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压沸腾炉排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284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增压沸腾炉排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为一沸腾锅炉气控排渣装置属于沸腾锅炉技术领域

现有增压沸腾炉的排渣方案有如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1980年出版的文献ASME-80-GT-189揭示的这样一种方案采用一根斜管将灰渣从沸腾炉底部引入近旁一个管柱的底部,灰渣在其中流化、提升,并由管柱外侧的水夹套冷却,灰渣由此管柱上部排入储渣罐,然后经由锁式灰斗定期排出系统之外。此方案中灰渣经由一根斜管流入近旁管柱底部时容易堵塞,并且为使灰渣冷却,管柱必须带有水夹套,增加了装置的复杂性。
在第二届中国流态化会议的文摘中,介绍了一种用于化肥生产中的“脉冲气控供料装置”,其结构是一根垂直下料立管,上端通入供料斗,下端伸入一个底部封闭的气盒内,气盒用作为小流化床,向气盒中采用脉冲方式供气,将其中物料流化并吹出盒外,控制供气量和供气时间来控制立管中固体物料的流动。在封闭的压力系统中该装置立管两端的压力不易稳定。粉粒状固体在立管中流动时立管中的流动气体会影响固体的流量,特别当脉冲气供入小流化床时封闭罐内压力升高,这时会有一股气体沿立管向上流,这股气体会阻碍立管中固体的流动,供气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会使固体流量反而逐渐减少,严重时会使立管中固体搭桥堵塞、影响供料的可靠和稳定。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排渣量控制稳定、排除故障方便,环境清洁,回收灰渣余热的增压沸腾炉排渣装置。
本发明的具体解决方案是(见图1)一根立管的上端通入沸腾炉床底部,下端伸入一个小流化床内,炉床内灰渣由立管流入小流化床。立管下端和小流化床封闭在罐体〔2〕内,在小流化床侧壁下部由小孔向床内采用脉冲或连续方式供气,将灰渣经由立管和小流化床间的环形间隙吹出床外,从而排出炉床内灰渣,停止供气时排渣也停止。排出的灰渣被罐体〔2〕底部的气力输送装置送至储渣罐。
在小流化床底部焊有滑槽,小流化床的底板〔10〕可在槽中滑动。利用一套阀杆系统可抽开或插上底板〔10〕。在罐体〔2〕上接有一根均压管〔3〕,均压管另一端接至沸腾炉膛的悬浮段,以使罐体〔2〕内的压力能及时和炉膛相均衡。在罐体〔2〕的下部设有气力输送喷咀〔5〕和输送管道〔7〕。输送管〔7〕的另一端接至储渣罐。气力输送装置将小流化床排出的灰渣送至储渣罐,然后通过一变压罐定期将灰渣排出系统之外。在罐体〔2〕中可设置一金属网〔9〕和吹扫风管〔8〕,并开一手孔〔4〕,罐体〔2〕的最下端有一法兰孔〔6〕,平时用法兰盖封闭。
本发明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特点开启底板〔10〕和底部法兰〔6〕可直接清理立管中的堵塞故障及停炉时排出炉中剩余炉渣。运行中当立管中落下较大渣块不能由立管〔1〕和小流化床〔11〕间的环形间隙吹出造成堵塞时,可抽开底板〔10〕排除这些大块炉渣。此外,在气路发生故障没有空气将炉渣吹出小流化床〔11〕时,可将底板〔10〕作为滑阀的滑板使用,适当开启底板〔10〕排渣。
均压管〔3〕的设置使罐体〔2〕内压力能及时通过均压管和炉膛相均衡。避免了立管两端较大的压力波动。消除了压力不能及时均衡时会出现的大供气量下排渣量反而减少及立管中灰渣搭桥等不利情况,冷态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中若不设置均压管,小流化床〔11〕中供气量和排渣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出现了峰值,这不只限制了最大排渣量,也给调节带来困难。均压管〔3〕的设置消除了上述关系曲线中的峰值,随着供气量的增加,排渣量也增加。便于实现自动调节,保持装置稳定可靠地运行。同时由于罐体〔2〕压力能及时和炉膛相均衡,所以罐体〔2〕不必有很大的容积来减少脉冲供气时的压力波动。罐体〔2〕的体积减小,既节省材料又能节省场地。
气力输送装置不仅使灰渣远距离输送,保持锅炉房清洁,改善工人劳动条件,而且在输送过程中输送气将灰渣冷却至较低温度。减轻后续处理设备的热负荷,降低对后续设备制作材料的要求,节省设备投资。同时又节省了专用的灰渣冷却装置。在输送过程中,输送气被灰渣加热,这部分气体经除尘后可以以利用,从而回收了一部分灰渣带走的废热,提高了热利用率。
金属网〔9〕可把灰渣中有时会含有的造成输送管道堵塞的较大渣块滞留在网上,定时通过手孔〔4〕加以清理、避免了输送管道的堵塞。
吹扫风管〔8〕可清理金属网眼和锥斗下部等狭小通路处的灰渣堵塞。
因此本装置能可靠地解决增压沸腾炉灰渣的定量稳定排放、输送、冷却及余热回收等问题。
图1是本发明的增压沸腾炉排渣装置图。
图2表示本发明的装置在增压沸腾炉系统中的安装情况。图2中〔13〕是增压沸腾炉;〔14〕是均压管;〔15〕是本发明的渣罐;〔16〕是储渣罐;〔17〕是排气管;〔18〕是背压控制阀。
增压沸腾炉试验设备采用了本装置,运行中温度为880℃的炉渣被均匀地排出炉外。排渣量控制稳定、可靠。运行中可根据不同工况的不同加煤量来调节相应的排渣量,保持沸腾床内固定的床高。排出的炉渣经三米长输送管道到达储渣罐,在环境温度约10℃,输送空气气源温度约40℃时,灰渣到达储渣罐后温度降低到200℃以下。
本装置也可用于有其它定量排料要求的过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增压沸腾炉排渣装置,它由通入沸腾炉床底部的立管[1],罐体[2]及立管底部的小流化床[11]组成,其特征在于小流化床有活动底板[10],在罐体[2]和炉膛间接有一根均压管[3],在罐体[2]的底部有一气力输送的喷咀[5]和输送管[7]。
2.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罐体〔2〕中有一金属网〔9〕。
3.按照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罐体〔2〕的下部和金属网〔9〕的上面设有吹扫风管〔8〕。
专利摘要
本装置主要结构是一根排渣立管上端通入炉膛内流化床底部。下端伸入一底板可活动的小流化床。在立管两端的容器间接通一均压管,以获得良好的排渣控制特性。本装置中设置了气力输送系统,在将炉渣输送至渣场的同时又冷却了灰渣,并且被加热的输送气可加以利用。因此,本装置同时解决了灰渣从炉床的定量排出、输送、冷却及灰渣余热利用等问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本装置也可用于其它有定量排料要求的过程中。
文档编号F23J1/00GK85200147SQ85200147
公开日1986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1985年4月1日
发明者沈湘林 申请人:南京工学院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