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气余热利用联合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3314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煤气余热利用联合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对煤气发生炉生产的高温煤气,实现降温节能的煤 气余热利用联合热交换器。
技术背景煤化工行业或化肥生产供应煤气所使用的煤气发生炉,是利用煤炭燃烧与 饱和水蒸气发生反应来制备煤气的。制备的煤气经管道输送到储气柜内,以备 使用。目前的造气工艺由于在炉内上吹、下吹制取的煤气温度较高,在经管道 向储气柜输送及存储的环节,受煤气使用条件的要求,高温煤气需要用冷水进 行降温冷却,其携带的热能白白散失,造成热能浪费,使用的冷却水还会造成 环境污染,增加排污费。另一方面,煤气发生炉使用的供风系统,需要将空气 加热后向炉内供风,以提高煤炭的燃烧效率,还需另外设置对空气加热的装置。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高温煤气的热能,对煤气发生炉供风进 行加热的煤气余热利用联合热交换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下交换箱体、热交换水管、 上水管、上交换箱体、通风管、热空气出口、冷空气入口、下水管、循环水泵, 在下交换箱体上部设置有煤气进口,在下交换箱体下部设置有煤气出口,在上 交换箱体上端部设置有热水入口,在上交换箱体下端部设置有冷水出口,它是 在下交换箱体内部均匀设置有热交换水管,热交换水管上部端头为热水出口, 热交换水管下部端头为冷水入口,在上交换箱体内部均匀设置有通风管,通风管上部端头为热空气出口,通风管下部端头为冷空气入口,热水出口通过上水 管与热水入口相连接,冷水出口通过下水管及循环水泵与冷水入口相连接,冷空气入口连接鼓风机。所述的热交换水管相互端头之间釆用端头密封集水箱连接密封,使热交换 水管相互形成串联结构。所述的通风管相互端头之间釆用端头密封集气箱连接密封,使通风管相互 形成串联结构。使用时,在上交换箱体、下水管及热交换水管内充满循环水,将煤气进口 与煤气发生炉的产气出口管路相连接,将煤气出口与储气柜管路相连,将热空 气出口连接到煤气发生炉的的供风管路,启动循环水泵与鼓风机。这样,下交 换箱体内部的热交换水管及内部的循环水就会吸收高温煤气的热能,经上水管、 热水入口源源不断地流入到上交换箱体内,使上交换箱体内的循环水温度升高; 同时,鼓风机输出的空气由冷空气入口进入,流经上交换箱体内设置的通风管, 流动的空气吸收热能温度升高,由热空气出口排出,供煤气发生炉供风使用。 这样循环往复,高温煤气热能被循环水吸收温度降低,冷空气吸收循环水热能 温度升高,供煤气发生炉供风使用,以提高煤炭燃烧效率。从而实现了对高温 煤气热量的利用,节约了能源。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l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l、下交换箱体2、热交换水管3、上水 管6、上交换箱体9、通风管IO、热空气出口13、冷空气入口16、下水管19、循环水泵21。在下交换箱体2上部设置有煤气进口5,用于连接煤气发生炉的产气出口管路,在下交换箱体2下部设置有煤气出口23,用于连接到储气柜管路。在 上交换箱体9上端部设置有热水入口8,在上交换箱体9下端部设置有冷水出口 18。在下交换箱体2内部均匀设置有热交换水管3,热交换水管相互端头之间釆 用端头密封集水箱20连接密封,使热交换水管相互形成串联结构;热交换水管 上部末尾出水端头为热水出口4,热交换水管下部开始进水端头为冷水入口22。 在上交换箱体9内部均匀设置有通风管10,通风管相互端头之间釆用端头密封集 气箱7连接密封,使通风管相互形成串联结构;通风管上部末尾出气端头为热空 气出口13,热空气出口13连接到煤气发生炉的的供风管路,通风管下部开始进 气端头为冷空气入口16,冷空气入口16连接鼓风机17。热水出口4通过上水管6 与热水入口 8相连接,冷水出口 18通过下水管19及循环水泵21与冷水入口 22相连 接。为了防止上交换箱体内的热水蒸气散失,在其上端设置了一个卸气管口ll, 利用蒸汽回收管12将卸气管口连接到回水箱14及抽水泵15,使回收的蒸馏水返 回到上交换箱体内。热交换水管、通风管、上交换箱体、下交换箱体等管件采 用优质耐腐蚀、耐温度材料制成。本适用新型的规格大小应与煤气发生炉相匹 配,制成系列产品。
权利要求1、一种煤气余热利用联合热交换器,包括底座(1)、下交换箱体(2)、热交换水管(3)、上水管(6)、上交换箱体(9)、通风管(10)、热空气出口(13)、冷空气入口(16)、下水管(19)、循环水泵(21),在下交换箱体(2)上部设置有煤气进口(5),在下交换箱体(2)下部设置有煤气出口(23),在上交换箱体(9)上端部设置有热水入口(8),在上交换箱体(9)下端部设置有冷水出口(18),其特征是在下交换箱体(2)内部均匀设置有热交换水管(3),热交换水管上部端头为热水出口(4),热交换水管下部端头为冷水入口(22),在上交换箱体(9)内部均匀设置有通风管(10),通风管上部端头为热空气出口(13),通风管下部端头为冷空气入口(16),热水出口(4)通过上水管(6)与热水入口(8)相连接,冷水出口(18)通过下水管(19)及循环水泵(21)与冷水入口(22)相连接,冷空气入口(16)连接鼓风机(17)。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煤气余热利用联合热交换器,其特征是所述 的热交换水管(3)相互端头之间釆用端头密封集水箱(20)连接密封,使热交 换水管相互形成串联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煤气余热利用联合热交换器,其特征是所述 的通风管(10)相互端头之间釆用端头密封集气箱(7)连接密封,使通风管相 互形成串联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气余热利用联合热交换器,包括底座、下交换箱体、热交换水管、上水管、上交换箱体、通风管、热空气出口、冷空气入口、下水管、循环水泵,在下交换箱体上部设置有煤气进口,在下交换箱体下部设置有煤气出口,在下交换箱体内部均匀设置有热交换水管,热交换水管上部端头为热水出口,热交换水管下部端头为冷水入口,在上交换箱体内部均匀设置有通风管,通风管上部端头为热空气出口,通风管下部端头为冷空气入口,热水出口通过上水管与热水入口相连接,冷水出口通过下水管及循环水泵与冷水入口相连接,冷空气入口连接鼓风机,利用高温煤气的热能,对煤气发生炉供风进行加热,实现了对高温煤气热量的利用,节约了能源。
文档编号F28D7/08GK201218669SQ20082010487
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4日
发明者慕乃道 申请人:慕乃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