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壳式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725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管壳式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壳式冷凝器。
背景技术
醇类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原料,在工业生产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乙烯多醇贫液,即蒸馏乙二醇生产过程中剩下的残液,它含有乙二醇、二乙二醇及其它的醇类物质,其醇类含量较低、杂质较多,而通过使用蒸馏釜,然后经冷凝器冷凝,可以回收废醇溶液中的醇类 馏分,用于作为生产调制冷却液的原料,既环保又节约能源。现有乙烯多醇贫液提纯工艺中用到的冷凝器的结构复杂,且用于气化后乙二醇的冷凝回收的换热效果并不理想,并且冷凝器的筒体厚度一般为10毫米,为了减少应力,需要设两个以上的膨胀节,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冷凝器制造的复杂性,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换热效果好、生产成本低的管壳式冷凝器,尤其适合用在乙烯多醇贫液的提纯工艺中推广应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壳式冷凝器,包括一个筒体、两个管板和两个封头;所述管板通过法兰盘与筒体连接;所述封头焊接在管板上,其中一个封头的上端设有进料口,另一个封头的下端设有出料口 ;所述筒体的左上端设有出水口,筒体的右下端设有进水口 ;所述筒体内设置有若干根单管程的换热管,换热管固定在管板上,并与封头连通;在出水口和进水口之间,筒体内交错设置有若干等距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固定在穿有拉杆的定位管上,拉杆的一头固定在离进料口最近的一块管板上,拉杆的另一头固定在离进水口最近的最后一块折流板上;所述筒体的厚度为6毫米,筒体的中部设有一个膨胀节,所述筒体的下端设有鞍座。优选的,所述进料口的直径大于出水口和进水口的直径,所述出料口的直径小于出水口和进水口的直径。优选的,在设有出料口的封头的下端以及所述膨胀节的下端均设有排净口,以利于冷凝器的清洗和维护。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I、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筒体的厚度从10毫米减少至6毫米,并只需设置一个膨胀节,即可达到降低应力的作用,降低了冷凝器的制造难度和生产成本,延长了冷凝器的使用寿命;2、通过在筒体内设置的多块交错的折流板减少了壳程流速,传热与流体阻力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使得换热效果得到明显提高;3、通过对进料口、出料口的直径设置,更好的满足了乙二醇冷凝的生产需求,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工成本低、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换热效果好等优点。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筒体2、管板3、封头4、进料口5、出料口 6、出水口7、进水口8、折流板 9、拉杆10、定位管11、排净口 12、换热管
13、膨胀节14、鞍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管壳式冷凝器,包括一个筒体I、两个管板2和两个封头3 ;所述管板2通过法兰盘与筒体I连接;所述封头3焊接在管板2上,其中一个封头3的上端设有进料口 4,另一个封头3的下端设有出料口 5 ;所述筒体I的左上端设有出水口 6,筒体I的右下端设有进水口 7 ;所述筒体I内设置有若干根单管程的换热管12,换热管12焊接在管板2上,并与封头3连通;在出水口 6和进水口 7之间,筒体I内交错设置有若干等距的折流板8,所述折流板8固定在穿有拉杆9的定位管10上,拉杆9的一头固定在离进料口 4最近的一块管板2上,拉杆9的另一头用螺母固定在离进水口 7最近的最后一块折流板8上;所述筒体I的厚度为6毫米,筒体I的中部设有一个膨胀节13,所述筒体I的下端设有鞍座14。所述进料口 4的直径为159毫米,出料口 5的直径为57毫米,出水口 6和进水口7的直径均为76毫米。在设有出料口 5的封头3的下端以及所述膨胀节13的下端均设有排净口 11。换热管和折流板的数目根据实际生产计算工艺条件得到。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冷却水从进水口 7进入到筒体I内,灌满整个筒体1,乙二醇气体从换热管12进入,与筒体I内的冷却水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乙二醇被冷却成液体,从出料口 5流出;换热后的水从冷凝器的出水口 6排出后,经外部重新冷却后再进入冷凝器。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管壳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筒体、两个管板和两个封头;所述管板通过法兰盘与筒体连接;所述封头焊接在管板上,其中一个封头的上端设有进料口,另一个封头的下端设有出料口 ;所述筒体的左上端设有出水口,筒体的右下端设有进水口 ;所述筒体内设置有若干根单管程的换热管,换热管固定在管板上,并与封头连通;在出水口和进水口之间,筒体内交错设置有若干等距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固定在穿有拉杆的定位管上,拉杆的一头固定在离进料口最近的一块管板上,拉杆的另一头固定在离进水口最近的最后一块折流板上;所述筒体的厚度为6毫米,筒体的中部设有一个膨胀节,所述筒体的下端设有鞍座。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壳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的直径大于出水口和进水口的直径,所述出料口的直径小于出水口和进水口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壳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在设有出料口的封头的下端以及所述膨胀节的下端均设有排净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壳式冷凝器,包括一个筒体、两个管板和两个封头;在筒体内设置有若干根单管程的换热管,换热管固定在管板上,并与封头连通;在出水口和进水口之间,筒体内交错设置有若干等距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固定在穿有拉杆的定位管上,拉杆的一头固定在离进料口最近的一块管板上,拉杆的另一头固定在离进水口最近的最后一块折流板上;筒体的厚度为6毫米,筒体的中部设有一个膨胀节,所述筒体的下端设有鞍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换热效果好等优点,尤其适合在乙烯多醇贫液的提纯工艺中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F28F9/02GK202547447SQ20122016000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6日
发明者姜颖, 白清珍, 荆慧丽, 郑国栋 申请人:嘉顿美威石油化工(天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