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射旋流煤粉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4552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引射旋流煤粉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内容属于燃烧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工业窑炉用煤粉燃烧器。
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以煤代油、以煤为主”是我国长时期的能源政策,因而迄今在各类工业窑炉中也普遍以煤作为燃料。由于煤粉具有燃烧充分、污染小、燃烧速度快、热效率高和易于控制等优点,所以近年来它已逐渐取代了块煤而成为工业窑炉的主要燃料。目前在本技术领域内,公知的煤粉燃烧器都是采用直排风吹送煤粉的结构,由于是直接用风将煤粉送入炉内燃烧,所以煤的送入量不恒定,煤和风的混合比例也不稳定,同时也引致了炉内火焰形状不稳定及燃烧强度不均匀等问题的出现,影响窑炉的使用性能和燃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燃烧效率高且节能效果显著的引射旋流煤粉燃烧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而设计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该引射旋流煤粉燃烧器具有一个下侧壁开有助燃风进口的引射风管和一个前部插装在引射风管内的可微调型螺旋煤粉输送机,所说的煤粉输送机为一个前端开通的管状构件,在其置露于引射风管外的上侧壁壳处开有进煤口,在输送机内具有一根尾端杆与电机调速器轴传动连接的螺旋绞龙,在引射风管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导流片。工作中,煤粉由进煤口进入螺旋输送机内,通过电机调速器调整螺旋绞龙转速以控制进粉量,从而调整火焰强度,助燃风经过导流叶片形成旋流进入混合室进而与输送机送出的煤粉引射混合后喷出。
以下将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内容做进一步说明,该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这种引射旋流煤分燃烧器的头部采用不锈钢制引射风管1,在引射风管1的下侧壁上开有助燃风进口12;可微调型螺旋煤粉输送机3的前部插装在引射风管1内,在输送机3置露于引射风管1外的上侧壁壳处开有进煤口5,在输送机3内设有一根螺旋绞龙4,该螺旋绞龙4的尾端杆通过联轴器7与电机调速器轴8传动连接;在引射风管1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用于使煤粉充分混合的导流片2。此外,在引射风管1和煤粉输送机3之间设有一个由调整螺母11和调整螺杆10组成的输送机混合室长度调整机构。燃烧器点火前,应用其它燃烧方式将炉温加热至600℃,然后打开助燃风和电机送煤粉至炉内进行点火。开机使用后,助燃风通过旋流导流片2进入引射风管1,煤粉经输送机3进入引射风管混合室,经旋流引射混合后由引射风管前喷嘴喷出。工作过程中,通过调节螺杆10混合室的长度,使火焰长度和张角达到所需要求,控制风量和火焰形状;通过调整输送机螺旋绞龙4的转速可控制火焰强度,由于螺旋转速稳定,所以煤粉量恒定故燃烧强度稳定,又由于在引射风管1内装有导流片,所以助燃风在混合室内能与煤粉充分混合,达到火焰燃烧充分及燃烧后残留物少的效果。图中标号6为轴承座;9为固定底板。
与现有的同类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引射旋流煤分燃烧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燃烧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等优点,其产品适用于各种陶瓷窑炉、热处理炉和普通锅炉。
权利要求1.一种引射旋流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个下侧壁开有助燃风进口(11)的引射风管(1)和一个前部插装在引射风管(1)内的可微调型螺旋煤粉输送机(3),所说的煤粉输送机(3)为一个前端开通的管状构件,在其置露于引射风管(1)外的上侧壁壳处开有进煤口(5),在输送机(3)内具有一根尾端杆与电机调速器(8)轴传动连接的螺旋绞龙(4),在引射风管(1)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导流片(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射旋流煤粉燃烧器,其特征是在引射风管(1)和煤粉输送机(3)之间设有一个由调整螺母(11)和调整螺杆(10)组成的输送机混合室长度调整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工业窑炉用煤粉燃烧器,它具有一个带助燃风进口的引射风管和一个前部插装在引射风管内的可微调型螺旋煤粉输送机,在煤粉输送机内具有一根尾端杆与电机调速器轴传动连接的螺旋绞龙,在引射风管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导流片。工作中,煤粉经输送机进入引射风管混合室,助燃风经过导流叶片形成旋流进而与输送机送出的煤粉引射混合后喷出。产品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燃烧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等优点。
文档编号F23K3/00GK2430619SQ0022660
公开日2001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12日
发明者吴新安, 赵振东 申请人:吴新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