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4911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调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空气进行湿度调节的调湿装置,尤其涉及进行制冷循环进行吸附剂的再生和冷却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那样已知有利用吸附剂和制冷循环对空气进行湿度调节的调湿装置。该调湿装置具有2个吸附单元。各吸附单元包括充填有吸附剂的网眼容器和贯通网眼容器的制冷剂管。各吸附单元的制冷剂管与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连接。在所述调湿装置上设有对送往各吸附单元的空气进行切换用的风门。
在所述调湿装置的运转中,制冷剂回路的压缩机运转,进行2个吸附单元中的一方为蒸发器、另一方为冷凝器的制冷循环。在制冷剂回路中,通过操作四通切换阀来切换制冷剂的循环方向,各吸附单元交替地起到蒸发器的功能或冷凝器的功能。
在所述调湿装置的加湿运转中,将从室外流向室内的供气向成为冷凝器的吸附单元引导,并用脱离了吸附剂的水分对供气进行加湿。此时,将从室内流向室外的排气向成为蒸发器的吸附单元引导,并用吸附剂回收排气中的水分。另一方面,在调湿装置的除湿运转中,将从室外流向室内的供气向成为蒸发器的吸附单元引导,并由吸附剂吸附吸气中的水分。此时,将从室内流向室外的排气向成为冷凝器的吸附单元引导,并将脱离了吸附剂的水分与排气一起排向室外。
作为具有与上述吸附单元相同功能的单元,有专利文献2所揭示的热交换构件。在该热交换构件中,在铜管的周围设有板状的翅片,由该铜管或翅片的表面支承吸附剂。并且,该热交换构件利用在铜管内流动的流体对吸附剂进行加热或冷却。
另外,作为所述调湿装置,还有专利文献3所揭示的调湿装置。该调湿装置是在壳体内形成使室外空间和室内空间连通的空气通道,在该空气通道具有吸附元件。并且,通过使室外空气OA流向所述吸附元件,例如将室外空气OA的水分吸附,作为除湿空气(调湿空气SA)而向室内空间供给。另外,例如使吸附在吸附元件上的水分脱水,将该水分加入室外空气OA,作为加湿空气(调湿空气SA)而向室内空间供给。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8-18966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7-26564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9-329371号公报然而,在上述以往的调湿装置中,为了再生吸附剂时,必须每次在制冷剂回路中切换制冷剂的循环方向,而每次都会发生噪音。因此,有可能导致调湿装置发生的噪音进入室内、影响室内舒适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将噪音发生源与设在室内的调湿装置的本体壳体隔开而提供一种安静舒适的调湿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将具有制冷剂回路60的压缩机63的压缩机单元91配置在本体壳体11外。
具体地说,第1发明的调湿装置是将除湿后的第1空气和加湿后的第2空气中的一方向室内供给,将另一方向室外排出。并具有制冷剂回路60、本体单元90以及压缩机单元91,所述制冷剂回路60连接对吸附剂进行支承的第1及第2热交换器61、62并进行制冷循环,且可将制冷剂循环方向反转;所述本体单元90设有本体壳体11和切换机构,在所述本体壳体11内部的空气通道设有所述热交换器61、62,所述切换机构根据所述制冷剂回路60中的制冷剂循环方向而对所述壳体11内的空气的流通路径进行切换,以使第1空气通过所述热交换器61、62中成为蒸发器的一方,使第2空气通过成为冷凝器的一方;所述压缩机单元91配置在该本体壳体11外,且设有所述制冷剂回路60的压缩机63。
在上述第1发明中,在制冷剂回路60中,通过反转机构64的切换而交替反复地进行2个制冷循环动作。在第1制冷循环动作中,第2空气被送往成为冷凝器的第1热交换器61,第1空气被送往成为蒸发器的第2热交换器62。并且在第1热交换器61中,吸附剂被制冷剂加热后再生,脱离了吸附剂的水分加入第2空气。另外,在第2热交换器62中,第1空气中的水分由吸附剂吸附,此时生成的吸附热量被制冷剂吸收。另一方面,在第2制冷循环动作中,利用切换机构切换成不同于第1制冷循环动作中的流通路径,将第1空气送往成为所述蒸发器的第1热交换器61,将第2空气送往成为冷凝器的第2热交换器62。在第1热交换器61中,第1空气中的水分由吸附剂吸附,此时生成的吸附热量被制冷剂吸收。而在第2热交换器62中,吸附剂被制冷剂加热后再生,脱离了吸附剂的水分加入第2空气。调湿装置10将除湿后的第1空气或加湿后的第2空气向室内供给。
虽然如上所述,在切换制冷剂的循环方向时压缩机63会发生噪音,但在本发明中,由于将具有制冷剂回路60的压缩机63的压缩机单元91配置在本体壳体11外,故通过在室内将发生噪音的压缩机单元1配置在声音不引人注意的位置,或将本体壳体11配置在室内而将压缩机单元91配置在室外等,即可将压缩机单元91配置在适当的位置,获得安静而舒适的调湿装置。通过分开压缩机单元91,相应可获得配置在室内的本体壳体11的紧凑化。
第2发明是在所述第1发明中,使所述制冷剂回路60的制冷剂循环方向反转用的反转机构64设置在所述压缩机单元91内。而第3发明是在所述第2发明中,所述制冷剂回路60的膨胀机构65设置在所述压缩机单元91内。
采用这些发明,噪音发生源就远离本体壳体11。由此还可减小制冷剂切换声音。
第4发明是在所述第1发明中,所述压缩机单元91配置在室外。第5发明是所述压缩机单元91配置在室内的机械室。
在这些发明中,将容易发生噪音的压缩机单元91配置在室外或室内的机械室。而将噪音发生源较少的本体壳体11配置在室内,可获得安静而舒适的调湿装置。
第6发明是在所述第1发明中,所述压缩机单元91被密封容器状的压缩机壳体92覆盖。
采用上述第6发明,由于可利用压缩机壳体92封闭压缩机的噪声,故将噪音严重的压缩机单元91配置在室内不易觉察声音的位置时,即可有效解决噪音问题。
第7发明是在所述第1发明中,所述本体壳体11形成为扁平的箱状,向本体壳体11内取入空气的供气风扇25和排气风扇26由从风扇壳体的侧方吸气而向前方吹出的多翼风扇构成,且配置成其叶轮的轴心朝向所述本体壳体11的厚度方向的状态。
在上述第7发明中,由于压缩机63配置在本体壳体11的外侧,故本体壳体11的厚度不会被限制为压缩机63的高度。并且,如果将叶轮轴心方向的风扇整体尺寸相对于叶轮直径而言较小的薄型风扇配置成其叶轮轴心朝向所述本体壳体11的厚度方向的状态,则可减薄本体壳体11的厚度。
第8发明是在所述第1发明中,所述第1及第2热交换器61、62配置成使空气向所述本体壳体11厚度方向通过。
在第8发明中,由于将第1及第2热交换器61、62配置成使本体壳体11的厚度方向与第1及第2热交换器61、62的厚度方向一致,故可进一步减薄本体壳体11的厚度。
第9发明是在所述第1发明中,在所述本体壳体11上分别设有将与室内连通的管道72、74予以连接用的吹出口24及吸入口22、将与室外连通的管道71、73予以连接用的吹出口23及吸入口21。
在上述第9发明中,通过利用使室内及室外与本体壳体11连通的管道71、72、73、74,可将调湿装置配置在最佳位置。
第10发明是将调湿装置设在天花板背面。而第11发明是将调湿装置设在室内的地面上。
采用这些发明,调湿装置即使是配置在天花板背面或室内地面上时,也可显著发挥本发明的作用效果。
第12发明是在所述壳体本体11上分别设有使该壳体本体11与室内直接连通的吹出口24及吸入口22、将与室外连通的管道71、73予以连接用的吹出口23及吸入口21。
在上述第12发明中,由于不必设置与室内连通的管道72、74,故可有效利用天花板等的空间。
第13发明是在所述第1发明中,具有设置在所述本体壳体11内的供气风扇25及排气风扇26,所述本体壳体11形成为箱状,所述本体壳体11的内部空间被划分为沿着该本体壳体11的1个侧板即风扇侧侧板13的第1空间17和剩余的第2空间18,在所述第1空间17配置供气风扇25及排气风扇26,在所述第2空间18配置第1及第2热交换器61、62和切换机构。
在第13发明中,由于分开具有压缩机63的压缩机单元91,因此本体壳体11内不需要压缩机63的设置空间,可使配置在室内的本体壳体11紧凑化。此外,在该发明中,本体壳体11内被划分的空间中,在沿着一方的风扇侧侧板13的第1空间17配置供气风扇25及排气风扇26,在另一方的第2空间18配置第1及第2热交换器61、62。因此,与将各风扇25、26配置在本体壳体11的对角线上的场合相比,可使装置整体非常紧凑化,即使在天花板那样的狭小的区域也容易设置调湿装置。
第14发明是在所述第13发明中,在与所述本体壳体11的风扇侧侧板13正交的侧板14、15中的一方设有与室内连通的供气口24和内气吸入口22,在另一方设有与室外连通的排气口23和外气吸入口21,在所述第2空间18,在与所述风扇侧侧板13正交的方向并排地邻接形成有收纳所述第1热交换器61的第1热交换室41和收纳第2热交换器62的第2热交换室42,此外,在所述第2空间18设有第1空气流入道43及第1空气流出道44、第2空气流入道45及第2空气流出道46,其中第1空气流入道43及第1空气流出道44沿着面对所述第1热交换室41和所述第2热交换室42双方的一对侧板32、33中的一方延伸并在本体壳体11的厚度方向重叠配置;第2空气流入道45及第2空气流出道46沿着该一对侧板32、33中的另一方延伸并在本体壳体11的厚度方向重叠配置,所述各流出道44、46通过风扇侧连通口75、76与第1空间17连通。
在上述第14发明中,进入本体壳体11内的空气流入第1或第2空气流入道45,通过第1或第2热交换器61、62而被除湿或加湿。然后,第1空气流出道44的空气通过风扇侧连通口76,第2空气流出道46的空气通过风扇侧连通口75,这些各流出道44、46的空气中的一方被供气风扇25排出,另一方被排气风扇26排出。
在本发明中,可将与室内连通的管道72、74与设在本体壳体11的1个侧板上的供气口24和内气吸入口22连接,并将与室外连通的管道71、73与设在另一个侧板上的排气口23和外气吸入口21连接。因此,可将各管道71、72……向着室内或室外配置成直线状,从而使管道71、72……容易配管,且可减小设置空间。
第15发明是,在所述第13发明中,在所述本体壳体11的风扇侧侧板13上设有与室内连通的供气口24和与室外连通的排气口23,在与所述风扇侧侧板13互为相对的侧板12上设有内气吸入口22和外气吸入口21,在所述第2空间18,在沿所述风扇侧侧板13的长度方向并排邻接形成有收纳所述第1热交换器61的第1热交换室41和收纳第2热交换器62的第2热交换室42,在所述第2空间18,还在面对所述第1热交换室41和所述第2热交换室42双方的一对侧板32、33中的一方与面对所述风扇侧侧板13的侧板12之间,设有沿该侧板12延伸且在本体壳体11的厚度方向重叠配置的第1空气流入道43及第2空气流入道45;在该一对侧板32、33中的另一方与所述风扇侧侧板13之间,设有沿该风扇侧侧板13延伸且在本体壳体11的厚度方向重叠配置的第1空气流出道44及第2空气流出道46,所述各流出道44、46通过风扇侧连通口75、76而与第1空间17连通。
在上述第15发明中,从内气吸入口22及外气吸入口21进入本体壳体11内的空气流入第1或第2流入道44、45,通过第1或第2热交换器61、62被除湿或加湿。然后,第1空气流出道44的空气通过风扇侧连通口76,第2空气流出道46的空气通过风扇侧连通口75,这些各流出道44、46的空气中的一方被供气风扇25排出,另一方被排气风扇26排出。
在本发明中,沿着在风扇侧侧板13的长度方向并排的第1热交换室41及第2热交换室42的连续的侧面中的一方设置第1空气流入道43及第2空气流入道45,沿着另一方设置第1空气流出道44及第2空气流出道46。因此,调湿装置的本体壳体11成为在与风扇侧侧板13正交的方向较长的形状。并且,在该调湿装置的长度方向(即与风扇侧侧板13正交的方向)可配置所述管道71、72……,可减小风扇侧侧板13的长度方向的调湿装置设置空间。
第16发明是,在所述第13发明中,所述供气风扇25和排气风扇26由从风扇壳体侧方吸气而向前方吹出的多翼风扇构成,配置成其叶轮的轴心朝向所述本体壳体11的厚度方向。
采用所述第16发明,当采用叶轮的轴心方向的风扇整体尺寸相对于叶轮的直径较小的薄型风扇时,可减薄调湿装置的厚度。
第17发明是,在所述第16发明中,所述供气风扇25其风扇壳体侧方的吸入口27朝向所述风扇侧连通口75、76中的任一方,所述排气风扇26配置成其风扇壳体侧方的吸入口28朝向所述风扇侧连通口75、76中的另一方。
在所述第17的发明中,风扇壳体侧方的吸入口27、28朝向风扇侧连通口75、76。因此,被第1或第2流出道44、46中的热交换器61、62除湿或加湿的空气被各风扇25、26从各风扇侧连通口75、76顺利地吸入。因此,空气的阻力变小,调湿装置的效率得到提高。
第18发明是,在所述第13发明中,与所述第1及第2热交换器61、62连接的制冷剂回路60的配管沿本体壳体11的顶板配置。
在所述第18发明中,沿本体壳体11的顶板配置制冷剂回路60的配管。因此,可从上侧设置制冷剂回路60,并可从上方对制冷剂回路60进行维修保养。
第19发明是,在所述第1发明中,具有沿着所述第1及第2热交换器61、62的室外空气的流入面配置形成的室外侧过滤器124。
在所述第19发明中,流过室外侧过滤器124的室外空气OA从所述热交换器61、62的流入面流过该热交换器61、62的流通空间。此时,室外空气OA中的尘埃被室外侧过滤器124捕捉。并且,例如通过使室外空气OA中的水分被热交换器61、62吸附,将室外空气OA除湿。另外,例如通过使吸附在热交换器61、62上的水分脱离,将该水分加入室外空气OA,以将室外空气OA加湿。
然而,一般为了降低流过热交换器61、62的被处理空气的通气阻力和提高被处理空气与热交换器61、62的接触效率,而将热交换器61、62的流入面设计成较大的面积。对此,在第19发明中,沿热交换器61、62的流入面配置形成室外侧过滤器124。因此,可扩大室外空气OA在室外侧过滤器124上的流入面积,可抑制因设置室外侧过滤器124所引起的压力损失上升。另外,通过如此扩大室外侧过滤器124的捕捉面,室外空气OA中的尘埃就容易分散地被室外侧过滤器124捕捉。因此,可在室外侧过滤器124上抑制因局部捕捉尘埃而导致室外侧过滤器124发生堵塞、通气压力损失上升的现象。
第20发明是,在所述第19发明中,在所述本体壳体11内,形成有配置第1热交换器61的第1通道41、和配置第2热交换器62的第2通道42,所述室外侧过滤器124具有配置在第1通道41内的第1过滤器部124a、和配置在第2通道42内的第2过滤器部124b。
在第20发明中,沿室外空气OA在所述第1热交换器61中的流入面配置形成第1过滤器部124a。因此,可抑制因设置第1过滤器部124a所引起的通气压力损失的上升。并在本发明中,沿室外空气OA在所述第2热交换器62中的流入面配置形成第2过滤器部124b。因此,可抑制因设置第2过滤器部124b所引起的通气压力损失的上升。
第21发明是,在所述第20发明中,在所述室外侧过滤器124中,第1过滤器部124a和第2过滤器部124b成为一体,所述室外侧过滤器124横跨过室外空气在第1热交换器61中的流入面和室外空气在第2热交换器62中的流入面进行配置。
采用上述结构,第1过滤器部124a和第2过滤器部124b形成一体,且沿第1热交换器61的流入面和第2热交换器62的流入面双方配置形成。
第22发明是,在所述第21发明中,在所述本体壳体11内,第1热交换器61和第2热交换器62互相接近配置,第1热交换器61的流入面和第2热交换器62的流入面位于大致同一平面上。
在该第22发明中,可将第1过滤器部124a和第2过滤器部124b接近配置,并可沿第1、第2热交换器61、62的流入面配置形成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可将室外侧过滤器124作成一块平板或薄板状,紧凑地形成。
第23发明是,在所述第19发明中,在所述本体壳体11上形成有可将室外侧过滤器124取出的取出口161。
在所述第23发明中,可通过本体壳体11的取出口161将室外侧过滤器124向本体壳体11的外部取出,对室外侧过滤器124进行维修保养。
第24发明是,在所述第20发明中,对第1动作和第2动作进行切换,而第1动作是,使室外空气依次流过第1过滤器部124a、第1热交换器61而向室内空间供给,同时使室内空气依次流过第2热交换器62、第2过滤器部124b而向室外空间排出;第2动作是,使室外空气依次流过第2过滤器部124b、第2热交换器62而向室内空间供给,同时使室内空气依次流过第1热交换器61、第1过滤器部124a而向室外空间排出。
在所述第24发明中,第1动作时的室外空气OA依次流过第1过滤器部124a、第1热交换器61,故在第1过滤器部124a捕捉到第1动作时流通的室外空气OA中的尘埃。另一方面,第2动作时的室内空气RA与所述第1动作时的室外空气流动方向相反,即依次向第1热交换器61、第1过滤器部124a流动。因此,可利用室内空气RA将由第1过滤器部124a捕捉的尘埃吹起后向室外空间排出,可将第1过滤器部124a的尘埃除去。
另外,在本发明中,第2动作时的室外空气OA依次流过第2过滤器部124b、第2热交换器62,故在第2过滤器部124b上捕捉到第2动作时流通的室外空气OA中的尘埃。另一方面,第1动作时的室内空气RA与所述第2动作时的室外空气流动方向相反,即依次向第2热交换器62、第2过滤器部124b流动。因此,可利用室内空气RA将第2过滤器部124b捕捉的尘埃吹起后向室外空间排出,可将第2过滤器部124b的尘埃除去。
第25发明是,在所述第20发明中,具有配置在使室内空气流入第1通道41或第2通道42的通道中的室内侧过滤器123b,对第1动作和第2动作进行切换,第1动作是,使室外空气依次流过第1过滤器部124a、第1热交换器61而向室内空间供给,同时使室内空气依次流过室内侧过滤器123b、第2热交换器62、第2过滤器部124b而向室外空间排出;第2动作是,使室外空气依次流过第2过滤器部124b、第2热交换器62而向室内空间供给,同时使室内空气依次流过室内侧过滤器123b、第1热交换器61、第1过滤器部124a而向室外空间排出。
在所述第25发明中,可利用室内侧过滤器123b抑制在第1热交换器61和第2热交换62中附着室内空气RA中尘埃的现象。另外,通过重复第1动作和第2动作,可利用室内空气RA将附着在室外侧过滤器124上的室外空气OA中的尘埃吹起除去。
第26发明是,在所述第1或第19发明中,在所述本体壳体11内,形成有配置第1热交换器61的第1通道41、配置第2热交换器62的第2通道42、和使室内空气流入第1通道41或第2通道42的室内空气供给通道,且具有被配置在所述室内空气供给通道中的室内侧风扇123b。
在所述第26发明中,使室内空间和第1、第2通道41、42连通的室内空气供给通道形成在本体壳体11内,在该室内空气供给通道设有室内侧过滤器123b。因此,可抑制在第1动作时流入第2热交换器62的室内空气RA中的尘埃附着在第2热交换器62上。另外,可抑制在第2动作时流入第1热交换器61的室内空气RA中的尘埃附着在第1热交换器61上。
第27发明是,在所述第1或第19发明中,在所述本体壳体11内,形成有配置第1热交换器61的第1通道41、和配置第2热交换器62的第2通道42,具有还从所述本体壳体11内的第1通道41及第2通道42与室内空间侧的空气通道连接并面对室内空间的吸引口163、和配置在所述吸引开口163的开口部附近的室内侧过滤器123b。
在所述第27发明中,使室内空间和第1、第2通道41、42连通的室内空气供给通道形成在本体壳体11内,在该室内空气供给通道设有室内侧过滤器123b。因此,可抑制在第1动作时流入第2热交换器42的室内空气RA中的尘埃附着在第2热交换器42上。相反,可抑制在第2动作时流入第1热交换器41的室内空气RA中的尘埃附着在第1热交换器41上。
在本发明中,所述室内侧过滤器123b配置在面对室内空间配置的吸引口163的开口部附近。因此,可从室内空间容易地对所述室内侧过滤器123b进行更换或维修保养。
发明效果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由于把切换制冷剂循环方向时发生噪音的压缩机63配置在与本体壳体11分开的压缩机单元91侧,故可获得安静而紧凑的调湿装置。
另外,在所述第13发明中,将压缩机63配置在与本体壳体11分开的压缩机单元91侧,并在沿着本体壳体11内的发生侧侧板13的第1空间17配置供气风扇25及排气风扇26,在另一方的第2空间18配置第1及第2热交换器61、62和切换机构。因此,可获得本体壳体11的紧凑化,获得即使在天花板那样的狭小区域也容易设置的调湿装置。
采用所述第19发明,室外侧过滤器124配置形成在热交换器61、62的室外空气OA的流入面。因此,可扩大室外空气OA在室外侧过滤器124中的流入面,可抑制因设置室外侧过滤器124所引起的压力损失的上升。此外,由于可将室外空气OA的尘埃分散捕捉,故可抑制室外侧过滤器124堵塞时压力损失的上升。因此,可防止热交换器61、62的尘埃附着,并可降低通气压力损失,例如降低吸引风扇的动力负担。
在所述第20发明中,沿着室外空气OA在各热交换器61、62中的流入面配置形成对第1热交换器61进行保护的第1过滤器部124a和对第2热交换器62进行保护的第2过滤器部124b。因此,可抑制因设置各过滤器部124a、124b所引起的压力损失的上升。
采用所述第21发明,将第1过滤器部124a和第2过滤器部124b构成一体。因此,可紧凑地设计室外侧过滤器124。另外,例如在将室外侧过滤器124向本体壳体11外部卸下进行维修保养时,由于能一次卸下,故其作业性提高。
采用所述第22发明,将第1过滤器部124a和第2过滤器部124b接近配置,可形成一块平板或薄板状。因此,可进一步紧凑地设计室外侧过滤器124。另外,可提高室外侧过滤器124的设置性。
采用所述第23发明,可通过取出口161而容易地将室外侧过滤器124向本体壳体11的外部取出。因此,可提高室外侧过滤器124的维修保养性。
采用所述第24发明,在第1动作时和第2动作时,用室内空气RA将室外侧过滤器124所捕捉的尘埃吹散,并将这些尘埃与室内空气RA一起向室外空间排出。因此,通过对第1动作和第2动作交替地进行切换运转,可自动除去附着在室外侧过滤器124上的尘埃,可抑制室外侧过滤器124的尘埃堵塞。因此,可抑制室外侧过滤器124的压力损失的上升。另外,可减少室外侧过滤器124的更换和维修保养的频度。
采用所述第25发明,通过对第1动作和第2动作交替地进行切换运转,可利用室内空气RA除去附着在室外侧过滤器124上的尘埃,可抑制室外侧过滤器124的尘埃堵塞。另一方面,所述室内空气RA中的尘埃由室内侧过滤器123b捕捉。因此,可抑制室内空气RA中的尘埃附着在第1、第2热交换器61、62上。
采用所述第26发明,除了室外侧过滤器124外,还设置室内侧过滤器123b,因此可抑制室内空气RA中的尘埃附着在第1、第2热交换器61、62上。
采用所述第27发明,将室内侧过滤器123b配置在面对室内空间的吸引口163处。因此,可从室内空间容易地将室内侧过滤器123b卸下。因此,可提高室内侧过滤器123b的更换和维修保养的作业性。


图1是实施形态1的本体单元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形态1的本体单元的大致结构图,图(A)是图(B)的X-X向视图,图(B)是本体单元的俯视图,图(C)是图(B)的Y-Y向视图。
图3是实施形态1的制冷剂回路的配管系统图,图(A)表示第1制冷循环动作中状态,图(B)表示第2制冷循环动作中状态。
图4是实施形态1的压缩机单元的大致剖视图。
图5是表示除湿运转的第1动作中空气流动的本体单元大致结构图,图(A)是图(B)的X-X向视图,图(B)是本体单元的俯视图,图(C)是图(B)的Y-Y向视图。
图6是表示除湿运转的第2动作中空气流动的本体单元大致结构图,图(A)是图(B)的X-X向视图,图(B)是本体单元的俯视图,图(C)是图(B)的Y-Y向视图。
图7是表示加湿运转的第1动作中空气流动的本体单元大致结构图,图(A)是图(B)的X-X向视图,图(B)是本体单元的俯视图,图(C)是图(B)的Y-Y向视图。
图8是表示加湿运转的第2动作中空气流动的本体单元大致结构图,图(A)是图(B)的X-X向视图,图(B)是本体单元的俯视图,图(C)是图(B)的Y-Y向视图。
图9是实施形态2的调湿装置的大致结构图,图(A)是图(B)的X-X向视图,图(B)是调湿装置的俯视图,图(C)是图(B)的Y-Y向视图。
图10是实施形态3的本体单元的大致结构图,图(A)是图(B)的X-X向视图,图(B)是本体单元的俯视图,图(C)是图(B)的Y-Y向视图。
图11是实施形态4的本体单元的大致结构图,图(A)是图(B)的X-X向视图,图(B)是本体单元的俯视图,图(C)是图(B)的Y-Y向视图。
图12是实施形态5的调湿装置的大致结构图,图(A)是本体单元的俯视图,图(B)是从左侧看本体单元的内部,图(C)是从右侧看调湿装置的内部,图(D)是从后侧看本体单元的内部,图(E)是从正面侧看本体单元的内部。
图13是表示第1动作时空气流动的调湿装置大致结构图,图(A)是本体单元的俯视图,图(B)是从左侧看本体单元的内部,图(C)是从右侧看本体单元的内部。
图14是表示第2动作时空气流动的调湿装置的大致结构图,图(A)是本体单元的俯视图,图(B)是从左侧看本体单元的内部,图(C)是从右侧看本体单元的内部。
图15是表示实施形态5的本体单元上的过滤器取出动作的本体单元俯视图。
符号说明10调湿装置11本体壳体12第1侧板13第2侧板(风扇侧侧板)17第1空间18第2空间21外气吸入口22内气吸入口23排气吹出口(排气口)24供气吹出口(供气口)25供气风扇26排气风扇27吸入口41第1热交换室(第1通道)42第2热交换室(第2通道)43第1空气流入道44第1空气流出道45第2空气流入道46第2空气流出道60制冷剂回路 61第1热交换器62第2热交换器63压缩机64四通切换阀(反转机构)
65电动膨胀阀(膨胀机构)71室外空气吸入管道72室内空气吸入管道73排气吹出管道74供气吹出管道90本体单元91压缩机单元 123b第2预过滤器(室内侧过滤器)124室外侧过滤器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

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下面的实施形态本质上是较佳的例示,本发明并不限制其适用物和用途范围。
发明的实施形态1下面,根据

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形态的调湿装置10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和加湿,具有例如配置在室内天花板背面的本体单元90和配置在室外的压缩机单元91。在图2中,图(B)是俯视图,(C)是从Y方向看的向视图,(A)是从X方向看的向视图。另外,下面说明的“右”、“左”都是以图2为准。图1是从右上方看图2(B)中的本体单元90的立体图。
所述调湿装置10具有制冷剂回路60。该制冷剂回路60是设有第1热交换器61、第2热交换器62、压缩机63、作为反转机构的四通切换阀64和作为膨胀机构的电动膨胀阀65的闭回路,并充填有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60中,通过可反转地使充填的制冷剂循环而进行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对于制冷剂回路60的详细结构将后述。
如图2所示,所述本体单元90具有本体壳体11,在其内部空气通道中设置所述热交换器61、62。该本体壳体11俯视为大致正方形,且形成扁平的箱型。该本体壳体11的左侧壁部由第1侧板12构成,右侧壁部由作为风扇侧侧板的第2侧板13构成,正面侧壁部由第3侧板14构成,后侧壁部由第4侧板15构成。图1中,省略了第2侧板13、第4侧板15及顶板。
在所述本体壳体11左侧的第1侧板12上,在靠近其背面侧的第4侧板15的下侧形成有外气吸入口21,在靠近其正面侧的第3侧板14的下侧形成有内气吸入口22。另一方面,在本体壳体11右侧的第2侧板13上,在靠近其第4侧板15的下侧形成有排气吹出口23,在靠近其第3侧板14的下侧形成有供气吹出口24。
如图1双点划线所示,在所述本体壳体11的第1侧板12的外气吸入口21处连接有室外空气吸入管道71,在内气吸入口22处连接有室内空气吸入管道72。另一方面,在本体壳体11的第2侧板13的排气吹出口23处连接有排气吹出管道73,在供气吹出口24处连接有供气吹出管道74。这样,室内及室外与本体壳体11内连通。
如图2所示,在所述本体壳体11的内部,在比左右方向的中心部更靠近第2侧板处立设有第1隔板31。本体壳体11的内部空间16被该第1隔板31左右分隔。并且,第1隔板31的右侧成为第1空间,第1隔板31的左侧成为第2空间18。
在所述本体壳体11的第1空间17的内部,稍靠近第3侧板处立设有第7隔板37。由该第7隔板37将第1空间17一分为二。在被分割的第1空间17中,在第3侧板14侧收纳有供气风扇25,在第4侧板15侧收纳有排气风扇26。该供气风扇25和排气风扇26由从风扇壳体的侧方吸气并向前方吹出的多翼风扇构成。此外,所述排气风扇26连接在排气吹出口23处。所述供气风扇25连接在供气吹出口24处。所述供气风扇25和排气风扇26各自的叶轮的轴心朝向所述本体壳体11的厚度方向(图1的上侧)。
在所述本体壳体11的第2空间18,设有第2隔板32、第3隔板33和第6隔板36。第2隔板32立设在靠近第3侧板14处,第3隔板立设在靠近第4侧板15处。并且,第2空间18被第2隔板32及第3隔板33从正面侧向后侧分隔成3个空间。第6隔板36夹在第2隔板32与第3隔板之间的空间内。该第6隔板36立设在第2空间18的左右宽度方向中央。
夹在第2隔板32和第3隔板33之间的空间被第6隔板36左右分隔。其中,右侧空间构成第1热交换室41,在其内部配置第1热交换器61。另一方面,左侧空间构成第2热交换室42,在其内部配置第2热交换器62。
在所述第1隔板31的长度方向中央部上侧设有使第1热交换室41和第1空间17连通的配管用开口31a。在第6隔板36的长度方向中央部上侧也设有配管用开口36a。
各热交换器61、62整体形成为厚壁的平板状。并且,第1热交换器61配置成向水平方向将第1热交换室41横向隔断,以使空气向着所述本体壳体11的厚度方向流通。另外,第2热交换器62配置成向水平方向将第2热交换室42横向隔断,以使空气向着所述本体壳体11的厚度方向流通。第1、第2热交换器61、62的详细结构如后所述。
所述第2空间18中,在夹在第3隔板33与本体壳体11的第4侧板15之间的空间设有第5隔板35。第5隔板35设置成将该空间的高度方向中央部横向隔断,将该空间上下分隔(参照图2(A))。并且,第5隔板35的下侧的空间构成第1空气流入道43,其上侧的空间构成第1空气流出道44。而第1空气流入道43与外气吸入口21连通,第1空气流出道44通过第1隔板31的第2风扇侧连通口76和排气风扇26与排气吹出口23连通。
另一方面,所述第2空间18中,在夹在第2隔板32和本体壳体11的第3侧板14之间的空间设有第4隔板34。第4隔板34将该空间的高度方向中央部横向隔断,将该空间上下分隔(参照图2(C))。并且,第4隔板34的下侧的空间构成第2空气流入道45,其上侧的空间构成第2空气流出道46。而第2空气流入道45与内气吸入口22连通,第2空气流出道46通过第1隔板31的第1风扇侧连通口75和供气风扇25与供气吹出口24连通。
在所述第3隔板33上形成有4个开口51、52、53、54(参照图2(A))。形成在第3隔板33右下部的第1开口51使第1热交换室41中的第1热交换器61的下侧与第1空气流入道43连通。形成在第3隔板33左下部的第2开口52使第2热交换室42中的第2热交换器62的下侧与第1空气流入道43连通。形成在第3隔板33的右上部的第3开口53使第1热交换室41中的第1热交换器61的上侧与第1空气流出道44连通。形成在第3隔板33的左上部的第4开口54使第2热交换室42中的第2热交换器62的上侧与第1空气流出道44连通。
在第2隔板32上形成有4个开口55、56、57、58(参照图2(C))。形成在第2隔板32右下部的第5开口55使第1热交换室41中的第1热交换器61的下侧与第2空气流入道45连通。形成在第2隔板32左下部的第6开口56使第2热交换室42中的第2热交换器62的下侧与第2空气流入道45连通。形成在第2隔板32右上部的第7开口57使第1热交换室41中的第1热交换器61的上侧与第2空气流出道46连通。形成在第2隔板32左上部的第8开口58使第2热交换室42中的第2热交换器62的上侧与第2空气流出道46连通。
在所述第3隔板33的各开口51、52、53、54及第2隔板32的各开口55、56、57、58上分别设有开闭自如的作为切换机构的风门(未图示)。并且,这些开口51、……55、……通过开闭风门而被切换成开口状态和封闭状态。由此,可根据所述制冷剂回路60中的制冷剂循环方向对本体壳体11内的空气流通路径进行切换。
如图4所示,压缩机壳体92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的密闭容器状,具有钢制的外壁部93和泡沫尿烷制的隔音壁部94。在该压缩机壳体92内配置有制冷剂回路60的压缩机63和四通切换阀64(图4中省略了四通切换阀64)。利用该隔音壁部94,压缩机63及四通切换阀64的噪声就不会漏到压缩机壳体92之外。
对于所述制冷剂回路60,参照图1及图3进行说明。
所述制冷剂回路60的第1及第2热交换器61、62都具有传热管和多个翅片,由所谓的十字翅片型的翅片管子式热交换器构成。在第1及第2热交换器61、62的外表面,几乎整面支承着例如沸石等吸附剂。
所述制冷剂回路60的电动膨胀阀65配置在本体壳体11内的第1空间17的第4侧板15侧。
另一方面,所述压缩机壳体92内的压缩机63的排出侧与四通切换阀64的第1出入口连接,其吸入侧与四通切换阀64的第2出入口连接。第1热交换器61的一端通过配管用开口31a并通过设在本体壳体11的第2侧板13上的贯通孔(未图示)而延伸到本体壳体11外,并通过压缩机壳体92的贯通孔(未图示)而与四通切换阀64的第3出入口连接。第1热交换器61的另一端通过配管用开口31a而与电动膨胀阀65连接,并再次通过配管用开口31a,进而通过第6隔板36的配管用开口36a而与第2热交换器62的一端连接。第2热交换器62的另一端通过配管用开口31a、36a并通过本体壳体11的第2侧板13的贯通孔而延伸到本体壳体11外,并通过压缩机壳体92的贯通孔而与四通切换阀64的第4出入口连接。该压缩机63构成为所谓的全密闭型。电力通过反相器而供给该压缩机63的电动机(未图示)。
所述压缩机壳体92内的四通切换阀64可自如地切换成第1状态(图3(A)所示的状态)和第2状态(图3(B)所示的状态),在第1状态时,使第1出入口和第3出入口连通以使第2出入口和第4出入口连通,在第2状态时,使第1出入口与第4出入连通并使第2出入口与第3出入口连通。并且,制冷剂回路60可通过切换该四通切换阀64而使制冷循环方向反转,并对第1制冷循环动作和第2制冷循环动作进行切换,第1制冷循环动作时,第1热交换器61起到冷凝器的功能,第2热交换器62起到蒸发器的功能;第2制冷循环动作时,第1热交换器61起到蒸发器的功能,第2热交换器62起到冷凝器的功能。
调湿装置的调湿动作现对所述调湿装置10的调湿动作进行说明。在该调湿装置10中,可切换除湿运转和加湿运转。在所述调湿装置10中,在除湿运转中或加湿运转过程中,以较短的时间间隔(例如3分钟间隔)交替地重复第1动作和第2动作。
(除湿运转)在除湿运转时,在调湿装置10中,供气风扇25及排气风扇26运转。并且,调湿装置10将室外空气OA作为第1空气取入而向室内供给,另一方面,将室内空气RA作为第2空气取入而向室外排出。
首先,参照图3及图5说明除湿运转时的第1动作。在该第1动作中,在第1热交换器61中进行吸附剂的再生,在第2热交换器62中进行第1空气即室外空气OA的除湿。
在第1动作时,制冷剂回路60中,四通切换阀64被切换成图3(A)所示的状态。一旦在该状态下运转压缩机63运转,制冷剂就在制冷剂回路60中循环,进行第1热交换器61为冷凝器、第2热交换器62为蒸发器的第1制冷循环动作。
具体地说,从压缩机63排出的制冷剂在第1热交换器61中散热冷凝,然后被送往电动膨胀阀65减压。减压后的制冷剂在第2热交换器62中吸热蒸发,然后被吸入压缩机63压缩。并且,压缩后的制冷剂再次从压缩机63排出。
另外,在第1动作时,第2开口52、第3开口53、第5开口55和第8开口58成为开口状态,第1开口51、第4开口54、第6开口56和第7开口57成为封闭状态。并且如图5所示,向第1热交换器61供给作为第2空气的室内空气RA,向第2热交换器62供给作为第1空气的室外空气OA。
具体地说,从内气吸热口22流入的第2空气从第2空气流入道45通过第5开口55被送往第1热交换室41。在第1热交换室41中,第2空气从上向下通过第1热交换器61。在第1热交换器61中,支承在外表面的吸附剂被制冷剂加热,水分从该吸附剂脱离。脱离吸附剂后的水分加入要通过第1热交换器61的第2空气。在第1热交换器61中加入了水分的第2空气从第1热交换室41通过第3开口53向第1空气流出道44流出。然后第2空气被吸入排气风扇26,从排气吹出口23作为排出空气(EA)向室外排出。
另一方面,从外气吸入口21流入的第1空气从第1空气流入道43通过第2开口52被送入第2热交换室42。在第2热交换室42中,第1空气从上向下通过第2热交换器62。在第2热交换器62中,支承在表面的吸附剂吸附第1空气中的水分。此时生成的吸附热量被制冷剂吸热。在第2热交换器62中被除湿后的第1空气从第2热交换室42通过第8开口58向第2空气流出道46流出。然后,第1空气被吸入供气风扇25,并从供气吹出口24作为供给空气SA向室内供给。
接着,参照图3及图6说明除湿运转时的第2动作。在该第2动作中,在第2热交换器62中进行吸附剂的再生,在第1热交换器61中进行第1空气即室外空气OA的除湿。
在第2动作时,在制冷剂回路60中,四通切换阀64被切换成图3(B)所示的状态。一旦在该状态下运转压缩机,制冷剂就在制冷剂回路60中循环,进行第1热交换器61成为蒸发器、第2热交换器62成为冷凝器的第2制冷循环动作。
具体地说,从压缩机63排出的制冷剂在第2热交换器62中散热后冷凝,然后被送往电动膨胀阀减压。减压后的制冷剂在第1热交换器61中吸热蒸发,然后被吸入压缩机63压缩。并且,压缩后的制冷剂再次从压缩机63排出。
另外,在第2动作时,第1开口51、第4开口54、第6开口56和第7开口57成为开口状态,第2开口52、第3开口53、第5开口55和第8开口58成为封闭状态。并且如图6所示,向第1热交换器61供给作为第1空气的室外空气OA,向第2热交换器62供给作为第2空气的室内空气RA。
具体地说,从内气吸入口22流入的第2空气从第2空气流入道45通过第6开口56被送入第2热交换室42。在第2热交换室42中,第2热交换器62中,支承在外表面上的吸附剂被制冷剂加热,水分从该吸附剂脱离。脱离吸附剂后的水分加入要通过第2热交换器62的第2空气。在第2热交换器62中加入了水分的第2空气从第2热交换室42通过第4开口54向第1空气流出道44流出。然后,第2空气被吸入排气风扇26,从排气吹出口23作为排出空气(EA)而向室外排出。
另一方面,从外气吸入口21流入的第1空气从第1空气流入道43通过第1开口51被送入第1热交换室41。在第1热交换室41中,第1空气从上向下通过第1热交换器61。在第1热交换器61中,支承在表面的吸附剂吸附第1空气中的水分。此时生成的吸附热量由制冷剂吸热。在第1热交换器61中被除湿后的第1空气从第1热交换室41通过第7开口57向第2空气流出道46流出。然后,第1空气被吸入供气风扇25,从供气吹出口24作为供给空气SA向室内供给。
(加湿动作)在加湿运转时,在调湿装置10中,供气风扇25及排气风扇26运转。并且调湿装置10将室内空气RA作为第1空气取入并向室外排出,另一方面,将室外空气OA作为第2空气取入并向室内供给。
首先,参照图3及图7说明加湿运转时的第1动作。在该第1动作中,在第1热交换器61中进行第2空气即室外空气OA的加湿,在第2热交换器62中从第1空气即室内空气RA中回收水分。
在第1动作时,在制冷剂回路60中,四通切换阀64被切换成图3(A)所示的状态。一旦在该状态下运转压缩机63,制冷剂就在制冷剂回路60中循环,进行第1热交换器61成为冷凝器、第2热交换器62成为蒸发器的第1制冷循环动作。
另外,在第1动作时,第1开口51、第4开口54、第6开口56和第7开口57成为开口状态,第2开口52、第3开口53、第5开口55和第8开口58成为封闭状态。并且,如图7所示,作为第2空气的室外空气OA供给第1热交换器61,作为第1空气的室内空气RA供给第2热交换器62。
具体地说,从内气吸入口22流入的第1空气从第2空气流入道45通过第6开口56被送入第2热交换室42。在第2热交换室42中,第1空气从上向下通过第2热交换器62。在第2热交换器62中,支承在表面的吸附剂吸附第1空气中的水分。此时生成的吸附热量由制冷剂吸热。然后,被吸收了水分后的第1空气依次通过第4开口54、第1空气流出道44、排气风扇26,并作为排出空气(EA)从排气吹出口23向室外排出。
另一方面,从外气吸热口21流入的第2空气从第1空气流入道43通过第1开口51被送入第1热交换室41。在第1热交换室41中,第2空气从上向下通过第1热交换器61。在第1热交换器61中,支承在外表面上的吸附剂被制冷剂加热,水分从该吸附剂脱离。脱离吸附剂后的水分加入要通过第1热交换器61的第2空气。然后,加湿后的第2空气依次通过第7开口57、第2空气流出道46、供气风扇25,并作为供给空气SA从供气吹出口24向室内供给。
接着,参照图3及图8说明加湿运转时的第2动作。在该第2动作中,在第2热交换器62中进行第2空气即室外空气OA的加湿,在第1热交换器61中从第1空气即室内空气RA中回收水分。
在第2动作时,在制冷剂回路60中,四通切换阀64被切换成图3(B)所示的状态。一旦在该状态下运转压缩机63,制冷剂就在制冷剂回路60中循环,进行第1热交换器61成为蒸发器、第2热交换器62成为冷凝器的第2制冷循环动作。
另外,在第2动作时,第2开口52、第3开口53、第5开口55和第8开口58成为开口状态,第1开口51、第4开口54、第6开口56和第7开口57成为封闭状态。并且如图8所示,将作为第1空气的室内空气RA供给第1热交换器61,将作为第2空气的室外空气OA供给第2热交换器62。
具体地说,从内气吸入口22流入的第1空气从第2空气流入道45通过第5开口55被送入第1热交换室41。在第1热交换室41中,第1空气从上向下通过第1热交换器61。在第1热交换器61中,由支承在表面的吸附剂吸附第1空气中的水分。此时生成的吸附热量由制冷剂吸热。然后,吸收水分的第1空气依次通过第3开口53、第1空气流出道44、排气风扇26,并作为排出空气(EA)从排气吹出口23向室外排出。
另一方面,从外气吸热口21流入的第2空气从第1空气流入道43通过第2开口52被送入第2热交换室42。在第2热交换室42中,第2空气从上向下通过第2热交换器62。在第2热交换器62中,支承在外表面上的吸附剂被制冷剂加热,水分从该吸附剂脱离。脱离吸附剂后的水分加入要通过第2热交换器62的第2空气。然后,被加湿后的第2空气依次通过第8开口58、第2空气流出道46、供气风扇25,并作为供给空气SA从供气吹出口24向室内供给。
实施形态1的效果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将压缩机63配置在与本体壳体11分开的压缩机单元91侧,并在沿着本体壳体11内的第2侧板13的第1空间17配置供气风扇25及排气风扇26,在另一方的第2空间18配置第1及第2热交换器61、62和切换机构,故本体壳体11可获得紧凑化,获得即使在天花板那样的狭小区域也容易设置的调湿装置。
此外,由于在室内仅配置本体单元90,故可减小室内的配置空间。另外,由于将容易发生噪音的压缩机单元91配置在室外,故可获得安静而舒适的调湿装置。
另外,由于所述供气风扇25和排气风扇26各自的叶轮的轴心朝向所述本体壳体11的厚度方向,故可抑制本体壳体11的厚度,获得调湿装置10整体的紧凑化。并且,排气风扇26的吸入口28被配置成朝向与第1空气流出道44连通的第1隔板31的第2风扇侧连通口76侧,且供气风扇25的吸入口27被配置成朝向与第2空气流出道46连通的第1隔板31的第1风扇侧连通口75侧。由此,可从排气风扇26的吸入口28顺利地吸入第1空气流出道44的空气,并可从供气风扇25的吸入口27顺利地吸入第2空气流出道46的空气。
另外,由于沿着本体壳体11的顶板设置制冷剂回路60的配管,故可从上侧设置制冷剂回路60,并可从上方对制冷剂回路60进行维修保养。
发明的实施形态2图9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2,外气吸入口21、内气吸入口22、排气吹出口23和供气吹出口24的配置位置不同于所述实施形态1。在下面的各实施形态中,对于与图1~图8相同的部分,标上相同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并且,由于调湿装置10的调湿动作与上述实施形态1完全相同,故省略说明。
具体地说,在上述本体壳体11背面侧的第4侧板15上,在靠近第1侧板12的下侧形成有外气吸入口21,在靠近第2侧板13的下侧形成有排气吹出口23。另一方面,在本体壳体11正面侧的第3侧板14上,在靠近其第2侧板13的下侧形成有供气吹出口24,在靠近第1侧板12的下侧形成有内气吸入口22。
如图9双点划线所示,在所述本体壳体11的第4侧板15的外气吸入口21处连接有室外空气吸入管道71,在排气吹出口23处连接有排气吹出管道73,而在本体壳体11的第3侧板14的内气吸入口22处连接有室内空气吸入管道72,在供气吹出口24处连接有供气吹出管道74。
由此,室外侧的管道71、73与本体壳体11的第4侧板15并排,室内侧的管道72、74与本体壳体11的第3侧板14并排,从而可将各管道71、72……向室内或室外配置成直线状。
发明的实施形态3图10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3,第2空间18侧的设备配置不同于上述实施形态1。
具体地说,在所述第2空间18,沿所述第2侧板13的长度方向并排地邻接形成有收纳所述第1热交换器61的第1热交换室41和收纳第2热交换器62的第2热交换室42。即,在第2空间18的左侧配置第1热交换室41,右侧配置第2热交换室42。
并且,在所述第2空间18中,在所述2个热交换室41、42的连续的侧面中的一方与所述第1侧板12之间,设有沿第1侧板12延伸且在本体壳体11的厚度方向重叠配置的空气的第1空气流入道43及第2空气流入道45。同时,在第2隔板32上形成有4个开口51、52、55、56。
另外,在所述第2空间18中,在所述2个热交换室41、42的连续的侧面中的另一方与所述第2侧板13之间,设有沿第2侧板13延伸且在本体壳体11的厚度方向重叠配置的空气的第1空气流出道44及第2空气流出道46。同时,在第3隔板33上形成有4个开口53、54、57、58。
所述第1空气流出道44通过第2风扇侧连通口76而与第1空间17连通,所述第2空气流出道46通过第1风扇侧连通口75而与第1空间17连通。
调湿装置的调湿动作现仅以除湿运转的第1动作说明本实施形态的调湿动作。其他动作只须与上述实施形态1相同地对四通切换阀64和风门进行切换即可,故省略说明。
在第1动作时,在制冷剂回路60中,四通切换阀64被切换成图3(A)所示的状态。一旦在该状态下运转压缩机63,制冷剂就在制冷剂回路60中循环,进行第1热交换器61成为冷凝器、第2热交换器62成为蒸发器的第1制冷循环动作。
具体地说,从压缩机63排出的制冷剂在第1热交换器61中散热后冷凝,然后被送往电动膨胀阀65减压。减压后的制冷剂在第2热交换器62中吸热蒸发,然后被吸入压缩机63压缩。并且,压缩后的制冷剂再次从压缩机63排出。
如图10所示,在第1动作时,第2开口52、第3开口53、第5开口55和第8开口58成为开口状态,第1开口51、第4开口54、第6开口56和第7开口57成为封闭状态。作为第2空气的室内空气RA被供给第1热交换器61,作为第1空气的室外空气OA被供给第2热交换器62。
具体地说,从内气吸入口22流入的第2空气从第2空气流入道45通过第5开口55而被送入第1热交换室41,在第1热交换室41中,第2空气从下向上通过第1热交换器61。在第1热交换器61中,支承在外表面上的吸附剂被制冷剂加热,水分从该吸附剂脱离。脱离吸附剂后的水分加入要通过第1热交换器61的第2空气。在第1热交换器61中加入水分的第2空气从第1热交换室41通过第3开口53向第1空气流出道44流出。然后,第2空气通过第2风扇侧连通口76被吸入排气风扇26,并从排气吹出口23作为排出空气(EA)向室外排出。
另一方面,从外气吸入口21流入的第1空气从第1空气流入道43通过第2开口52被送入第2热交换室42。在第2热交换室42,第1空气从上向下通过第2热交换器62。在第2热交换器62中,由支承在表面的吸附剂吸附第1空气中的水分。此时生成的吸附热量由制冷剂吸热。在第2热交换器62中被除湿后的第1空气从第2热交换室42通过第8开口58向第2空气流出道46流出。然后,第1空气通过第1风扇侧连通口75被吸入供气风扇25,并从供气吹出口24作为供给空气SA向室内供给。
实施形态3的效果采用本实施形态的调湿装置,由于沿着在第2侧板13的长度方向并排的第1热交换室41及第2热交换室42的连续的侧面中的一方设置第1空气流入道43及第2空气流入道45,沿着另一方设置第1空气流出道44及第2空气流出道46,故调湿装置(本体壳体11)成为在与第2侧板13正交的方向较长的形状。
另外,可在调湿装置10的长度方向配置所述管道71、72,可缩小调湿装置10在第2侧板13长度方向上的设置空间,且可例如将与所述第2侧板13正交的第4侧板15设在壁部边际。
(发明的实施形态4)图1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4,第1及第2热交换器61、62的放置方法不同于上述实施形态1。
即,所述第1及第2热交换器61、62纵向放置,以使空气向与所述本体壳体11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通过。
所述第2空间18,在所述第2侧板13的长度方向并排地邻接形成有收纳所述第1热交换器61的第1热交换室41和收纳第2热交换器62的第2热交换室42。即,在第2空间18的右侧配置第1热交换室41,左侧配置第2热交换室42。
并且,在所述2个热交换室41、42的连续的侧面中的一方与所述第1侧板12之间,设有沿第1侧板12延伸且在本体壳体11的厚度方向重叠配置的空气的第1空气流入道43及第2空气流入道45。同时,在第2隔板32上形成有4个开口51、52、55、56。
并且,在所述2个热交换室41、42的连续的侧面中的另一方与所述第2侧板13之间,设有沿第2侧板13延伸且在本体壳体11的厚度方向重叠配置的空气的第1空气流出道44及第2空气流出道46。同时,在第3隔板33上形成有4个开口53、54、57、58。
所述第1空气流出道44通过第2风扇侧连通口76而与第1空间17连通,所述第2空气流出道46通过第1风扇侧连通口75而与第1空间17连通。
调湿装置的调湿动作现仅以除湿运转的第1动作说明本实施形态的调湿动作。其他动作只须与所述实施形态1相同地对四通切换阀64和风门进行切换即可,故省略说明。
在第1动作时,在制冷剂回路60中,四通切换阀64被切换成图3(A)所示的状态。一旦在该状态下运转压缩机63,制冷剂即在制冷剂回路60中循环,进行第1热交换器61成为冷凝器、第2热交换器62成为蒸发器的第1制冷循环动作。
具体地说,从压缩机63排出的制冷剂在第1热交换器61中散热冷凝,然后被送入电动膨胀阀65减压。减压后的制冷剂在第2热交换器62中吸热蒸发,然后被吸入压缩机63压缩。并且,压缩后的制冷剂再次从压缩机63排出。
另外,在第1动作时,第2开口52、第3开口53、第5开口55和第8开口58成为开口状态,第1开口51、第4开口54、第6开口56和第7开口57成为封闭状态。且如图11所示,向第1热交换器61供给作为第2空气的室内空气RA,向第2热交换器62供给作为第1空气的室外空气OA。
具体地说,从内气吸入口22流入的第2空气从第2空气流入道45通过第5开口55被送入第1热交换室41。在第1热交换室41中,第2空气从第2隔板32侧向第2隔板33侧通过第1热交换器61。在第1热交换器61中,支承在外表面上的吸附剂被制冷剂加热,水分从该吸附剂脱离。脱离吸附剂后的水分加入要通过第1热交换器61的第2空气。在第1热交换器61中被加入水分的第2空气从第1热交换室41通过第3开口53向第1空气流出道44流出。然后,第2空气通过第2风扇侧连通口76被吸入排气风扇26,并从排气吹出口23作为排出空气(EA)向室外排出。
另一方面,从外气吸入口21流入的第1空气从第1空气流入道43通过第2开口52被送入第2热交换室42。在第2热交换室42中,第1空气从第2隔板32侧向第3隔板33侧通过第2热交换器62。在第2热交换器62中,由支承在表面的吸附剂吸附第1空气中的水分。此时生成的吸附热量由制冷剂吸附。在第2热交换器62中除湿后的第1空气从第2热交换室42通过第8开口58向第2空气流出道46流出。然后,第1空气通过第1风扇侧连通口75吸入供气风扇25,从供气吹出口24作为供给空气SA向室内供给。
采用本实施形态的调湿装置10,可缩小图11进深方向的宽度。
(发明的实施形态5)下面,说明实施形态5的调湿装置10。
本实施形态的调湿装置10具有本体单元90和压缩机单元91。压缩机单元91与实施形态1同样地构成。另外,该调湿装置10具有制冷剂回路60。该制冷剂回路60连接有第1热交换器61和第2热交换器62,与所述实施形态1同样地构成。第1热交换器61和第2热交换器62的结构也与所述实施形态1相同。这里,省略说明压缩机单元91的结构、制冷剂回路60的结构、和第1热交换器61及第2热交换器62的结构。
这里,参照图12说明本实施形态的调湿装置10的本体单元90。在图12中,图12(A)是本体单元90的俯视图,图12(B)是从左侧看本体单元90内部的示图,图12(C)是从右侧看本体单元90内部的示图,图12(D)是从后侧看调湿装置内部的示图,图12(E)是从正面侧看本体单元90内部的示图。
所述本体单元90具有扁平的矩形箱状的本体壳体11,在本体壳体11的内部形成有使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连通的空气通道。在本体壳体11上的最里侧形成有第1侧板111,在最前侧形成有第2侧板112。
在第1侧板111的靠近左侧的下部形成有将来自室外空间的室外空气OA取入的第1吸入口115,在第2侧板112的靠近右侧的上部形成有将来自室内空间的室内空气RA取入的第2吸入口116。另一方面,在第2侧板的靠近左侧的上部形成有将排出空气OA排出到室外空间的排气口118,在第2侧板112的靠近右侧的下部形成有将调湿空气SA向室内空间供给的供气口117。
本体壳体11的内部,从背面侧向正面侧依次被第1隔板113、第2隔板114和吹出侧隔板119沿前后方向分隔成大致4个空间。该4个空间中离第2侧板112最近的空间在被左右分隔成2个空间。并且,该2个空间中的左侧空间构成排气侧通道132,右侧空间构成供气侧通道131。
所述排气侧通道132被上下分隔成2个空间。该2个空间中的上侧空间通过排气口118与室外空间连通。在该空间设置有排气风扇26。一方排气侧通道132的下侧空间面对所述排气风扇26的吸入口。另一方面,供气侧通道131没有被上下分隔,通过供气口117与室内空间连通。在该供气侧通道131中设置供气风扇25。
第1分隔板113和第2分隔板114之间的空间被中央隔板120分隔成第1通道即第1热交换室41和第2通道即第2热交换室42。
第1热交换室41形成在中央隔板120的左侧,配置有第1热交换器61。第1热交换器61如图12(B)所示,配置在第1热交换室41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并且,将第1热交换室41分隔成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第1热交换器61形成为扁平的矩形状,第1热交换室4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面积大于其他表面的面积。此外,在第1热交换器61中形成有使空气上下方向流通的流通空间。并在第1热交换器61的下表面形成有使室外空气OA流入的流入面。
另外,在第1热交换器61的下表面,沿室外空气的流入面而配置形成第1过滤器124a。第1过滤器124a构成第1过滤器部,并覆盖第1热交换器61的整个下表面。第1过滤器124a捕捉流入第1热交换器61的室外空气中的尘埃。
第2热交换室42形成在中央隔板120的右侧,配置有上述的第2热交换器62。第2热交换器62与第1热交换器61相同,配置在第2热交换室42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并且,将第2热交换室42分隔成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另外,与所述第1热交换器61相同,在第2热交换器62上形成有使空气上下方向流通的流通空间,在其下表面上形成有使室外空气OA流通的流入面。
另外,在第2热交换器62的下表面上,沿室外空气的流入面而配置形成第2过滤器124b。第2过滤器124b构成第2过滤器部,并覆盖第2热交换器62的整个下表面。第2过滤器124b捕捉流入第2热交换器62的室外空气中的尘埃。
所述第1过滤器124a和第2过滤器124b一体地构成室外侧过滤器124。室外侧过滤器124横跨第1热交换器61的流入面和第2热交换器62的流入面配置。
第1侧板111和第1隔板113之间的空间被上下分隔。该空间的上侧空间构成作为室内空气供给通道的后侧上部通道143,下侧空间构成后侧下部通道144。后侧上部通道143通过第2吸入口116与室内空间连通。另外,后侧上部通道143中配置有室内侧过滤器123b。该室内侧过滤器123b捕捉从第2吸入口116吸入的室内空气中的尘埃。而后侧下部通道144通过第1吸入口115与室外空间连通。
第2隔板114与所述吹出侧隔板119之间的空间被上下分隔。该空间的上侧空间构成前侧上部通道145,下侧空间构成前侧下部通道146。前侧上部通道145与所述供气侧通道131连通。另一方面,前侧下部通道146与所述排气侧通道132的下侧空间连通。
另外,在第1隔板113上形成有第1后上开口151、第2后上开口152、第1后下开口153和第2后下开口154。第1后上开口151形成在第1隔板113的左侧上部,第2后上开口152形成在第1隔板113的右侧上部。而第1后下开口153形成在第1隔板113的左侧下部,第2后下开口154形成在第1隔板113的右侧下部。
在从第1至第4的开口151、152、……处分别设有开闭风门。各开口151、152、……的开闭风门分别可独立地切换成开状态和闭状态。并且,当第1后上开口151为开状态时,后侧上部通道143和第1热交换室41的上部空间连通。当第2后上开口152为开状态时,后侧上部通道143和第2热交换室42的上部空间连通。此外,当第1后下开口153为开状态时,后侧下部通道144和第1热交换室41的下部空间连通。当第2后下开口154为开状态时,后侧下部通道144和第2热交换室42的下部空间连通。
另一方面,在第2隔板114上形成有第1前上开口155、第2前上开口156、第1前下开口157和第2前下开口158。第1前上开口155形成在第2隔板114的左侧上部,第2前上开口156形成在第2隔板114的右侧上部。而第1前下开口157形成在第2隔板114的左侧下部,第2前下开口158形成在第2隔板114的右侧下部。
在从第5至第8的开口155、156、……处分别设有开闭风门。各开口155、156、……的开闭风门分别独立地可切换成开状态和闭状态。并且,当第1前上开口155为开状态时,前侧上部通道145和第1热交换室41的上部空间连通。当第2前上开口156为开状态时,前侧上部通道145和第2热交换室42的上部空间连通。当第1前下开口157为开状态时,前侧下部通道146和第1热交换室41的下部空间连通。当第2前下开口158为开状态时,前侧下部通道146和第2热交换室42的下部空间连通。
另外,在本体壳体11的右侧板110上,设有可将所述室内侧过滤器123b取出的第1取出口161a、和可将所述室外侧过滤器124取出的第2取出口161b。
运转动作下面,说明本实施形态的调湿装置10的运转动作。该调湿装置10是,通过切换制冷剂回路60内的制冷剂的循环方向,一边交替切换第1动作和第2动作,一边持续进行除湿运转或加湿运转。
(除湿运转)在除湿运转时的第1动作中,制冷剂回路60成为第2状态(图3(B)的状态),第1热交换器61起到蒸发器的功能,而第2热交换器62起到冷凝器的功能。而在第2动作中,制冷剂回路60成为第1状态(图3(A)的状态),第1热交换器61起到冷凝器的功能,第2热交换器62起到蒸发器的功能。
如图13所示,当供气风扇25及排气风扇26起动时,室外空气OA即从第1吸入口115进入本体壳体11内,并流入后侧下部通道144,而室内空气RA从第2吸入口116进入本体壳体11内,并流入后侧上部通道143。这里,流入后侧上部通道143的室内空气RA通过室内侧过滤器123b。此时,室内空气RA中的尘埃被捕捉。
下面,参照图13说明除湿运转时的第1动作。在除湿运转的第1动作中,第2后上开口152、第1后下开口153、第1前上开口155和第2前下开口158的开闭风门成为开状态,第1后上开口151、第2后下开口154、第2前上开口156和第1前下开口157的开闭风门成为闭状态。
但是,流过后侧下部通道144的室外空气OA从第1后下开口153流入第1热交换室41的下部空间。该空气从第1过滤器124a的下表面向上表面流过。此时,空气中的尘埃被捕捉在第1过滤器124a的下表面上。然后,该空气通过第1热交换器61的流入空间,并流入第1热交换室41的上部空间。这里,由起到蒸发器功能的第1热交换器61的吸附材料吸附空气中的水分。此时生成的吸入热量由第1热交换器61内的制冷剂吸热。
如上述那样在第1过滤器124a中除去尘埃并在第1热交换器61中减湿后的空气从第1前上开口155流入前侧上部通道145。并且,该空气在流过供气侧通道131后,从供气口117作为调湿空气SA而向室内空间供给。
另一方面,流过后侧上部通道143的室内空气RA从第2后上开口152流入第2热交换室42的上部空间。该空气流向下方并流过第2热交换器62的流入空间。在起到冷凝器功能的第2热交换器62中,吸附材料被制冷剂加热,水分脱离吸附材料。并在第2热交换器62中,脱离吸附剂的水分加入到空气中并使吸附材料再生。
通过了第2热交换器62的空气从第2过滤器124b的上表面向下表面流通。这里,由于后述的第2动作而被捕捉于第2过滤器124b的下表面的尘埃因空气向下方流过第2过滤器124而被吹散,第2过滤器124b下表面的尘埃被除去。而且该尘埃被通过第2过滤器124b的空气压送到第2热交换室42的外部。
如上述那样用于第2热交换器62的吸附材料的再生并含有第2过滤器124b的尘埃的空气从第2前下开口158而流入前侧下部通道146。该空气在排气侧通道132的下侧空间被吸引到排气风扇26的吸引口,从排气口118作为排出空气(EA)向室外空间排出。
接着,参照图14说明除湿运转时的第2动作。在除湿运转的第2动作中,第1后上开口151、第2后下开口154、第2前上开口156和第1前下开口157的开闭风门成为开状态,第2后上开口152、第1后下开口153、第1前上开口155和第2前下开口158的开闭风门成为闭状态。
因此,流过后侧下部通道144的室外空气OA从第2后下开口154流入第2热交换室42的下部空间。该空气从第2过滤器124b的下表面向上表面流通。此时,空气中的尘埃被捕捉在第2过滤器124b的下表面上。然后,该空气通过第2热交换器62的流入空间,并流入第2热交换室42的上部空间。这里,空气中的水分被起到蒸发器功能的第2热交换器62的吸附材料吸附。此时生成的吸附热量由第2热交换器62内的制冷剂吸热。
如上述那样在第2过滤器124b中除去尘埃并在第2热交换器62中被减湿的空气从第2前上开口156流入前侧上部通道145。并且,该空气在流过供气侧通道131后,从供气口117作为调湿空气SA向室内空间供给。
另一方面,流过后侧上部通道143的室内空气RA从第1后上开口151流入第1热交换室41的上部空间。该空气流向下方并流过第1热交换器61的流入空间。在起到冷凝器功能的第1热交换器61中,吸附材料被制冷剂加热,水分脱离吸附材料。并且,在第1热交换器61中,脱离了吸附剂的水分加入空气中并使吸附材料再生。
通过了第1热交换器61的空气从第1过滤器124a的上表面向下表面流通。这里,由于上述的第1动作而被捕捉在第1过滤器124a下表面上的尘埃被向下方流过第1过滤器124a的空气吹散,第1过滤器124a的下表面上的尘埃被除去。且该尘埃被通过第1过滤器124a的空气压送到第1热交换室41的外部。
如上述那样用于第1热交换器61的吸附材料再生并包含了第1过滤器124a的尘埃的空气从第1前下开口157流入前侧下部通道146。该空气在排气侧通道132的下侧的空间中被吸引到排气风扇26的吸引口,并作为排出空气(EA)从排气口118向室外空间排出。
加湿运转在加湿运转时的第1动作中,制冷剂回路60成为第1状态(图3(A)的状态),第1热交换器61起到冷凝器的功能,而第2热交换器62起到蒸发器的功能。另外,在第2动作中,制冷剂回路60成为第2状态(图3(B)的状态),第1热交换器61起到蒸发器的功能,而第2热交换器62起到冷凝器的功能。
另外,当供气风扇25和排气风扇26起动时,室外空气OA即从第1吸入口115进入本体壳体11内,并流入后侧下部通道144,而室内空气RA从第2吸入口116进入本体壳体11内,并流入后侧上部通道143。这里,流入后侧上部通道143的室内空气RA通过室内侧过滤器123b。此时,室内空气RA中的尘埃被捕捉。
下面,参照图13说明加湿运转时的第1动作。加湿运转的第1的动作中,第2后上开口152、第1后下开口153、第1前上开口155和第2前下开口158的开闭风门成为开状态,第1后上开口151、第2后下开口154、第2前上开口156和第1前下开口157的开闭风门成为闭状态。
因此,流过后侧下部通道144的室外空气OA从第1后下开口153流入第1热交换室41的下部空间。该空气从第1过滤器124a的下表面向上表面流通。此时,空气中的尘埃被捕捉在第1过滤器124a的下表面。然后,该空气通过第1热交换器61的流入空间,并流入第1热交换室41的上部空间。在起到冷凝器功能的第1热交换器61中,吸附材料被制冷剂加热,水分脱离吸附材料,该脱离后的水分加入空气中。
如上述那样在第1过滤器124a中被除去尘埃并在第1热交换器61中被加湿后的空气从第1前上开口155流入前侧上部通道145。并且该空气在流过供气侧通道131后,作为调湿空气SA从供气口117向室内空间供给。
另一方面,流过后侧上部通道143的室内空气RA从第2后上开口152流入第2热交换室42的上部空间。并且该空气流向下方而流过第2热交换器62的流入空间。这里,空气中的水分被起到蒸发器功能的第2热交换器62的吸附材料吸附。此时生成的吸附热量由第2热交换器62内的制冷剂吸热。
通过了第2热交换器62的空气从第2过滤器124b的上表面向下表面流通。这里,由于后述的第2动作而被捕捉在第2过滤器124b下表面的尘埃被向下方流过第2过滤器124b的空气吹散,第2过滤器124b下表面的尘埃被除去。该尘埃被通过第2过滤器124b的空气压送到第2热交换室42的外部。
如上述那样将水分加入第2热交换器62的吸附材料中并包含了第2过滤器124b的尘埃的空气从第2前下开口158流入前侧下部通道146。并且该空气在排气侧通道132的下侧空间中被吸引到排气风扇26的吸引口,作为排出空气(EA)从排气口118排出到室外空间。
接着,参照图14说明加湿运转时的第2动作。在加湿运转的第2动作中,第1后上开口151、第2后下开口154、第2前上开口156和第1前下开口157的开闭风门成为开状态,第2后上开口152、第1后下开口153、第1前上开口155和第2前下开口158的开闭风门成为闭状态。
因此,流过后侧下部通道144的室外空气OA从第2后下开口154流入第2热交换室42的下部空间。该空气从第2过滤器124b的下表面向上表面流通。此时,空气中的尘埃被捕捉在第2过滤器124b的下表面上。然后,该空气通过第2热交换器62的流入空间并流入第2热交换室42的上部空间。在起到冷凝器功能的第2热交换器62中,吸附材料被制冷剂加热,水分脱离吸附材料,该脱离后的水分加入空气。
如上述那样在第2过滤器124b中被除去尘埃并在第2热交换器62中被加湿的空气从第2前上开口156流入前侧上部通道145。并且该空气在流过供气侧通道131后,作为调湿空气SA从供气口117向室内空间供给。
另一方面,流过后侧上部通道143的室内空气RA从第1后上开口151流入第1热交换室41的上部空间。并且该空气流向下方而流过第1热交换器61的流入空间。这里,空气中的水分被起到蒸发器功能的第1热交换器61的吸附材料吸附。此时生成的吸附热量由第1热交换器61内的制冷剂吸热。
通过了第1热交换器61的空气从第1过滤器124a的上表面向下表面流通。这里,由于上述的第1动作而被捕捉在第1过滤器124a下表面上的尘埃被向下方流过第1过滤器124a的空气吹散,第1过滤器124a下表面上的尘埃被除去。并且,该尘埃被通过第1过滤器124a的空气压送到第1热交换室41的外部。
如上述那样将水分加入第1热交换器61的吸附材料中并包含了第1过滤器124a的尘埃的空气从第1前下开口157流入前侧下部通道146。并且该空气在排气侧通道132的下侧空间中被吸引到排气风扇26的吸引口,作为排出空气(EA)从排气口118排出到室外空间。
实施形态5的效果在本实施形态的调湿装置10中,通过将室外侧过滤器124配置形成在第1、第2热交换器61、62的流入面,可降低因设置室外侧过滤器124所引起的压力损失的上升。另外,通过利用室内空气RA自动地除去附在室外侧过滤器124上的尘埃,可降低室外侧过滤器124的维修保养和更换的频度。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在本体壳体11的右侧板110a上设置第1、第2取出口161a、161b。因此,如图15所示,可从第1取出口161a将室内侧过滤器123b向本体壳体11的外部取出以进行维修保养,且可从第2取出口161b将低温侧过滤器124向本体壳体11的外部取出以进行维修保养。因此,可容易地进行各过滤器123b、124的维修保养和更换。
(其他实施形态)在图10所示的上述实施形态3的调湿装置10中,可在本体壳体11的底面板(未图示)上,在供气风扇25的下侧形成供气吹出口24、且在第2空气流入道45的下侧形成内气吸入口22,即做成所谓盒式。
此时,只在将室外空气吸入管道71与本体壳体11的第4侧板15的外气吸入口21连接,将排气吹出管道73与排气吹出口23连接即可。由此,不必设置与室内连通的管道72、74,故可进一步有效利用天花板背面的空间。
另外,上述各实施形态的调湿装置10也可将本体壳体11设置在地面上,而不是设置在天花板背面。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压缩机单元91是配置在室外的,但也可配置在室内较为隔音的部位。例如,与人们普通使用的居室分开的、设有机器设备的机械室或天花板背面远离居室的部位等。在这种场合,也可利用压缩机壳体92来封闭压缩机63的噪声。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作为反转机构,使用了四通切换阀64,但也可将4个电磁阀桥状连接,使制冷剂的循环方向反转。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第1、第2热交换器61、62由十字翅片式的翅片管子型热交换器构成,但不限于此,也可是其他形式的热交换器,例如是波纹翅片式的热交换器等。
产业上的实用性如上所述,本发明适用于制冷循环、吸附剂的再生和冷却。
权利要求
1.一种调湿装置,用于将除湿后的第1空气和加湿后的第2空气中的一方向室内供给而将另一方向室外排出,其特征在于,具有制冷剂回路(60)、本体单元(90)以及压缩机单元(91),所述制冷剂回路(60)与对吸附剂进行支承的第1及第2热交换器(61、62)连接以进行制冷循环,并可使制冷剂循环方向反转,所述本体单元(90)设有本体壳体(11)和切换机构,所述本体壳体(11)在内部的空气通道设有所述热交换器(61、62),所述切换机构根据所述制冷剂回路(60)中的制冷剂循环方向而对所述壳体(11)内的空气的流通路径进行切换,以使第1空气通过所述热交换器(61、62)中成为蒸发器的一方,使第2空气通过成为冷凝器的一方,所述压缩机单元(91)配置在所述本体壳体(11)外,且设有所述制冷剂回路(60)的压缩机(6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使所述制冷剂回路(60)的制冷剂循环方向反转的反转机构(64)设置在所述压缩机单元(91)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回路(60)的膨胀机构(65)设置在所述压缩机单元(91)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单元(91)配置在室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单元(91)配置在室内的机械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单元(91)被密封容器状的压缩机壳体(92)覆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壳体(11)形成为扁平的箱状,将空气取入本体壳体(11)内的供气风扇(25)和排气风扇(26)由从风扇壳体的侧方吸入后向前方吹出的多翼风扇构成,且配置成其叶轮的轴心朝向所述本体壳体11的厚度方向的状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及第2热交换器(61、62)配置成使空气向所述本体壳体(11)的厚度方向通过的状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壳体(11)上,分别设有将与室内连通的管道(72、74)连接用的吹出口(24)及吸入口(22)、将与室外连通的管道(71、73)连接用的吹出口(23)及吸入口(2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湿装置设在天花板背面。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湿装置设在室内的地面上。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本体(11)上分别设有使该本体壳体(11)与室内直接连通的吹出口(24)及吸入口(22)、将与室外连通的管道(71、73)连接用的吹出口(23)及吸入口(21)。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在所述本体壳体(11)内的供气风扇(25)及排气风扇(26),所述本体壳体(11)形成为箱状,所述本体壳体(11)的内部空间被划分为沿着该本体壳体(11)的1个侧板即风扇侧侧板(13)的第1空间(17)和剩余的第2空间(18),在所述第1空间(17)配置供气风扇(25)及排气风扇(26),在所述第2空间(18)配置第1及第2热交换器(61、62)和切换机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本体壳体(11)的风扇侧侧板(13)正交的侧板(14、15)中的一方设有与室内连通的供气口(24)和内气吸入口(22),在另一方设有与室外连通的排气口(23)和外气吸入口(21),在所述第2空间(18),在与所述风扇侧侧板(13)正交的方向并排地邻接形成有收纳所述第1热交换器(61)的第1热交换室(41)和收纳第2热交换器(62)的第2热交换室(42),在所述第2空间(18)还设有第1空气流入道(43)及第1空气流出道(44)、第2空气流入道(45)及第2空气流出道(46),所述第1空气流入道(43)及第1空气流出道(44)沿着面对所述第1热交换室(41)和所述第2热交换室(42)双方的一对侧板(32、33)中的一方延伸并在本体壳体(11)的厚度方向重叠配置,所述第2空气流入道(45)及第2空气流出道(46)沿着该一对侧板(32、33)中的另一方延伸并在本体壳体(11)的厚度方向重叠配置,所述各流出道(44、46)通过风扇侧连通口(75、76)与第1空间(17)连通。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壳体(11)的风扇侧侧板(13)上设有与室内连通的供气口(24)和与室外连通的排气口(23),在与所述风扇侧侧板(13)互为相对的侧板(12)上设有内气吸入口(22)和外气吸入口(21),在所述第2空间(18),沿所述风扇侧侧板(13)的长度方向并排地邻接形成有收纳所述第1热交换器(61)的第1热交换室(41)和收纳第2热交换器(62)的第2热交换室(42),在所述第2空间(18),还设有第1空气流入道(43)及第2空气流入道(45)、第1空气流出道(44)及第2空气流出道(46),所述第1空气流入道(43)及第2空气流入道(45)在面对所述第1热交换室(41)和所述第2热交换室(42)双方的一对侧板(32、33)中的一方与面向所述风扇侧侧板(13)的侧板(12)之间沿着该侧板(12)延伸且在本体壳体(11)的厚度方向重叠配置,所述第1空气流出道(44)及第2空气流出道(46)在该一对侧板(32、33)中的另一方与所述风扇侧侧板(13)之间沿着该风扇侧侧板(13)延伸且在本体壳体(11)的厚度方向重叠配置,所述各流出道(44、46)通过风扇侧连通口(75、76)与第1空间(17)连通。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风扇(25)和排气风扇(26)由从风扇壳体侧方吸气后向前方吹出的多翼风扇构成,且配置成其叶轮的轴心朝向所述本体壳体(11)的厚度方向的状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风扇(25)配置成其风扇壳体侧方的吸入口(27)向着所述风扇侧连通口(75、76)中的任一方的状态,所述排气风扇(26)配置成其风扇壳体侧方的吸入口(28)向着所述风扇侧连通口(75、76)中的另一方的状态。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1及第2热交换器(61、62)连接的制冷剂回路(60)的配管沿着本体壳体(11)的顶板配置。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沿着所述第1及第2热交换器(61、62)中的室外空气流入面而配置形成的室外侧过滤器(124)。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壳体(11)内,形成配置第1热交换器(61)的第1通道(41)和配置第2热交换器(62)的第2通道(42),所述室外侧过滤器(124)具有配置在第1通道(41)内的第1过滤器部(124a)和配置在第2通道(42)内的第2过滤器部(124b)。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室外侧过滤器(124)上,第1过滤器部(124a)和第2过滤器部(124b)成为一体,所述室外侧过滤器(124)配置成横跨第1热交换器(61)中的室外空气流入面和第2热交换器(62)中的室外空气流入面的状态。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壳体(11)内,第1热交换器(61)和第2热交换器(62)互相接近配置,第1热交换器(61)的流入面和第2热交换器(62)的流入面位于大致同一平面上。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壳体(11)上形成有可将室外侧过滤器(124)取出的取出口(161)。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可在第1动作和第2动作之间进行切换,在所述第1动作时,使室外空气依次流过第1过滤器部(124a)、第1热交换器(61)而向室内空间供给,同时使室内空气依次流过第2热交换器(62)、第2过滤器部(124b)而向室外空间排出;在所述第2动作时,使室外空气依次流过第2过滤器部(124b)、第2热交换器(62)而向室内空间供给,同时使室内空气依次流过第1热交换器(61)、第1过滤器部(124a)而向室外空间排出。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配置在使室内空气流入第1通道(41)或第2通道(42)的通道中的室内侧过滤器(123b),可在第1动作和第2动作之间进行切换,在所述第1动作时,使室外空气依次流过第1过滤器部(124a)、第1热交换器(61)而向室内空间供给,同时使室内空气依次流过室内侧过滤器(123b)、第2热交换器(62)、第2过滤器部(124b)而向室外空间排出;在所述第2动作时,使室外空气依次流过第2过滤器部(124b)、第2热交换器(62)而向室内空间供给,同时使室内空气依次流过室内侧过滤器(123b)、第1热交换器(61)、第1过滤器部(124a)而向室外空间排出。
26.如权利要求1或19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壳体(11)内,形成配置第1热交换器(61)的第1通道(41)、配置第2热交换器(62)的第2通道(42)、以及使室内空气流入第1通道(41)或第2通道(42)的室内空气供给通道,且具有配置在所述室内空气供给通道中的室内侧过滤器(123b)。
27.如权利要求1或19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壳体(11)内,形成配置第1热交换器(61)的第1通道(41)和配置第2热交换器(62)的第2通道(42),具有还从所述本体壳体(11)内的第1通道(41)及第2通道(42)与室内空间侧的空气通道连接并面对室内空间的吸引口(163)、以及配置在所述吸引口(163)的开口部附近的室内侧过滤器(123b)。
全文摘要
一种调湿装置(10),设有制冷剂回路(60),该制冷剂回路(60)具有对吸附剂进行支承的第1及第2热交换器(61、62),使制冷剂循环以进行制冷循环。另外,在制冷剂回路(60)中,制冷剂的循环方向可反转,第1及第2热交换器(61、62)设在本体单元(90)的本体壳体(11)内,在该本体单元(90)切换空气的流通路径,以使第1空气通过所述热交换器(61、62)中成为蒸发器的一方而第2空气通过成为冷凝器的一方。制冷剂回路(60)的压缩机(63)设置在与本体单元(90)分开的压缩机单元(91)中。
文档编号F24F3/14GK1930427SQ20058000730
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31日
发明者藪知宏, 成川嘉則 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