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烘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56841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泵烘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房,特别是一种热泵烘房。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8 12598Y中公开了一种热风循环机烘烤房,包括 装烟室、排湿天窗、供热装置和热风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烟室四面墙 体互相垂直,墙体基部设4 6个带活动门的冷风洞,墙体上设四层挂烟梁从 下至上将装烟室空间分隔成五个棚层空间,在装烟室其中的一面墙体上安装 工作门,温、湿度观察窗和烟叶变化观察窗,其中温、湿度观察窗在第二棚 层高度上,烟叶变化观察窗在第四棚层高度上,保温棚呈"八"字形设在第 四层挂烟梁的上方,两边斜坡面与水平面成10 15度夹角,并沿棚顶两脊梁 方向开两个长方形盒式排湿天窗;供热装置的炉灶安装在装烟室底部,炉膛 与主火道瓦火管连接,弧形传热铁板安放在炉膛顶部,与炉火相接触,在炉 膛的两侧及传热铁板上方,有水泥预制板隔成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内两道 相互平行、处同水平面上的换热空腔底部分别与两带调节门的进风洞相通, 上部两侧预留12 14个热风出口,主火道瓦火管尾端分岔成左右两条火龙火 管,由里向外微坡或水平绕出,再沿装烟室墙体两侧平走,两边火管高于两 内火管4-5cm,最后两边火管延伸到烟囱底部汇合连接;风循环装置由吸气 管、导风管、换气室、热交换器、出风管和风机等组成,吸气管一端位于装 烟室的内上方,其管壁上开若干个直径3cm的吸气孔,另一端穿墙与墙体 外的导风管相连接,导风管下端通向换气室,换气室的侧面开设40cmx 22cm的小门,内装有风机,出风管从换气室底部引出后,分两路进入热交 换器的换热空腔。这种热风循环机烘烤房采用明火作为热源,有可能因漏火 燃烧而造成巨大损失,其安全程度低,结构复杂,能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 无人值守、节约劳动力、安全程度高的热泵烘房,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热泵烘房,包括烘房和热泵装置,烘房内设置有搁 置或挂置烘烤物的挂架或支架,其结构特征是烘房内的一侧上部设置有送风 口,下部设置有回风口,热泵装置中的室内机的进风口与回风口相通,室内 机的出风口与送风口相通,送风口下方设置有横跨烘房的分风板,挂架或支 架设置在导风板下方,分风板上设置有朝下分风的二个及以上的分风孔或分 风条缝。
所述送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导风板设置在分风板的上方,导风板倾斜 设置,其靠近送风口的一端高,另一端低。 所述导风板的高端与送风口顶部相接。
所述分风孔或分风条缝靠近送风口的孔径或宽度小,远离送风口的孔径 或宽度大。
所述烘房内的 一侧设置有挡板,挡板和烘房内壁共同围成容置热泵装置 中的室内机的腔室,挡板上部设置有送风口,下部设置有回风口。 所述挡板斜向或竖向设置。 所述腔室侧面设置有维修门。 所述回风口处设置回风温度传感器。
所述热泵装置中的室外机设置在烘房外,其通过冷媒进出管与室内机相 通。烘房的侧壁设置有观察窗。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空气中的热量转移到烘房内实现干燥,可有效避免运
输与储放燃料中出现的安全和对环境污染问题;整个烘烤过程处于自动监控 下,其升温稳定,温差波动少,烘干效果好,可实现无人值守、节约劳动力, 并可避免燃料干燥机操作过程的人为因素对烘干质量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木材干燥、茶叶烘干、烟叶烘干、蔬菜脱水、鱼 类干燥、陶瓷烘焙、药物及生物制品的灭菌与干燥、污泥处理、化工原料及 肥料干燥等诸多领域。
本实用新型于烘房无任何明火,可达到绝对安全。


图l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烘房沿长度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表1为电加热、燃煤、燃油和热泵的热值表。 表2为能源成本表。
表3为电加热、燃煤、燃油和热泵的运行成本比较表。 图中l为物料进出门,2为维修门,3为观察窗,4为导风板,5为支 架,6为挡板,7为送风口, 8为回风口, 9为室内机,IO为室外机,ll为回风温度传感器,12为分风板,12.1为分风条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l-图2,本热泵烘房,包括烘房和热泵装置,烘房内的一侧设置 有挡板6,挡板斜向或竖向设置。挡板6和烘房内壁共同围成容置热泵装置 中的室内机9的腔室,挡板上部设置有送风口7,下部设置有回风口 8。室 内机9的进风口与回风口8相通,室内机9的出风口与送风口7相通,
送风口下方设置有横跨烘房的分风板12,挂架或支架5设置在分风板 12的下方。分风板12上设置有朝下分风的二个及以上的分风孔或分风条缝 12.1。分风孔或分风条缝12.1靠近送风口 7的孔径或宽度小,远离送风口的 孔径或宽度大。
送风口 7处设置有导风板4,导风板设置在分风板12的上方,该导风板 4倾斜设置,其靠近送风口7的一端高,另一端低。导风板4的高端与送风 口 7顶部相接。本实施例中的导风板4也可以直接用倾斜的屋顶板予以替代, 以节约空间和资源。
腔室侧面设置有维修门2。回风口 8处设置回风温度传感器11。热泵装 置中的室外机10设置在烘房外,其通过冷媒进出管与室内机9相通。烘房 的侧壁设置有观察窗3。
参见表1-表3,在得到相同热量86000千卡的情况下,热泵烘干费用为 26.4元,电加热常规烘干为84元,燃煤常规烘干为49元,燃油常规烘干为 62.4元,由此可见,热泵烘干的运行费用只是电加热常规烘干的30%,燃 油常规烘干的40%,燃煤常规烘干的60%,故热泵烘干的效率高、能耗低, 且可节省运输和储存燃料的费用,经济效益尤为显著。
权利要求1.一种热泵烘房,包括烘房和热泵装置,烘房内设置有搁置或挂置烘烤物的挂架或支架(5),其特征是烘房内的一侧上部设置有送风口(7),下部设置有回风口(8),热泵装置中的室内机(9)的进风口与回风口相通,室内机的出风口与送风口相通,送风口下方设置有横跨烘房的分风板(12),挂架或支架设置在导风板下方,分风板上设置有朝下分风的二个及以上的分风孔或分风条缝(12.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泵烘房,其特征是所述送风口 (7)处设置有 导风板(4),导风板设置在分风板(12)的上方,导风板倾斜设置,其靠近 送风口 (7)的一端高,另一端低。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热泵烘房,其特征是所述导风板(4)的高端与 送风口 (7)顶部相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泵烘房,其特征是所述分风孔或分风条缝 (12.1)靠近送风口 (7)的孔径或宽度小,远离送风口的孔径或宽度大。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泵烘房,其特征是所述烘房内的一侧设置有挡 板(6),挡板和烘房内壁共同围成容置热泵装置中的室内机(9)的腔室,挡 板上部设置有送风口 (7),下部设置有回风口 (8)。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热泵烘房,其特征是所述挡板(6)斜向或竖向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热泵烘房,其特征是所述腔室侧面设置有维修门 (2)。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热泵烘房,其特征是所述回风口 (8)处设 置回风温度传感器(11)。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热泵烘房,其特征是所述热泵装置中的室外 机(10)设置在烘房外,其通过冷媒进出管与室内机(9)相通。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热泵烘房,其特征是所述烘房的侧壁设置有观
专利摘要一种热泵烘房,包括烘房和热泵装置,烘房内设置有搁置或挂置烘烤物的挂架或支架,烘房内的一侧上部设置有送风口,下部设置有回风口,热泵装置中的室内机的进风口与回风口相通,室内机的出风口与送风口相通,送风口下方设置有横跨烘房的分风板,挂架或支架设置在导风板下方,分风板上设置有朝下分风的二个及以上的分风孔或分风条缝。送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导风板设置在分风板的上方,导风板倾斜设置,其靠近送风口的一端高,另一端低。分风孔或分风条缝靠近送风口的孔径或宽度小,远离送风口的孔径或宽度大。本实用新型具有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无人值守、节约劳动力、安全程度高的特点。
文档编号F26B3/06GK201344707SQ200920049689
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日
发明者蔡志鸿 申请人:蔡志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