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异流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6680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维异流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装置,特别是对现有制冷系统中换热器进行改进而提供一种三维异流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维异流式换热器,包括圆柱形外壳体、壳体进出水接管、分(汇)流管等,其特征在于圆柱形外壳体内的中轴线位置有一个中心通管,其一端与壳体进水接管连接,另一端开口;在中心通管的外部垂直于轴线的方向上安装有一束铜质盘管,各个盘管的两端分别伸出外壳体与分(汇)流管焊接;出水接管安装在与进水接管相同一端的外壳体侧壁上。这样,参与热量交换的两种流体分别进入壳程和管程。壳程内的流体流经进水接管、中心通管、盘管间隙,从出水接管流出,而管程内的流体在盘管内盘旋流动,由分(汇)流管进出。因此两种流体呈三维异流形式扰动,在温差和流速的作用下,所有盘管均处于抖动状态,从而激发流体的湍流、破坏热边界层,有力的提高了传热效率。
由于螺旋盘管的展开长度大于壳体的轴向长度,所以该三维异流式换热器与传统的列管式换热器相比热交换更加充分,更易减少末端温差。同时抖动的盘管使得流体中的杂质不易附着,盘管表面不易结生水垢,使换热器始终处于高性能状态下工作。
图2是该三维异流式换热器进出水接管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该三维异流式换热器结构由外壳体1、进水接管3、出水接管2、中心通管7、螺旋盘管4和分(汇)流管5构成。外壳体1呈圆柱形结构,进水接管3位于外壳体1的一个端部。进水接管3与外壳体1内的中轴线位置的中心通管7相连。中心通管7另一端开口,与外壳体1的内腔相连。在中心通管7的外部垂直于轴线方向上安装有一束铜质螺旋盘管4,各个盘管的两端分别伸出外壳体1与分(汇)流管5焊接。根据工艺需要该盘管可采用光管、内螺纹管或外螺纹管制成。实际使用时可以将螺旋盘管分成若干组,焊接不同的的分(汇)流管。出水接管2安装在与进水接管3相同一端的圆柱形外壳体侧壁上。
这样,壳程内的流体流动方向如图箭头所示。壳程内的流体在流经螺旋盘管4的间隙时与管程内的流体进行三维的、异流的热交换。
本实施例中,在中心通管7的开口端外侧,也就是中心通管的外壁与外壳体内壁之间设有过滤网6,可以有效地过滤水中的各种颗粒杂质,防止杂质颗粒进入盘管间隙,引起堵塞。
权利要求1.一种三维异流式换热器,包括圆柱形外壳体、壳体进出水接管、分/汇流管等,其特征在于圆柱形外壳体内的中轴线位置有一个中心通管,其一端与壳体进水接管连接,另一端开口;在中心通管的外部垂直于轴线的方向上安装有一束铜质盘管,各个盘管的两端分别伸出外壳体与分/汇流管焊接;出水接管安装在与进水管相同一端的圆柱形外壳体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异流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中心通管的开口端外侧,即中心通管的外壁与外壳体内壁之间设有过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异流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管是内螺纹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异流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管是外螺纹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维异流式换热器。其结构包括圆柱形外壳体、壳体进出水接管、分(汇)流管等,圆柱形外壳体内的中轴线位置有一个中心通管,其一端与外壳体进水接管连接,另一端开口;在中心通管的外部垂直于轴线的方向上安装有一束铜质盘管;出水接管安装在与进水管相同一端的圆柱形外壳体侧壁上。这样,壳程和管程的两种流体呈三维异流形式扰动,有力的提高了传热效率。该三维异流式换热器与传统的列管式换热器相比热交换更加充分,热交换效率更高。盘管表面不易结生水垢,换热器始终处于高性能状态下工作,寿命更长。同时维修更加方便。
文档编号F28D7/02GK2597931SQ0323537
公开日2004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4日
发明者曾南生, 赵兴贵 申请人:曾南生, 赵兴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