筒5内的制冷腔6内,通过制冷腔6内的隔板7形成的流水通道,大大延长了冷却水的滞留时间,提高与旋转筒14表面的热交换面积,对旋转筒14起到冷却的效果,同时风机22抽风进入到空气制冷器23内,通过空气制冷器23对空气进行制冷,然后输送到运输管24内,再由运输管24输送到分配管25内,并通过分配管25分配到各个搅拌管26内,从而使得旋转筒14在带动塑胶原料颗粒转动时,能够通过搅拌管26的搅拌,并同时从搅拌管26上的喷头27喷出的冷空气进行制冷,从而达到冷却的效果。

优选架体1与两侧垫板2之间连接支撑架29。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支撑架29提供支撑的稳定性。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支撑架29其他的结构形状。

优选喷头27内安装有过滤网28。这样的结构设计防止塑胶颗粒进入到喷头27内。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过滤网28其他的结构形状。

优选伺服电机13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锁板30,锁板30连接有锁紧螺丝,锁板30通过锁紧螺丝与旋转筒14固定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使连接更加固定。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锁板30其他的结构形状。

优选伺服电机13表面套设有保护套。这样的结构设计对伺服电机13起到了保护作用。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保护套其他的结构形状。

优选支撑装置11包括有缓冲柱31,缓冲柱31表面套设有缓冲套32,缓冲套32内安装有缓冲弹簧33,缓冲弹簧33的自由端连接有压板34,压板34与缓冲柱31的底部相连接,压板34底部连接有伸缩杆35,伸缩杆35的另一侧安装在缓冲套32内。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工作时具有减震效果。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支撑装置11其他的结构形状。

优选缓冲套32底部连接有橡胶底座36,橡胶底座36底部设有防滑波纹。这样的结构设计使支撑稳定,不易出现滑动。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橡胶底座36其他的结构形状。

优选旋转筒14顶部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安装有导向板37,导向板37安装在盖板15的底部。这样的结构设计使旋转筒14在转动时更稳定。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旋转筒14其他的转动导向结构形状。

优选导向板37的两侧设有润滑油槽,润滑油槽内添加有润滑油。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滑动更顺畅。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导向板37其他的结构形状。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