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管式冷却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57071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双联管式冷却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联管式冷却器,包括冷却水腔和与冷却水腔相连通的冷却水管,任意两个冷却水管之间的空腔为循环油腔,循环油腔靠近冷却水腔的一端设置有挡板,由冷却水管组成的冷却水管束外设置有外壳,外壳通过两个法兰与冷却水腔连接,两个法兰与挡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两个密封圈之间设置有隔套。该双联管式冷却器采用双密封形式彻底将油水隔离开来,实现了永不出现油水混合现象,避免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和成本增加。
【专利说明】双联管式冷却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联管式冷却器。

【背景技术】
[0002]双联管式冷却器是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电力等系统普遍使用的一种冷却设备,利用该设备可使具有一定温差的两种液体介质实现热交换,从而达到降低油温,在工业设备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市场上现有的冷却器密封结构大多采用单密封,在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油水混合,导致循环润滑油大量的浪费,最终使得主机设备轴瓦处润滑不足而烧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联管式冷却器,解决了现有冷却器容易发生油水混合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联管式冷却器,包括冷却水腔和与冷却水腔相连通的冷却水管,任意两个冷却水管之间的空腔为循环油腔,循环油腔靠近冷却水腔的一端设置有挡板。
[0005]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0006]由冷却水管组成的冷却水管束外设置有外壳,外壳通过两个法兰与冷却水腔连接。
[0007]两个法兰与挡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两个密封圈之间设置有隔套。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双联管式冷却器,采用双密封形式,在两密封之间设有零压放空区,因为油腔和水腔有一定的压力,万一发生漏油或漏水现象,泄漏的油或水会通过零压放空区排放到大气中,不会发生油系统中进水或水系统中进油的现象。彻底将油水隔离开来,实现了永不出现油水混合现象,避免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和成本增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联管式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冷却水管,2.循环油腔,3.密封圈,4.法兰,5.隔套,6.冷却水腔,7.挡板,8.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2]本实用新型双联管式冷却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冷却水腔6和与冷却水腔6相连通的冷却水管1,任意两个冷却水管I之间的空腔为循环油腔2,循环油腔2靠近冷却水腔6的一端设置有挡板7,由冷却水管I组成的冷却水管束外设置有外壳8,外壳8通过两个法兰4与冷却水腔6连接,两个法兰4与挡板7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3,两个密封圈3之间设置有隔套5。
[0013]使用时,冷却水管I中的水可以带走循环油腔2中油的温度,之后冷却水会顺着冷却水管I到达冷却水腔6中,而循环油腔2中的油因为挡板7的作用不会泄露,即使泄露,法兰4与挡板7之间的密封圈也会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不会使水和油混合在一起,从而杜绝了水油混合后造成的浪费。
[0014]本实用新型双联管式冷却器,采用双密封形式彻底将油水隔离开来,实现了永不出现油水混合现象,避免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和成本增加。
【权利要求】
1.双联管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水腔(6)和与所述冷却水腔(6)相连通的冷却水管(I),所述任意两个冷却水管(I)之间的空腔为循环油腔(2),所述循环油腔(2)靠近冷却水腔¢)的一端设置有挡板(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管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冷却水管(I)组成的冷却水管束外设置有外壳(8),所述外壳(8)通过两个法兰(4)与冷却水腔(6)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联管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法兰(4)与挡板(7)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3),所述两个密封圈(3)之间设置有隔套(5)。
【文档编号】F28D7/00GK204007228SQ201420503106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日
【发明者】王金林, 柴星, 程秦雄, 刘力 申请人:陕西中科重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