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喷钣金炉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0795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喷钣金炉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炉的燃烧器,特别是一种双喷钣金炉头。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燃气烧烤炉等各种燃气炉上的炉头(燃烧器)一般是采用铸铁浇铸而成,这些传统的铸铁炉头却存在如下缺点,铸铁炉头在制造时对设备的要求比较高、加工时 间比较长、工艺复杂,一定要到专业铸造的工厂才能生产,并且所生产的产品体积和重量都 大,成本不能有效降低,同时废品率高,其中,双喷结构的铸铁炉头体积更为庞大,同时加工
难度更高。另外,铸铁炉头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为炉头的温度升高而变形,使用不理想,同时, 其火孔和导气通道粗糙和过宽,导致传火慢以及燃烧不均勻。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可靠、 效果好的双喷钣金炉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双喷钣金炉头,包括炉头主体,炉头主体上分开有两个燃烧室,两个燃烧室的下端 分别连接有燃气引射管,所述的炉头主体是由上、下耐高温钣金件拼合而成,在上、下耐高 温钣金件的中部之间隔离有所述的两个燃烧室,在上、下耐高温钣金件之间通过成型的凹 凸弯部夹合形成与燃烧室对应的燃气引射通道,火孔是设于高温钣金件上和/或者是由 上、下耐高温钣金件之间的凹凸压边所拼合而成,每个燃烧室的燃气引射通道与相应的火 孔连通,在与燃气引射管连接的每个燃烧室的进入端设有由上、下耐高温钣金件之间形成 的燃气缓冲室,燃气缓冲室与燃气引射通道连通。所述的燃气缓冲室是由上、下耐高温钣金件的锅状凹凸台所形成,侧端与燃气引 射通道连通,下耐高温钣金件的底部通过安装孔与燃气引射管连接,其结构紧凑,能够有效 降低炉头的体积,并且燃烧效果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该双喷炉头是由两块上、下耐高温钣金件拼合而成,即其采用钣金加工的方式制造,可以实现模具化,并且模具简单、设备要求不高,一般的 冲床便可完成,同时,由于设置有燃气缓冲室,其使用效果更好,该钣金件成型后,不会因为 炉头温度的升高而变形,稳固性加强,而钣金件之间的内腔小,使得点火/熄火的噪音很 小,使用效果好。另外,该种钣金炉头的重量比铸铁炉体的重量低很多,不但材料成本大大 降低,更便于安装和运输,并且其外观比普通的铸铁炉头有很大的改进,有很大的开发空 间。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喷钣金炉头的立体图;图2是
图1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喷钣金炉头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喷钣金炉头的仰视图;图5是图4的A-A向剖视放大图;图6是图5的C部放大图;图7是图4的B-B向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图1-图7,本实用新型的双喷钣金炉头,包括炉头主体1,炉头主体1上分开 有两个燃烧室2,两个燃烧室2的下端分别连接有燃气引射管3,所述的炉头主体1是由上、 下耐高温钣金件10、12拼合而成,在上、下耐高温钣金件10、12的中部之间隔离有所述的两 个燃烧室2,在上、下耐高温钣金件10、12之间通过成型的凹凸弯部夹合形成与燃烧室对应 的燃气引射通道5,火孔6是设于高温钣金件上和/或者是由上、下耐高温钣金件10、12之 间的凹凸压边7所拼合而成,每个燃烧室的燃气引射通道5与相应的火孔6连通,在与燃气 引射管3连接的每个燃烧室2的进入端设有由上、下耐高温钣金件10、12之间形成的燃气 缓冲室8,燃气缓冲室8与燃气引射通道5连通。其中,该耐高温钣金件的原材料可以是镀铝板、不锈钢板或者铁板搪瓷等板材,通 过对板材进行钣金加工而制作成所需的造型,制作简单、方便。火孔6可以是在钣金炉头的上端面钣金件上所开设的连接燃气引射通道5的通 孔,而作为优选方案,该火孔6可以是由上、下耐高温钣金件10、12之间的钣金加工而成的 凹凸压边7所拼合而成,这样,制作更为简单、方便。所述的火孔6的深度可以达到5. 5mm, 比铸铁炉头要深,火焰稳定。进一步,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在上、下耐高温钣金件10、12的中部之间设有隔离压 筋4,通过隔离压筋4形成所述两个燃烧室2。所述燃气引射管3的前端设有一次空气进气孔30。所述的燃气引射通道5是沿火孔6布置并设置其侧端与之连通的引射通道,该引 射通道5与燃气缓冲室8连通。所述的两块上、下耐高温钣金件10、12之间可以通过铆合连接的方式连接,当然, 也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进一步固定。所述两块上、下耐高温钣金件10、12之间的中部拼合连接处上形成有二次空气供 气孔9。便于炉头工作时,炉头下方的空气到达炉头的上方供燃烧使用,燃烧充分。进一步,两块上、下耐高温钣金件10、12在所述二次空气供气孔9上铆合连接,即 该二次空气供气孔9既起到二次进气,也起到使两钣金件连接固定的作用,结构简单、合理。所述的火孔6布置在炉头主体1的四周,燃烧后燃气炉的温度均勻,各位置温差少,效果极为理想。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燃气缓冲室8是由上、下耐高温钣金 件10、12的锅状凹凸台所形成,侧端与燃气引射通道5连通,下耐高温钣金件12的底部通过安装孔120与燃气引射管3连接。另外,还可以在所述的炉头主体1的侧端安装有点火器15,安装更为方便。当然,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其它等同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双喷钣金炉头,包括炉头主体(1),炉头主体(1)上分开有两个燃烧室(2),两个燃烧室(2)的下端分别连接有燃气引射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头主体(1)是由上、下耐高温钣金件(10、12)拼合而成,在上、下耐高温钣金件(10、12)的中部之间隔离有所述的两个燃烧室(2),在上、下耐高温钣金件(10、12)之间通过成型的凹凸弯部夹合形成与燃烧室对应的燃气引射通道(5),火孔(6)是设于高温钣金件上和/或者是由上、下耐高温钣金件(10、12)之间的凹凸压边(7)所拼合而成,每个燃烧室的燃气引射通道(5)与相应的火孔(6)连通,在与燃气引射管(3)连接的每个燃烧室(2)的进入端设有由上、下耐高温钣金件(10、12)之间形成的燃气缓冲室(8),燃气缓冲室(8)与燃气引射通道(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喷钣金炉头,其特征在于在上、下耐高温钣金件(10、12) 的中部之间设有隔离压筋(4),通过隔离压筋(4)形成所述两个燃烧室(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喷钣金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引射管(3)的前端设 有一次空气进气孔(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喷钣金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气引射通道(5)是沿 火孔(6)布置并设置其侧端与之连通的引射通道,该引射通道(5)与燃气缓冲室(8)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喷钣金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块上、下耐高温钣金件 (10、12)之间铆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者5所述的双喷钣金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上、下耐 高温钣金件(10、12)之间的中部拼合连接处上形成有二次空气供气孔(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钣金炉头,其特征在于两块上、下耐高温钣金件(10、12)在 所述二次空气供气孔(9)上铆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喷钣金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孔(6)布置在炉头主 体(1)的四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喷钣金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气缓冲室(8)是由上、 下耐高温钣金件(10、12)的锅状凹凸台所形成,侧端与燃气引射通道(5)连通,下耐高温钣 金件(12)的底部通过安装孔(120)与燃气引射管(3)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喷钣金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头主体(1)的侧端安 装有点火器(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喷钣金炉头,包括炉头主体,炉头主体上分开有两个燃烧室,两个燃烧室的下端分别连接有燃气引射管,所述的炉头主体是由上、下耐高温钣金件拼合而成,在上、下耐高温钣金件的中部之间隔离有所述的两个燃烧室,在上、下耐高温钣金件之间通过成型的凹凸弯部夹合形成与燃烧室对应的燃气引射通道,火孔是设于高温钣金件上和/或者是由上、下耐高温钣金件之间的凹凸压边所拼合而成,每个燃烧室的燃气引射通道与相应的火孔连通,在与燃气引射管连接的每个燃烧室的进入端设有由上、下耐高温钣金件之间形成的燃气缓冲室,燃气缓冲室与燃气引射通道连通,使用效果好。
文档编号F23D14/46GK201589265SQ20092031746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5日
发明者谢炎明 申请人:李海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