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三次风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41931阅读:8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锅炉燃尽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锅炉三次风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国内小型煤粉炉采用钢球磨较多,从调节负荷的灵活性考虑,其大多用户又采用钢球磨中储仓热风送粉,三次风(磨煤机乏气)中带有约占锅炉燃煤量15%的煤粉,磨煤机选型越大或锅炉蒸发量越小,则三次风(磨煤机乏气)中带有煤粉量占比越大,锅炉三次风率一般占20-30%,三次风温低,三次风常规布置在主燃烧器上方,三次风中的煤粉燃烬较差。同时三次风率一般占20-30%,影响空气分级燃烧的布置,若采用低氮燃烧,三次风中的煤粉更难燃烬。

对带有三次风的煤粉锅炉(煤质可燃基挥发份~35%,灰分~30%,收到基低位热值20mj/kg),若采用低氮燃烧,其飞灰含碳量一般在4-5%,煤粉燃尽率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锅炉三次风布置结构,其能够有效提高煤粉燃尽率。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锅炉三次风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主燃烧区上部和中部均布置有三次风出口,两个所述三次风出口分别通过支管连接分离装置一端,所述分离装置另一端连接主管,所述主管内通入三次风。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主燃烧区中部的三次风出口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一次风出口;

位于所述主燃烧区上部的三次风出口下方为一次风出口、上方为二次风出口。

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后,通过分离装置将三次风分成两股,分别位于主燃烧区上部和中部,这样能将三次风中的煤粉在主燃烧高温区更好的混合,提高三次风燃烧区强度,同时三次风低位布置,可有效提高三次风的燃尽时间,提高锅炉煤粉的燃尽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所示,一种锅炉三次风布置结构,主燃烧区上部和中部均布置有三次风出口1,两个三次风出口1分别通过支管2连接分离装置3一端,分离装置3另一端连接主管4,主管4内通入三次风,这边的分离装置一个进口、两个出口,类似三通接头。

位于主燃烧区中部的三次风出口1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一次风出口5;位于主燃烧区上部的三次风出口1下方为一次风出口5、上方为二次风出口6。

本发明的三次风在主燃烧区低位布置,有效提高燃烬率,同时不影响锅炉的空气分级效果。目前该新型三次风布置结构已在公司产品的技术改造上加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公司170t/h煤粉炉飞灰含碳量在3%左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锅炉燃尽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锅炉三次风布置结构,其能够有效提高煤粉燃尽率,主燃烧区上部和中部均布置有三次风出口,两个所述三次风出口分别通过支管连接分离装置一端,所述分离装置另一端连接主管,所述主管内通入三次风。

技术研发人员:薛金彪;诸伟;汤金峰;何巍;熊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09
技术公布日:2018.0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