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静电雾化装置的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9671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含静电雾化装置的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静电雾化装置的空调机,该静电雾化装置将水静电雾化以生成纳 米尺寸的带电荷的水微粒。
背景技术
将水静电雾化以 生成纳米尺寸的带电荷的水微粒的静电雾化装置在现有技术中 是公知的。该静电雾化装置包括放电电极、将放电电极冷却以在放电电极的表面生成冷凝 水以及将水提供给放电电极的冷却装置,以及将高压施加到放电电极的高压施加装置。该 静电雾化装置将高压施加到放电电极来将提供到放电电荷的水静电雾化,并生成具有纳米 尺寸的带电荷的水微粒。由静电雾化装置生成的具有纳米尺寸的带电荷的水微粒包含自由基,例如氢氧自 由基,并用于灭除细菌、病毒等,从而有效地改善空气质量。然而,空气放电与带电荷的水微 粒同步生成臭氧。尽管个人之间的程度有所不同,但由于臭氧的气味它会使人不适。当臭 氧的浓度超过环境标准等所规定的某一程度时,它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6-247478描述了一种静电雾化装置的风扇结构。该公开 的静电雾化装置根据风扇产生气流速率来改变放电电流的目标值,因而从静电雾化装置的 排放口放出的臭氧浓度具有合适的值。该公开所描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将静电雾化装置的排放口放出的臭氧浓度控制在 合适的值,从而减少气味并防止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当该静电雾化装置单独在室内 使用,并且带电荷的水微粒从静电雾化装置的排放口直接排放到室内的时候,上述公开的 技术对于防止臭氧浓度的上升是有效的。但是,当该静电雾化装置使用在空调机中的时候, 会有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静电雾化装置产生的带电荷的水微粒排放到空调机的气流管道 中。气流管道中的空气流从出气口将带电荷的水微粒排放到室内。因而,即使臭氧的生成 在静电雾化装置中受到控制而在静电雾化装置的排放口具有适当的浓度,排放到气流通道 中的臭氧会与流经气流通道的空调气流相混合。流经气流通道的空调气流稀释了从气流通 道的出气口排放到室内的臭氧,并使浓度从适当的值下降。这样即使能够进行更多的放电(臭氧浓度可以在作为生成装置的静电雾化装置 中进一步增加),也使放电下降;并且还减少了带电荷的水微粒的生成量。结果,从空调机 出气口排放的在气流中的带电荷水微粒的排放量随之变小。因而,不能改善除臭和灭菌效^ ο而且,空调机的空气流量是可改变的。但是,当空调机组合了静电雾化装置并改变 气流时,空调机的出气口的臭氧浓度也改变。在此情况下,所期望的是在空调机的出气口处的臭氧应当调节到适当的浓度以免 对人体造成影响,同时尽可能地增加带电荷的水微粒的排放量。当人在狭小空间内长时间 地坐在空调机的出气口前时,例如在汽车的乘员车厢中时,这些问题更为期望得到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静电雾化装置的空调机,其不仅将空调机出气口排出的臭氧 浓度调节到适当值,还将带电荷的水微粒的排放量调节到适当值。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一种空调机,其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包含抽入空气 的进气口,以及与所述进气口连通并排放空调气流的出气口。静电雾化装置与所述气流通 道相连通,并包括放电电极、将水供应给所述放电电极的供水装置、以及高压施加装置,所 述高压施加装置将高压施加给放电电极以通过静电雾化生成带电荷的水微粒。所述静电雾 化装置将臭氧连同所述带电荷的水微粒一起排放到所述气流通道中。电气连接到所述静电 雾化装置的控制器,在所述空调机运行期间,把从所述气流通道的所述出气口排出的臭氧 浓度控制在适当的浓度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一种与空调机一起使用的静电雾化装置。所述空调机包括排 出空调气流的气流通道。所述静电雾化装置包括放电电极。供水装置将水供应给所述放电 电极。高压施加装置将高压施加给放电电极以通过静电雾化生成带电荷的水微粒。所述静 电雾化在所述放电电极上同时产生与所述带电荷的水微粒以及臭氧。排放管将所述臭氧连 同所述带电荷的水微粒一起排出。控制器在所述空调机运行期间,把从所述气流通道的所 述出气口排出的臭氧浓度控制在适当的浓度。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点将从以下结合附图用对本发明原理进行举例说明的描 述中得以体现。


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点可以通过参看以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以及附图得到最好 的理解,其中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包含静电雾化装置的空调机的示意图;图2为显示图1的静电雾化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显示图1所示空调机的空气流量与出气口处的臭氧浓度之间的关系图表;图4为显示放电电流值与图1所示静电雾化装置中的臭氧量之间的关系图表;图5为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包含静电雾化装置的空调机的示意图;图6为显示图5所示空调机的空气流量与静电雾化装置的放电电流值之间的关系 图表;以及图7为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包含静电雾化装置的空调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1包括静电雾化装置8。图1显示了包含静电雾化装置8的空调机1的一实施例。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包含静 电雾化装置8的空调机1设置成用作安装在汽车内的空调机。气流通道9具有包含进气口 12的上游侧和包含出气口 3的下游侧。在图1所示 的实施例中,为了用于汽车,气流通道9的下游侧被分叉并包括多个出气口 3。气流通道9包括送风单元13、过滤器14以及热交换器2,这些部件从上游侧到下游侧按照这一次序进行设置。该送风单元13可以是送风机马达。热交换器2可以是蒸发 器。空调机1通过驱动送风单元13将空气从进气口 12抽送到气流通道9中、利用热交换 器2将空气调节到目标温度、并从出气口 3将空气排放到房间来对房间进行空气调节。空调机1通过空调机控制器11来控制。该空调机控制器11包括0N/0FF开关(未 显示),空气流速度(空气流量)调节单元27、以及温度调节单元(未显示)。该空调机控 制器11通过操作空气流速度(空气流量)调节单元27来调节空气流速度(空气流量)。 例如,空气流速度调节单元27通过改变送风机单元13的运行速度来调节从出气口 3排放 到房间中的空调气流速度(空气流量)。设置在空调机1中的静电雾化装置8包括放电电极5、供水装置6 (图1未示),以 及高压施加装置7。供水装置6通过冷却放电电极5并使得空气中的水分在放电电极5上 凝结成水而将水供给至放电电极5。该高压施加装置7将高压施加在放电电极5上的水。 图2示意地显示了静电雾化装置8。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冷却放电电极5的供 水装置6包括,例如,帕尔贴单元6a。帕尔贴单元6a包括两个帕尔贴电路板15和多个设置在帕尔贴电路板15之间的 热电元件16。各帕尔贴电路板15包括绝缘板和电路单元。绝缘板由氧化铝或氮化铝制成, 并具有高导热性。该电路单元设置在绝缘板的一侧。热电元件16保持在帕尔贴电路板15 上的彼此面对面的电路单元之间。各电路单元将各个相邻的热电元件16电气连接。在帕 尔贴单元6a中,随着电流通过帕尔贴输入导线17从电源装置35流到热电元件16时,热量 从一个帕尔贴电路板15传送到另一个帕尔贴电路板15。在图2的实施例中,帕尔贴单元6a的一侧(图2中的上侧)上的帕尔贴电路板15 用作冷却侧。冷却绝缘板18连接到冷却帕尔贴电路板15的外侧。该冷却绝缘板18具有 高导热性和耐高压特点,并由氧化铝或氮化铝等制成。冷却帕尔贴电路板15的绝缘板和冷 却绝缘板18构成冷却单元25。帕尔贴单元6a的另一侧(图2中的下侧)上的帕尔贴电路 板15用作热辐射侧。具有高导热性并由铝之类的金属制成的热辐射单元24连接至热辐射 侧帕尔贴电路板15的外侧。由绝缘材料,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树脂、聚碳酸酯以及聚苯硫醚(PPS) 树脂制成壳体26。壳体26包括带有开口(图2中的右侧和左侧)的管状壁。此外,壳体 26包括中间部分,其中隔板19将壳体26分隔成容纳腔21和放电腔20。该容纳腔21具有 带开口的后侧(从图2看为下侧),以及从该带开口的后侧的整个圆周延伸出来并连接到热 辐射单元24的凸缘22。放电腔20具有带开口的前侧(从图2看为上侧)。环形相对电极 23设置在带开口的前侧。帕尔贴单元6a连接并容纳于壳体26中,热辐射单元24位于壳体26的外侧。热 辐射单元24的周部固定于凸缘22并连接至壳体26,从而将容纳腔21密封住。当帕尔贴单元6a连接到壳体26时,放电电极5安装到隔板19中形成的孔内。放 电电极5包括设置在放电腔20中的前端,以及具有大直径并设置在容纳腔21中的后端。放 电电极5通过将其大直径的后端保持在壳体26的隔板19和帕尔贴单元6a的冷却单元25 之间而连接到壳体26。连接至帕尔贴单元6a的冷却单元25的放电电极5基本为杆形,并且由具有高导 热性和导电性的材料制成。帕尔贴单元6a被冷却时,其产生冷凝水。环形相对电极23的中心位于从放电电极5的前端延伸出去的线上。放电电极5连接于高压施加板28。高压施加板28通过高压导线33连接于高压施 、加装置7,从而将高压施加到放电电极5。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相对电极23也连接于 高压施加装置7,从而来自高压施加装置7的高压施加在放电电极5和相对电极23之间。设置在静电雾化装置8中的控制器10控制从电源装置35至帕尔贴单元6a的电 流。控制器10还控制从高压施加装置7向放电电极5的高压施加。在静电雾化装置8中,当电流流到热电元件16时,热量在各个热电元件16中沿同 一方向(如图2所示从上侧至下侧)传送。这冷却了帕尔贴单元6a的冷却单元25。当冷 却单元25被冷却,连接至冷却单元25的放电电极5被冷却。这冷却了放电电极5周围的 空气。结果,空气中的水分被冷凝,并在放电电极5的前端上形成冷凝水。当放电电极5被冷却,并在放电电极5的前端上形成冷凝水时,高压施加装置7对 放电电极5的前端上的水施加高压。在此情况下,高压施加在放电电极5和相对电极之间, 因而放电电极5的前端变成负电极,并且电荷聚集在前端。这使得放电电极5的前端上的水 带上电荷,并且库仑力作用在带电荷的水上,从而局部地升高水的表面力(surface level) 并形成为锥形(定制锥(tailorcone))。结果,电荷聚集在锥形水的末端增加了在该末端 的电荷密度。高密度电荷的排斥力使水破碎和散开(瑞利分裂)。以这种形式进行静电雾 化,从而产生具有纳米尺寸并包含自由基的带电荷水微粒。这使得带电荷水微粒从设置在 放电腔20的开口端上的相对电极23的中心孔中排出。在上述实施例中,帕尔贴单元6a描述为供水装置6的一个例子,该供水装置是通 过冷却放电电极5并从空气中的水分中形成放电电极5上的冷凝水来把水供应到放电电极 5上。然而,供水装置6并不局限于这种方式。例如,供水装置6可以由各种类型的已知热 交换装置的冷却单元来构成。如图1所示,该静电雾化装置8容纳在盒体8a中,该盒体构成静电雾化装置8的 外轮廓。盒体8a连接至排放管29,排放管与相对电极23的中心孔连通。排放管29具有带 开口的末端,该末端用作供带电荷的水微粒排出的静电雾化装置8的排放口。静电雾化装置8设置在空调机1的气流管道9的外部。该排放管29的末端部与 空调机1的气流管道9连通。该静电雾化装置8设置成与空调机遥控器11的0N/0FF开关(未显示)配合启动。 因此,当空调机遥控器11启动时,在静电雾化装置8中产生具有纳米尺寸的带电荷的水微 粒,并且将其从排放管29的末端处的排放口排到气流管道9中。该水微粒与流经该气流管 道9的空调气流混合并一起流动。该带电荷的水微粒排放到气流管道9中的部分(即与排放管29的末端相连通的 部分)最好位于气流通道9中热交换器2的下游,并且略微在气流通道9的出气口 3之前。 例如,该部分最好位于出气口 3之前10至50cm的地方。排放管29仅设置在图1中最右侧 的出气口 3附近。然而,排放管29最好以相同的方式设置在其它出气口 3附近。从气流管道9的出气口 3排到房间(这里为乘客车厢)中的空调气流调节了房间 的空气。在此情况下,包含自由基(超氧化和氢氧自由基)的带电荷水微粒连同空调气流 排放到房间中。该自由基具有除臭作用、消毒作用、灭活过敏原作用、分解农业化学品作用 等。因此,该带电荷水微粒在房间中除臭、消毒、灭活过敏原、分解农业化学品。
自由基包含在具有纳米尺寸的极小的带电荷水微粒中。该具有纳米尺寸的带电 荷水微粒悬浮在空气中并且经过较长时间后被携带到房间的每个角落,从而体现出除臭作 用、消毒作用、灭活过敏原作用、分解农业化学品作用等。另外,具有纳米尺寸的带电荷水微 粒进入房间中的人员衣服和座位中,尤其是在汽车的乘客车厢中的人员。这在衣服和座椅 上体现出除臭作用、消毒作用、灭活过敏原作用、分解农业化学品作用等。当静电雾化装置8中产生带电荷的水微粒时,在放电电极5上同时附加产生臭氧。 因此,当静电雾化装置中产生的带电荷水微粒从出气口3排出时,臭氧同步地从气流管道9 的出气口 3随着空调气流排放到房间中。由静电雾化装置8产生的带电荷水微粒的数量(即所产生的自由基数量)与放电 电极5和相对电极23之间流动的电流量(即放电电流值)成正比。在此情况下,该放电同 步产生臭氧,其数量与图4所示的放电电流值成正比。因此,臭氧也随着带电荷的水微粒排 放到气流管道9中,并且之后随着空调气流从出气口 3排放到房间中。当大量的臭氧从出 气口 3排放到房间中时,臭氧可能引起令人不适的气味。为了解决此问题,在本发明中,控制器10控制空调机1在操作期间从出气口3排放到房间内的臭氧,使之具有合适的浓度。臭氧的合适浓度是满足某些条件的最大浓度,其没有令人不适的臭氧气味,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或者是尽可能接近该最大浓度的浓度。现将说明把从空调机1的出气口 3排放到房间中的臭氧浓度控制在合适浓度的一 个例子。图3为显示臭氧浓度与出气口 3排出的空气流量之间关系的图表。如该图表所示, 当流经出气口 3的空调气流的空气流量增加,臭氧浓度下降。因此,在本例子中,控制器10 控制与流经出气口 3的空调气流的空气流量相关的放电电流值,把从出气口 3排出的臭氧 浓度调整到合适的浓度。获得出气口 3处的空气流量有几个公知的方法,其中一个是在气流通道9中设置 空气计量器,如图1所示,并且用该空气计量器30测量气流通道9中的空气流速。在此情况 下,控制器10基于空气流量计30测得的气流速度信息判断出气口 3的空气流量。然后,控 制器10根据空气流量(空气流速)的变化调整臭氧的浓度。例如,当空气流速低时(即, 空气流量低时),从出气口 3排出的臭氧浓度高。控制器10因此降低放电电流值把出气口 3内的臭氧控制在合适的浓度。当空气流速高时(即,空气流量高时),从出气口 3排出的 臭氧浓度低。控制器10因此升高放电电流值将臭氧控制成具有合适的浓度。这使得从出 气口 3排出的臭氧即使在空气流速改变时也能保持在合适的浓度。而且,所生成的带电荷 的水微粒数量也保持在空气流速的最优值(当臭氧浓度保持在合适浓度时所生成带电荷 的水微粒的最大量)。现将参考图5说明把从空调机1的出气口 3排放到房间中的臭氧浓度控制在合适 浓度的一个例子。图5的空调机1根据空调机1中空气流速(空气流量)的调整来控制放 电电流的值。设置在空调机控制器11内的空气流速调节单元27调节该空气流速(空气流量)。 空调机1中的空气流速(空气流量)可以通过操作空气流速调节单元27来切换(例如,通 过选择性地切换到“低(Lo) ”、“中(M) ”或“高(Hi) ”中的一个)。静电雾化装置8的控制器10响应来自空气流速调节单元27的切换信号设置对应于空调机1中空气流速(空气流 量)的放电电流值。这将从出气口 3排出的臭氧保持在合适的浓度。图6显示了空气流速调节单元27的空气流速(空气流量)与静电雾化装置8的 放电电流值之间的关系。当通过空气流速调节单元27设置成低空气流速(低空气流量) 时,控制器10降低放电电流值以减少带电荷的水微粒的生成量,即臭氧量。当通过空气流 速调节单元27设置成高空气流速(高空气流量)时,控制器10升高放电电流值以增加带 电荷的水微粒的生成量,即臭氧量。这持续将从出气口 3排出的臭氧保持在合适的浓度,而与空气流速调节单元27的 切换状态无关。并且,带电荷的水微粒保持在对应空气流速调节单元27切换状态的最优生 成量(当将臭氧浓度保持在合适浓度时带电荷水微粒的最大生成量)。 当将空调机1安装在汽车内时,空调机1气流管道9的进气口 12可在室内进气和 室外进气之间切换。室内进气和室外进气之间的切换是通过设置在空调机控制器11中的 进气选择单元32进行的。因为从空调机1的出气口 3排到房间中的带电荷水微粒很小并具有纳米尺寸,该 带电荷的水微粒在房间中漂浮很长时间。从出气口 3排出的臭氧立刻在房间内变成氧气。 因为房间(乘客车厢)是密封的,房间内的臭氧浓度,除了出气口 3周围之外,变得小于或 等于O.Olppm。因此,当空调机1通过进气口 12抽入室内空气并从出气口 3将空调气流排 到房间内以进行室内空气循环操作时,房间内的臭氧浓度,除了出气口 3周围之外,变得小 于或等于O.Olppm。当抽入室外空气时,臭氧浓度取决于环境而不同。例如,在森林或紫外光强烈的环 境中,室外空气的臭氧浓度在O.Olppm和0.031ppm之间。因此,当空调机1通过进气口 12 抽入室外空气并从出气口 3将空调气流排到房间内以进行室外空气流通操作时,房间内的 臭氧浓度,除了出气口 3周围之外,变得在0. Olppm到0. 031ppm之间。因此,在上述实施例中,当根据空气流速(空气流量)的变化改变放电电流值时, 控制器10可进一步根据进气选择单元32的切换信号控制放电电流值。在这种情况下,控 制器10可根据室内进气操作和室外进气操作来改变同一空气流速(同一空气流量)的放 电电流值。例如,当执行抽取室内空气的操作时,控制器10将空气流速(空气流量)的放电 电流基准值,即对于同一空气流速(空气流量)的放电电流值,控制成低于执行抽取室外空 气的操作时的值。因此,从出气口 3排到房间中的臭氧浓度和带电荷的微粒的生成量被调节到适当 的值,而与空调机1进行室内空气进气操作和室外空气进气操作时的空气流速(空气流量) 变化无关。图7显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图7的实施例中,在空调机1的出气口 3处 设置有臭氧浓度传感器31,并且用该臭氧浓度传感器31检测出气口 3排出的臭氧浓度。在 此情况下,控制器10基于臭氧浓度检测信号控制静电雾化装置8的放电电流值。在图7的实施例中,与流经气流通道9空气的空气流速(空气流量)或是在室外 进气和室内进气之间切换无关,连同带电荷的水微粒一起从出气口 3送出的臭氧保持在合 适的浓度,同时所生成的带电荷的水微粒被控制在适当量。
在上述任意实施例中,从空调机1的出气口 3排出的臭氧保持在小于或等于预定 值的适当浓度。因此,消除了诸如房间内的臭氧气味之类的不利影响。此外,带电荷的水微 粒生成量根据空调机1的系统状态(空气流量、进气切换等)被控制为最优(将臭氧浓度 保持在合适浓度时,带电荷水微粒的最大生成量)。因此,在房间内最大程度地体现出除臭 作用、消毒作用、灭活过敏原作用等。根据本发明的带有静电雾化装置8的空调机1具有如下优点。 与空调机1的气流通道9连通的静电雾化装置8包括放电电极5、向放电电极5供 水的供水装置6,以及将高压施加到放电电极5并通过静电雾化生成带电荷水微粒的高压 施加装置7。静电雾化装置8在生成带电荷的水微粒时还生成臭氧,并随带电荷的水微粒一 起将臭氧排到气流通道9中。电气连接到静电雾化装置8的控制器10将在空调机1的运 行过程中从气流通道9的出气口 3排出的臭氧控制成具有适当的浓度。在该结构中,静电雾化装置8中生成的带电荷的水微粒通过流经气流通道9的空 调气流从出气口 3排到房间内。因此,当房间进行空气调节时,房间也被除臭和消毒,并且 过敏原被灭活。此外,从出气口 3排到房间中的臭氧浓度被调节为适当的浓度。这避免产 生臭氧气味并防止臭氧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另外,通过将出气口 3处的臭氧调节到合适 的浓度而优化带电荷的水微粒生成量。这在房间中的臭氧浓度低时增加了从出气口 3排出 的带电荷的水微粒的排放量,从而增强了房间内带电荷的水微粒的除臭作用、消毒作用等。控制器10最好根据从出气口 3排出的空调气流的空气流量控制放电电极5的放 电电流值。在此结构中,从出气口 3排出到房间中的臭氧浓度和带电荷的水微粒的生成量 根据空调气流的空气流量被调节到适当的值。空调机1最好包括设置在气流通道9的出气口 3附近的空气流量计30,以测量空 调气流的空气流速,并且控制器10基于空气流量计30获得的气流速度信息改变放电电流 值。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10在这样的范围内增加放电电流值,即随着空调气流的空气流 量增加出气口处的臭氧浓度不超过所述适当浓度。这将从出气口 3排放到房间中的臭氧浓 度和带电荷的水微粒的生成量调节到适当的值。该静电雾化装置8最好包括排放管29,其具有将臭氧连同带电荷的水微粒一起排 出的排放口。该排放管29的排放口设置成靠近气流管道9的出气口 3。排放管29的排放 口最好设置在热交换器2和气流通道9中的出气口 3之间。在此结构中,出气口 3处的臭 氧浓度精确地保持在适当的值。控制器10最好根据流经气流通道9的空调气流的气流速度来控制放电电极5的 放电电流值。从出气口 3送出的空调气流的空气流量根据空调气流的空气流速改变。因此, 根据空调气流的空气流速控制放电电流值。这将从出气口 3排放到房间中的臭氧浓度和带 电荷的水微粒的生成量调节到适当的值。控制器10最好根据空调机1中空调气流的气流速度调节来控制放电电极5的放 电电流值。在此结构中,从出气口 3排出到房间中的臭氧浓度和带电荷的水微粒生成量根 据空调气流的空气流速调节而调节到适当的值。在此情况下,该空调机1最好包括空气流 速调节单元27,其以步进方式切换空调气流的气流速度等级,并且控制器10根据空气流速 等级来切换放电电流值。该空调机最好以选择性方式从气流通道9的进气口 12抽入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并且控制器10根据抽入的是否是室内空气或是室外空气来控制放电电极5的放电电流值。 在被抽入进气口 12的空气中的臭氧浓度,即从出气口 3排到房间中的臭氧浓度根据被抽入 进气口 12的空气而不同。因此,根据该空调机1的操作状态,通过根据抽入的是否是室内 空气或是室外空气来控制放电电流值,将出气口 3处的臭氧浓度和带电荷的水微粒的生成 量调节到合适的值。控制器10最好根据出气口 3处的臭氧浓度来控制放电电极5的放电电流值。在此结构中,带电荷的水微粒的生成量被调节到合适的值,同时出气口 3处臭氧浓度被调节 到合适的值。在此情况下,在气流通道9的出气口 3附近最好设置臭氧浓度传感器31,并且 控制器10基于从臭氧浓度传感器31发出的臭氧浓度检测信号控制放电电流值。控制器10最好通过改变施加到放电电极5上的高压值来控制放电电流值。在此 结构中,臭氧浓度和带电荷的水微粒生成量通过简单控制被调节到适当的值。控制器10最好通过改变高压施加到放电电极5上的时间来控制放电电流值。在 此结构中,臭氧浓度和带电荷水微粒的生成量通过简单控制被调节到适当的值。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有许多 其他特定方式来实施本发明是明显的。尤其,应当理解本发明可以用以下方式来实施。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控制器10安装在静电雾化装置8,但也可替换为安装在空 调机控制器11中。或者,空调机控制器11可用作该控制器10。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静电雾化装置8不限于如图2所示的结构。本发明的空调机 可适用于可以在生成带电荷的水微粒时附加生成臭氧的任何类型的静电雾化装置的结构。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可使用测量放电电流值的测量装置。在此情况下,控制器10 通过改变施加到放电电极5上的高压值将臭氧浓度精确保持在适当的值,因而,从被测量 装置测得的放电电流值变得等于目标放电电流值。显而易见地,该放电电流值不仅可通过改变所施加的高压值也可以通过改变施加 高压的时间来控制。当通过使用脉宽调变器(PWM)施加高压时,控制器10可借助改变通过 PWM控制施加高压的时间来控制放电电流值。或者,控制器10可以只是根据空气流速(空气流量)的变化或室外空气和室内空 气之间的切换,以步进方式改变放电电流值,而不使用测量放电电流值的测量装置。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静电雾化装置8的启动与空调机1的空调机控制器11的 0N/0FF开关相关联。然而,空调机控制器11可包括单独用于静电雾化装置8的0N/0FF开 关。换句话说,空调机1的启动和静电雾化装置8的启动可以是独立进行的。在此情况下, 从出气口 3排出的可以仅有空调气流、仅有带电荷的水微粒、或包括带电荷的水微粒的空 调气流。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包括静电雾化装置8的空调机1是安装在车辆内,例如汽车 内。然而,该空调机1也可以安装在建筑物中对建筑物的房间进行空气调节。在此的实施例和实施方式应当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本发明不限于 在此给出的细节,而可以在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及其等同范围内作修改。
权利要求
一种空调机包括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包含抽入空气的进气口,以及与所述进气口连通并排放空调气流的出气口;与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的静电雾化装置,所述静电雾化装置包括放电电极、将水供应给所述放电电极的供水装置、以及高压施加装置,所述高压施加装置将高压施加给所述放电电极以通过静电雾化生成带电荷的水微粒,所述静电雾化装置将臭氧连同所述带电荷的水微粒一起排放到所述气流通道中;以及电气连接到所述静电雾化装置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空调机运行期间,把从所述气流通道的所述出气口排出的臭氧浓度控制在适当的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成根据从所述出气口排出的所 述空调气流的空气流量控制所述放电电极的放电电流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成通过改变施加到所述放电电 极的高压来控制所述放电电流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成通过改变将高压施加到所述 放电电极所经过的时间来控制所述放电电流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气流通道的出气口附近以测量所述空调气流的空气流速的空气流量计,其 中所述控制器配置成基于从所述空气流量计获得的空气流速以改变所述放电电流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成随着所述空调气流的空气流 量增加,使所述放电电流值在所述出气口处的所述臭氧浓度不超过所述适当浓度这一范围 内增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中所述静电雾化装置包括排放管,所述排放管具 有排放口,所述排放口将所述臭氧连同所述带电荷的水微粒一起排出,所述排放管的排放 口设置在所述气流通道的出气口附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气流通道的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静电雾化 装置将所述臭氧连同所述带电荷的水微粒一起排到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出气口之间的所 述气流通道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成根据流经所述气流管道的所 述空调气流的空气流速来控制所述放电电极的放电电流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成根据所述空调机的所述空 调气流的空气流速调节来控制所述放电电极的放电电流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机,还包括空气流速调节单元,其允许以步进方式切换所述空调气流的空气流速等级,其中所述 控制器根据所述空气流速等级以步进方式切换所述放电电流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中所述空气空调机通过所述气流通道的所述进 气口选择性地抽入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并且所述控制器根据抽入的是室内空气还是室外 空气来控制所述放电电极的放电电流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成根据所述出气口处的所述臭氧浓度控制所述放电电极的放电电流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气流通道的所述出气口附近的臭氧浓度传感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基于从所 述臭氧浓度传感器发出的臭氧浓度检测信号控制所述放电电流值。
15.一种用于空调机的静电雾化装置,所述空调机包括排出空调气流的气流通道,所述 静电雾化装置包括放电电极;将水供应给所述放电电极的供水装置;高压施加装置,所述高压施加装置将高压施加给所述放电电极以通过静电雾化生成带 电荷的水微粒,其中所述静电雾化在所述放电电极上同时产生所述带电荷的水微粒以及臭 氧;排放管,所述排放管将所述臭氧连同所述带电荷的水微粒一起排入所述气流通道;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空调机运行期间,把从所述气流通道的所述出气口排出的 臭氧浓度控制在适当的浓度。
全文摘要
一种空调机的气流管道,包含抽入空气的进气口,以及与所述进气口连通并排放空调气流的出气口。与空调机一起使用的静电雾化装置与所述气流管道连通,并包括放电电极、将水供应给所述放电电极的供水装置、以及高压施加装置,所述高压施加装置将高压施加给放电电极以通过静电雾化生成带电荷的水微粒。所述静电雾化装置在产生带电荷的水微粒时附加产生臭氧,并将臭氧连同所述带电荷的水微粒一起排放到所述气流通道中。控制器在所述空调机运行期间,把从所述气流通道的所述出气口排出的臭氧浓度控制在适当的浓度。
文档编号F24F1/00GK101846378SQ201010155690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5日
发明者松本润一, 矢野武志 申请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