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方形卧式生物质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4865发布日期:2019-04-16 23:04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节能方形卧式生物质锅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节能方形卧式生物质锅炉。



背景技术:

传统锅炉都是采用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为燃料,不仅造成不可再生资源日趋紧张;而且污染大气环境,因此,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是一种新的途径。传统锅炉多为立式圆筒锅炉,结构简单、受热面积小,燃料不能充分燃烧,高温烟直接从冲天管排出,造成资源浪费,热能利用率低,污染环境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效节能方形卧式生物质锅炉。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节能方形卧式生物质锅炉,包括:炉体、燃烧结构、排烟管;

炉体内部设有热交换腔,所述热交换腔顶部设有蒸汽出口和排烟口,所述热交换腔内设有水平设置的加强筋;

燃烧结构位于所述热交换腔内,燃烧结构内设有燃烧腔和热气通道,所述燃烧腔顶部设有热气出口,所述热气通道一端与所述热气出口连通且另一端通过排烟管与所述排烟口连通,所述热气通道包括多个竖直段、多个上连接段和多个下连接段,多个竖直段通过多个上连接段和多个下连接段依次连通构成的S型结构。

优选地,炉体具有由第一长壁、第一宽壁、第二长壁、第二宽壁首尾依次连接围成的矩形结构,所述热气通道沿第一长壁的长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加强筋垂直于第一长壁设置且两端分别与第一长壁和第二长壁固定。

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竖直段之间间隔预设间隙,加强筋设置在所述预设间隙内。

优选地,所述热交换腔内设有贯穿所述燃烧结构设置的多个第一加强筋和多个第二加强筋,第一加强筋位于所述上连接段下方,第二加强筋位于所述下上方。

优选地,所述热交换腔内还设有第三加强筋,第三加强筋位于燃烧结构上方。

优选地,所述下连接段内设有沉降区,所述沉降区侧壁设有清理孔。

优选地,所述燃烧腔侧壁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有螺旋进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高效节能方形卧式生物质锅炉,炉体内部设有热交换腔,所述热交换腔内设有水平设置的加强筋,燃烧结构位于所述热交换腔内,燃烧结构的燃烧腔顶部设有热气出口,所述热气通道一端与所述热气出口连通且另一端通过排烟管与所述排烟口连通,所述热气通道具有由多个竖直段、多个上连接段和多个下连接段依次连通构成的S型结构。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高效节能方形卧式生物质锅炉,燃烧结构内设置S型循环烟道,受热面积大烟道长,生物质燃料进入燃烧腔燃烧后,烟气经过循环热气通道过程,进一步被充分燃烧,热能充分吸收,最后经出烟口排出,起到了降尘环保的效果,同时在热交换腔内设置加强筋,有效提高了锅炉的承压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节能方形卧式生物质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B-B线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节能方形卧式生物质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B-B线的截面示意图。

参照图1和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节能方形卧式生物质锅炉,包括:炉体1、燃烧结构、排烟管3;

炉体1内部设有热交换腔,所述热交换腔顶部设有蒸汽出口和排烟口,所述热交换腔内设有水平设置的加强筋;

燃烧结构位于所述热交换腔内,燃烧结构内设有燃烧腔21和热气通道22,所述燃烧腔21顶部设有热气出口,所述热气通道22一端与所述热气出口连通且另一端通过排烟管3与所述排烟口连通,所述热气通道22包括多个竖直段、多个上连接段和多个下连接段,多个竖直段通过多个上连接段和多个下连接段依次连通构成的S型结构。

本实施例的高效节能方形卧式生物质锅炉的具体工作过程中,生物质燃料在燃烧腔内燃烧后,产生的烟气经过高温热气通道,进一步被充分燃烧,热能充分吸收,最后经排烟管排出;高温热气通道内的热量与热交换腔内的液体进行热交换,从而产生高温蒸汽。

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高效节能方形卧式生物质锅炉,炉体内部设有热交换腔,所述热交换腔内设有水平设置的加强筋,燃烧结构位于所述热交换腔内,燃烧结构的燃烧腔顶部设有热气出口,所述热气通道一端与所述热气出口连通且另一端通过排烟管与所述排烟口连通,所述热气通道具有由多个竖直段、多个上连接段和多个下连接段依次连通构成的S型结构。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高效节能方形卧式生物质锅炉,燃烧结构内设置S型循环烟道,受热面积大烟道长,生物质燃料进入燃烧腔燃烧后,烟气经过循环热气通道过程,进一步被充分燃烧,热能充分吸收,最后经出烟口排出,起到了降尘环保的效果,同时在热交换腔内设置加强筋,有效提高了锅炉的承压强度。

在炉体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炉体1具有由第一长壁、第一宽壁、第二长壁、第二宽壁首尾依次连接围成的矩形结构,所述热气通道22沿第一长壁的长度方向延伸;矩形炉腔的热利用率高,通过设置加强筋,有效提高矩形炉体的承压强度。

在加强筋的具体设置方式中,加强筋垂直于第一长壁设置且两端分别与第一长壁和第二长壁固定。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所述竖直段之间间隔预设间隙,加强筋设置在所述预设间隙内,通过设置加强筋大大提高炉体在宽度方向上的支撑强度。

在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热交换腔内设有贯穿所述燃烧结构设置的多个第一加强筋41和多个第二加强筋42,第一加强筋41位于所述上连接段下方,第二加强筋42位于所述下上方,进一步提高炉体的承压强度。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热交换腔内还设有第三加强筋43,第三加强筋43位于燃烧结构上方。

在热气通道的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热气通道22具有矩形截面,增大热气通道的换热效率。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连接段内设有沉降区,所述沉降区侧壁设有清理孔5,使得烟气中的粉尘沉积在沉降区,通过清理孔定期清理,起到降尘作用,此外,一方面可以使锅炉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保持稳定的高效节能状态,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的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

在燃烧腔的具体进料方式中,所述燃烧腔21侧壁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有螺旋进料机构6,实现燃烧腔内生物质持续燃烧,并且燃烧速率可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