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进风燃气灶的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5388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下进风燃气灶的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的燃烧器,是一种设有炉膛的下进风燃气灶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节能、环保的燃气灶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提高燃气灶的燃烧效率和热利用率、降低有害物的排放是燃气灶在设计中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利用现有技术制造的燃气灶,按安装方式可分为二种,直接平放在橱柜台面上的 台式燃气灶和安装在橱柜台面预留口中的嵌入式燃气灶,这二种燃气灶的结构特点是燃烧 器的体积过于庞大,而且燃烧器都是在橱柜(或灶台)台面上。现有技术的燃气灶由于受 燃烧器结构及燃烧进风方式的限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燃气燃烧所需的二次空气只能从 燃烧器的周边横向进入燃烧区域给予供氧(即通常所说的上进风或侧进风),这种二次空 气的补给方式不符合热气流的运动规律,使得二次空气进入燃烧中心区域时流动不顺畅、 阻力大,导致二次空气供氧不足或不均勻;二是燃烧器的燃烧头到锅底的间距太小,使得火 焰遇锅底后向外沿扩散的范围增大造成过多的热量损失和集热效果差;三是燃烧器处于一 个自由空间,周边无遮挡,导致火力不集中、不猛烈、热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变燃烧器的结构,减小二次空气的流动 阻力,保证燃气燃烧时所需的二次空气的充分供氧,并提高二次空气的流速,使得燃气燃烧 时火焰更加猛烈。改变二次空气的补给方式,由现有技术采用的上进风(或侧进风)改为 下进风。燃烧器设置在灶台平面的下面,适当加大燃烧灶头与锅底的距离,让火焰的上部或 顶部接触锅底,以减少用大火时火焰向锅底外沿扩散造成的热量损失,提高火焰与被加热 物的传热温差。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燃烧器,包括外环形 燃烧器和内燃烧器,其中外环燃烧器下端连接有进风筒。外环燃烧器与进风筒组成一个上 端口小,下端口大,上下贯通的炉膛,当燃气燃烧时使得炉膛内上端口燃烧气体的温度大大 高于炉膛下端口外的空气温度,在热压的作用下炉膛产生烟囱效应,使得二次空气从炉膛 下端口被吸入向上流动,以热压形成的压差为推动力来补充燃气燃烧时所需的二次空气。 外环燃烧器与进风筒组成的炉膛起到一个抽气、拔火及聚热的作用。外环形燃烧器主体采 用纵向较长的结构,使混合气体(一次空气+燃气)在环形腔内旋转向上的过程中能够充 分混合并被腔体的壁面加热,以增强燃气燃烧时的化学活性和物理活性,提高燃烧效率。为 保证二次空气在炉膛内有一个较大的流动截面(降低流动阻力),内燃烧器的横截面应尽 量的小。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产生以下积极效果—是按热气流的流动规律补充二次空气,由现有技术的上进风(或侧进风)改为 下进风,充分利用热压的作用,为二次空气由下向上流动提供的动力能够强化二次空气与燃气的混合,使燃烧效率得以提高,同时使火焰向上冲力增大(即猛火)。二是由于内燃烧器的横截面设计的较小,使得炉膛内二次空气的流动截面相对就 大,其流动阻力小,保证二次空气的供氧充足。三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引射管吸入的混合气体(一次空气+燃气)在燃烧器腔 体中停留时间长、混合充分,被燃烧器壁面加热时间长、温升高,有利于燃气充分燃烧。四是外环形燃烧器与下端连接的进风筒形成一个炉膛,该炉膛起到抽气、拔火及 聚热的作用,使炉火更加猛烈。五是燃烧器的结构简单,易加工制作,成本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燃烧器为圆柱体)结构示意图(附有漏斗形聚热筒)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燃烧器为环形)结构示意图图_3是燃烧器俯视图图_4是燃烧器的火盖图_5是漏斗形聚热筒图-6是三种不同型式的进风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一种下进风燃气灶的燃烧器,如图-1所示,包括由外环形燃烧器主体(1-1)和环 形火盖(1-2)组成的外环形燃烧器(1)和由内燃烧器主体(2a-l)和火盖(2a-2)组成内燃 烧器(2a),外环形燃烧器(1)的下端与进风筒(3)连接,内燃烧器(2a)通过进风筒(3)上 端的十字连接支架(4)与外环形燃烧器(1)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为了提高热利用率,本实用 新型所涉及的燃烧器外围应安装有漏斗形聚热筒(7) —起使用。如图-2所示,当需要燃气灶的热负荷较大时,可用将内燃烧器(2a)设计成一个环 形燃烧器(2b);环形燃烧器(2b)是由内环形燃烧主体(2b-l)和内环形火盖(2b-2)组成。如图-3所示,外环形燃烧器主体(1-1)的下端外侧与引射管(5)相连接,引射管 (5)沿切线方向将混合气体(一次空气+燃气)送入外环形燃烧器主体(1-1);内燃烧器主 体(2a-l)的下端外侧与引射管(6)相连接,引射管(6)沿切线方向将混合气体(一次空气 +燃气)送入内燃烧器主体(2a_l)。如图-4所示,燃烧器的火盖示意图。如图_5所示,燃烧器外围配置的漏斗形聚热筒(7),火盖的位置应在漏斗形聚热 筒(7)直筒高的二分之一处,锅架应设在漏斗形聚热筒(7)的喇叭口的斜面上。如图-6所示,进风筒可根据炉膛的抽风效果、工艺加工条件及成本的综合考虑, 选择不同的类型。
权利要求一种下进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外环形燃烧器(1)和内燃烧器(2a),进风筒(3),内燃烧器(2a)通过进风筒(3)上端的十字连接支架(4)与外环形燃烧器(1)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燃烧器外围设有漏斗形聚热筒(7);其特征在于外环形燃烧器(1)的下端连接有进风筒(3),形成一个上下贯通的炉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进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外环形燃烧器(1) 由外环形燃烧器主体(1-1)和环形火盖(1-2)组成,环形火盖内圈圆周设有火孔,火孔截面 为条形、梯形或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进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内燃烧器(2a)由内 燃烧器主体(2a_l)和火盖(2a_2)组成,内燃烧器主体是一个圆横截面小、纵向长的圆柱体 结构,也可以根据热负荷的需要将内燃烧器(2a)设计成一个环形燃烧器(2b);环形燃烧器 (2b)具有环形截面小、环形筒身长、环形筒的中心区域上下贯通的特征;环形燃烧器(2b) 由内环形燃烧主体(2b-l)和内环形火盖(2b-2)组成,内环形火盖内、外圈圆周均设有火 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进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进风筒(3)可制成 双曲型进风筒(3a)、或锥台型进风筒(3b)、或直筒型进风筒(3c)。
专利摘要一种下进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外环形燃烧器(1)和内燃烧器(2a),外环形燃烧器(1)的下端连接有进风筒(3),内燃烧器主体是一个圆横截面小、纵向长的圆柱体结构,外环燃烧器与进风筒组成一个上端口小,下端口大,上下贯通的炉膛,当燃气燃烧时使得炉膛内上端口的温度大大高于炉膛下端口的空气温度,在热压的作用下产生烟囱效应,使得二次空气从炉膛下端口被吸入向上加速流动,对二次空气产生一个抽力,并有拔火的功效。下进风燃气灶的燃烧器灶口配置有漏斗形聚热筒(7)。本实用新型具有二次空气供氧充足,火力猛,燃烧效率和热利用率高等特点。
文档编号F24C3/08GK201575501SQ20092022765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7日
发明者陈洪巨 申请人:陈洪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