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煤气放散塔煤气稳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8485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炉煤气放散塔煤气稳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高炉煤气放散塔用的煤气稳定燃烧装置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行的高炉在运行中,产生的废气要通过放散塔排放到大气中,而废气中含有一 定量的煤气随之被排放。因为煤气的排放会给环境造成很严重的污染。因此须将废气中煤 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通过放散塔将其烧掉。又因为废气中煤气含量仅占20%左右,且不 稳定,在燃烧中有时因为量的不足而熄灭。这样,残余的煤气便被排放到大气中,污染环境。 为了保证被排放煤气的充分燃烧,现都采用在放散塔顶部加装稳燃装置,以保证放散火不 熄灭。现有的稳燃装置是在放散塔体两侧加装液化气伴烧管路和液化气点火管路。即在开 始工作时由液化气点火管路发火,将伴烧管路的液化气引燃,由伴烧管路再引燃排出的煤 气。为了保证不熄火,只能由伴烧管路采取“长明灯”式的办法,时时伴随煤气燃烧。这样 一来,就要耗费大量的石油液化气。造成能源极大的浪费。大幅度提高企业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行成本低廉,并能够保证被排放 煤气充分燃烧的高炉煤气放散塔稳燃装置。以解决现有装置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附图所示在放散塔本体的上部有一导流锥固定罩,在导流 锥固定罩的中间部有一导流锥。导流锥通过固定支架与导流锥固定罩相联结。在导流锥固 定罩的上部有一下防风罩。在下防风罩内有一下蓄热体托盘,在下蓄热体托盘内有一下蓄 热体。下蓄热体托盘的周边上带有导热孔。下蓄热体托盘通过固定支架与下防风罩相联结。 在下防风罩的上面有一上防风罩。上、下防风罩通过联结角铁相联。在上防风罩内有一上 蓄热体托盘,在上蓄热体托盘内有一上蓄热体。上蓄热体托盘的周边上带有导热孔。上蓄 热体托盘通过固定支架与上防风罩相联结。在放散塔的外部带有液化器点火管路和液化气 伴烧管路。上蓄热体和下蓄热体上均带有导热孔。本实用新型在初始工作时,由液化气点 火管路发火将液化气伴烧管路的石油液化气引燃,伴烧管路的燃烧将高炉废气中的煤气引 燃。在煤气燃烧过程中对上下两个蓄热体通过导热孔进行加热。几分钟后,蓄热体温度可 达到1050°C。当达到此温度时,伴烧管路即可关闭,此时的蓄热体温度即可引燃煤气,起到 伴烧管路的作用。根据煤气的点燃温度为850°C的特点,一旦煤气浓度超低,放散火熄灭,蓄 热体的1050°C温度降到850°C需要30分钟时间。这期间当煤气浓度上升时,通过蓄热体时 仍能将其引燃。因此说,原有的液化气点火管路和液化气伴烧管路即可长期休息,除非当设 备进行大检修,停工时间长时、则下次开启需要点火和伴烧很短时间外,伴烧管路基本上处 于长期关闭状态。节省了大量的石油液化气,大幅度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是一种理想的 高炉煤气放散塔煤气稳燃装置。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1-上蓄热体2-上防风罩3-上蓄热体托盘4-下蓄热体5-下蓄热体托盘6-导流 锥7-下防风罩8-导流锥固定罩9-液化气点火管路10-液化气伴烧管路11-放散塔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附图所示在放散塔本体11的上部有一导流锥固定罩8,在 导流锥固定罩的中间部有一导流锥6。在导流锥固定罩的上部有一下防风罩7。在下防风 罩内有一下蓄热体托盘5,在下蓄热体托盘内有一下蓄热体4。下蓄热体托盘的周边上带有 导热孔。在下防风罩的上面有一上防风罩2。上、下防风罩通过联结角铁相联。在上防风罩 内有一上蓄热体托盘3,在上蓄热体托盘内有一上蓄热体1。上蓄热体托盘的周边上带有导 热孔。在放散塔的外部带有液化器点火管路10和液化气伴烧管路9。导流锥、上、下蓄热体 托盘分别通过固定支架与导流锥固定罩、上防风罩、下防风罩相联结。上蓄热体和下蓄热体 上均带有导热孔。
权利要求高炉煤气放散塔煤气稳燃装置,其特征是在导流锥固定罩的上部有一下防风罩(7),在下防风罩内有一下蓄热体托盘(5),在下蓄热体托盘内有一下蓄热体(4),下蓄热体托盘的周边上带有导热孔,在下防风罩的上面有一上防风罩(2),在上防风罩内有一上蓄热体托盘(3),在上蓄热体托盘内有一上蓄热体(1),上蓄热体托盘的周边上带有导热孔,上蓄热体和下蓄热体上均带有导热孔。
专利摘要高炉煤气放散塔煤气稳燃装置,属高炉煤气放散塔用的煤气稳定燃烧装置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在下蓄热体托盘内有一下蓄热体。在上蓄热体托盘内有一上蓄热体。本实用新型在初始工作时,由液化气点火管路发火将液化气伴烧管路的石油液化气引燃,伴烧管路的燃烧将高炉废气中的煤气引燃。在煤气燃烧过程中对上下两个蓄热体通过导热孔进行加热。几分钟后,蓄热体温度可达到1050℃。当达到此温度时,伴烧管路即可关闭,此时的蓄热体温度即可引燃煤气,起到伴烧管路的作用。原有的液化气点火管路和液化气伴烧管路即可长期休息,除非当设备进行大检修时、则开启需要点火和伴烧很短时间外,伴烧管路基本上处于长期关闭状态。节省了大量的石油液化气,大幅度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是一种理想的高炉煤气放散塔煤气稳燃装置。
文档编号F23G7/06GK201636878SQ20102016223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4日
发明者于世波, 徐树海, 李武, 肖永 申请人:中冶京诚(营口)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