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板及应用该换热板的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9032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换热板及应用该换热板的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换热板及应用该换热板的换热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交换领域的一种换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换热板及应用该换热板的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的换热设备,由若干换热板叠放在一起构成,换热板之间形成板间通道,使流过的气体或液体受热。由于板式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体积小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但,现有的换热板结构一般为平板型,需要受热的流体通过时是无阻力状态顺畅通过,则流体温差层交换过慢,受流体内部热传递的影响,换热板的换热效率大大降低,换热板内部大量高温气流没有被有效的充分吸收而排放掉,热能被白白浪费掉。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板,它能使流体通过换热板之间的通道时产生扰流现象,加快流体的温差层交换,使热传递过程更加顺畅,从而大幅提高换热效率。[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一种换热板,包括热源进口和余温排出口的扁平状腔体,其中,所述腔体的主换热面设置向腔内的条形凸起。[0005]而且,所述腔体的主换热面是正方形、矩形、三角形、梯形或多边形中的一种。[0006]而且,所述凸起的横截面是楔形或台型。[0007]而且,所述热源进口位于换热板底部两侧。[0008]而且,所述热源进口位于换热板底部一侧,且余温排出口与热源进气口呈对角设置。[000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所述换热板的换热装置,包括一个盛水容器,所述容器下部设置加热室,容器上方设置余温室,多个如前所述的换热板分别固定设置于加热室上方且并排排列,所述多个换热板的热源进口均与加热室连通,所述多个换热板的余温排出口均与余温室连通,且通过余温室上方的排气口排出废气。[0010]而且,所述多个换热板的形状、大小均相同,且等距排列。[001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换热板向内的凸起增大了换热板的传热面积,同时使需受热流体通过换热板的主换热面时产生扰流现象,加快了温差层的交换,提高了传热效率,并且,换热板向内设置凸起的设计使换热板腔体内部流动的高温气流也产生扰流现象, 则换热板的发热更加均勻。制作工艺简单。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板实施例一的结构图。[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板实施例二的结构图。[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板的侧向剖视图。[0015]图4为图3中B处实施例一的放大图。[0016]图5为图3中B处实施例二的放大图。[0017]图6为本实用新型采用换热板实施例一的换热装置的结构图。[0018]图7为本实用新型采用换热板实施例二的换热装置的结构图。[0019]图8是图6的A向剖视图。[0020]其中,1、换热板,2、容器,11、腔体,12、凸起,12. 1、楔形凸起,12. 2、台形凸起,13、热源进口,14、余温排出口,15、主换热面,21、加热室,22、余温室,23、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作进一步说明。[002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板1,如图1所示,包括热源进口 13和余温排出口 14的扁平状腔体11,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腔体11的主换热面15设置向腔内的条形凸起12。 换热板1向内的凸起12增大了换热板1的传热面积,同时使需受热流体通过换热板1的主换热面15时产生扰流现象,加快了温差层的交换,提高了传热效率,并且,换热板1向内设置凸起12的设计使换热板腔体11内部流动的高温气流也产生扰流现象,则换热板1的发热更加均勻。[0023]所述腔体的主换热面15是正方形、矩形、三角形、梯形或多边形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以正方形为代表举例,实际可以根据锅炉设备的形状改变热源进口 13、余温排出口 14的位置及大小尺寸和形状。[0024]所述凸起12的横截面是楔形或台型,如图4和图5所示。实际可根据锅炉设备的大小相应改变沉孔12的数量及大小尺寸,而且凸起12的横截面也可以是其他适合的形状。[0025]所述热源进口 13分为两个,如图1所示,位于换热板1底部两侧,这样使高温气流分开进入换热板1腔体11,可以在换热板1腔体11内进一步形成多方向高温气流,使换热板1的发热更加均勻。[0026]所述热源进口 13只有一个,如图2所示,位于换热板1底部一侧,且余温排出口 14 与热源进口 13呈对角设置。这样可以使高温气流通过换热板1的时间更长,热交换效率更高,此方案适合体积较小的换热板。[002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所述换热板1的换热装置,如图6和图7所示,包括一个盛水容器2,所述容器2下部设置加热室21,容器2上方设置余温室22,多个如前所述的换热板1分别固定设置于加热室21上方且并排排列,所述多个换热板1的热源进口 13均与加热室21连通,所述多个换热板1的余温排出口 14均与余温室22连通,且通过余温室22上方的排气口 23排出废气。[0028]如图8所示,所述多个换热板1的形状、大小均相同,且等距排列。
权利要求1.一种换热板,包括热源进口和余温排出口的扁平状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主换热面设置向腔内的条形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主换热面是正方形、矩形、 三角形、梯形或多边形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横截面是楔形或台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进口位于换热板底部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进口位于换热板底部一侧,且余温排出口与热源进口呈对角设置。
6.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的换热装置,包括一个盛水容器,所述容器下部设置加热室,容器上方设置余温室,其特征在于多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分别固定设置于加热室上方且并排排列,所述多个换热板的热源进口均与加热室连通,所述多个换热板的余温排出口均与余温室连通,且通过余温室上方的排气口排出废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换热板的形状、大小均相同,且等距排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交换领域的一种换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换热板及应用该换热板的换热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板,包括热源进口和余温排出口的扁平状腔体,其中,所述腔体的主换热面设置向腔内的条形凸起。它能使流体通过换热板之间的通道时产生扰流现象,加快流体的温差层交换,使热传递过程更加顺畅,从而大幅提高换热效率。同时提供一种应用前述换热板的换热装置,包括一个盛水容器,所述容器下部设置加热室,容器上方设置余温室,其中,多个如前所述的换热板分别固定设置于加热室上方且并排排列,所述多个换热板的热源进口均与加热室连通,所述多个换热板的余温排出口均与余温室连通,且通过余温室上方的排气口排出废气。
文档编号F28F3/02GK202255025SQ20112022509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9日
发明者康本善 申请人:康本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