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沉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2976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却沉淀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冷却沉淀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制油工艺过程中的冷却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技术的食用油制备工艺过程中的冷却沉淀装置还没有专业的设备, 多采用冷却塔自然冷却,冷却塔自然冷却存在冷却效果差、冷却时间长的缺点,不利于 食用油中的渣质快速沉淀,当工厂需连续作业生产时,就要建多座冷却塔交替使用,这 样就增大了设备投资,加大了生产成本。发明内容[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使食用油快速冷却,且冷却效 果良好的冷却沉淀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冷却沉淀装置由制冷剂出 口、冷却管、进油孔、温度计、保温层、观察孔、壳体、制冷剂入口、排渣孔、出油孔 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上部设置成圆柱型,壳体的下部设置成漏斗型,壳体的外部设置 保温层,壳体的内部设置冷却管,壳体的上端中间设置进油孔,壳体的下端中间设置排 渣孔,排渣孔的一侧设置出油孔,壳体的上端一侧设置温度计,制冷剂出口设置在壳体 上端的一侧,制冷剂入口设置在壳体下端的另一侧,观察孔设置在壳体上部的一侧。[000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却管,其特征是冷却管呈蛇状盘旋设置在壳体的内部。[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冷却沉淀装置结构简单,制冷效果良好,适用于工厂 连续作业生产,且生产成本较低。


[0006]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0007]1.制冷剂出口,2.冷却管,3.进油孔,4.温度计,5.保温层,6.观察孔,7.壳 体,8.制冷剂入口,9.排渣孔,10.出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08]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公众更好地掌握本实用新型的实 施方法,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案为冷却沉淀装置由制冷剂出口 1、冷却管2、进油 孔3、温度计4、保温层5、观察孔6、壳体7、制冷剂入口 8、排渣孔9、出油孔10组成, 其特征在于壳体7上部设置成圆柱型,壳体7的下部设置成漏斗型,壳体7的外部设置保 温层5,壳体7的内部设置冷却管2,壳体7的上端中间设置进油孔3,壳体7的下端中间 设置排渣孔9,排渣孔9的一侧设置出油孔10,壳体7的上端一侧设置温度计4,制冷剂 出口 1设置在壳体7上端的一侧,制冷剂入口8设置在壳体7下端的另一侧,观察孔6设 置在壳体7上部的一侧。[000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却管2,其特征是冷却管2呈蛇状盘旋设置在壳体7的内 部。[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冷却沉淀装置结构简单,制冷效果良好,适用于工厂 连续作业生产,且生产成本较低。
权利要求1.冷却沉淀装置,由制冷剂出口(1)、冷却管O)、进油孔(3)、温度计0)、保温层 (5)、观察孔(6)、壳体(7)、制冷剂入口(8)、排渣孔(9)、出油孔(10)组成,其特征在 于壳体(7)上部设置成圆柱型,壳体(7)的下部设置成漏斗型,壳体(7)的外部设置保温 层(5),壳体(7)的内部设置冷却管0),壳体(7)的上端中间设置进油孔(3),壳体(7) 的下端中间设置排渣孔(9),排渣孔(9)的一侧设置出油孔(10),壳体(7)的上端一侧设 置温度计G),制冷剂出口(1)设置在壳体(7)上端的一侧,制冷剂入口(8)设置在壳体 (7)下端的另一侧,观察孔(6)设置在壳体(7)上部的一侧。
专利摘要冷却沉淀装置,由制冷剂出口、冷却管、进油孔、温度计、保温层、观察孔、壳体、制冷剂入口、排渣孔、出油孔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上部设置成圆柱型,壳体的下部设置成漏斗型,壳体的外部设置保温层,壳体的内部设置冷却管,壳体的上端中间设置进油孔,壳体的下端中间设置排渣孔,排渣孔的一侧设置出油孔,壳体的上端一侧设置温度计,制冷剂出口设置在壳体上端的一侧,制冷剂入口设置在壳体下端的另一侧,观察孔设置在壳体上部的一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冷却沉淀装置结构简单,制冷效果良好,适用于工厂连续作业生产,且生产成本较低。
文档编号F28D1/04GK201809327SQ20102057132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5日
发明者周升阳, 曾亮, 李兆祥, 杜春彦, 王业涛, 魏然勋 申请人:嘉祥县嘉冠油脂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