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链条炉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9631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锅炉链条炉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特别涉及锅炉的炉排,具体为一种锅炉链条炉排。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锅炉链条炉排包括煤斗、炉排、后滚筒、老鹰铁和落灰斗,煤斗设在炉 排前端,后滚筒位于炉排后端,可驱动炉排将煤向炉排后端进行连续输送。老鹰铁与炉排末 端接触,老鹰铁下方是落灰斗。老鹰铁的作用是延长灰渣在炉排后部的停留时间,使灰渣内 的剩余碳能得到充分燃尽。燃烧后的灰渣排到落灰斗,进而进入除渣机内。目前使用的炉 排经常出现炉后出渣不畅通(附图l),大量的炉渣聚积在后滚桶的上面下不去,再加上炉 内温度高,及细细的炉灰面从老鹰铁和炉排缝隙内流入后轴滚桶的炉板内,日久使炉排的 负荷增大,炉排杆折弯,炉排片折断,后滚桶蹩弯,炉排片断裂后必须停炉更换,滚桶的维修 成本大,除了增加维修成本外,严重的影响了生产。

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出渣不畅和炉灰阻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 链条炉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锅炉链条炉排,仅包括煤斗、炉排、后滚筒和落灰
斗,煤斗设于炉排前端上方,后滚筒设于炉排后端,炉排末端下方设有落灰斗。 本实用新型取消了原装置中炉排末端的老鹰铁,使炉排延长至原老鹰铁的位置,
从煤斗输入的煤连续向炉排末端输送,燃烧后产生的炉灰直接落入落灰斗中。 与目前使用的锅炉炉排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炉链条炉排出渣更顺畅,
后滚筒不易产生炉渣聚积,提高了后滚筒的使用寿命,使锅炉的维修成本降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锅炉链条炉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锅炉链条炉排结构示意图。
图中,1-煤斗;2_炉排;3_后滚筒;4_落灰斗。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锅炉链条炉排,包括煤斗1、炉排2、后滚筒3 和落灰斗4,煤斗1设于炉排2前端上方,后滚筒3设于炉排2后端,炉排2末端下方设有落 灰斗4。后滚筒3在电力驱动下旋转,炉排2既是与后滚筒配合的煤输送带,同时也是煤燃 烧时的承载体,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取消了原装置中炉排2末端的老鹰铁5,使炉排2 的延长至原老鹰铁5的位置,从煤斗1输入的煤连续向炉排2末端输送,燃烧后产生的炉灰 直接落入落灰斗4中。
权利要求锅炉链条炉排,其特征在于仅包括煤斗(1)、炉排(2)、后滚筒(3)和落灰斗(4),煤斗(1)设于炉排(2)前端上方,后滚筒(3)设于炉排(2)后端,炉排(2)末端下方设有落灰斗(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锅炉链条炉排,涉及锅炉的炉排。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出渣不畅和炉灰阻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锅炉链条炉排仅包括煤斗、炉排、后滚筒和落灰斗,煤斗设于炉排前端上方,后滚筒设于炉排后端,炉排末端下方设有落灰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炉链条炉排出渣更顺畅,后滚筒不易产生炉渣聚积,提高了后滚筒的使用寿命,使锅炉的维修成本降低。
文档编号F23H11/00GK201503022SQ20092021735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4日
发明者张玉平, 王世才, 王彦宝 申请人:山西三来食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