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5719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它包括换热器本体,换热器本体的两端安装有左椭圆形封头和右椭圆形封头,左椭圆形封头中部安装冷流体出口,右椭圆形封头中部安装冷流体进口,换热器本体上侧面的左端安装热流体出口,右端安装热流体进口,换热器本体下侧面的左端安装排污口,换热器本体下侧面中部安装支架,换热器本体的内部的两端安装横向的圆形分流板,圆形分流板开设圆孔A,圆孔A成排分布在圆形分流板上,圆孔A内穿插有冷流体管束,冷流体管束在竖向之间连接鳞片,换热器本体内部的中部安装横向的折流板,折流板上开设有圆孔B,圆孔B成排均匀分布在折流板上,冷流体管束通过圆形分流板穿插于折流板,本实用新型降温效果好。
【专利说明】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换热器,特别涉及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0002]管壳式换热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环保等工业领域,管壳式换热器通常包括管箱、管板、壳体、多个折流板、多个换热管、拉杆和定距管等。其中折流板除在管壳式换热器的壳体内支撑换热管之外,主要起到使流体按特定的路径流动,提高壳程流体的流速、增加湍流程度、改善传热特性的作用。现有的管壳式换热器的折流板包括弓形折流板和螺旋折流板两种,普通的弓形折流板为平板式的,即通常为圆形的平板截成缺口弓形,沿着换热器壳体和换热管的轴线方向间隔布置,并且相邻两个折流板的缺口相互错开,使壳程流体在壳体内沿轴线形成迂回流动,但是单纯的通过折流板降温,降温效果不太好。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简单、成本低、降温效果好的换热器。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它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的换热器本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左椭圆形封头和右椭圆形封头,所述的左椭圆形封头的中部安装有冷流体出口,所述的右椭圆形封头的中部安装有冷流体进口,所述的换热器本体上侧面的左端安装有热流体出口,右端安装有热流体进口,所述的换热器本体下侧面的左端安装有排污口,换热器本体下侧面中部安装有支架,所述的换热器本体的内部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横向的圆形分流板,所述的圆形分流板开设有圆孔A,所述的圆孔A成排均匀分布在圆形分流板上,所述的圆孔A内均穿插有冷流体管束,所述的冷流体管束在竖向之间均连接有鳞片,换热器本体内部的中部安装有横向的折流板,所述的折流板为半圆盘结构,折流板上开设有圆孔B,所述的圆孔B成排均匀分布在折流板上,所述的冷流体管束通过圆形分流板穿插于折流板,所述的折流板至少包括三个,从右向左依次分别为:第一个折流板、第二个折流板和第三个折流板,所述的第一个折流板的顶部与换热器本体内部的上侧面连接,所述的第二个折流板的顶部与换热器本体内部的下侧面连接,所述的第三个折流板的顶部与换热器本体内部的上侧面连接。
[0005]所述的冷流体管束与圆孔A的数量保持一致。
[0006]所述的圆孔B和圆孔A的大小相同且成对应的结构。
[0007]所述的第一个折流板、第二个折流板和第三个折流板结构相同且均匀分布在换热器本体的内部。
[0008]所述的支架数量至少为一个。
[0009]所述的左椭圆形封头和右椭圆形封头结构相同。
[0010]所述的冷流体出口和冷流体进口结构相同。[0011 ] 所述的热流体出口和热流体进口结构相同。
[0012]所述的鳞片在冷流体管束竖向之间至少每隔5cm设置一处鳞片。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冷流体从冷流体进口进入,通过圆形分流板,将冷流体分成若干冷流体管束,冷流体管束通过圆孔A进入通过折流板从冷流体出口出去,热流体从热流体进口进入通过折流板,折流板不仅防止热流体短路,增加热流体的流动速度,还迫使热流体按照规定的路径多次错流通过冷流体管束,使换热路径大大增加,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冷流体管束竖向之间设置有鳞片,大大增加了热流体与冷流体的接触面积,降温效果更好,降温后的热流体通过热流体出口流出,支架安装在换热器的底部,保证整个换热器的稳定性,换热器内部的污垢可以通过排污口排出,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简单、成本低、功能全面和降温效果好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正视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横向剖视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纵向剖视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折流板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圆形分流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换热器本体2、左椭圆形封头3、右椭圆形封头4、冷流体出口 5、冷流体进口 6、热流体出口 7、热流体进口 8、排污口 9、支架10、圆形分流板11、圆孔A 12、冷流体管束13、鳞片14、折流板14-1、第一个折流板 14_2第二个折流板 14-3第三个折流板 15、圆孔B。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5所示,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它包括换热器本体1,所述的换热器本体I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左椭圆形封头2和右椭圆形封头3,所述的左椭圆形封头2的中部安装有冷流体出口 4,所述的右椭圆形封头3的中部安装有冷流体进口 5,所述的换热器本体I上侧面的左端安装有热流体出口 6,右端安装有热流体进口 7,所述的换热器本体I下侧面的左端安装有排污口 8,换热器本体I下侧面中部安装有支架9,所述的换热器本体I的内部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横向的圆形分流板10,所述的圆形分流板10开设有圆孔Al I,所述的圆孔Al I成排均匀分布在圆形分流板10上,所述的圆孔All内均穿插有冷流体管束12,所述的冷流体管束12在竖向之间均连接有鳞片13,换热器本体I内部的中部安装有横向的折流板14,所述的折流板为半圆盘结构,折流板14上开设有圆孔B15,所述的圆孔B15成排均匀分布在折流板14上,所述的冷流体管束12通过圆形分流板穿插于折流板14,所述的折流板14至少包括三个,从右向左依次分别为:第一个折流板14-1、第二个折流板14-2和第三个折流板14-3,所述的第一个折流板14-1的顶部与换热器本体I内部的上侧面连接,所述的第二个折流板14-2的顶部与换热器本体I内部的下侧面连接,所述的第三个折流板14-3的顶部与换热器本体I内部的上侧面连接。
[0023]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冷流体从冷流体进口进入,通过圆形分流板,将冷流体分成若干冷流体管束,冷流体管束通过圆孔A进入通过折流板从冷流体出口出去,热流体从热流体进口进入通过折流板,折流板不仅防止热流体短路,增加热流体的流动速度,还迫使热流体按照规定的路径多次错流通过冷流体管束,使换热路径大大增加,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冷流体管束竖向之间设置有鳞片,大大增加了热流体与冷流体的接触面积,降温效果更好,降温后的热流体通过热流体出口流出,支架安装在换热器的底部,保证整个换热器的稳定性,换热器内部的污垢可以通过排污口排出,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简单、成本低、功能全面和降温效果好的优点。
[0024]实施例2
[0025]如图1-5所示,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它包括换热器本体1,所述的换热器本体I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左椭圆形封头2和右椭圆形封头3,所述的左椭圆形封头2的中部安装有冷流体出口 4,所述的右椭圆形封头3的中部安装有冷流体进口 5,所述的换热器本体I上侧面的左端安装有热流体出口 6,右端安装有热流体进口 7,所述的换热器本体I下侧面的左端安装有排污口 8,换热器本体I下侧面中部安装有支架9,所述的换热器本体I的内部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横向的圆形分流板10,所述的圆形分流板10开设有圆孔Al I,所述的圆孔Al I成排均匀分布在圆形分流板10上,所述的圆孔All内均穿插有冷流体管束12,所述的冷流体管束12在竖向之间均连接有鳞片13,换热器本体I内部的中部安装有横向的折流板14,所述的折流板为半圆盘结构,折流板14上开设有圆孔B15,所述的圆孔B15成排均匀分布在折流板14上,所述的冷流体管束12通过圆形分流板穿插于折流板14,所述的折流板14至少包括三个,从右向左依次分别为:第一个折流板14-1、第二个折流板14-2和第三个折流板14-3,所述的第一个折流板14-1的顶部与换热器本体I内部的上侧面连接,所述的第二个折流板14-2的顶部与换热器本体I内部的下侧面连接,所述的第三个折流板14-3的顶部与换热器本体I内部的上侧面连接。
[0026]所述的冷流体管束12与圆孔All的数量保持一致。
[0027]所述的圆孔B15和圆孔All的大小相同且成——对应的结构。
[0028]所述的第一个折流板14-1、第二个折流板14-2和第三个折流板14_3结构相同且均匀分布在换热器本体I的内部。
[0029]所述的支架9数量至少为一个。
[0030]所述的左椭圆形封头2和右椭圆形封头3结构相同。
[0031 ] 所述的冷流体出口 4和冷流体进口 5结构相同。
[0032]所述的热流体出口 6和热流体进口 7结构相同。
[0033]所述的鳞片13在冷流体管束12竖向之间至少每隔5cm设置一处鳞片。
[0034]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冷流体从冷流体进口进入,通过圆形分流板,将冷流体分成冷流体管束,冷流体管束和圆孔A的数量保持一致,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冷流体管束通过圆孔A进入通过折流板从冷流体出口出去,热流体从热流体进口进入通过折流板,多个折流板错开排列,不仅防止热流体短路,增加热流体的流动速度,还迫使热流体按照规定的路径多次错流通过冷流体管束,使换热路径大大增加,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冷流体管束竖向之间设置有鳞片,设置多处鳞片,大大增加了热流体与冷流体的接触面积,降温效果更好,降温后的热流体通过热流体出口流出,支架安装在换热器的底部,设置多个支架,保证整个换热器的稳定性,换热器内部的污垢可以通过排污口排出,左椭圆形封头和右椭圆形封头、冷流体出口和冷流体进口、热流体出口和热流体进口结构均相同,使整个换热器美观大方,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简单、成本低、功能全面和降温效果好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它包括换热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本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左椭圆形封头和右椭圆形封头,所述的左椭圆形封头的中部安装有冷流体出口,所述的右椭圆形封头的中部安装有冷流体进口,所述的换热器本体上侧面的左端安装有热流体出口,右端安装有热流体进口,所述的换热器本体下侧面的左端安装有排污口,换热器本体下侧面中部安装有支架,所述的换热器本体的内部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横向的圆形分流板,所述的圆形分流板开设有圆孔A,所述的圆孔A成排均匀分布在圆形分流板上,所述的圆孔A内均穿插有冷流体管束,所述的冷流体管束在竖向之间均连接有鳞片,换热器本体内部的中部安装有横向的折流板,所述的折流板为半圆盘结构,折流板上开设有圆孔B,所述的圆孔B成排均匀分布在折流板上,所述的冷流体管束通过圆形分流板穿插于折流板,所述的折流板至少包括三个,从右向左依次分别为:第一个折流板、第二个折流板和第三个折流板,所述的第一个折流板的顶部与换热器本体内部的上侧面连接,所述的第二个折流板的顶部与换热器本体内部的下侧面连接,所述的第三个折流板的顶部与换热器本体内部的上侧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流体管束与圆孔A的数量保持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孔B和圆孔A的大小相同且成 对应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个折流板、第二个折流板和第三个折流板结构相同且均匀分布在换热器本体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数量至少为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椭圆形封头和右椭圆形封头结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流体出口和冷流体进口结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流体出口和热流体进口结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鳞片在冷流体管束竖向之间至少每隔5cm设置一处鳞片。
【文档编号】F28D7/16GK204154156SQ201420521429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2日
【发明者】庞海松, 邵翔宇, 李永, 周明, 张凤, 程晓凤, 张志勇, 王春, 郭以拿 申请人:平煤神马机械装备集团河南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