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双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5115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壳式双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石油、石化、冶金、电力等行业的换热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管壳式双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背景技术
以往的管壳式换热器中,壳体的长径比一般取6 10,普通的单螺旋折流板仅能 布置4-5个螺距的折流板,而在普通的单弓形折流板换热器中,一般折流板数目远多于此, 这样,在螺旋折流板结构中,一方面由于流道太短,还不能保证流体已经充分形成为螺旋状 流动时就已经流出了,另两个相邻的折流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漏流,即有部分流体从相邻 两块扇形之间的三角区流过,为了进一步提高螺旋折流板的性能,急待设计出新型结构的 折流板换热器。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上述不足,增加壳 程流体的流速,提高壳程的传热膜系数,从而达到提高管壳式换热器总传热系数的目的,对 缓解换热管的受力状况和防止流体流动诱发振动有一定的作用的新型管壳式双螺旋折流 板换热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该管壳式双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包括固 定管板、筒体、换热管、折流板组,所述的多个平行设置的换热管组成的换热管束穿过折流 板组设置在两固定管板之间,折流板组是由四块四分之一扇形折流板搭接后构成的带有两 个独立螺旋通道的螺旋形式。所述的折流板组上的每块折流板与水平面倾角为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相当于在单螺旋折流板结构的基础上,在螺旋流道中间再加入一组 螺旋折流板,使壳程流道被分割成两个相互独立的相似的螺旋形通道,两螺旋通道折流板 均采用的4块1/4扇形搭接组成一个完整的螺旋,折流板与水平面倾角为15°,具有相同的 加工工艺及装配方法,由于在壳程中增加了折流板的数量,可以更好的固定管束,防止管束 震动。2、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壳程流体的流速,提高了壳程的传热膜系数,从而提高了管壳 式换热器总传热系数,对缓解换热管的受力状况和防止流体流动诱发振动有一定的作用。

图1为管壳式双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该管壳式双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包括固定管板1、筒体2、换热管3、折流板组4,所述的多个平行设置的换热管3组成的换热管束穿过折流板组4设置在两固定管 板1之间,折流板组4是由四块四分之一扇形折流板搭接后构成的带有两个独立螺旋通道 5、6的螺旋形式。所述的折流板组4上的每块折流板与水平面 倾角为15°,具有相同的加工工艺和 装配方法。工作时,介质I经由筒体2上的进口进入,在壳程中流过两独立螺旋通道5、6,再经 由筒体2上的出口流出;介质II从一端固定管板1进入,经由多个平行设置的换热管3组 成的换热管束,再从另一端固定管板1流出,两种介质的相互流动完成了换热的功能。螺旋 通道上每个流道的流通截面积只有连续结构的一半,使流体更好的按照平推流流动,可以 提高单位压降。
权利要求一种管壳式双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它包括固定管板(1)、筒体(2)、换热管(3)、折流板组(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平行设置的换热管(3)组成的换热管束穿过折流板组(4)设置在两固定管板(1)之间,折流板组(4)是由四块四分之一扇形折流板搭接后构成的带有两个独立螺旋通道(5)、(6)的螺旋形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壳式双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流 板组(4)上的每块折流板与水平面倾角为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石油、石化、冶金、电力等行业的换热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管壳式双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固定管板、筒体、换热管、折流板组,所述的多个平行设置的换热管组成的换热管束穿过折流板组设置在两固定管板之间,折流板组是由四块四分之一扇形折流板搭接后构成的带有两个独立螺旋通道的螺旋形式。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壳程流体的流速,提高了壳程的传热膜系数,从而提高了管壳式换热器总传热系数,对缓解换热管的受力状况和防止流体流动诱发振动有一定的作用。
文档编号F28F9/24GK201611239SQ201020107719
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8日
发明者张微, 张英昌, 王鑫宇, 莫赤芒, 董志清, 郭亚华 申请人:四平市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