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圆柱体燃气远红外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585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式圆柱体燃气远红外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为立式园柱体燃气远红外燃烧器,所属技术领域
为用于燃烧气体或燃烧在压力下以液状贮存的气体的燃烧器(F23D)。
目前的大气式燃气燃烧器,都是平面型的,不论用于采暖还是用于加热热水器,均存在有以下的缺点不易安装排烟道;在室内直接燃烧污染室内空气;热效率低,不适合热水器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高热效率,便易安装排烟道,减少室内污染。
本实用新型如附图,由喷咀〔1〕,引射管〔2〕,支架〔3〕,内网〔4〕,外网〔5〕,分流管〔6〕,上封盖〔7〕,下封盖〔8〕,螺旋网托〔9〕,分流孔〔10〕组成。上封盖〔7〕与分流管〔6〕连接,下封盖〔8〕与引射管〔2〕连接,喷咀〔1〕连接在引射管〔2〕下部的调节槽内,外网〔5〕、支架〔3〕、内网〔4〕利用上封盖〔7〕和下封盖〔8〕的园形槽加以固定,内网〔4〕用螺旋网托〔9〕支撑,外网〔5〕用支架〔3〕支撑,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网变形,同时用耐热封堵材料封闭, 燃烧器的整体形状是立式园柱形的结构,园形支架〔3〕的内边按装内网〔4〕和螺旋网托〔9〕,外边按装外网〔5〕。园柱面外径为φ80-120mm,网高120-160mm。分流孔〔10〕密度为8-10个/cm2,孔〔10〕直径为2mm,内网〔4〕与外网〔5〕之间的距离为4-12mm。喷咀直径、螺旋网托〔9〕的螺距、分流管〔6〕直径及引射管〔2〕的相互位置,随燃气种类及用途不同而相应调节。外金属网〔5〕为单层8目的铁铬铝合金丝网,内网〔4〕为双层44目铁铬铝合金网,内外网之间的距离为4-12mm。
燃烧器的上下封盖要注意各封闭处都要封严,防止存有缝隙,以防止漏气回火。上封盖〔7〕,下封盖〔8〕,引射管〔2〕均要求镀锌。
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用于家庭取暖,也可以用于工业上热水器,这时可根据需要把整个装置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例为园柱面外径φ110mm,网高125mm,喷咀〔1〕直径φ1.0mm,分流管〔6〕直径36mm,分流孔〔10〕的孔密度10个/cm2,孔〔10〕的直径为2mm,引射管〔2〕直径23mm,引射管长〔2〕120mm,引射管〔2〕与分流管〔6〕距离5mm,螺旋网托〔9〕的螺距15mm,内网〔4〕与外网〔5〕的距离为6mm。
燃气从喷咀〔1〕喷出,靠其自身的压力喷入引射管〔2〕,同时吸入一次空气,本装置要求过剩空气系数(过剩空气系数是实际空气量和理论空气需要量之比)。a≥1,一次空气燃气经引射管〔2〕引射,与空气充分混合,然后喷出至分流管〔6〕,喷入分流管〔6〕的气体,一部分由分流管〔6〕上的分流孔〔10〕逸出而至内网〔4〕和外网〔5〕的上半部燃烧,另一部分立体则不能从分流孔〔10〕逸出,而是反射到引射管〔2〕外围的下半部,然后飘逸到内网〔4〕和外网〔5〕的下半部燃烧。
由于燃气经引射管〔2〕的引射,混合、扩散和分流管〔6〕的分流作用,使约燃烧一次空气能够充分混合并均匀分散到整个金属网面,这时,在外金属网〔5〕处点燃该燃烧器,燃烧面就会均匀地燃烧起来,因为过剩空气系数a≥1,所以本装置处于无焰燃烧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体积小,而燃烧面积和幅射面积大,燃烧完全,热强度大,该燃烧器可上升置被加热容器的内壁之中,直接热效率高,结构简单,重量轻,制造工艺简单,材料消耗少。
权利要求
1.一种由喷咀[1]、引射管[2]、支架[3]、内网[4]、外网[5]、上封盖[7]、下封盖[8]组成的燃气远红外燃烧器,其特征是上封盖[7]连接一分流管[6],网[5]内有螺旋网托[9],分流管[6]上有分流孔[10],燃烧器的整体形状是立式园柱形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
1规定的远红外燃烧器,其特征是内网〔4〕与外网〔5〕之间的距离为4-12mm。
3.根据权利要求
1规定的远红外燃烧器,其特征是分流管〔6〕上的孔〔10〕密度为8-10个/cm2,孔〔10〕的直径为2mm。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立式圆柱形燃气远红外燃烧器,属于用于燃烧气体或燃烧在压力下以液状贮存的气体的燃烧器。该装置由喷嘴、引射管、支架、内外金属网、分流管、上下封盖、螺旋网托、分流孔组成。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以往燃烧器热效率低,易污染空气,不易安装排烟道等缺点,采用立式圆柱形的结构,使该燃烧器可以上升置入被加热容器的内壁之中,大大提高了热效率。可用于热水器和家庭取暖。
文档编号F23D14/00GK86206016SQ86206016
公开日1987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1986年8月21日
发明者阎国庆 申请人:阎国庆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