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资源再生用热泵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6263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资源再生用热泵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湿干燥机,尤其涉及一种将热泵作为热源的用于资源再生
过程中干燥作业的新型除湿干燥机。
背景技术
资源再生处理过程中的烘干工艺过程一般是利用干热风来带走再生资源中的水 分,提供水分蒸发所需要的热量。目前,空气的加热有多种方式,普遍采用的有两种一种是 通过尾气及锅炉运行产生的高温烟气预热空气,利用燃料燃烧所产生的尾气和高温烟气加 热空气,预热升温后的空气进入烘干机来进行资源再生的干燥作业。这种加热方式充分利 用了尾气及高温烟气的热量,但是尾气及高温烟气含有很多固体颗粒杂质,影响管道传热, 且增加气体排放前处理设备。还有一种是通过蒸汽加热采用煤、燃油、煤气作为供热源的 干燥装置,这种加热方式,除干燥设备外,还需要投资庞大的锅炉房、锅炉设备和支付繁杂 的管理费用,如增加环保设施、管理操作人员,燃煤锅炉还要投资煤的堆场,煤和渣的运输 等。也有一些采用电加热来预热环境空气,但耗电量大。 以上这些方法都是通过简单的加热获取干燥所需的热量,提高空气温度来干燥垃 圾的,热风只是提供水分蒸发需要的热能,没有考虑空气的湿度对水分蒸发的影响,一般空 气的相对湿度越低,水蒸汽分压力越小,干燥效率越高,因此以上这些方法在空气湿度大的 场合下,干燥效率不高。而且这些方法都存在二次污染环境的问题,热空气进入干燥器中将 热量传递给物料,使其中的水分汽化并有空气带出干燥器,出干燥器的空气变为温度低、含 水量多的废气, 一起直接排入环境,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节能环保。

发明内容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满足资源 再生干燥用循环干热风需求的除湿干燥机,且该设备具有能耗费用低、对环境无任何污染、 有更高的能效指标和更好的工程适应性。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种资源再生用热泵干燥机,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包括蒸发器和再热冷
凝器,其在进风口以及蒸发器、再热冷凝器处设有热回收循环系统。 其中,所述的热回收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进风口处的热回收吸热段和设置在蒸发 器、再热冷凝器之间的热回收放热段;热回收吸热段的输出端通过第一水阀与循环水泵相 连,循环水泵通过第二水阀与热回收放热段的输入端相连,热回收放热段的输出端与热回 收吸热段的输入端相连;集水装置通过第三水阀与循环水泵相连。 其中,所述的热回收吸热段、热回收放热段为盘管式换热器;所述的第一水阀、第 二水阀为蝶阀;所述的第三水阀为手阀。 热泵循环过程从压縮机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进入室内再热冷凝器和室 外冷凝器,被空气冷凝冷却后变成低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而后经过截止阀、贮液器、干燥过滤器、电磁阀进入膨胀阀,经膨胀阀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汽液共存体进入蒸发
器,在蒸发器内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而被蒸发,变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后进入压縮机,再
被压縮机压縮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如此连续循环不断的制冷除湿。
热回收循环原理为从循环水泵排出的高温乙二醇液体通过热回收放热段,被低
温的空气降温变成低温的液体,而后进入热回收吸热段,被高温空气加热变成高温的液体,
再被循环水泵吸入,如此连续循环不断的实现热量转移。 空气处理过程设备运转时,湿空气在通风机的作用下,经空气过滤器后流经热回 收吸热段,对空气进行预冷,降低空气的温度;而后流经蒸发器,与蒸发器表面接触,由于蒸 发器表面温度低于湿空气的露点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汽就冷却凝结成水滴,聚集于淋水盘 内由排水管排出,同时空气的温度和含湿量得到降低,降湿后的空气再通过热回收放热段 对除湿段的出风进行预热,最后流经再热冷凝器被加热(无须其他热源,达到节能目的), 使加热后的空气达到设计要求(干球温度t二60 7(TC)后送入指定的空间,这样保证出 风的出风温度比较高,同时相对湿度也比较低,以提高热空气吸收水分、携带水分的能力, 提高垃圾的干燥效率。 有益效果(l)采用热泵循环能回收干燥窑内排出的湿热空气所含的显热和潜 热,需要用户输入的能量只有热泵压縮机的耗能(以及风机等辅助元气件的少量耗能),而 热泵又有消耗少量能量可获得大量热能的优势,因此能量得到充分而合理利用,高效节能; (2)采用热回收系统,降低热泵循环的负荷,进一步节能,节能效率约10%;(3)由于热泵干 燥垃圾的全过程是在封闭系统中进行,不需向周围环境排湿,同时也不会排出有害、有臭味 的气体,环保、卫生,这与其它干燥方法相比,是一个独特的优点;(4)热泵干燥装置中的干 燥介质是在封闭的空间循环;不受外界气候条件的影响,一年四季均在同一条件下平稳运 行,所以干燥质量稳定。由于垃圾成分结构复杂,亲水力较强;热泵干燥温度不仅可在60 7(TC调节,而且可以控制干燥室的湿度,满足垃圾干燥的理想条件。试验证明,干燥成品的 含水率能满足用户要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资源再生用热泵干燥机由室内机A和室外机B组成,室 内机A包括热回收吸热段1、系统膨胀阀2、蒸发器3、热回收放热段4、再热冷凝器5、离心 风机6、压力控制器10、压縮机11、喷液膨胀阀12、系统电磁阀13、经济器膨胀阀14、经济器 15、第一水阀16、循环水泵17、第二水阀18、集水装置19和第三水阀20。室外机B包括室 外冷凝器7、冷却风机8和储液器9。在室内机A的进风口通往出风口的管路上依次设有热 回收吸热段1、蒸发器3、热回收放热段4、再热冷凝器5和离心风机6 ;在室外机B进风口通 往出风口的管路上依次设有室外冷凝器7和冷却风机8。 所述的热回收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进风口处的热回收吸热段1和设置在蒸发器 3、再热冷凝器5之间的热回收放热段4 ;热回收吸热段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水阀16与循环
4水泵17相连,循环水泵17通过第二水阀18与热回收放热段4的输入端相连,热回收放热 段4的输出端与热回收吸热段1的输入端相连;集水装置19通过第三水阀20与循环水泵 17相连。 其中,所述的热回收吸热段1、热回收放热段4为盘管式换热器。所述的第一水阀 16和第二水阀18为蝶阀,所述的第三水阀20为手阀。 压縮机11输出端与再热冷凝器5的输入端相连,再热冷凝器5的输处端与室外冷 凝器7的输入端相连,室外冷凝器7的输出端与储液器9的输入端相连。储液器9的输出 端上设有系统膨胀阀13,系统电磁阀13的一个输出端与经济器15的输入端相连,经济器 15的输出端通过系统膨胀阀2与蒸发器3的输入端相连;蒸发器3的输出端与压縮机11的 输入端相连。系统膨胀阀13的另一个输出端通过经济器膨胀阀14、经济器15与压縮机11 的输入端相连;系统膨胀阀13的第三个输出端通过喷液膨胀阀12与压縮机11的输入端相
连。在压縮机ii上设有压力控制器io。 机组采用可以德国Siemens可编程控制器、Schneider电控元件及人机界面进行 控制,用户通过人机界面设定温湿度后,机组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及PLC控制系统的模拟量 扩展模块取得环境温湿度值,再结合用户设定温湿度值,应用西门子PLC内置的PID调节器 进行PID计算,能够精确控制机组的出风参数的连续控制,保证机组运行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资源再生用热泵干燥机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 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份均可用 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一种资源再生用热泵干燥机,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包括蒸发器(3)和再热冷凝器(5),其特征在于在进风口以及蒸发器(3)、再热冷凝器(5)处设有热回收循环系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源再生用热泵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回收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进风口处的热回收吸热段(1)和设置在蒸发器(3)、再热冷凝器(5)之 间的热回收放热段(4);热回收吸热段(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水阀(16)与循环水泵(17) 相连,循环水泵(17)通过第二水阀(18)与热回收放热段(4)的输入端相连,热回收放热段 (4)的输出端与热回收吸热段(1)的输入端相连;集水装置(19)通过第三水阀(20)与循 环水泵(17)相连。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资源再生用热泵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回收吸 热段(D、热回收放热段(4)为盘管式换热器。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资源再生用热泵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水阀 (16)、第二水阀(18)为蝶阀。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资源再生用热泵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水阀 (20)为手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资源再生用热泵干燥机,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包括蒸发器和再热冷凝器,在进风口以及蒸发器、再热冷凝器处设有热回收循环系统。采用热泵循环能回收干燥窑内排出的湿热空气所含的显热和潜热,需要用户输入的能量只有热泵压缩机的耗能,而热泵又有消耗少量能量可获得大量热能的优势,因此能量得到充分而合理利用,高效节能;采用热回收系统,降低热泵循环的负荷,进一步节能,节能效率约10%。
文档编号F26B21/10GK201532094SQ20092025634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0日
发明者伍中喜, 何珍, 刘宇峰, 杨娟, 梁明坤, 汤昱, 谭来仔, 陈瑞平 申请人:南京五洲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