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燃烧器高温尾气预热助燃空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6766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回收燃烧器高温尾气预热助燃空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尾气利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高温尾气预热助燃空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通用的燃气采暖设备燃烧器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尾气采用通风机直接排放室外的做法,没有采用高温尾气回收预热助燃空气装置。此举不但造成大量的热能浪费,增加运行成本,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节能、环保,低成本的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燃烧器热交换性能不佳,高温尾气未 能充分利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回收燃烧器高温尾气并对助燃空气进行预热补偿,减少燃烧器能耗的预热助燃空气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收燃烧器高温尾气预热助燃空气装置,包括一外层空腔,所述外层空腔一端开口以接入冷空气,另一端封闭引入燃烧器,所述外层空腔内置有用于预热助燃空气的内层空腔,其一端与燃烧器尾气出口相连,另一端与余气排放过滤器相连。作为改进,所述外层空腔为可使冷空气进行充分热交换的螺旋状管腔。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外腔外侧设有保温层;所述外腔外侧保温层为至少一层的硅酸铝棉保温层;所述内层或外层管腔截面呈圆形或方形。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效果I、回收的高温尾气对助燃空气进行预热补偿,使空气接近燃烧器炉内温度,提高燃烧器的热交换性能,强化换热比例,增强单位面积热强度。2、降低能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3、确保余气排放达到标准,保护环境。4、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便于安装,适合推广。

图I为回收燃烧器高温尾气预热助燃空气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燃烧器装置示意图;其中1.箱体,2.空腔型内层腔管,3.螺旋型外层腔管,4.外层腔管密封端盖,5.外层腔管接头,6.内层腔管接头,7.腔体管箱保温层,8.余气排放过滤器,9或10.冷空气入口,10.冷空气入口,11.燃烧器,12.热交换空气入口,13.高热尾气排放管,14.排风机,15.燃气尾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优点作进一步阐述。如图I和2所示,一种回收燃烧器高温尾气预热助燃空气装置,包括一螺旋型外层腔管3,其一端开口以接入冷空气,另一端封闭引入燃烧器11,所述外层空腔内置有用于预热助燃空气的内层空腔,其一端与燃烧器尾气出口 15相连,另一端与余气排放过滤器8相连。所述外腔外侧保温层为至少一层的硅酸铝棉保温层;所述内层或外层管腔截面呈圆形或方形。在实际应用中,两层腔体的外层腔管密封端盖4通过外层腔管接头5与热交换空气入口 12密封连接,空腔型内层腔管2与高热尾气出口 15通过内层腔管接头6密封连接,形成回收燃烧器高温余热尾气预热助燃空气通道。冷空气经过入口 9、10进入螺旋型外层腔管3,沿管壁螺旋而入,充分进行热交换配,通过外层腔管接头5进入燃烧器11,往复循环完成回收燃烧器高温余热尾气预热助燃空气过程,预热过程在腔体管箱保温层7的保护下进行,预热助燃空气后的余气通过余气排放过滤器8排放室外。结构简单,安装推广使用方便。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及附图所示的结构,仅用于对本实施原理的解释和说明,不涉及保护范围。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 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回收燃烧器高温尾气预热助燃空气装置,包括一外层空腔,所述外层空腔一端开ロ以接入冷空气,另一端封闭引入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空腔内置有用于预热助燃空气的内层空腔,其一端与燃烧器尾气出ロ相连,另一端与余气排放过滤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回收燃烧器高温尾气预热助燃空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空腔为可使冷空气进行充分热交换的螺旋状管腔。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回收燃烧器高温尾气预热助燃空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腔外侧设有保温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收燃烧器高温尾气预热助燃空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腔外侧保温层为至少ー层的硅酸铝棉保温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收燃烧器高温尾气预热助燃空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或外层管腔截面呈圆形或方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燃烧器热交换性能不佳,高温尾气未能充分利用的问题,提供一种回收燃烧器高温尾气预热助燃空气装置,包括一外层空腔,所述外层空腔一端开口以接入冷空气,另一端封闭引入燃烧器,所述外层空腔内置有用于预热助燃空气的内层空腔,其一端与燃烧器尾气出口相连,另一端与余气排放过滤器相连。作为改进,所述外层空腔为可使冷空气进行充分热交换的螺旋状管腔;所述外腔外侧设有保温层;所述外腔外侧保温层为至少一层的硅酸铝棉保温层;所述内层或外层管腔截面呈圆形或方形。本实用新型通过双层管腔设计,增设通入燃烧器高温尾气的内层空腔,实现对燃烧器高温尾气回收利用,对助燃空气进行预热补偿,从而减少燃烧器能耗,结构简单,环保降耗。
文档编号F23L15/00GK202613489SQ20122010620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5日
发明者朱桂章, 秦蕴华 申请人:朱桂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