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0430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制造行业中,蒸汽消耗量巨大,使用后的蒸汽一般直接排至环境中,热量损耗较为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新颖的换热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呈S形盘旋状的蒸汽管,两端分别设有进汽管和出汽管;水管,呈多段式结构,套在蒸汽管的外侧,相邻水管通过连接管连通;水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汽管处于同一端;基板,设有两个平行排布的立杆,蒸汽管的折弯部分通过固定架与立杆焊接。优选地,所述蒸汽管和水管的材质为碳素钢。进一步,所述蒸汽管的管径为80 120mm,水管的管径为125 140mm。本实用新型换热装置,通过套管式换热设计,使蒸汽的热量被充分回收,通过热交换形成的热水,可应用于其他生产工段中,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热量回收利用率。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一种换热装置,具有呈S形盘旋状的蒸汽管3,两端分别设有进汽管9和出汽管5。水管2,呈多段式结构(蒸汽管3折弯部分没有被水管2包覆),套在蒸汽管3的外侦牝相邻水管2通过连接管7连通。水管2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6和出水管10,进水管6和出汽管5处于同一端。用于固定换热装置的基板1,设有两个平行排布的立杆8,蒸汽管3的折弯部分通过固定架4与立杆8焊接。蒸汽管3和水管2的材质为碳素钢,蒸汽管3的管径为80 120mm,水管2的管径为 125 140mm。[0021]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呈S形盘旋状的蒸汽管,两端分别设有进汽管和出汽管; 水管,呈多段式结构,套在蒸汽管的外侧,相邻水管通过连接管连通; 水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汽管处于同一端; 基板,设有两个平行排布的立杆,蒸汽管的折弯部分通过固定架与立杆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和水管的材质为碳素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的管径为80 120mm,水管的管径为125 14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具有呈S形盘旋状的蒸汽管,两端分别设有进汽管和出汽管;水管,呈多段式结构,套在蒸汽管的外侧,相邻水管通过连接管连通;水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汽管处于同一端;基板,设有两个平行排布的立杆,蒸汽管的折弯部分通过固定架与立杆焊接。本实用新型换热装置,通过套管式换热设计,使蒸汽的热量被充分回收,通过热交换形成的热水,可应用于其他生产工段中,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热量回收利用率。
文档编号F28D7/10GK202836278SQ20122043500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0日
发明者匡斌, 徐继强 申请人:安徽汇联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