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热管的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8429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热管的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散热器,尤其有关于一种具有热管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如图1与图2所示,已知的散热器包含一散热座体1与至少一热管3,其中散热座 体1上挖设有数量对应热管3的至少一凹槽2,并经化镍工艺在凹槽2镀上一层镍,或者撒 上一层铜粉5(此处图示绘制以此为例说明),热管3内充填有受热而产生的对流的流体 (图中未示出),该对流的流体可让热管3具有极佳的热传导性,并且热管3设置在凹槽2 内,并通过如锡液的金属填充粘着剂4,充填凹槽2以覆盖热管3,此时镍或铜粉5即可作为 粘结的中介层而增加粘结力,通过金属填充粘着剂4的附着性固定热管3在凹槽2内。据此埋设有热管3的散热座体1,可通过热管3的高速导热,快速将热量分散开来, 通过散热座体1的大面积散热,快速大量的将热量发散出去,其可避免产生局部高温并能 增加散热性。另外,这一已知的结构,为增加导热性,散热座体1安装有热管3的那一面(即具 有凹槽2的那一面),必须加以抛光处理,以去除不小心沾粘的金属填充粘着剂4或铜粉5, 以增加平整度来增加接触面积,进而提升导热性。然而在抛光的过程中,由于金属填充粘着剂4为较软的材质(一般为使用加热融 溶的锡液经冷却固化而成),因此无法有效保护热管3,导致热管3在抛光的过程中,有可能 受到伤害而破损,导致热管3内部的流体渗出,而丧失了热管3高速导热的特性,其会让已 知散热器无法发挥应有的散热能力,无法满足使用上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公开一种保护装置,避免热管因抛光而受损,让 热管发挥其应有的高速导热效果,以确保散热器的散热效果符合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热管的散热器,包含一散热座体,该 散热座体具有一吸热面与一散热面,该吸热面挖设有至少一凹槽,且该吸热面在该凹槽上 设置有一粘结中介质;至少一热管,该至少一热管分别容置于该至少一凹槽内;至少一遮 盖片,该至少一遮盖片对应遮盖该至少一凹槽;以及一金属填充粘着剂,该金属填充粘着剂 充填于该至少一凹槽并通过该粘结中介质结合固定该至少一热管与该至少一遮盖片。进一步地,该散热座体的散热面设有多个散热鳍片。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散热鳍片各自相隔一间隙且排列立于该散热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散热鳍片各自挖设至少一开槽。进一步地,该热管为半圆管状,且在相对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圆曲面与一平面,且该 圆曲面朝下接触该至少一凹槽,而该平面朝上设置。进一步地,具有两个所述凹槽,且所述两个凹槽为弯曲状且交叉设置。进一步地,具有三个所述凹槽,且所述三个凹槽并排设置在该吸热面上。[0014]进一步地,所述三个凹槽中位于外侧的两个凹槽,为弧状朝外弯曲设置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具有热管的散热器,其包含一散热座体、至少一热 管、至少一遮盖片与一金属填充粘着剂,其中该散热座体具有一吸热面与一散热面,该吸热 面挖设有至少一凹槽,且该吸热面在该凹槽上设置有一粘结中介质,而该至少一热管分别 容置于该至少一凹槽内,且该至少一遮盖片对应遮盖该至少一凹槽,并该金属填充粘着剂 充填于该至少一凹槽并通过该粘结中介质增加附着性而结合固定该至少一热管与该至少据此,本实用新型让该热管容置于该凹槽内,并用该遮盖片加以遮盖,因此当该散 热座体的吸热面进行抛光处理时,可通过该遮盖片保护该热管,因此该热管不会受到损坏, 进而可确保该热管可发挥其高速导热的特性,即具有热管的散热器可确实发挥其散热能 力,满足使用上的需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其所示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已知散热器示意图;图2为已知散热器抛光后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抛光后组合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A-A处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定。如图3、图4与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热管的散热器,其包含一散热座体 10、至少一热管20Α、至少一遮盖片30Α与一金属填充粘着剂40,其中散热座体10具有一吸 热面11与一散热面12,且散热座体10的散热面12设有多个散热鳍片14,并所述多个散热 鳍片14各自相隔一间隙141且排列立于散热面12上,且所述多个散热鳍片14各自挖设至 少一开槽142。此外,吸热面11挖设有至少一凹槽13Α,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3Α可具有二个,但并 不以此为限制,且凹槽13Α为弯曲状且交叉设置,且吸热面11在凹槽13Α上设置有一粘结 中介质15,粘结中介质15可以为铜粉(图示绘制以此为例说明),或是为一镀镍层,其中在 吸热面11上利用喷砂的方式撒上铜粉,因此铜粉会均勻的分布在吸热面11与凹槽13Α上, 而该镀镍层为直接将散热座体10浸入一镍液中化镍,而在吸热面11与凹槽13Α上形成。另 外,热管20Α为半圆管状而在相对的两侧分具一圆曲面21与一平面22,且至少一热管20Α 分别容置于至少一凹槽13Α内,且让圆曲面21朝下接触至少一凹槽13Α,而让平面22朝上 设置。另外,至少一遮盖片30Α对应遮盖至少一凹槽13Α,并金属填充粘着剂40充填于至少一凹槽13A并通过粘结中介质15而增加附着性,以结合固定至少一热管20A与至少一遮 盖片30A。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填充粘着剂40可以使用加热融溶的锡液,其经冷却固化即可 固定至少一热管20A与至少一遮盖片30A。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凹槽1 还可以具有三个,且三个凹槽1 并排设于吸 热面11上,并且凹槽1 可供容纳设置对应形状的热管20B,并用对应形状的遮盖片30B加 以 ο如图7所示,凹槽13C除了可具有三个,且并排设置之外,三个凹槽13C中位于外 侧的两个凹槽13C亦可为弧状朝外弯曲设置,并且同样的凹槽13C可供容纳设置对应形状 的热管20C,并用对应形状的遮盖片30C加以遮盖。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热管20A、20B、20C的上方设置遮盖片30A、30B、30C, 借助较硬的遮盖片3(^、3(^、30(来保护热管2(^、2( 、20(,即可避免热管2(^、2( 、20(在抛 光的过程中,受到损坏,因此,热管20A、20B、20C的密封性得到的保障,热管20A、20B、20C可 充分发挥其高速导热的特性。因此埋设有热管20A、20B、20C的散热器可充分发挥其散热效 果,进而可满足使用上的需求。上述各实施例当中的项目及元件,仅为阐述本实用新型所举的例示,并不限制所 请求保护的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而做出 相应的改变和变形,均属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热管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散热座体(10),该散热座体(10)具有一吸热面(11)与一散热面(12),该吸热面(11)挖设有至少一凹槽,且该吸热面(11)在该凹槽上设置有一粘结中介质(15); 至少一热管,该至少一热管分别容置于该至少一凹槽内;至少一遮盖片,该至少一遮盖片对应遮盖该至少一凹槽;以及 一金属填充粘着剂(40),该金属填充粘着剂00)充填于该至少一凹槽并通过该粘结 中介质(15)结合固定该至少一热管与该至少一遮盖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热管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座体(10)的散热面(12)设有多个散热鳍片(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热管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散热鳍片(14)各 自相隔一间隙(141)且排列立于该散热面(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热管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散热鳍片(14)各 自挖设至少一开槽(1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热管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热管为半圆管状,且在相 对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圆曲面与一平面(22),且该圆曲面朝下接触该至少一凹槽, 而该平面0 朝上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热管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具有两个所述凹槽,且所述 两个凹槽为弯曲状且交叉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热管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具有三个所述凹槽,且所述 三个凹槽并排设置在该吸热面(1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热管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凹槽中位于外侧 的两个凹槽,为弧状朝外弯曲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具有热管的散热器,包含有一散热座体、至少一热管、一金属填充粘着剂与至少一遮盖片,其中该散热座体具有一吸热面与一散热面,该吸热面挖设有容置该至少一热管的至少一凹槽,且该吸热面于该凹槽上设置有一粘结中介质,该至少一遮盖片对应遮盖该至少一凹槽,而该金属填充粘着剂充填于该至少一凹槽,并通过该粘结中介质增加附着性而结合固定该至少一热管与该至少一遮盖片,据此通过该遮盖片遮蔽该热管,避免在抛光该吸热面时,损坏该热管的密封性,而让该热管可以确实发挥快速导热的特性,满足使用上的需求。
文档编号F28F9/00GK201819598SQ20102052281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9日
发明者施川伟 申请人:佳承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