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277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真空气淬电加热炉冷却系统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真空气淬电加热炉是常见的烧结设备,目前使用的真空气淬电加热炉能耗都很高,为了节约能源,一般都设有比较好的保温结构以节省电能,然而保温结构导致电炉散热少,温度下降慢,延长了产品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如何解决炉内在气氛下快速冷却是生产中十分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某些需要在烧结后通过快冷以增强性能的产品来说。真空气淬电加热炉的冷却系统由风机和换热器组成,在产品烧结结束后,由风机带动炉内气氛流经换热器进行冷热交换,冷却过的气氛再流经产品,往复循环,直至产品可以出炉。可见,换热器是真空电炉的重要冷却部件。真空电炉换热器的结构一般如图1所示,换热器为圆柱形筒体,内有若干根平行金属管,两端用隔板固定,各金属管用U型金属管连接,连接处采用焊接的方式。金属管上有间隔平行排列的金属翅片,以增加与气体接触的面积。金属管一头通入水冷却媒质,一头流出热水。气氛从换热器的一侧进入,经过散热金属管和金属翅片,从另一侧流出。CN101149237公开了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由间隔密集排列的散热合金质或有色金属质翅片和管壁厚度为0.1mm 0.3mm的不锈钢合金箔盘管构成,其结构与图1较为相似。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发现上述换热器冷却效果不是很理想,特别是对于部分需要快冷以增强性能的产品如磁性材料来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换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供一种换热效果更好的换热器。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由位于上部的上封盖10、下部的下封盖11和侧面的壳体15组成的外壳体,壳体15内部排列有若干与壳体15外壁相平行的热交换管14,在热交换管14的外侧有间隔平行排列的翅片13,上封盖10和下封盖11里面分别有一个搁置板7、8,他们放置在热交换管14的两端,并在与热交换管14相对应位置上留出开口,搁置板7、8与壳体15密闭连接的同时,与热交换管14也密闭连接,搁置板7和上封盖10之间还有一个分隔板9,其一端连接上封盖10 —端连接搁置板7,上封盖10上有冷却水的进水口 5和出水口 6,他们分别位于分隔板9两侧,在壳体15相对的侧壁上有进气管口 I和出气管口 2。优选地,所述换热器的壳体15内侧还有一水夹套12,壳体15相对的侧壁上有与水夹套12连通的进水口 3和出水口 4。优选地,所述壳体15相对侧壁上的进气管口 I和出气管口 2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0009]优选地,所述壳体15相对侧壁上的进水口 3和出水口 4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优选地,所述壳体15可以是圆柱型,也可以是长方体型。优选地,所述搁置板7、8与热交换管14、壳体15可采用焊接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优选地,所述壳体15与搁置板7、8之间还可以采用密封圈的方式进行密封。本实用新型增加了热交换管的容积率,提高了冷却水的流动性,增加了热交换效率。经测试,冷却速度在1000°c以上时大大提高,平均每分钟可冷却50 100°C,低温时冷却速度也更快,冷却时间缩短,生产周期缩短30%以上。对于需要快冷以增强性能的产品如衫钻、钦铁砸磁性材料来说,广品的性能获得了一定的提闻,矫顽力提闻了 5%以上。

图1为现有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的:如图2所示,换热器主要由如下部件组成:首先是换热器的外壳体,该外壳体由位于上部的上封盖10、下部的下封盖11和侧面的壳体15组成,壳体15可以是圆柱型,也可以是长方体型。壳体15内部排列有若干与壳体15外壁相平行的热交换管14,在热交换管14的外侧有间隔平行排列的翅片13。上封盖10和下封盖11里面分别有一个搁置板7、8,他们放置在热交换管14的两端,并在与热交换管14相对应位置上留出开口,搁置板7、8与壳体15密闭连接的同时,与热交换管14也密闭连接。这样就可以保证由进水口 5流入的冷却水只能在热交换管14中通过。同时在壳体15上部内还有一个分隔板9,其一端连接上封盖10 —端连接搁置板7,将搁置板7和上封盖10之间的空间一分为二,上封盖10上有冷却水的进水口 5和出水口 6,他们分别位于不同的区域,这样这两个区域一半为进水区,一半为出水区。冷却水由进水口 5流入,在分隔板9分出的进水区中进入热交换管14流入到壳体15的下部,再经由出水区部分对应的热交换管14流回到分隔板9分出的出水区,最后由出水口 6流出。在壳体15相对的侧壁上有进气管口 I和出气管口 2,需要被冷却的气体由此出入,为加强热交换效率,如果进气管口 I被放置在壳体15侧壁的上部,则出气管口被放置在壳体15相对侧壁的下部。热交换管14外侧的翅片13可以增强换热效果。为了保证换热器的使用效果,换热器的壳体15内侧还有一水夹套12,壳体15相对位置上有与水夹套12连通的进水口 3和出水口 4,以供冷却水出入。搁置板7、8与热交换管14、壳体15可采用焊接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保证水不渗出入热交换管14。壳体15与搁置板7、8之间,分隔板9与搁置板7之间还可以采用密封圈的方式进行密封。本实用新型增大了换热器的壳体体积,增加了换热管的数量,并且一半的换热管独立通水。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风机带动炉内高温气体流入热交换器内,由于水夹套及热交换管内流动的是冷水,经热交换,气体温度被降低,降温后的气体再流入炉内,使炉内快速降温,在炉内被加热的气体再次进入热交换器,依此作良性循环。经测试,冷却速度在1000°C以上时大大提高,平均每分钟可冷却50 100°C,低温时冷却速度也更快,冷却时间缩短,生产周期缩短30%以上。对于需要快冷以增强性能的产品如钐钴、钕铁硼磁性材料来说,广品的性能获得 了一定的提1 ,矫顽力提1 了 5%以上。
权利要求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由位于上部的上封盖(10)、下部的下封盖(11)和侧面的壳体(15)组成的外壳体,壳体(15)内部排列有若干与壳体(15)外壁相平行的热交换管(14),在热交换管(14)的外侧有间隔平行排列的翅片(13),上封盖(10)和下封盖(11)里面分别有一个搁置板(7、8),他们放置在热交换管(14)的两端,并在与热交换管(14)相对应位置上留出开口,搁置板(7、8)与壳体(15)密闭连接的同时,与热交换管(14)也密闭连接,搁置板(7)和上封盖(10)之间还有一个分隔板(9),其一端连接上封盖(10)一端连接搁置板(7),上封盖(10)上有冷却水的进水口(5)和出水口(6),他们分别位于分隔板(9)两侧,在壳体(15)相对的侧壁上有进气管口(I)和出气管口(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壳体(15)内侧还有一水夹套(12 ),壳体(15 )相对的侧壁上有与水夹套(12)连通的进水口( 3 )和出水口( 4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5)相对侧壁上的进气管口(I)和出气管口(2)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5)相对侧壁上的进水口(3)和出水口(4)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5)可以是圆柱型,也可以是长方体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搁置板(7、8)与热交换管(14)、壳体(15)可采用焊接的方式结合在一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5)与搁置板(7、8)之间,分隔板(9)与搁置板(7)之间还可以采用密封圈的方式进行密封。
专利摘要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由位于上部的上封盖、下部的下封盖和侧面的壳体组成的外壳体,壳体内部排列有若干与壳体外壁相平行的热交换管,在热交换管的外侧有间隔平行排列的翅片,上封盖和下封盖里面分别有一个搁置板,他们放置在热交换管的两端,并在与热交换管相对应位置上留出开口,搁置板与壳体密闭连接的同时,与热交换管也密闭连接,搁置板和上封盖之间还有一个分隔板,其一端连接上封盖一端连接搁置板,上封盖上有冷却水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他们分别位于分隔板两侧,在壳体相对的侧壁上有进气管口和出气管口。本实用新型增加了热交换管的容积率,提高了冷却水的流动性,增加了热交换效率。
文档编号F28F9/02GK202973987SQ20122068835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1日
发明者朱小矿, 李正, 王晓群, 丁立军, 姚宇良 申请人:宁波科宁达工业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