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绝热材料、绝热箱、冰箱、冷冻空调装置、供热水装置及设备和真空绝热材料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9891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空绝热材料、绝热箱、冰箱、冷冻空调装置、供热水装置及设备和真空绝热材料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绝热材料及使用该真空绝热材料的绝热箱,特别是适用于冷量设备的真空绝热材料及绝热箱、冰箱、设备、住宅(壁面等)等。所说的本发明的设备,包含自动售货机、冷库、冰箱、热水器、家庭用或商务用的供热水装置(热水器)、家庭用或商务用的冷冻空调装置、橱窗、电暖罐等能使用真空绝热材料的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在例如冰箱等的绝热箱中使用的绝热材料,使用聚氨酯泡沫。近年来,由对节能、省空间大容量化的市场需求,开始采用把比聚氨酯泡沫绝热性能好的真空绝热 材料埋设于聚氨酯泡沫中加以并用的形态。该真空绝热材料也在冰箱等中使用。真空绝热材料构成为,把粉末、发泡体、纤维体等作为芯材插入到由在气体屏障层使用铝箔的塑料层积薄膜等制成的外包材料中。真空绝热材料的内部保持数Pa (帕斯卡)以下的真空度。另外,为抑制成为真空绝热材料的绝热性能下降的原因的真空度劣化,在外包材料中配置吸附气体或水分的吸附剂。作为真空绝热材料的芯材,使用硅石等的粉末、聚氨酯等的发泡体、纤维体等。现在,绝热性能优良的玻璃纤维正成为真空绝热材料的芯材的主流。作为纤维的材料,有玻璃纤维、陶瓷纤维等的无机纤维(例如,參照专利文献I及专利文献8)。另外,具有聚丙烯纤维、聚乳酸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LCP (液晶聚合物)纤维、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酯纤维、聚酯纤维、聚こ烯纤维、纤维素纤维等的有机纤维(例如,參照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7)。纤维体的形状有棉状的形状、层积了片的形状(例如,參照专利文献3及专利文献4)。另外,有把片与纤维排列方向交替进行层积的类型(例如,參照专利文献5、专利文献6及专利文献12)。另外,在片的层积方法中,有通过把连续的带状的片状部件交替地在不同的方向折叠而进行重叠的方法(例如,參照专利文献11 )。作为真空绝热材料的加工,有设置开ロ部的加工(例如,參照专利文献9)、或设置芯材的凹部进行弯曲加工的加工(例如,參照专利文献IO )。先前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8-028776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2-188791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5-344832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6-307921号公报
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2006-017151号公报专利文献6 日本特公平7-103955号公报专利文献7 :日本特开2006-283817号公报专利文献8 :日本特开2005-344870号公报专利文献9 :日本特开2006-161939号公报专利文献10 :日本特开平10-253243号公报专利文献11 :日本特开昭62-204093号公报
专利文献12 日本特开2008-2239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这样,在现有的真空绝热材料中,作为芯材主要使用玻璃纤维。但是,因为玻璃纤维硬且脆,所以在制造真空绝热材料时粉尘飞散,附着在操作者的皮肤、粘膜等上时,有可能受到刺激,其处理性、操作性成为课题。另外,从再循环的观点看,例如在冰箱中在再循环エ场中粉碎各个产品。在这种情况下,玻璃纤维混在聚氨酯屑等供于热量再循环。存在玻璃纤维使燃烧效率下降、形成残渣等的再循环性差的课题。另ー方面,作为芯材使用聚酯纤维时,处理性、再循环性优良。但是,使用聚酯纤维作为芯材时,作为表示绝热性能的指标的热传导率为0.0030 [ff/mK](例如,參照专利文献7)左右。使用聚酯纤维作为芯材时,具有比使用玻璃纤维作为芯材的一般的真空绝热材料(热传导率为O. 0020 [ff/mK]左右)绝热性能差的难点。为此,也可以使有机纤维的层变薄,使纤维的排列方向与传热方向垂直来提高绝热性能。但是,在此层积张数达数百片以上,生产效率差。另外,在进行开孔加工、切ロ加工等时,因为层积张数多,所以片状的有机纤维集合体的层积体的开孔加工或切ロ加工不容易。另外,弯曲加工也因为层积张数多,所以难以弯曲,处理性或生产率差。另外,在芯材中使用有机纤维集合体时,若一张的厚度(用単位面积重量表示)薄,则由真空成形时的真空压形成的压缩カ或温度造成纤维变形。若纤维变形,则厚度大幅度减小,有可能使层积张数大幅度増加。另外,在把玻璃纤维等的芯材插入铝箔层积薄膜等的外包材料内、对内部进行减压密封来制造真空绝热材料的情况下,在把芯材插入铝箔层积薄膜等的外包材料内时,特别是在使用玻璃纤维等的无机纤维情况下,玻璃纤维有可能扎透外包材料而损伤或破坏外包材料,在外包材料内不直接插入玻璃纤维的芯材,而是在插入于聚酯袋等的另外的袋内的状态下插入于外包材料,使得必须用多余的聚酯袋等,使芯材、真空绝热材料的制造エ序复杂,还使成本提闻。另外,在芯材中使用玻璃纤维的真空绝热材料绝热性能优良。但是,在进行开孔加エ或切ロ加工等时,在孔加工或切ロ加工部分的周围玻璃纤维的加工粉飞散,即使对孔加エ周围的外包材料进行密封、粘接密封,玻璃纤维的加工粉也会进入密封部分,造成密封不
完善,真空度恶化。另外,在将有机纤维制成芯材时,若一张ー张地层积端面没被切断的片状的有机纤维集合体来构成芯材,则片状的有机纤维集合体之间有可能零散地层积,存在当芯材的端面不对齐地插入于外包材料时或散开或卷曲而难以插入的课题。另外,如专利文献11所示,也认为通过把连续的带状的片状部件(废纸)交替地向不同方向折叠,制成折痕进行重叠地层积来形成芯材,但必须有制成折痕进行折叠的装置,该折置装置的结构复杂且闻价,提闻了成本。另外,还在将有机纤维作为芯材时,若使用纤维长度短的短纤维,则在进行芯材开孔加工或切ロ加工等时,在孔加工或切ロ加工部分的周围纤维的加工粉溢出或飞散。该溢出的纤维粉在孔或切ロ加工部分的内侧进入进行外包材料的密封、粘接密封的密封部分,造成密封不完全,真空度恶化,有可能降低绝热性能。另外,同样纤维的加工粉也从芯材的端面的加工部分(切断部分)向周围溢出或飞散,进入进行外包材料的密封、粘接密封的密封部分,密封不完全,真空度恶化,有可能降低绝热性能。在此,专利文献9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其芯材的大小为200mmX 200mm,在芯材使 用纤维长度短到10 150mm、理想的为20 80mm的短纤维的有机纤维构成的片状的纤维集合体。另外,把片的中央部分切下IOOmmX IOOmm的大小,设置通孔。但是,由于使用纤维长度短的短纤维,所以由切下通孔而切断纤维。此时留在片侧的残存纤维的纤维长有可能极端短。在残存纤维的纤维长度短时,不能与存在于片中的已有纤维缠绕,残存纤维从通孔周围伸出或飞散,进入通孔周边的外包材料的密封部分,有可能产生密封不良。另外,专利文献12 (图2)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切断了端面的第一纤维层和第二纤维层的厚度与纤维的厚度大体相等,第一纤维层和第二纤维层的延伸或压延方向相互不平行(成大体直角)地层积,但对纤维长度没有叙述。在图2表示纤维长度比片的宽度短的情况,在纤维长度比片的宽度短时,残存纤维从切断的片端面伸出或飞散,进入外包材料的密封部分,有可能产生密封不良。特别是在层积后出于对齐棱线等的目的切断片端面吋,由于由切断而留在片中的残存纤维变短,所以残存纤维从切断的片端面伸出或飞散,进入外包材料的密封部分,有可能产生密封不良。(如图2所示,对于纤维长度,片的长度方向可以看成与片的长度相同长,但没有具体的叙述,叙述了宽度方向长度比片的宽度长度短,没有在第一纤维层和第二纤维层使用纤维长度的不相同的纤维等有关纤维长度的叙述,所以对于纤维长度没有任何的考虑。因此,没有考虑残存纤维从片端面伸出或飞散、进入外包材料的密封部分、产生密封不良的情况等。)例如,设初期纤维长度为80mm。在切断IOOmmX IOOmm的通孔地进行切取时,在通过通孔的切断而切取了初期纤维长80mm中的75mm时,留在片中的残存纤维成为5mm。残存纤维短到5_时,不能与的已有纤维缠绕保持在片中,有可能从通孔周边伸到片外或飞出。同样在使用短纤维作为芯材时,在为把芯材制成规定大小的片而切断芯材或纤维集合体的端面时留在片上的残存纤维有可能从芯材的端面伸出、飞出,在插入于外包材料进行密封时有可能夹在密封部分而产生密封不良。为此,需要加长密封长度,使得成本提高。另外,在使用玻璃纤维作为芯材的真空绝热材料的情况下,玻璃纤维的绝热性能优良。但是,因为玻璃纤维既硬又脆,所以在形成真空后难以进行弯曲加工。另外,在使用玻璃纤维作为芯材的真空绝热材料的情况下,玻璃纤维的绝热性能优良。但是,因为玻璃纤维既硬又脆,所以即使将冷凝管等的配管夹在真空绝热材料和真空绝热材料之间要进行绝热,配管形状也不能变形,在真空绝热材料间存在相当于管的直径的量的间隙。为此,热量从真空绝热材料间的间隙泄漏,绝热性能大幅度恶化。另外,在使用有机纤维作为芯材吋,在层积多个单张片制成芯材时,真空绝热材料的层积张数也随着越多而变得越硬。为此,在形成真空后进行弯曲加工时,存在在需要弯曲的部分难以弯曲、在不想弯曲的部分产生变形的课题。在此,专利文献10中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在芯材中使用硅石、珍珠岩等的微粉末及玻璃丝(玻璃纤维)或有连续气泡的发泡聚氨酯绝热材料。另外,叙述了在真空绝热材料的芯材中形成凹槽,从该凹槽进行弯曲。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芯材中使用硅石、珍珠岩等的微粉末、玻璃丝等,所以如上述处理性恶化,另外,在再循环时等存在问题。另外,由于没有叙述凹槽的制造方法,所以在芯材中使用硅石、珍珠岩等的微粉末及玻璃丝(玻璃纤维)时,不知在芯材上怎样才能设置理想的凹槽。特别是在使用玻璃丝的情况下,制造凹槽是困难的。另外,在发泡聚氨酯的情况下,制造很麻烦,制造成本高,而且存在绝热性能恶化的课题。另外,必须根据弯曲的大小来改变凹部尺寸,而在发泡聚氨酯的情况下,必须改变模具等,制造时间、制造成本大幅度上升。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至少以下所示的任何ー个特性的真空绝热材料及使用该真空绝热材料的绝热箱和使用该绝热箱的自动售货机、冷库、冰箱、热水器、冷冻空调装置等的设备。(I)绝热性能好,生产率(特别是芯材的生产率)优良。(2)绝热性能好,而且处理性、再循环性优良。(3)在芯材中使用有机纤维集合体的情况下,生产率优良,另外由真空成形时的压缩カ或温度造成的芯材的变形小。(4)孔加工、切ロ加工或弯曲加工容易,密封性也好,低成本,绝热性能好,容易处理。(5)可与弯曲加工的弯曲大小吻合地改变弯曲加工部的形状、大小,容易制造。(6)具备沿着配管形状的凹部。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的真空绝热材料,具备芯材和气体屏障性的外包材料;该芯材由将纤维形成为片状的有机纤维集合体的层积结构构成,具有以规定长度或宽度切断了端面的切断部;该外包材料将所述芯材收纳在内部,具有比所述芯材大了密封长度的量的范围的密封部,在对内部进行了减压的状态下进行密封;在所述纤维中使用与所述芯材的长度或宽度同等程度以上地连续的纤维,抑制由切断产生的残存纤维从所述切断部伸出。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真空绝热材料,由于在芯材中使用长纤维的纤维集合体,所以可以抑制在无纺布片的切断部(例如,片端面的切断部、孔加工的切断部或切ロ加工部的切断部等)由切断产生的残存纤维伸出,不会产生在芯材中使用短纤维时出现的由切断产生的残存纤维从由切断部伸出等状況。因此,在把芯材插入于外包材料进行密封时不会由伸出的残存纤维损伤密封性。另外,若作为芯材使用有机纤维的无纺布片,则可以提供加工性、处理性、绝热性能或生产率优良的真空绝热材料以及具备该真空绝热材料的绝热箱、自动售货机、冷库、冰、箱、热水器、冷冻空调装置、橱窗等的设备。


图I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真空绝热材料7的模式图,是层积多张无纺布片的真空绝热材料7的芯材5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真空绝热材料7的模式图,表示在一张无纺布片中的纤维排列方向的侧视图。图3是表不实施方式I的图,是真空绝热材料7的模式图,表不在芯材5具有厚度时的纤维排列方向状况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示真空绝热材料7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不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不形成真空绝热材料7的芯材5的层积状态的模式立体图。图6是表不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不形成真空绝热材料7的芯材5的层积装置的料卷和卷框的模式立体图。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示真空绝热材料制造装置的卷框的结构的图。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示夹紧缠绕在真空绝热材料制造装置的卷框上的有机纤维集合体的夹紧部件的图。图9是表不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不真空绝热材料制造方法的图。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另ー种卷框的模式图。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示真空绝热材料形状的模式图。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示组合多个料卷、具有一个大宽度的组合料卷的构成的图。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使用两个组合料卷、缠绕在卷框时的缠绕装置的模式图。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示缠绕在使用两个组合料卷(上侧料卷、下侧料卷)的缠绕装置上的有机纤维集合体的构成的模式图。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缠绕在使用两个组合料卷的缠绕装置上的芯材的首1J视图。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使用组合了三个料卷的组合料卷、缠绕在卷框上制造芯材时的芯材的立体图。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用于说明另外的组合料卷的构成的图。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示折弯真空绝热材料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从宽度方向看真空绝热材料的图。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说明真空绝热材料7的绝热性能的关联图。图21是表不实施方式I的图,是放大表不用于真空绝热材料7的芯材5的纵剖面构成的概略图。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示真空绝热材料7的热传导率的测定结果的图。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将图9所示的测定结果曲线化的图。
图24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作为真空绝热材料7的纤维集合体I的无纺布的首1J视图。图25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示真空绝热材料7的单位面积重量与热传导率的相关性的图。 图26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示真空绝热材料7的单位面积重量与热传导率的相关性的图。图27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作为真空绝热材料7的纤维集合体I的无纺布的首1J视图。图28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示真空绝热材料7的单位面积重量与热传导率的关系的图。
图29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示在构成芯材5、550的纤维集合体I、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1J、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1K、第二(有机)纤维集合体IH中设置加热熔接时的真空绝热材料7、750的単位面积重量与压缩形变的关系的关联图。图30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示真空绝热材料7的单位面积重量与层积张数(真空绝热材料的厚度为规定的厚度、例如吸真空后的厚度为规定厚度时的层积张数)的关系的线图。图31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具有开ロ部的真空绝热材料7、750的主视图。图32是表不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不在芯材5、550使用短纤维时的真空绝热材料7、750的芯材5、550的开ロ部的状态的图。图33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示在真空绝热材料7、750的芯材5、550的开ロ部外周周边设置压花加工110等的热熔接部的例的图。图34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说明绝热箱的图,是模式表示对冰箱100的适用例的主视看时的侧剖视图。图35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冰箱100的剖视图。图36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示在图23中所示的冰箱100的绝热隔断中使用的真空绝热材料7的芯材5的模式图。图37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示在冰箱100的绝热隔断中使用的真空绝热材料7的模式图。图38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冰箱100的另ー剖视图。图39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示在冰箱100的绝热隔断中使用的真空绝热材料7的模式图。图40是表不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不真空绝热材料701的芯材5的模式图。图41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示在压缩机600或热水器的贮热水罐等的绝热中使用的真空绝热材料701的模式图。图42是表不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不使用具有第一规定宽度的至少ー个料卷1307和把宽度比第一规定宽度小的料卷在宽度方向组合成与第一规定宽度大体相同的至少ー个组合料卷1305、缠绕在卷框1311时的缠绕装置的模式图,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另外的芯材的制造方法的图。图43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使用至少ー个具有规定宽度的料卷1307和至少ー个组合料卷、缠绕在卷框上进行制造的芯材的立体图。图44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使用至少ー个具有规定宽度的料卷和至少ー个组合料卷、缠绕在卷框上进行制造的芯材的剖视图。图45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利用了使用至少ー个具有规定宽度的料卷和至少ー个组合料卷、缠绕在卷框上进行制造的芯材的真空绝热材料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I.图I到图4是表不实施方式I的图,图I是真空绝热材料7的模式图,是层积了多张无纺布片的真空绝热材料7的芯材5的立体图,图2是真空绝热材料7的模式图,是表示在一张无纺布片中的纤维排列方向的侧视图,图3是真空绝热材料7的模式图,是表示在芯材5具有厚度时的纤维排列方向状况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真空绝热材料7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
(层积结构)在图I中,芯材5具有例如层积了至少ー个端面被切断的片状的纤维集合体I (例如,使用有机纤维2的有机纤维集合体)的层积结构。即,图I所示的芯材5形成为,在层积多张大体长方形的纤维集合体I (例如有机纤维集合体)以后、大体长方形的4边中的至少I边被切断的片状。或是,在切断大体长方形的纤维集合体I中的4边的至少I边之后层积多张而形成大体长方形的片状。另外,也有时把芯材5只称为芯材。在图2中,纤维集合体I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是使用有机纤维2的有机纤维集合体,由空开规定间隔配置的多根有机纤维2x、和在与有机纤维2x大体垂直的方向空开规定间隔配置的多根有机纤维2y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有机纤维2x和有机纤维2y大体点接触。在有机纤维2y间形成作为绝热空间的空气层3。作为有机纤维2x和有机纤维2y的总称,称为有机纤维2。在此,如图3所示,若ー张片(纤维集合体I)的厚度变厚时,则纤维容易向作为传热方向的厚度方向排列。特别是在有机纤维2 (也有时只称纤维)是纤维长度短的短纤维(纤维长度例如是5 150mm左右)的情况下,短纤维容易向作为传热方向的厚度方向排列。经该短纤维从片的表侧向背侧传递热量(在图3用箭头表示),绝热性能恶化。因此,通过薄薄地层积纤维集合体I制成厚度薄的片状,可以抑制纤维向传热方向(纤维集合体I的纤维层积方向、片状纤维集合体I的厚度方向)排列。由此,可以抑制向传热方向排列的纤维传热而使绝热性能降低。为此,可以把芯材5的热传导率变小,能提高绝热性能。在图2中,实线箭头和虚线箭头表示热的传递方向。因为有机纤维2x和有机纤维2y大体垂直,所以有机纤维2x与有机纤维2y的接触部分成为点接触,增加热阻,提高绝热性能。另外,以上表示了有机纤维2x与有机纤维2y大体相互垂直的情況,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有机纤维2x与有机纤维2y也可以相互以不是直角的角度相交。所有的有机纤维2x和有机纤维2y只要平行配置即可。若可抑制热量在向传热方向排列的纤维上传递而使绝热性能降低,即使是少量,也可以提高绝热性能。另外,即使平行配置,只要能保证所需的绝热性能,就没有问题。在图4中,真空绝热材料7包括具有空气遮断性的气体屏障性容器(以下称为“外包材料4”)、封入外包材料4内部的芯材5以及吸附剂6 (例如气体吸附剂或水分吸附剂(CaO)等)。另外,外包材料4的内部减压到规定的真空度(数Pa (帕斯卡) 数百Pa左右)。另外,也有时把真空绝热材料7只称为真空绝热材料。 (使用的纤维)作为形成真空绝热材料7的芯材5的有机纤维2,在本实施方式使用有机纤维2,但作为用于该有机纤维2中的材料,可以使用聚酯或此外的聚丙烯、聚乳酸、芳香族聚酰胺、LCP (液晶聚合物)、PPS、聚苯こ烯等。另外,在欲提高芯材5的耐热性时,只要在有机纤维2中使用LCP (液晶聚合物)或PPS (聚苯撑硫醚)等具有耐热性的树脂即可。另外,在欲提高压缩蠕变特性时,只要使用纤维直径大的即可。另外,若混合使用上述的树脂,则可以得到压缩蠕变特性优良、耐热性高、绝热性好的真空绝热材料7。聚苯こ烯的固体热传导率小,可有望提高绝热材料的绝热性能,而且可以低价制造。聚丙烯因为吸湿性低,所以可缩短干燥时间或吸真空时间,能提高生产率。另外,聚丙烯由于固体热传导小,所以有望提高真空绝热材料7的绝热性能。另外,由于聚乳酸具有生物分解性,所以在产品使用后被解体、分类的芯材也可进行填埋处理。另外,芳香族聚酰胺或LCP由于刚性高,所以作为被真空包装受到大气压时可保持良好的形状,具有可提闻空隙率、利于提闻绝热性能等的优点。芯材5例如在把塑料层积薄膜用于外包材料4的真空绝热材料7中,具有承受大气压以保证真空绝热材料7内的空间的作用、和把空间分割得细小来降低气体的热传导等的作用。另外,从抑制气体的热传导的观点看,使该空间的距离比其真空度的空气分子的自由行程距离小是理想的。在本实施方式,由于在真空绝热材料7的芯材5中例如使用有机纤维2,所以与以往使用硬且脆的玻璃纤维作为芯材的情况相比,可以消除在制造真空绝热材料7时粉尘飞散而附着在操作者的皮肤、粘膜等上产生刺激的状况,提高了处理性、操作性。(纤维集合体材料(料卷材料)的制造方法)形成芯材5的纤维集合体I (有机纤维集合体、与片状集合体相同)是相对欲制造的宽度从在横向排成一列的若干喷嘴使加热熔融的聚酯树脂或聚苯こ烯树脂等树脂自由落到传送带上,在使传送带以任意速度运动的同时用加压辊进行加压,缠绕在圆筒状的料卷用辊上,制造大体圆筒状的料卷材料。纤维集合体I的体积密度可以由熔融树脂的排出量和传送带的速度进行调整,得到厚度不同的纤维集合体I。另外,作为纤维集合体I的长纤维无纺布,通过把由挤压机熔融从纺丝喷嘴挤出的连续纤维捕集到传送带上,使传送带以任意速度输送,形成片状,从而能得到可缠绕在料卷用辊上的连续的长纤维无纺布。由于可得到由连续的有机纤维2形成的连续片状的纤维集合体1,所以可连续地以线圈状缠绕在圆筒状的料卷用辊上,可得到长纤维无纺布的料卷。另外,纺丝可以采用在喷嘴正下方将树脂由冷风等冷却后、用压缩空气等进行延伸使之纤维化的方法,或从喷嘴孔边吹出与树脂的熔融温度相同的高温空气进行纤维化的方法。另外,因为由上述方法得到的纤维集合体I的有机纤维2之间是零散的,所以在制造真空绝热材料7时有时处理性差。因此,在加压时也可以对有机纤维2之间进行加热熔接。在这种情况下,过度的加压、加热熔接会增大有机纤维2间的接触面积,使传热增加,由熔接部产生热传导,造成绝热性能降低。为此,以尽量減少有机纤维2间的接触面积为好。有机纤维2间的接触面积希望为整个面积(片面积)的20%以下,理想的是15%以下,进而控制在8%以下是理想的。因为确认了若加热熔接所占的比例超过整个面积(片面积)的20%则热传导率变大、绝热性能恶化,所以加热熔接所占的比例在整个面积(片面积)的20%以下是理想的。在此,只要加热熔接所占的比例相对整个面积(片面积)小,则可以格外提高绝热性能,所以将加热熔接所占的比例抑制为整个面积(片面积)的15%以下、进而为整个面积(片面积)的8% 以下是理想的。通过用加热熔接、热辊等,例如进行制出点状的熔接部的压花加工110,可以得到保证处理强度并可缠绕且绝热性能好的长纤维无纺布(纤维集合体I)。另外,在本实施方式,只要热辊的温度约为195°c即可。在此,也可以替代加热熔接,通过反复垂直扎入、拉出带钩的多根针,相互缠绕纤维之间使纤维彼此不零散地形成片状的针刺法,但用加热熔接(例如压花加工)形成片状的方法可对应简单的设备,也容易在传送带上进行操作,所以是方便的。(纤维直径)在本实施方式1,作为纤维集合体1,例如使用有机纤维集合体,但该有机纤维集合体的纤维直径由成形其的喷嘴直径进行调整,约为15 μ m。在绝热性能上,纤维直径细的好。理论上的纤维直径从真空绝热材料7的内部真空度与由纤维细分化的空间距离、气体分子的自由行程距离的关系看,小的是理想的。纤维直径在15 μ m以下是理想的,最理想的是10 μ m以下,只要使用平均纤维直径为9 μ m左右的即可。平均纤维直径的测定使用显微镜测定数个部位 数十个部位(例如十个部位),使用平均值即可。另外,単位面积重量(每Im2的纤维的重量(g))只要測定一张片的面积和重量,求出一张片的每单位面积的重量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例如形成把纤维的排列方向整理成相对作为绝热方向的厚度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重叠多张纤维集合体I的多层结构。另外,在纤维集合体I使用短纤维无纺布时,则因为纤维的长度短,所以有机纤维2x或有机纤维2y容易向绝热方向(片的厚度方向)排列。为抑制热量在向绝热方向排列的纤维传递而导致绝热性能降低,制成使用长纤维的长纤维无纺布(例如片的长度、宽度以上的长纤维无纺布)。在本实施方式,由于纤维的长度设为使用大体等于或超过片长度的长度,所以可在片的途中切断纤维,纤维的一部分(途中)或端部难以在绝热方向排列,绝热性能不降低。(纤维集合体的层积方法、芯材的制造方法I)接着,所得到的片状的纤维集合体I将切割(裁断)端面la,成为例如作为规定大小的A4尺寸(宽度210mmX长度297mm)。层积多层(例如25层)这些片,形成切断了端面5a的规定大小和厚度的芯材5。芯材5也可以在层积多个片状的纤维集合体I以后切断端面5a而形成规定大小。另外,层积的张数可以以得到的纤维集合体I的厚度与想制造的真空绝热材料7的厚度为基础任意设定。(外包材料)在真空绝热材料7的外包材料4(图4)中使用厚度5 μ m以上且100 μ m以下的层积薄膜。在本实施方式,使用例如由尼龙(6 μ m)、蒸镀铝PET(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酷)(10 μ m)、铝箔(6 μ m)、高密度聚こ烯(50 μ m)构成、具有气体屏障性的塑料层积薄膜。在真空绝热材料7的外包材料4中使用此外的聚丙烯、聚こ烯咔唑、聚丙烯的构成等不含铝箔的层积薄膜时,可抑制由热桥造成的绝热性能的降低。另外,外包材料4的四边中的三边由密封包装机进行热封。剩下的一边在插入芯材5后进行热封。 (真空绝热材料的制造方法I)对于真空绝热材料7的制造,首先在具有开ロ部4a的作为袋状的外包材料4中插入规定大小和厚度的芯材5,不关闭开ロ部4a地进行固定,在恒温槽中在约105°C的温度下干燥半天(约12小吋)。其后,把用于吸附真空包装后的残存气体、经过一段时间放出的来自芯材5的气体、经过外包材料4的密封层进入的透过气体的吸附剂6 (气体吸附剂、水分吸附剂等),插入薄膜袋(外包材料4)内,用柏木式真空包装机(NPC公司制;KT-650)进行吸真空(减压处理)。吸真空进行直到腔内真空度达到I IOPa左右,保持原样在腔内把薄膜袋(外包材料)4的开ロ部4a热封,得到板状的真空绝热材料7。(纤维集合体的层积方法、芯材的制造方法2)可以如上所述把片状的纤维集合体I切成规定大小,层积多张,形成芯材5,制造真空绝热材料7 ;也可以把片状的纤维集合体I层积多层后切下端面5a,形成规定大小,形成芯材5,制造真空绝热材料7,在此,对芯材5的另外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对把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 (例如,有机纤维集合体)连续地缠绕成线圈状来制造芯材5的方法进行说明。图5、图6是表不实施方式I的图,图5是表不形成真空绝热材料7的芯材5的层积状态的模式立体图,图6是表示形成真空绝热材料7的芯材5的层积装置的料卷和卷框的模式立体图。在图5、图6中,连续的纤维(例如有机纤维2)形成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例如,有机纤维集合体,厚度在30 μ m左右以上且500 μ m左右以下,理想的是80 μ m以上且300 μ m以下),以在缠绕途中断开、或即便不断开也完全伸展而使作为纤维所需的特性不足的规定张力,在卷框1311上缠绕成线圈状后(连续缠绕在卷框1311后)成形为平板状,制造芯材5。S卩,芯材5由在长度方向(缠绕方向)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从内侧向外侧连续地被缠绕的纤维集合体的层积结构构成。芯材5通过以下方式成形,即例如在把以线圈状缠绕成大体圆筒状的料卷1301的、具有规定的宽度且在长度方向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在卷框1311上连续缠绕多圈成为线圈状的状态(连续缠绕规定圈数的状态)下,把卷框1311在卷框1311的轴心方向(相对缠绕方向错开大体90度的转动轴1315的轴心方向)取下,把缠绕成大体圆筒状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压成平板状(片状)。该平板状的芯材5成为平板状(片状、平滑状),具有层积多层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而形成平板状(平滑状)的平板部5g (平滑部);形成为在该平板部5g的相对长度方向的两侧端部(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以在缠绕方向连续的状态被缠绕,因而在平板状的缠绕方向两端侧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成为被弯曲缠绕的状态)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弯曲的状态的弯曲端部5f。在此,通常使用料卷1301的宽度方向的端面Ia以规定宽度被切除的类型。在这种情况下,芯材5以成形为平板状、在外包材料4内以大体真空状态密封的状态成为规定厚度t的方式来确定缠绕在卷框1311上的圈数R。例如,若芯材5所需的厚度(芯材5的规定厚度)t为8mm、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ー张的厚度为80 μ m,则所需的层积张数为100片(8mm/80 μ m),所以一定要缠绕在卷框1311上的所需的规定缠绕圈数R为相当于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50张的50圈。芯材5的厚度t由于将卷框1311被取下的状态(圆筒状、线圈状)的芯材5压偏而成形为平板状(片状),所以成为与作为缠绕成料卷1301的圈数R的50圈的2倍相当的、张数100张的量的厚度,芯材5成为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层积多张(层积作为规定张数的100张)的状态。另外,芯材5在成形为平板状的状态下,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从料卷1301向 卷框1311上缠绕得到规定厚度t的规定张数R后,在缠绕完成端部IJe切断料卷1301侧的成为不需要的剩下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1J。即是,由于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在料卷1301与卷框1311的中途被切断,所以在卷框1311侧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被切断的端部成为缠绕完成端部IJe (切断端部)。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以缠绕完成端部IJe位于弯曲端部5f的附近位置的方式切断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1J。这样由于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缠绕完成端部IJe配置于芯材5的弯曲端部5f的附近位置,所以在芯材5的平板部5g没有缠绕完成端部lje,因此平板部5g不形成台阶。因此,由于作为真空绝热材料7也在平板部5g (平面部、平滑部)没有台阶,所以在把真空绝热材料7粘贴或固定在产品上进行绝热时容易粘贴。而且,由于平板部5g容易紧密连接或固定于产品等的真空绝热材料7的粘贴部位,所以真空绝热材料7不会晃动脱落,得到真空绝热材料7难以从产品等取下、难以脱落的效果。另外,在使聚氨酯等发泡而作为绝热材料使用的绝热箱体中并用真空绝热材料7那样的冰箱等设备中,因为真空绝热材料7的平板部5g (平面部、平滑部)没有台阶,所以聚氨酯在绝热箱体内流动时不会有台阶产生障碍而阻止聚氨酯的流动。因此,可以抑制由聚氨酯的流动不足造成的绝热性能降低。另外,在把芯材5插入于外包材料4时,长度方向(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长度方向)的两个弯曲端部5f中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缠绕完成端部IJe从挂在外包材料的开ロ部4a而不散开那侧的弯曲端部5fa插入。例如,如图5所示,只要相对缠绕完成端部IJe从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缠绕方向上游侧(缠绕方向相反侧)的弯曲端部5fa侧插入即可。只要这样,则在把芯材5从外包材料4的开ロ部4a插入吋,由于芯材5不挂在开ロ部,所以芯材5可顺畅地插入到外包材料4中,大幅度改进了插入性,能在短时间内制造真空绝热材料7。另外,芯材5所需的宽度L (规定的宽度)可以由缠绕成料卷1301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U的宽度或卷框1311的宽度适当调整。例如,若设芯材5所需的宽度(规定的宽度)L为1500mm,则设定卷框1311的宽度为作为规定的宽度的1500mm左右,或比作未规定的宽度的1500mm大ー些的宽度(例如1520mm左右),切下多余的部分(两个宽度部分)。图7、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图7是表示真空绝热材料制造装置的卷框结构的图,图7 (a)是表示缠绕有机纤维集合体时的卷框的状态的图,图7 (b)是表示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U缠绕结束后从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U去除卷框(取下)时的卷框的状态的图、图8是表示夹紧缠绕在真空绝热材料制造装置的卷框上的有机纤维集合体的夹紧部件的图。在本实施方式,卷框1311例如制成大体圆筒状,在圆周方向分成例如多个圆周部件1312 (例如分成四部分(圆周部件1312a 1312d))。在此,圆周部件1312在分成多部分的圆周部件1312a 1312d的各个周方向大体中央附近内周侧分别设置与卷框1311的转动轴1315连接的圆周部件保持轴1316 (圆周部件保持轴1316a 1316d),多个圆周部件1312借助于圆周部件保持轴1316与卷框1311的转动轴1315连接并被保持。卷框1311的转动轴1315插入由电动机等驱动的驱动轴并与之连接。被分成多部分的圆周部件1312(在本实施方式是4个圆周部件1312a 1312d)中至少ー个圆周部件(在本实施方式,在半径方向相向的两个圆周部件1312a、1312b)由于设有在半径方向可伸縮移动的圆周部件保持轴1316(在本实施方式是圆周部件保持轴1316a、1316b),所以在把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缠绕在卷框1311上以后通过使圆周部件保持轴1316a、1316b向朝半径方向中心侧收缩的方向移动,可以使具有规定张カ地呈大体圆筒状(线圈状)缠绕在卷框1311上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张カ松缓,可以从卷框1311把缠绕成大体圆筒状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在转动轴1315的轴芯方向取下。即是,由于通过松缓具有规定张力地缠绕在卷框1311上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张力,缠绕在卷框1311上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容易从卷框1311取下,所以不会划伤地容易取下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1J。在此,在卷框1311上至少在ー个部位设置当取下卷框1311后保持或固定大体圆筒状的纤维集合体I的夹紧部件1320。在本实施方式,夹紧部件1320可自由拆装地设置在至少两个部位(相向的两个部位)的圆周部件1312c、1312d或是分别设于圆周部件保持轴1316c、1316d的夹紧部件设置部1313c、1313d上。另外,两个夹紧部件设置部1313c、1313d设置在与在半径方向可伸縮移动的圆周部件保持轴(在本实施方式为圆周部件保持轴1316a、1316b)不同的部位(例如,不同的圆周部件保持轴1316c、1316d)。该夹紧部件1320设置成在卷框1311上将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缠绕成大体圆筒状(线圈状)的状态下,在大体圆筒状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内周侧与卷框1311的外周侧之间保持或固定(夹入保持或固定)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1J。该夹紧部件1320可以是例如棒状和板状,在缠绕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前可与卷框1311自由拆装地设于卷框1311侧;也可以在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以线圈状缠绕在卷框1311状态后从转动轴1315的轴方向插入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 (内周侧)和卷框1311 (外周侧)之间,例如两个部位的夹紧部件设置部1313 (例如分别设置于圆周部件1312c、1312d或圆周部件保持轴1316c、1316d的夹紧部件设置部1313c、1313d),从而保持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 ;也可以把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在两个部位的夹紧部件设置部(例如夹紧部件设置部1313c、1313d)夹着两个部位进行保持。在此,在本实施方式,在卷框1311中、设置夹紧部件1320的圆周部件(例如在半径方向不能动的圆周部件1312c、1312d)的外周面侧,设置在卷框1311的转动轴1315的轴方向可放置或可插入夹紧部件的夹紧部件设置部1313 (例如向转动轴1315方向设置成例如、具有规定的宽度(或长度)的凹部或切ロ等)。收纳或插入在夹紧部件设置部1313 (例如,夹紧部件设置部1313c、1313d)的夹紧部件1320如下设置即可,即例如是棒状和板状,在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缠绕在卷框1311前预先设于夹紧部件设置部1313(夹紧部件设置部1313c、1313d),在把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缠绕在卷框1311后使圆周部件1312a、1312b向半径方向的中心方向(收缩方向)移动,松缓以规定的张カ缠绕在卷框1311上的大体圆筒状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张力,然后把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由夹紧部件1320夹紧(在本实施方式至少在两个部位(夹紧部件设置部1313c、1313d)夹紧)从卷框1311取下。或者,也可以是,在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在规定的张カ下成呈大体圆筒形状(线圈状)缠绕于卷框1311上后,在位于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内周侧和卷框1311的外周侧之间的、设于卷框1311的不可动的圆周部件1312c、1312d的夹紧部件设置部1313(夹紧部件设置部1313c、1313d)的凹部或切ロ等中,从卷框1311的转动轴1315的轴方向插入至少ー个夹紧部件1320,夹紧大体圆筒状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 (在本实施方式 至少在两个部位(夹紧部件设置部1313c、1313d)夹紧),然后使圆周部件1312a、1312b向半径方向的中心方向(收缩方向)移动,放缓以规定的张カ缠绕在卷框1311上的大体圆筒状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张力,取下卷框1311。在此,至少ー个夹紧部件1320 (在本实施方式,是两个夹紧部件1320、1320d)设置成可与卷框1311自由拆装,设于卷框1311的不可动的至少ー个圆周部件上(在本实施方式,是两个圆周部件1312c、1312d)。通过这样使至少ー个可移动的圆周部件1312a、1312b向张カ松缓的方向移动,可以容易松缓以规定的张カ缠绕在卷框1311的大体圆筒状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张力。因此,由于可以不划伤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或有机纤维2而简单地把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从卷框1311上取下,所以可以得到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缠绕装置,而且可以得到低成本、可靠性高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1J、真空绝热材料7。在此,夹紧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位置,设为把缠绕成大体圆筒状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截面圆的圆周方向的周长大体二等分为大体相同长度的位置的两个部位(在考虑相对卷框1311的转动轴1315的轴方向成大体直角的方向的截面时的截面形状(在大体圆筒形的情况下截面形状成为大体圆形),通过卷框1311的转动轴1315的转动中心的直线与截面形状(截面的外形为圆的情况下为圆周)相交的两个部位(在圆的情况下与圆周相交的两个部位))。因此,因为进行夹紧的位置是把大体圆筒状的截面的外形形状(大体圆筒形状的情况下,是圆形)的周长大体二等分的两个位置,所以在保持由两个夹紧部件1320 (夹紧部件1320c、1320d)夹紧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状态原样地从卷框1311取出,使两个夹紧部件1320c、1320d在大体直线方向的相反侧方向(大体180度相反方向)可动或移动,使缠绕多圈、层积多层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由两个夹紧部件1320c、1320d向相反方向拉伸,所以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从由夹紧部件1320c、1320d夹紧的部分形成为弯曲了的平板状。其后,通过夹紧部件1320 (夹紧部件1320c、1320d)从在层积多层的状态形成为平板状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取下,形成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保持连续的片状原样地层积多层、在弯曲端部5f弯曲而具有平板(片)状的平板部5g的具有规定的宽度L和长度H的平板状的芯材5。(真空绝热材料的制造方法2)接着,基于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真空绝热材料7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真空绝热材料的制造方法的图。在图9中,图9 (a) (i)表示真空绝热材料7的制造的エ序。图9 (a)是把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 (例如由连续的有机纤维2制造的有机纤维集合体、无纺布片)开始缠绕在卷框1311的开始缠绕步骤。具备将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缠绕多圈而形成线圈状、被切成规定宽度的料卷1301、和具有缠绕以线圈状缠绕成料卷1301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 (例如,以线圈状)的规定宽度的卷框1311,通过使料卷1301、卷框1311转动,而将缠绕成料卷1301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开始缠绕在卷
框1311上,该エ序为开始缠绕步骤。图9 (b)是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以规定圈数R (以大体圆筒状、或线圈状)缠绕在卷框1311上且缠绕结束的缠绕完成步骤。在开始缠绕步骤,从料卷1301往卷框1311上缠绕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1J,但此吋,由于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缠绕在卷框1311的厚度a相当于芯材5所需的规定厚度t的一半的厚度t/2,所以当缠绕相当于规定厚度a的规定圈数R时,料卷1301、卷框1311的转动停止,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缠绕结束,该エ序为缠绕完成步骤。图9 (c)是切断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 (例如,有机纤维集合体)的切断步骤。在缠绕完成的步骤,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缠绕在卷框1311上,但当缠绕的圈数R达到相当于芯材5所需的规定厚度t的一半的厚度t/2的圈数时,料卷1301、卷框1311的转动停止,所以在切断步骤,是在规定部位切断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步骤,把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置于料卷1301和卷框1311之间的规定的切断部位,在夹紧规定的切断部位前后的状态下进行切断,把料卷1301从卷框1311切离。在此,缠绕在卷框1311上的大体圆筒状(或线圈状)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由夹紧部件1320 (夹紧部件1320c、1320d)夹紧保持,在这种情况下,为使缠绕在卷框1311上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被切断的切断端面(缠绕完成端部IJe)不散开,或为在芯材5成形切断端面(缠绕完成端部IJe)时如图5所示配置于弯曲端部5f (即不位于平板部5g),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在由夹紧部件1320夹紧的位置后面的位置(例如,夹紧位置的正后方)进行切断是理想的。图9 Cd)是由夹紧部件1320夹紧大体圆筒状(或线圈状)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 (例如有机纤维集合体)的芯材固定步骤。在切断步骤切断了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后,在设于卷框1311的凹部或切ロ等的夹紧部件设置部1313 (夹紧部件设置部1313c、1313d)插入夹紧部件1320,夹紧缠绕完成端部IJe附近,以使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缠绕完成端部IJe不散开或剥落。图9(e)是使设于卷框1311周方向的多个圆周部件1312a 1312d中的至少ー个圆周部件1312a、1312b在半径方向中心方向移动变形、松缓缠绕在卷框1311上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缠绕张力的卷框变形步骤。在芯材固定步骤中,缠绕完成端部IJe (切断端面)附近被夹紧,在卷框变形步骤,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在卷框1311上缠绕相当于规定厚度(t/2)的圈数R、由夹紧部件1320 (夹紧部件1320c、1320d)夹紧的状态下,卷框1311的多个圆周部件1312 (圆周部件1312a 1312d)中的至少ー个圆周部件(在本实施方式是半径方向相向的两个圆周部件1312a、1312b)可在向卷框1311的半径方向中心侧收缩的方向移动。即,通过在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缠绕在卷框1311上后使圆周部件保持轴1316a、1316b可在向半径方向中心侧收缩的方向移动,圆周部件1312a、1312b也可在向半径方向中心侧收缩的方向移动。因此,通过圆周部件1312a、1312b可向半径方向中心侧收缩方向移动,具有规定的张カ以大体圆筒状缠绕在卷框1311上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张カ松缓,所以缠绕成大体圆筒状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可容易从卷框1311上取下。(可容易从卷框1311的转动轴1315的轴芯方向取下被夹紧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1J。)即,通过松缓以规定的张カ缠绕在卷框1311上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例如有机纤维集合体)的张力,缠绕在卷框1311上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容易从卷框1311取下。
图9 (f )是从缠绕在卷框1311上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取下卷框1311、从大体圆筒状(或线圈状)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分离卷框的卷框分离步骤。由于在卷框变形步骤,卷框1311中的至少ー个圆周部件1312a、1312b朝半径方向中心侧移动、变形,从而由缠绕在卷框1311上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缠紧而产生的张カ被松缓,所以在卷框分离步骤,可以把张力松缓了的大体圆筒状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U从卷框1311向转动轴1315的轴心方向取下。或者,也可以从大体圆筒状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把卷框1311保持夹紧状态原样地取下。图9(g)是把与卷框1311分离的大体圆筒状(或线圈状)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由作为成形部件的夹紧部件1320 (夹紧部件1320c、1320d)向大体相反方向(相反方向)拉伸、成形平板状的芯材5的芯材成形步骤。在卷框分离步骤,在由作为成形部件的夹紧部件1320夹紧的状态下将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从卷框1311分离,在芯材成形步骤,对于从卷框1311以由两个夹紧部件1320c、1320d夹紧的状态取下的大体圆筒状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把两个夹紧部件1320c、1320d在大体直线方向相反侧向各自相反方向侧拉伸,使大体圆筒状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在作为成形部件的夹紧部件1320的夹紧位置折叠,所以成形为具有弯曲端部5f (折叠部)和平板部5g的平板状(状)的芯材5。由作为成形部件的夹紧部件1320成形为平板状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构成的芯材5,通过在由两个夹紧部件1320夹紧了弯曲端部5f (折叠部)的状态下移到传送带1400上,取下夹紧部件1320,作为芯材5成形。即是,由连续的纤维(例如有机纤维2)形成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 (例如有机纤维集合体)从内侧向外侧连续缠绕,形成并制造平板状的芯材5,在传送带1400上移动。图9 (h)是在传送带1400上成形的芯材5插入于一端具有开ロ的开ロ部4a的气体屏障性的外包材料4后、以内部减压的状态被大体密封来制造真空绝热材料7的真空绝热材料制造步骤。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层积多层、从内侧向外侧连续缠绕形成为平板状的芯材5,插入到至少一端具有开ロ的开ロ部4a的气体屏障性的外包材料4内,送到真空炉内以大体真空状态热封外包材料4的密封部(例如开ロ部4a),完成真空绝热材料7。在此,由于卷框1311的圆周部件1312呈现为在缠绕方向(圆周方向)大体连续的圆筒形状(线圈状),所以在把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缠绕在卷框1311时由缠紧产生张力在缠绕方向(圆周方向)大体均匀,在缠绕时不会在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上发生划伤或断开等,得到高可靠性的芯材5、真空绝热材料7。另外,在把芯材5插入外包材料4时,从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长度方向的两个弯曲端部5f中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缠绕完成端部IJe不会挂在外包材料的开ロ部4a散开的弯曲端部5fa插入。例如,如图5所示,只要相对缠绕完成端部IJe的位置,从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U的缠绕方向上游侧(缠绕方向的相反侧)的弯曲端部5fa侧插入即可。即,在本实施方式,具备把具有规定的宽度、在长度方向连续的片状的纤维集合体IJ从内侧向外侧缠绕、形成平板状的芯材5,从芯材5的长度方向的两个弯曲端部5f 中的、相对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缠绕完成端部IJe位置从缠绕方向上游侧的弯曲端部5fa侧,从具有气体屏障性的外包材料4的开ロ部4a插入到外包材料4内的芯材插入步骤;和对插入了芯材5的状态的外包材料4的内部进行减压、密封开ロ部4a的外包材料密封步骤。若这样,则由于在把芯材5从外包材料4的开ロ部4a插入时,缠绕完成端部IJe不会散开而挂在开ロ部4a,所以芯材5可以顺畅地插入到外包材料4中,插入性可大幅度改进,可在短时间制造真空绝热材料7。另外,由于不需要为不使缠绕完成端部IJe剥落或散开而用粘接剂等固定芯材5,所以价格低廉。在本实施方式,在卷框1311上使用了缠绕方向(圆周方向)大体连续地呈大体圆筒状(线圈状)的圆周部件1312,但也可以不是大体圆筒形状,也可以是多边形(8边形、6边形、平板形等)。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另ー种卷框的模式图。在图10中,(a)是表示8边形的卷框的一例的图,(b)是表示在8边形的卷框上缠绕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 (例如纤维集合体I)的状态的图。如图中所示,圆周部件1312也可以在缠绕方向(圆周方向)不连续。在图中,卷框1311将棒状(例如棱柱或圆柱)的圆周部件1312沿圆周方向大体均等地设置在8个部位,通过以转动轴1315为中心转动,从料卷1301卷绕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1J。如图所示,由于例如多个(例如,8个部位)的圆周部件1312在缠绕方向不连续时,在缠绕方向大体等间隔地配置的棱柱状或圆柱状等的多个圆周部件1312间(圆周部件1312与圆周部件1312之间)的空间,可插入夹紧部件1320来夹紧缠绕在卷框1311上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1J,所以不需要夹紧部件设置部1313,可得到结构简单、重量轻而且低成本的卷框1311。在本实施方式,具备由连续的有机纤维2形成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在大体圆筒状(线圈状)的料卷用辊上连续缠绕得到的长纤维无纺布的料卷1301 ;和与料卷1301分开设置、缠绕料卷1301的长纤维无纺布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 (例如大体圆筒状或线圈状)的具有规定宽度的卷框1311。由于通过以规定圈数R (相当于芯材5所需的规定厚度t的一半的厚度t/2)在卷框1311上缠以缠绕成料卷1301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 (例如有机纤维集合体),从而以芯材5所需的规定厚度t层积了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1J,所以不必ー张ー张地层积切成规定大小(宽度或长度)的无纺布(纤维集合体1),可用低价的制造设备简单且低成本地制造芯材5。S卩,由于芯材5将由连续的纤维(例如有机纤维2)形成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 (例如有机纤维集合体)从内侧向外侧连续地缠绕形成为平板状,大体长方形的平板状的芯材5的4个端面中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弯曲端部5f)弯曲(折叠)成形连续的片,所以被弯曲加工(折叠加工)的两个长度方向端面(弯曲端部5f)由于没有切断端面,所以有机纤维2不会从弯曲端部5f伸出,另外端面不散乱,所以不必切断端面。
另外,切断处(部位)少,得到低成本、加工容易的芯材5、真空绝热材料7。另外,在将料卷1301切成所需的规定宽度使用吋,因为大体长方形且平板状的芯材5的4个端面中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面相当于芯材5的宽度方向端面,芯材5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面也在料卷1301时就预先切成规定宽度,所以在形成为芯材5后不需要进行切断,芯材5的制造生产线变得简单,得到低成本的芯材5、真空绝热材料7。另外,因为芯材5从内侧向外侧连续缠绕,纤维集合体I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弯曲部5f)与平板部5g连续连接,所以与把纤维集合体一张ー张地层积的场合那样两端部与平板部不连接的情况相比,芯材5、真空绝热材料7的刚性强度(特别是弯曲強度)増加。因此,因为在构成冰箱等的绝热箱体时只由真空绝热材料即可得到刚性强度,所以即使不用聚氨酯发泡材等也可以得到強度(弯曲刚性),因此不需要聚氨酯或少量即可,可以得到低成本、厚度薄的绝热箱体或冰箱等的设备。另外,因为有机纤维2不从端面伸出或端面不散乱,所以不用切齐端面,因此不会 因切断端面使得残存纤维的纤维长度变短,残存纤维不会从切开的端面伸出,也不会损伤外包材料4的密封部的密封性。另外,如图11所示,在真空绝热材料7、750、760使用从内侧向外侧连续缠绕而层积成平板状的芯材5的情况下,芯材5的长度方向端部(弯曲端部5f)的长度方向的截面(与宽度方向成直角的截面)形状成为大体三角形。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示真空绝热材料的形状的模式图,图11 Ca)是真空绝热材料7、750、760的长度方向的剖面(与宽度方向成直角的截面)图,图11 (b)是从与长度方向成直角的方向看真空绝热材料7、750、760的长度方向端部的主要部分主视图。在图11中,在真空绝热材料7、750、760使用从内侧向外侧连续缠绕并层积成平板状的芯材5的情况下,当将芯材5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面(弯曲端部5f)插入于外包材料4并以减压的状态下进行密封吋,由平板状的平滑部Lg (长度LI的部分)和截面大体三角形的长度方向两端部Lf (长度L2的部分)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当芯材5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弯曲端部5f)插入于外包材料4并以减压状态密封时,由于长度方向两端部Lf的截面形状(与宽度方向成直角(垂直)的截面形状)成为相对长度方向朝长度方向外侧使厚度缓缓变小的大体三角形,故在外包材料4更难以产生折皱4或是难以破损,所以可得到高可靠性的真空绝热材料。即,具备具有规定的宽度、在长度方向连续的片状的纤维集合体从内侧向外侧以缠绕状态形成为平板状的层积结构的芯材5;和从开ロ部4a在内部收纳芯材5、在内部减压的状态下密封开ロ部4a的气体屏障性的外包材料4,得到芯材5在外包材料4内减压的状态下、所述芯材5的长度方向端部(作为长度方向两端部的弯曲端部5f)的与宽度方向成直角的截面形状是向长度方向外侧缓缓地厚度变小的大体三角形的真空绝热材料。另夕卜,在把ー个真空绝热材料7、750、760进行弯曲等加工成圆筒形状等时使长度方向的端面彼此抵碰地连续使用的情况下、或使两个以上的多个真空绝热材料7、750、760的端面彼此抵碰地进行使用的情况下,只要多个真空绝热材料7的大体三角形的端面的斜面部分(图11的斜面部Lfs)彼此接触地连接,则可使接触部分的接合厚度变小,且可减少来自接触部分的散热,可得到高性能的真空绝热材料7、750、760、搭载真空绝热材料7、750、760的冰箱等设备。(纤维集合体的层积方法、芯材的制造方法3)
接着,对组合多个料卷1301制造芯材5、550的方法进行说明。图12到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图12是表示组合多个料卷、具有一个大宽度的组合料卷的构成的图,图13是使用两个组合料卷、缠绕在卷框上时的缠绕装置的模式图,图14是表示由使用两个组合料卷(上侧料卷、下侧料卷)的缠绕装置进行缠绕的有机纤维集合体的构成的模式图,图15是由使用两个组合料卷的缠绕装置进行缠绕的芯材的剖视图。例如,使以大体相同缠绕圈数(相同层积张数)缠绕的大体圆筒状(或线圈状)的多个料卷(例如,本体部A1301a、本体部B1301b、本体部C1301c、本体部D1301d)在宽度方向(横方向)邻接(无间隙地排列是理想的,但如后述在必须有间隙时也可以设置规定间隙)地组合,形成具有规定宽度的第一料卷1305 (上侧卷筒),与第一料卷同样把缠绕圈数相同(相同层积张数)缠绕的多个料卷(例如本体部E1301e、本体部F1301f、本体部G1301g、本体部H1301h)在宽度方向(横方向)邻接(无间隙无排列是理想的,也可以设置规定间隙)地组合,形成具有规定宽度的第二料卷1306 (下侧卷筒)。在此,多个大体圆筒状(或线圈状)的料卷(例如,本体部A1301a、本体部B1301b、本 体部C1301c、本体部D1301d)的宽度可以相同,宽度也可以不同。同样,多个料卷(例如,本体部E1301e、本体部F1301f、本体部G1301g、本体部H1301h)宽度可以相同,宽度也可以不同,在第一料卷1305中使用的多个料卷的数量与在第二料卷1306中使用的多个料卷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由于第一料卷1305及第ニ料卷1306都是多个料卷(例如,多个本体部)以邻接的方式在宽度方向排列,所以在相邻的本体部间(例如,本体部Al 30 Ia和本体部B130 Ib等)存在间隙(微小间隙、规定间隙),因为相邻的本体部不连续而断续,所以存在窄缝部(例如,本体部A1301a与本体部B1301b之间的窄缝部A、本体部B1301b与本体部C1301c之间的窄缝部B、本体部C1301c与本体部D1301d之间的窄缝部C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在第一料卷1305和第二料卷1306中的至少ー个配置于多个料卷中的宽度方向端侧的料卷(例如本体部A1301a或本体部D1301d、本体部E1301e或本体部H1301h等)中,使用具有以规定的宽度切断料卷材料时产生的棱线不对齐的耳部的耳部料卷。在本实施方式,在第一料卷1305中使用的多个料卷的数量(本体部A1301a、本体部B1301b、本体部C1301c、本体部D1301d的四个)与在第二料卷306中使用的多个料卷的数量(本体部E1301e、本体部F1301f、本体部G1301g、本体部H1301h的四个)相同。另外,在第一料卷1305中使用的多个料卷(本体部A1301a、本体部B1301b、本体部C1301c、本体部D1301d)和在第二料卷1306中使用的多个料卷(本体部E1301e、本体部F1301f、本体部G1301g、本体部H1301h)配置成各自在宽度方向错开规定量Xb,缠绕在第一料卷1305上的纤维集合体IK与缠绕在第二料卷1306上的纤维集合体IH以在上下(相对片的面成大体直角的方向)重叠、在片的面的宽度方向错开规定量Xb的状态,一起缠绕在卷框1311上。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料卷1305和第二料卷1306相对于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和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IH的移动方向(缠绕的方向)配置在前后方向、或上下方向、倾斜方向。与第一料卷1305的多个料卷对应的第二料卷1306的多个料卷的宽度大体相同,错开规定量Xb0S卩,构成第一料卷1305的各个料卷(例如,本体部A1301a)和配置于该第一料卷1305的后方(或下方等)的构成第二料卷1306的各个料卷(例如,本体部E1301e)的宽度大体相同。同样,各个料卷(本体部B1301b和本体部F1301f、本体部C1301c和本体部G1301g、本体部D1301d和本体部H1301h)分别设定成宽度大体相同。在此,第一料卷1305 (上卷筒)的规定宽度和第二料卷1306 (下侧卷筒)的规定宽度大体相同是理想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芯材制造装置的第一料卷1305 (上侧卷筒)和第二料卷1306 (下侧卷筒)的配置,是把第一料卷1305 (上卷筒)配置在比第二料卷1306(下侧卷筒)相对卷框1311方向(纤维集合体I的输送方向)更靠后侧(或上侧或倾斜上侧等)的位置。即,向卷框1311方向以第二料卷1306 (下侧卷筒)、第一料卷1305 (上侧卷筒)的顺序配置。在这种情况下,缠绕在第一料卷1305 (上侧卷筒)的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配置于缠绕在第二料卷1306 (下侧卷筒)的第二(有机)纤维集合体IH的上側。因为缠绕在卷框1311上,所以缠绕在第一料卷1305 (上侧卷筒)的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相对缠绕在第二料卷1306 (下侧卷筒)的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IH始終位于卷框1311的半径方向外侧,以此状态,缠绕成例如大体圆筒状(或线圈状)。在此,只要配置第一料卷1305(上侧卷筒)和第二料卷1306 (下侧卷筒)成为在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和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IH以上下重叠的状态缠绕在卷框1311上的构成即可。在此,若产品所需的规定宽度小时(例如,IOOmm或200mm左右),则不需要场所即·容易制造料卷,而在产品所需的规定宽度大时(例如,11OOmm或2000mm等),制造料卷就困难。另外,由产品的不同,有时需要宽度不同的真空绝热材料7,但料卷需要当欲以ー个料卷进行对应时所需的规定宽度的数,不仅制造料卷困难,而且料卷的种类多,成本提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在宽度方向邻接组合多个料卷,作为组合卷筒(例如,第一料卷1305、第二料卷1306)使用。如本实施方式若把多个宽度的(宽度不同的)料卷(例如,本体部A1301a、本体部B1301b、本体部C1301c、本体部D1301d)在宽度方向邻接、作为ー个大宽度的料卷(例如,第一料卷1305)使用,则由于各个料卷的宽度可以变小,所以不用选择料卷(例如,本体部A1301a或本体部B1301b等)的制造场所,可容易制造,而且在需要大宽度的料卷时,组合多个小宽度的料卷就可制造大宽度的一个料卷(例如,第一料卷1305、第二料卷1306等),不用选择料卷的制造场所,另外可減少料卷的种类,可以得到低成本、设计自由度大的芯材5、真空绝热材料7。例如,可以组合多个宽度不同的料卷(本体部A1301a、本体部B1301b)等,或组合多个宽度大体相同的小料卷(例如,本体部B1301b等宽度相同的一个料卷),由此作为ー个大宽度的料卷。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使缠绕成作为由多个料卷(例如,本体部A1301a、本体部B1301b、本体部C1301c、本体部D1301d)构成的组合料卷的第一料卷1305 (上卷筒)的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1K、与缠绕成作为由多个料卷(例如,本体部E1301e、本体部F1301f、本体部G1301g、本体部H1301h)构成的组合料卷的第二料卷1306 (下卷筒)的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1H,配置成在宽度方向(横方向)错开规定量Xb (例如5mm 40mm左右,理想的是IOmm 20mm),其理由如以下所述。(I)例如构成第一料卷1305的多个料卷(本体部A1301a、本体部B1301b、本体部C1301c、本体部D1301d中的、在宽度方向邻接的料卷(例如,本体部A1301a本体部B1301b等))的连接部位,实际上存在若干间隙,即使无间隙地连接,因为在邻接部位存在窄缝部(例如,在本体部A和本体部B之间有窄缝部A)而并不连续,所以不错开规定量Xb就层积多张时,窄缝部(连接部、邻接部)来到大体相同位置,所以在窄缝部会断开。即,因为窄缝部(连接部、邻接部)不连续,所以从窄缝部折弯或破碎,故而不能得到作为芯材5所需的弯曲強度,由于窄缝部(邻接部)不连续而形成窄缝,由此变得零散,使外包材料4被破坏等,得不到必要宽度的芯材5,另外也得不到作为真空绝热材料7的性能。在本实施方式,由于相对第一料卷1305 (上卷筒)使第二料卷1306 (下卷筒)错开以搭接规定量Xb地层积多层,所以由错开规定量Xb的部分的摩擦等消除了在窄缝部(邻接部位)零散或断开的情形,能得到具有所需的绝热性能的必要规定大小的芯材5。(2)在邻接部位使第一料卷1305和第二料卷1306错开而搭接规定量Xb,但因为存在窄缝部(邻接部位),所以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1K、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IH各自在同一平面上不连续。因此,在窄缝部分容易弯曲。在现有的真空绝热材料中,为了进行弯曲而要施加凹槽加工等特别的技术,制造成本提高,但在本实施方式,由于在制造过程中邻接的部位(窄缝部)容易弯曲地被制造,所以把该容易弯曲的部位配置在产品需要弯曲的部位,可有效地利用。例如,在冰箱的情况下,认为跨背面壁和顶面壁等弯曲成规定角度(例如大体90度)的壁面间地配置真空绝热材料,为此,因为需要大的真空绝热材料且需要进行弯 曲,故需要用于制造料卷材料的大的制造设备,所以制造场所受到限制、制造困难,因为需要用于弯曲的特别加工,所以也提高了成本,难以应对,而在本实施方式的真空绝热材料7中,由于可以使多个料卷在宽度方向邻接,作为ー个大的料卷使用,而且只要在需要弯曲的部位配置窄缝部(邻接部)即可,所以可组合小宽度的料卷,自由选定料卷的宽度,另外,由于不需要用于弯曲的特别加工,且通过组合多个小宽度的料卷就可制造大宽度的芯材5,所以可以实现在现有技术难以作到的、跨冰箱等的以规定角度弯曲的壁面间的真空绝热材料7的配置。(3)切下宽度方向两端之前的料卷材料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端部称为耳部,纤维集合体I、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U的有机纤维2不以所需的厚度存在而在厚度产生分散,宽度方向端面的棱线没有对齐,所以在作为料卷使用时,预先把料卷材料以所需的规定宽度切去两侧而作为料卷使用。因此,从该料卷材料切下了宽度方向两侧部分的耳部的耳部料卷的强度弱,端面(棱线)不对齐,所以以往被废弃。在本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把以往废弃的耳部料卷(在本实施方式,例如相当于本体部A1301a、本体部D1301d)作为构成第一料卷1305、第二料卷1306的多个料卷中的宽度方向两侧被使用的料卷(例如,本体部A1301a、本体部D1301d等)所使用,使第一料卷1305、第二料卷1306错开规定量Xb地层积多层,所以耳部与不是耳部的部分交替层积,耳部位置错开地配置,所以耳部和耳部不会连续层积。因此即使使用耳部料卷,在芯材5也可得到所需的强度。在此,如图12所示,第一料卷1305配置成本体部A1301a、本体部B1301b、本体部C1301c、本体部D1301d在宽度方向按顺序邻接,在此,本体部A1301、本体部B1301b、本体部C1301c、本体部D1301d的宽度各自为T1、T2、T3、T4,第一料卷1305的宽度TA (TA = Tl +Τ2 + Τ3 + Τ4)。因此,与产品所需的规定宽度吻合地确定第一料卷1305的各个料卷的宽度(Τ1、Τ2、Τ3、Τ4)即可。同样也确定第二料卷1306中的各个料卷的宽度即可。S卩,只要选定本体部A1301a、本体部B1301b、本体部C1301c、本体部D1301d的宽度(本体部E1301e、本体部F1301f、本体部G1301g、本体部H1301h)的宽度即可。此时,宽度Tl、T2、T3、T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因此,由于可以分别适当选定多个料卷(例如,本体部A1301a、本体部B1301b、本体部C1301c、本体部D1301d、本体部E1301e、本体部F1301f、本体部G1301g、本体部H1301h)的宽度,所以増加设计的自由度,可以得到低成本的芯材5、真空绝热材料7及冰箱等设备。另外,由于第一料卷1305和第二料卷1306错开规定量Xb地缠绕在卷框1311,制造芯材5,所以在窄缝部容易弯曲,可弯曲的真空绝热材料7不用特别加工等可容易制造,还可以容易地设置在具有弯曲成规定角度的绝热壁面的冰箱等设备中的绝热壁,因此,可以增大真空绝热材料7的覆盖率,可得到高性能、低成本的真空绝热材料7、设备。如图14所示,在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 (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1K、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1H)(例如,以大体圆筒状或线圈状)缠绕在卷框1311时,来自第一料卷1305(上侧卷筒)的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 (上侧有机纤维集合体、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a IKd)和来自第二料卷1306 (下侧卷筒)的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IH (下侧有机纤维集合、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IHa Ihd)以错开规定量Xb的状态缠绕在卷框1311上。缠绕在卷框1311上的状态的与缠绕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的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1K、第二(有机)纤维集合体1H,如图15所示以错开规定量Xb的状态相互层积,从内侧向外侧连续 地缠绕层积。因此,由于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和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IH错开规定量Xb,所以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 (上侧有机纤维集合体)的窄缝部(第一窄缝部57 (上侧窄缝部))和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IH (下侧有机纤维集合体)的窄缝部(第二窄缝部58(下侧窄缝部))的距离相当于错开量Xb,以该Xb的量使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和第二(有机)纤维集合体IH重叠层积,由摩擦等使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和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IH难以分离。在此,层积了多层纤维集合体I (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1J、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1K、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1H)的芯材5在吸真空的状态(减压的状态)下的厚度t越厚则越难以弯曲,但在本实施方式,因为在离开规定量Xb的位置存在两个窄缝部(第一窄缝部57、第二窄缝部58),所以通过在这两个窄缝部(第一窄缝部57、第二窄缝部58)分两段弯曲,即使厚度变厚也可以容易弯曲(得到规定的弯曲角度)。在本实施方式,根据芯材5的厚度确定搭接量Xb。S卩,芯材5的厚度小时规定量Xb可以变小,若芯材5的厚度变大,则难以弯曲,所以使规定量Xb适当地加大来予以应对。在此,若规定量Xb过小,则重叠长度(搭接量)变短,不能得到摩擦力,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和第二(有机)纤维集合体IH在搭接部(本体部间)分离,不能得到规定宽度的芯材5,所以在本实施方式,搭接量Xb设为7mm以上(理想的IOmm以上)。在搭接量为5mm时,因为搭接量短,不能得到所需的摩擦力,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的各个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a IKd和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IH的各个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IlHa Ihd从窄缝部分离,不能得到规定宽度的芯材5。在此,在搭接量Xb为IOmm以上时,即使在搭接部使用耳部也可稳定地得到摩擦力,而且也表明可将热传导率的降低抑制得较小。另外,由于搭接量Xb越大则可以得到越大的所需摩擦力,所以作为芯材5可以提高可靠性,而若搭接量Xb相对真空绝热材料7的厚度过大,则弯曲时两个窄缝部间的距离(Xb)増大,弯曲部的宽度増大,另外,由于难以弯曲,所以在折弯真空绝热材料7时,搭接量Xb以真空绝热材料7的厚度的3倍左右以下为好(例如,真空绝热材料的厚度t为IOmm吋,搭接量Xb以30mm左右以下为好)。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使用组合了三个料卷的组合料卷、将其缠绕在卷框来制造芯材时的芯材的立体图。在图16中,来自第一料卷1305 (上侧卷筒)的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 (上侧有机纤维集合体、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lKa、lKb、lKd)和来自第二料卷1306 (下侧卷筒)的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IH (下侧有机纤维集合体、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lHa、IHbUHd)以错开规定量Xb的状态缠绕在卷框1311上,从内侧向外侧连续地缠绕层积。另外,由两个夹紧部件1320夹紧两个部位,在夹紧的部分进行弯曲来制造平板状的芯材550。另外,芯材550有时也简单地称为芯材。芯材550由用夹紧部件1320弯曲的(折叠的)两个弯曲部551f (弯曲端部、折叠部)和设于两个弯曲部551f间的平板状的平板部551g (平滑部)构成。另外,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 (上侧有机纤维集合体)中的各个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lKa、lKb、lKd的邻接部是图15所示的第一窄缝部57 (上侧窄缝部),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IH (下侧有机纤维集合体)的各个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lHa、IHbUHd的邻接部是第二窄缝部58 (下侧窄缝部)。该第一窄缝部57和第二窄缝部58在宽度方向的距离(长度)相当于错开量Xb。因 此,在该第一窄缝部57及第ニ窄缝部58容易进行弯曲加工。在此,缠绕完成端部551Je,在图16中配置在平板部551g上,但配置在弯曲部551f附近是理想的。当缠绕完成端部551Je配置在平板部551g上时,由于在平板部551g上容易产生台阶,故而不理想,另外,用夹紧部件1320使芯材551形成为平板状时因为缠绕完成端部551Je离开夹紧部件1320的位置,所以该夹紧部件1320的位置到缠绕完成端部551Je的长度变长。因为该夹紧部件1320的位置到缠绕完成端部551Je的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1K、第二(有机)纤维集合体IH的部分没被夹紧,有可能从芯材550散开、弯曲,所以缠绕完成端部551 Je切成可由夹紧部件1320夹紧的弯曲部551f附近是理想的。在由夹紧部件1320夹紧之后(之后紧接着是理想的)进行切断是理想的,在弯曲部551f附近在平板部551g不产生台阶的范围进行切断是理想的。可以减少零散、弯曲的危险,而且在平板部551g难以产生台阶,台阶不会发生挂住,另外外观也好。在此,如图17所示,在作为由多个料卷构成的组合料卷的第一料卷1305、第二料卷1306中使用3个料卷(本体部A1301a、本体部B1301b、本体部D1301d)时,也可以在宽度方向两侧的料卷(本体部A1301a、本体部D1301d)使用单侧是耳部的耳部料卷。在这种情况下,耳部料卷的耳部也可以向着在中央配置的没有耳部的作为料卷的本体部料卷即本体部B1301b侧地进行排列。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用于说明另ー组合料卷的构成的图。在图17中,作为组合料卷的第一料卷1305(上侧卷筒)由本体部A1301a、本体部B1301b、本体部D1301d构成,以本体部A1301a、本体部B1301b、本体部D1301d的顺序邻接地在宽度方向排列。即,在宽度方向中央位置配置没有耳部的作为本体部料卷的本体部B1301b,在其两侧配置具有耳部的作为耳部料卷的本体部A1301a、本体部D1301d,耳部料卷的耳部侧配置成与配置在中央位置的没有耳部的本体部B1301b侧邻接。这样,由于缠绕成耳部料卷的耳部有机纤维集合体的耳部不配置在作为组合卷筒的第一料卷1305或第二料卷1306的宽度方向两端侧,所以在缠绕到卷框1311上成形芯材5时,在宽度方向两侧,不是耳部而是切断面,所以不必切断芯材5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可以得到低成本的真空绝热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在宽度方向中央位置配置没有耳部的本体部料卷(本体部B1301b)、在其两侧配置具有耳部的耳部料卷(本体部A1301a、本体部D1301d)时,耳部料卷(本体部A1301a、本体部D1301d)的耳部中的任何一个耳部也可以配置成与中央位置的本体部料卷(本体部B)侧邻接。也可以以只在组合料卷的单侧有耳部的方式配置耳部料卷,在这种情况下,与在组合料卷两侧配置耳部料卷时相比,由于只要切断一方的宽度方向侧即可,所以可得到低成本的真空绝热材料。当然,即使是具有耳部的耳部料卷(本体部A1301a、本体部D1301d),只要是耳部的有机纤维2以所需的厚度存在而厚度的分散变小、或端面位置(棱线)的分散变小、芯材5或真空绝热材料7的绝热性能或制造上没有问题的水平,即使在组合料卷的宽度方向端侧使用耳部料卷,也不必切断宽度方向端面。因此,在本实施方式,对于芯材550的制造,由于不需要一张ー张地层积,用只缠绕纤维集合体的简单设备就可制造,所以在作为组合纤维集合体的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 (例如,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a IKd)或构成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IH (例如,第二(有机)纤维集合体IHa IHd)的多个纤维集合体I (例如,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a
IKdl、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IHa IHd)中的至少ー个中,容易使用以往被废弃的在宽度方向端侧棱线不对齐(非切断面)的具有耳部的耳部纤维集合体(例如,缠绕成作为耳部料卷的本体部A、本体部D的纤维集合体)。因此,不用切断以往被废弃的具有耳部的耳部纤维集合体(缠绕成耳部料卷的纤维集合体),保持原样使用耳部料卷,不产生浪费。因此,可得到低成本的芯材5、550、真空绝热材料7、750。S卩,由于在构成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 (例如,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a IKd)或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IH (例如,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IHa IHd)的多个纤维集合体中的至少ー个中,使用含有棱线不对齐的纤维集合体材料(例如缠绕成具有耳部的料卷材料的纤维集合体)的包括宽度方向两侧端部(耳部)的耳部纤维集合体(例如,缠绕成作为耳部料卷的本体部A1301a (本体部A)、本体部D1301d (本体部D)的纤维集合体),所以不必以规定宽度切断料卷材料来废弃含有耳部的耳部料卷就可以使用,所以可有效利用材料,得到低成本的真空绝热材料。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表示折弯了真空绝热材料的状态的立体图。在图18中,图18 (a)是折弯真空绝热材料7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8 (b)是真空绝热材料7的弯曲部的主要部分放大图。真空绝热材料750的芯材550插入在具有气体屏障性的外包材料4内,以内部减压的状态被密封。真空绝热材料750在芯材550的第一窄缝部57、第二窄缝部58部分分两段弯曲而形成弯曲部59。在这种情况下,弯曲部59的宽度以搭接量Xb的宽度弯曲。搭接量Xb的宽度相当于第一窄缝部57和第二窄缝部58的距离(长度),为大体相同的长度。另外,有时也把真空绝热材料750简单地称为真空绝热材料。另外,由于真空绝热材料750把纤维集合体I、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在宽度方向错开搭接量Xb地两张重叠而层积多层,所以通过错开搭接量Xb,在第一窄缝部57,第ニ窄缝部58插入到外包材料4内并进行了减压时,外包材料4在第一窄缝部57、第二窄缝部58各自凹进而形成凹陷部751、752。另外,该两个第一窄缝部57和第二窄缝部58的部分各自向凹陷的两个凹陷部751、752间突出,形成大体梯形形状的突出部753。由于弯曲部59由两个窄缝部57、58的部分分别各自凹陷的凹陷部751、752和在两个凹陷部751、752间突出地形成的大体梯形形状的突出部753构成,所以通过以该凹陷部751、752为基点利用大体梯形形状的突出部753的斜面,可以容易弯曲。另外,因为第一窄缝部57、第二窄缝部58的部分的凹陷部751、752和在这些凹陷部间形成的梯形形状的突出部753在真空绝热材料750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所以例如即使在真空绝热材料750的厚度增厚时,在形成于片的面两侧的第一窄缝部57、第二窄缝部58部分也容易弯曲,即使弯曲也不会使外包材料4破损或划伤以及绝热性能降低,所以可得到可靠性高、可抑制绝热性能的降低、不论厚度如何都可弯曲加工、设置自由度高的真空绝热材料。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具有由(由多个第一窄缝部57、第二窄缝部58形成的)凹陷部751、752和形成于该窄缝部的大体梯形形状的突出部753构成的弯曲部59的真空绝热材料750中,在厚度t为5mm、7mm、10mm、30mm时进行了弯曲确认,都没有问题。在此,当真空绝热材料750的厚度t变厚时(例如t = 30mm吋),如图13或图14所示,当纤维集合体
I、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U (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1K、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1H)的重叠张数为两张(图13中,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1K、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IH的两张)吋, 在ー个部位的弯曲部59在两个部位有窄缝部,所以凹陷部也少到两个部位而难以弯曲,所以把重叠张数设为三张以上,在ー个部位的弯曲部59有三个部位以上的窄缝部,使由窄缝形成的凹陷部为三个部位以上为好,只要根据真空绝热材料7的厚度t、纤维集合体I的材料或特性、外包材料4的材质或拉伸强度等来适当选定即可。根据以上,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只要重叠多张(例如两张)纤维集合体I、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1J,在宽度方向错开规定长度(搭接量Xb)地层积多圈,制造芯材5、550,则由于对于ー个部位的弯曲部的窄缝的数量也可以形成重叠纤维集合体I和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张数的数量(多个,例如,三张重叠错开时对于ー个部位的弯曲部,窄缝为三个),所以即使真空绝热材料的厚度变厚,通过由设置于片的面的两面侧的窄缝部形成的凹陷部,可以由弯曲部59容易地相片的面的两侧弯曲。在此,若搭接量Xb变大,则如图19所示在真空绝热材料750的宽度方向的薄壁部750a以与搭接量Xb大体相同的长度产生厚度薄的部分。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从宽度方向看真空绝热材料的图。真空绝热材料750具有具有规定厚度t的规定厚度部750c ;和具有规定厚度t的大约1/2厚度、设于规定厚度部750c的宽度方向两侧的薄壁部750a、750b。由于该薄壁部750a、750b比规定厚度部750c绝热厚度薄,所以与规定厚度部750c相比,绝热性能有所下降。因此,当搭接量Xb变大时,由于薄壁部750a、750b的宽度Hl (与搭接量Xb的长度大体相同的长度)变大,所以搭接量不过大为好。即,搭接量Xb在折弯使用真空绝热材料750时,为7mm以上且30mm左右以下是理想的。另外,在不进行弯曲使用时,由于搭接量Xb越大则摩擦カ越大,提高可靠性,所以搭接量Xb在7mm以上,理想的是IOmm以上为好,由于搭接量Xb越大则薄壁部750a、750b的长度越大,绝热性能有若干下降的部分増大,所以搭接量Xb在30mm左右以下是理想的。另外,搭接量Xb也受到真空绝热材料750的厚度t的影响,所以约为真空绝热材料750的规定厚度t的I倍以上且5倍以下(理想的是3倍以下)为好。在本实施方式,设规定量Xb为7mm以上,可以抑制芯材零散,设规定量Xb为在外包材料4内大体真空状态的芯材550的厚度t的3倍左右以下,弯曲性良好,而且减少芯材5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宽度,抑制绝热性能的降低。另外,只要根据减压时的芯材5的厚度设定搭接量Xb的范围,则得到可靠性(芯材550在窄缝部不分离、不零散),另外,可以得到容易弯曲且绝热性能好的芯材、真空绝热材料750。
在本实施方式,表示了在两个窄缝部(第一窄缝部57、第二窄缝部58)分两段弯曲的实例,但若组合了多个料卷的组合料卷不使用两个而是使用多个,在把多个组合料卷错开规定量Xb的状态下进行重叠并缠绕在卷框上,则存在多个窄缝部,所以可分多段进行弯曲,使在一个窄缝部的弯曲角度变小,所以在芯材550、外包材料4在弯曲时不用很费カ就可以容易弯曲成规定的角度。另外,因为相对ー个部位的弯曲部59可分多段进行弯曲,所以也可以弯曲成鋭角,可以适用于所有设备的绝热材料。因此,还可以对冰箱、空调机等设备中的冷凝管等的配管进行绝热。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真空绝热材料的弯曲加工性优良,所以即使在真空绝热材料和真空绝热材料之间夹入冷凝管等的配管进行绝热,也可以沿配管形状进行弯曲变形,可抑制热量从真空绝热材料间与管的间隙泄漏,也可抑制绝热性能下降。S卩,本实施方式的真空绝热材料7、750具有在长度方向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在宽度方向多个邻接地排列的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1K,相对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在上下或前后或左右重叠地设置、在长度方向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在宽度方向多个邻接地排列的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1H,以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和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IH在宽度方向错开规定量Xb的状态从内侧向外侧连续地缠绕而形成为平板状的由纤维集合体的层积结构构成的芯材5、550,在内部放置芯材5、550、具有以内部减压的状态密封周围的密封部的气体屏障性的外包材料4 ;由于通过使外包材料4的内部形成大体真空状态来对密封部进行密封,从而密封外包材料4,所以通过组合多个小宽度的纤维集合体(缠绕成料卷的本体部的纤维集合体),可以形成大宽度的芯材5、550。另外,由于通过适当选定多个纤维集合体I、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U的数量或多个纤维集合体I、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U的宽度,可以不拘于纤维集合体的宽度来自由设定芯材5、550的宽度,所以可增大芯材5、550、真空绝热材料7、750的设计自由度。另外,由于不必为层积多层纤维集合体而特意对每ー张都切断成规定大小再一张ー张地层积,所以不需要切断设备及层积设备等,可在短时间内用缠绕纤维集合体以制造芯材5、550的简单设备来容易地制造芯材5、550o另外,由于在插入到外包材料4内并减压的状态下,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1K、或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IH的邻接的纤维集合体间(例如,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a和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b之间)的第一窄缝部57、第二窄缝部58,是在平板状的芯材5、550的表面和背面中在长度方向凹陷的形状,所以能从该凹陷形状的第一窄缝部57、第二窄缝部58相对平板状(片状)的芯材5、550的表面和背面中的任ー侧容易地弯曲真空绝热材料7,750ο另外,为在需要弯曲的部位可配置窄缝部(邻接部),可适当选定纤维集合体I和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U的宽度(料卷本体部的宽度),另外,可以适当选定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和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IH的搭接量(规定量Xb),不需要用于弯曲的特别加工。另外,由于弯曲部59相对片的面在表背两面形成,所以可利用第一窄缝部57、第二窄缝部58容易地相对片的面在表背两方向进行弯曲。另外,由于可在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或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IH的邻接的纤维集合体(本体部A1301a、本体部B1301b、本体部C1301c、本体部D1301d)间的连接部进行弯曲,所以不用另外进行用于弯曲的凹部等的加工,可以容易由在制造芯材550的过程、中形成的第一窄缝部57和第二窄缝部58所形成的凹陷部751、752进行弯曲。另外,因为由第一窄缝部57和第二窄缝部58形成的凹陷部751、752在真空绝热材料750的厚度方向的两侧(片的面的表背)形成,所以例如即使在芯材厚度增厚的情况下,在片的面的两面侧也可形成第一窄缝部57和第二窄缝部58,所以与在单面侧形成的情况相比可容易弯曲,所以在弯曲时芯材或外包材料4也不会破损或划伤,可抑制绝热性能降低。另外,若设规定量(搭接量)Xb为7mm以上、在外包材料内大体真空状态下的芯材 的厚度t的3倍以下,则因为搭接量Xb在7mm以上,所以可抑制芯材零散,而且可抑制变零散而造成绝热性能降低。另外,由于设搭接量Xb为在外包材料4内大体真空状态下的芯材的厚度t的3倍以下,所以也可使弯曲部59处的弯曲性良好。因此,可容易适用作为冰箱等的具有以规定角度连续的两个壁面的设备的绝热材料,而且可抑制绝热性能降低。另外,在构成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或第二(有机)纤维集合体IH的多个纤维集合体I (例如,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a lKdl、第二(有机)纤维集合体IHa IHd)中的至少ー个、使用在宽度方向端侧棱线不对齐(不是切断面)的具有耳部的耳部纤维集合体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以往被废弃的具有耳部的耳部纤维集合体(缠绕成耳部料卷的纤维集合体),不产生材料浪费。因此,可得到低成本的芯材5、550、真空绝热材料7、750。另外,适用了本实施方式的真空绝热材料7、750的冰箱或设备,由于把真空绝热材料7、750在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或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IH的邻接的纤维集合体间的连接部(窄缝部)以规定角度(例如,大体90度)进行弯曲,配置在具有顶面、两侧面、背面和底面的绝热箱体中的至少两个连续的壁面上,所以虽然以往因为难以把真空绝热材料7、750自由地弯曲成必要的规定角度而难以适用到连续的两个壁面上,但若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真空绝热材料7、750,则因为可容易在所需的部位进行弯曲,所以也可适用于具有规定的角度的两个连续的壁面。因此,由于也可以在具有规定角度的两个连续壁面间的角部连续地配置真空绝热材料,所以可以大幅度提高真空绝热材料相对冰箱等设备的除了门以外的箱体(外箱)的外表面积的覆盖率。例如,若是冰箱,则可以实现在以往是困难的相对外箱表面积的覆盖率80%以上。(芯材的制造方法4)以上,说明了 把片状的纤维集合体I切成规定大小并层积多张形成芯材5来制造真空绝热材料7、或在层积多层片状的纤维集合体I后切断端面5a形成为规定大小地形成芯材5来制造真空绝热材料7的情况(芯材的制造方法I);使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例如,有机纤维集合体)连续缠绕成线圈状来制造芯材5的方法(芯材的制造方法2);把料卷在宽度方向组合多个而具有一个大宽度的组合料卷(例如组合料卷1305、1306)再组合多个、以相对片的面在大体直角方向重叠的状态进行缠绕来制造芯材5、550的方法(芯材的制造方法3)。在上述的芯材的制造方法3中,对以下方法进行了说明,即对把多个料卷在宽度方向排列多个而具有一个规定宽度的作为组合料卷的第一料卷(上侧料卷)1305、和把多个料卷在宽度方向排列多个而具有一个规定宽度的作为组合料卷的第二料卷(下侧料卷)1306至少各ー个地进行使用,把第一料卷1305的纤维集合体IK和第二料卷1306的纤维集合体IH在相对片料的面成大体直角的方向(卷框1311的半径方向)重叠,缠绕在卷框1311上来制造芯材5 ;在此,对替代作为组合料卷的第二料卷1306使用具有第一规定宽度的作为单ー料卷的第三料卷1307的情况进行说明。S卩,使用图42 图45对以下方法进行说明,即把对于至少ー个料卷将具有规定宽度的连续的片状的纤维集合体1、1J (例如,有机纤维集合体)连续缠绕成线圈状的、具有第一规定宽度的第三料卷1307的纤维集合体1、1J,和在宽度方向组合多个具有比第一规定宽度小的宽度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而形成大体第一规定宽度的、作为组合料卷的第ー料卷1305的纤维集合体1K,在与片的面成大体直角的方向上重叠,以该状态使第一料卷1305相对第三料卷1307缠绕成为卷框1311的半径方向外側,以此制造芯材560。图42是表示使用具有第一规定宽度的至少ー个料卷1307、和把宽度比第一规定宽度小的料卷在宽度方向组合使之与第一规定宽度大体相同的至少ー个组合料卷1305、缠绕在卷框1311时的缠绕装置的模式图,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另外的芯材制造方法的图。图43是使用至少ー个具有规定宽度的料卷1307和至少ー个组合料卷、缠绕在卷框上进行制造的芯材的立体图。图44是使用至少ー个具有规定宽度的料卷和至少ー个组合料卷、缠绕在卷框上进行制造的芯材的剖视图,图45是使用了至少ー个具有规定宽度的料卷和至少 ー个组合料卷、缠绕在卷框上进行制造的芯材的真空绝热材料的立体图。就以下情况进行说明,S卩把在对于多个料卷中的至少ー个料卷将具有第一规定宽度的在长度方向连续的片状的纤维集合体1、1J (例如,有机纤维集合体)连续缠绕成线圈状的、具有第一规定宽度的第三料卷1307,和将具有比第一规定宽度小的第二规定宽度的在长度方向连续的纤维集合体组合多个而形成与第一规定宽度大体相同宽度的、至少ー个作为组合料卷(例如仅比第一规定宽度小的宽度的第二规定宽度的料卷的组合,或第二规定宽度的料卷和比第二规定宽度小的宽度的第三规定宽度的料卷的组合,或与耳部料卷的组合等)的第一料卷1305,在与纤维集合体1、1J、1K的片的面成大体直角的方向上使第三料卷1307的纤维集合体1、1J成为卷框1311的半径方向内侧地进行重叠,以该状态进行缠绕来制造芯材560。在图中,第一料卷1301与图12说明的第一料卷1305 (或第二料卷1306)相同,相同部分附与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详细说明,把缠绕大体相同缠绕圈数(相同层积张数)的大体圆筒状(或线圈状)的多个料卷(例如,本体部A1301a、本体部B1301b、本体部C1301c、本体部D1301d)在宽度方向设置间隙(可以形成微小间隙地邻接排列,也可以无间隙排列,还可以借助间隔件设置规定间隙地进行排列)地加以组合,形成为具有与第一规定宽度大体相同的宽度。第三料卷1307与图6 图9中说明的卷绕了具有规定宽度的在长度方向连续的纤维集合体l、lj的具有规定宽度的大体圆筒状的料卷1301相同,相同部分付与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详细说明。第三料卷1307将具有第一规定宽度的在长度方向连续的纤维集合体I、IJ连续缠绕成线圈状,形成为具有第一规定宽度。在此,缠绕成第三料卷1307的纤维集合体1、1J在宽度方向连续,设定为与芯材560的宽度H相同的尺寸。在此,第三料卷1307可以缠绕第一规定宽度的纤维集合体1、1J进行制造,或者也可以把比第一规定宽度大的宽度的纤维集合体卷成大体圆筒状后、在宽度方向切断以使宽度尺寸成为第一规定宽度地进行制造。在此,第一料卷1305的多个大体圆筒状(或线圈状)的料卷(例如,本体部A1301a、本体部B1301b、本体部C1301c、本体部D1301d)可以是相同的宽度,也可以是不同的。另外,也可以是图12所示的耳部料卷。第一料卷1305是与如图12所示的第一料卷1301相同的结构,由于是使多个料卷(例如,多个本体部)邻接地在宽度方向排列的组合料卷,所以在相邻的本体部间(例如,本体部A (1301a)和本体部B (1301b)之间)存在微小间隙或规定间隙,相邻的本体部不连续地断续,所以存在窄缝部(例如,本体部A1301a与本体部B1301b之间的窄缝部A、本体部B1301b与本体部C1301c之间的窄缝部B、本体部C1301c与本体部D1301d之间的窄缝部C等)。另外,第三料卷1307也可以在配置在多个料卷中的宽度方向端侧的料卷(例如本体部A1301a或本体部D1301d等)中,使用具有以规定的宽度切断料卷材料时产生的棱线不对齐的耳部的耳部料卷。因此,具有缠绕了具有第一规定宽度且在长度方向连续的片状的纤维集合体的至少ー个与第一规定宽度大体相同宽度的単一料卷(例如第三料卷1307)、和在宽度方向排列多个具有比第一规定宽度小的宽度且在长度方向连续的片状的纤维集合体并在宽度 方向加以组合而成为与第一规定宽度大体相同的宽度的至少ー个组合料卷(例如第一料卷1305),把具有第一规定宽度的単一料卷1307的纤维集合体I、IJ和组合料卷1305的纤维集合体1K,以在相对片的面成大体直角的方向以单ー的料卷1307的纤维集合体I、IJ成为卷框1311的半径方向内侧地重叠的状态,从内向外连续缠绕成线圈状,形成芯材560。因此,只通过把连续的纤维集合体1、1J、1K在与片的面成大体直角的方向重叠并缠绕,就可以容易制造芯材560,另外可有效利用以往被废弃的耳部料卷,得到低成本、不产生浪费的芯材560、真空绝热材料760。由于具备具有第一规定宽度并在长度方向连续的片状的第三纤维集合体(缠绕成第三料卷1307的纤维集合体1、1J)、和使具有比第一规定宽度小的宽度且在长度方向连续的片状的纤维集合体以成为与第一规定宽度大体相同的宽度的方式隔着规定间隙地在宽度方向排列了多个的第一纤维集合体(作为组合料卷的第一料卷1305的纤维集合体1K),由使第一纤维集合体和第三纤维集合体以在相对第一纤维集合体IK或第三纤维集合体I、IJ的片的面成大体直角的方向上重叠的状态从内侧向外侧连续缠绕成线圈状而形成为平板状的、纤维集合体的层积结构构成的芯材,在内部放置芯材、具有在内部减压的状态下密封周围的密封部的气体屏障性的外包材料,通过在外包材料的内部为大体真空的状态下将密封部密封、密封外包材料地进行制造的真空绝热材料;所以,可高效率地利用以规定宽度切断了料卷的剩下的耳部料卷等端部材料,所以可有效使用以往被废弃的耳部等端部材料。另外,由于在作为组合料卷的第一料卷1305的各个料卷间(例如本体部A与本体部B之间,本体部B与本体部C之间,本体部C与本体部D之间等)设置规定宽度的间隔件等,在第一料卷1305的纤维集合体IK的各个纤维集合体间(例如纤维集合体IKa与IKb之间,IKb与IKc之间,IKc与IKd之间等)设置相当于间隔件宽度的规定间隙,所以在真空绝热材料560也形成大体规定宽度的凹部,可以在该凹部埋设配管或是进行定位,能够减少配管的绝热或设置配管的操作时间,可得到高效率且低成本的真空绝热材料、设备。
在此,如图42所示在把作为组合卷筒的第一料卷1305的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 (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lKa、1Kb、IKcUKd)和第三料卷1307的第三纤维集合体I、IJ在相对片的面成大体直角的方向重叠并缠绕在卷框1311的情况下,把第一料卷1305的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 (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lKa、1Kb、IKcUKd)比第三料卷1307的纤维集合体I、IJ相对卷框1311的转动轴1315更靠半径方向外侧地进行重叠为好。如图9 (e)所示,在卷框1311上以重叠的状态将连续的片状的第三纤维集合体I、IJ和连续的片状的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 (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lKa、lKb、lKc、lKd)以规定的张カ呈大体圆筒形状(线圈状)地缠绕于卷框1311,由夹紧部件1320夹紧大体圆筒状的纤维集合体1、1J、1K后松缓张カ取下卷框1311,在该情况下,若以使在宽度方向无窄缝等的具有第一规定宽度的第四纤维集合体、比通过使多个纤维集合体邻接地在宽度方向组合而在宽度方向存在窄缝或间隙等的第一纤维集合体更靠大体圆筒状的纤维集合体的最内周侧的方式,以使第三纤维集合体比第一纤维集合体更靠卷框1311的半径方向内侧的方式,在相对片的面成大体直角的方向进行重叠缠绕,则由于在把大体圆筒状的纤维集合体从卷框1311取下时在最内周侧纤维集合体不产生散开、零乱,不与卷框挂住,所以是理想的。
·
即是,由于在以重叠状态缠绕第一纤维集合体和第三纤维集合体的情况下,在第三纤维集合体相对第一纤维集合体成为内侧地重叠的状态下从内侧向外侧缠绕在卷框1311上,所以在把缠绕在卷框1311的大体圆筒状的纤维集合体从卷框1311取下时,因为具有第一规定宽度且在宽度方向连续的第三纤维集合体1、1J配置在大体圆筒状的纤维集合体的最内侧,所以配置在最内侧的纤维集合体在宽度方向连续。故而与把组合了在宽度方向排列多个的宽度比第一规定宽度小的纤维集合体的第一纤维集合体配置最内侧的情况相比,纤维集合体不产生散开、零乱,在从卷框1311取下零乱的纤维集合体时不会挂住卷框1311,所以取下容易,容易制造芯材560,可提高操作性,能缩短制造时间。另外,从卷框1311取下的大体圆筒状的纤维集合体1、1J、1K成形为平板状而制造出的芯材560的质量稳定。在此,对于在第一料卷1305中使用的多个料卷的宽度或使用数量(本体部A1301a、本体部B1301b、本体部C1301c、本体部D1301d四个),只要适当设定成为与具有第一规定宽度的第三料卷1307的纤维集合体1、1J的第一规定宽度大体相同即可,但在宽度方向排列多个时的第一料卷1305的宽度(加上多个料卷与料卷间的间隙的总计的宽度)设定为比第三料卷1305的第一规定宽度小一些的宽度的场合,当把缠绕成第一料卷1305的纤维集合体IK和缠绕成第三料卷1307的纤维集合体1、1J以使第一料卷的纤维集合体IK比第三料卷的纤维集合体1、1J更靠相对片的面成大体直角的方向外侧的方式重叠、缠绕在卷框1311时,在缠绕在卷框1311的情况下也使得各个纤维集合体难以产生零散,容易进行缠绕。另外,第一料卷1305和第三料卷1307以第一料卷1305的纤维集合体IK相比第三料卷1307的纤维集合体I、IJ在缠绕于卷框1311时更靠相对片的面成大体直角的方向外侧的方式进行重叠缠绕,真空绝热材料560的制造方法与图9相同。即使取代在图9中缠绕在卷框1311上的一个料卷1301,组合在相对片的面成大体直角的方向重叠的至少两个料卷(例如图12 图18所示的重叠第一料卷1305和第二料卷1306的情况、或如图42 图45所示的重叠第一料卷1305和第三料卷1307的情况等),缠绕方法、芯材的制造方法、真空绝热材料的制造方法等也与图9所不的エ序相同。综上所述,具备缠绕了具有第一规定宽度且在长度方向连续的纤维集合体的至少ー个在宽度方向単一的料卷(例如第三料卷1307),和在宽度方向排列多个缠绕了具有比第一规定宽度小的宽度且在长度方向连续的纤维集合体的料卷、以成为在与第一规定宽度大体相同的宽度的方式在宽度方向组合多个的至少ー个组合料卷(例如第一料卷1305),由于可以在作为组合料卷的第一料卷上使用耳部料卷等端部材料,所以不必废弃以往被废弃的端部材料等,可以低成本且高效率地制造芯材、真空绝热材料。另外,由于在相对片的面成大体直角的方向重叠多张单ー的料卷1307的纤维集合体1、1J和组合料卷1305的纤维集合体1K,以规定的张カ从内向外缠绕在大体圆筒状的卷框1311上,其后把大体圆筒状的纤维集合体由夹紧部件1320夹紧后松缓张力,从卷框1311取下来制造芯材560,所以可用简单的设备容易地制造芯材。 以上那样制造出的芯材560的立体图在图43中表示。在图43中,第一料卷1305(上侧卷筒)的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 (例如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lKa、lKb、lKc、lKd、IKe)和第三料卷1307 (下侧卷筒)的第三纤维集合体1、1J (下侧纤维集合体)以隔开规定间隙地在宽度方向排列5个料卷的状态缠绕在卷框1311上,从内侧向外侧连续地缠绕层积。由于芯材560在相对纤维集合体1、1J的片的面成大体直角的方向将作为组合纤维集合体的第一纤维集合体重叠缠绕在単一的第三纤维集合体的外侧,所以在芯材560的外表面上,在宽度方向设有间隙(可以是微小间隙,也可以是规定的间隙)地排列配置有构成作为组合纤维集合体的第一纤维集合体的多个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lKa、lKb、lKc、lKd、IKe。在此,可以设置成第三纤维集合体的宽度与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的宽度大体相同,但也可以如图43所示,使第三纤维集合体的宽度比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的宽度大,以在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的宽度方向外侧得到长度XT (例如XTa或XTe)量的规定间隙的方式配置第一纤维集合体1K。当进行这样的配置时,在第三纤维集合体的宽度方向的至少ー个端侧,在长度XT的部分由于没有第一纤维集合体1K,所以在长度XT的部分只存在第三纤维集合体。因此,在重叠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和第三纤维集合体并从内向外缠绕成形为平板状时,制造出在至少一方的宽度方向端侧的长度XT的部分不存在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的芯材560。因而,在把通过重叠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和第三纤维集合体并从内向外缠绕成形为平板状的芯材插入到外包材料4内进行了减压的状态下、密封外包材料4来制造真空绝热材料760的情况下,与如图19所示的真空绝热材料750同样,在真空绝热材料760上在宽度方向端侧具有薄壁部H1、H2。在这种情况下,薄壁部Hl的长度与XTa大体相同,薄壁部H2的长度与XTe大体相同,中央部分的宽度H3与第一纤维集合体IK的宽度大体相同。薄壁部可以设在真空绝热材料760的宽度方向两端侧,也可以设在至少一方的宽度方向端侧。g卩,由于至少第三纤维集合体的宽度比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的宽度大长度XT,该长度XT是在第一纤维集合体IK中在宽度方向隔着规定间隙邻接排列的多个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lKa、1Kb、lKc、lKd、IKe之中的配置于宽度方向两端侧的宽度方向端侧纤维集合体IKaUKe与第三纤维集合体的宽度方向的端部之间的长度XT(例如在图43中,第三纤维集合体的两个宽度方向端部之中的一方的宽度方向端部与作为宽度方向端侧纤维集合体的纤维集合体IKa的第三纤维集合体的一方的宽度方向端部侧的端部的长度XTa,或第三纤维集合体的另一方的宽度方向端部与作为宽度方向端侧纤维集合体的纤维集合体IKe的第三纤维集合体的另一方的宽度方向端部侧的端部的长度XTe),所以在真空绝热材料760与真空绝热材料750同样,至少在宽度方向的一个端侧得到薄壁部Hl (或H2)。即是,真空绝热材料750、760在芯材550、560在外包材料4内被减压密封的状态下具有规定厚度t,芯材550、560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宽度方向截面形状成为向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薄壁的台阶部形状(薄壁部Hl或H2)。如以上那样,在真空绝热材料750、760中由于即使不进行特别加工等也可在芯材550,560的宽度方向的一方端侧或宽度方向两端侧得到厚度比真空绝热材料750、760的厚 度(芯材5、550、560的厚度t)薄的薄壁部(图19中的HI、H2),所以在把ー个真空绝热材料750、760弯曲成圆筒形状的场合等,当宽度方向的端面(薄壁部(HI、H2))彼此在厚度方向重叠、连接真空绝热材料750、760进行使用时、或把两个以上的多个真空绝热材料750、760的宽度方向端面(薄壁部)彼此在厚度方向重叠连续地进行使用时,若多个真空绝热材料750、760的宽度方向端面的薄壁部的厚度方向的表面彼此接触地重叠,则可在存在芯材550,560的部分接触,而且由于重叠厚度薄的薄壁部(两张重叠而使一张错开时约为厚度的一半),所以可使接触部分的接合厚度变小,而且可降低热量从接触部分的泄漏,可得到高性能的真空绝热材料750、760、搭载有真空绝热材料750、760的压缩机、冰箱或热水器等的设备。另外,由于多个真空绝热材料7、700、701、750、760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面的与宽度方向成大体直角的截面中的截面形状,是向长度方向外侧厚度变小的大体三角形,所以若大体三角形的斜面部分(图11中的长度L2的斜面部)彼此接触地连接,则可在存在芯材550,560的部分进行接触,且可减少接触部分的接合厚度,而且可减少从接触部分的热泄漏,得到高性能的真空绝热材料7、700、701、750、760、搭载真空绝热材料7、700、701、750、760的冰箱等的设备。在此,关于长度方向端部的形状,纤维集合体I、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在长度方向也可不连续,只要在层积纤维集合体的状态下是大体三角形的截面形状即可。即是,在外包材料4的内部以减压状态密封芯材5、550、560并具有规定长度L、规定宽度H和规定厚度t的真空绝热材料7、700、701、750、760中,只要芯材5、550、560由纤维集合体I、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层积结构构成,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的端部截面是向外侧厚度变小的大体三角形即可。另外,若芯材5、550、560是具有规定的宽度H并在长度方向连续的片状的纤维集合体I、IJ从内向外连续缠绕的层积结构,在芯材5、550、560被密封于外包材料4内的状态下芯材5、550、560的长度方向端部为大体三角形,贝U可得到同样的效果。另外,在宽度方向的薄壁部形状(薄壁的突出形状)中,纤维集合体I、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也可以在长度方向上不连续,也可以层积多层长度L的纤维集合体。即是,在外包材料4的内部以减压状态密封芯材5、550、560并具有规定长度L、规定宽度H和规定厚度t的真空绝热材料7、700、701、750、760中,只要在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中的任意端部具有厚度薄的薄壁部750a、750b,薄壁部750a、750b向外侧突出即可。另外,芯材5、550、560是具有规定的宽度H多个片状的纤维集合体I和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以重叠状态层积的层积结构,薄壁部750a若通过将多个纤维集合体I和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中的至少ー个以在宽度方向错开规定量的状态层积多层而形成,则可得到相同的效果。以上,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真空绝热材料750、760是具有规定厚度的平板状,平板状的ー个方向(例如长度方向)端部的截面形状成为向外方厚度变小的大体三角形,或另ー方向(例如宽度方向)端部的截面形状成为具有厚度薄的薄壁部的台阶部形状,所以可容易用仅重叠缠绕芯材550、560的简单方法进行制造,能有效利用端部材料。另外,由于即使在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不进行特别加工等也可以把端部形状制成可连接的形状,所以若使端部接触地进行连接,则接触部分的接合厚度可变小,而且可減少从接触部分的热泄漏,可得到高性能的真空绝热材料750、760、搭载真空绝热材料750、760
的压缩机、冰箱或热水器等的设备。在此,因为芯材560与图9所示的芯材5、芯材550同样在由两个夹紧部件1320夹紧两部位的状态下使两个夹紧部件1320向相反方向(离开方向)移动,所以在夹紧的部分中纤维集合体在弯曲端部560f被折叠(弯曲)而制造成平板状。在作为芯材560的长度方向端部的弯曲端部560f被折叠的芯材560与图9所示的芯材5同样从纤维集合体1、1J、1K的缠绕方向上游侧560fa侧被插入到外包材料4的开ロ部4a内,在内部被减压的状态下进行密封,完成真空绝热材料760。图44表不折叠成平板状的芯材560的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对于芯材560,从内侧向外侧在长度方向连续且在宽度方向也连续的宽度方向上单ー的纤维集合体1、1J、和在长度方向连续且在宽度方向分割成多个的在宽度方向上多个的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1K,以在与片的面成大体直角的方向重叠的状态被连续缠绕,折叠成平板状。另外,由于在宽度方向连续且在宽度方向单ー的纤维集合体I、IJ以比在宽度方向排列了多个纤维集合体的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更靠内侧的方式重叠,从内侧缠绕成线圈状,所以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 (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lKa、1Kb、lKc、IKcUlKe)被缠绕成来到芯材560的外表面。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的各个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lKa、lKb、IKcUKdUKe之间设定成规定间隙XK,形成窄缝部560K (第三窄缝部)。规定间隙XK是各个规定间隙XKab、XKbc、XKccU XKde,这些各个规定间隙XKab、XKbc、XKccU XKde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图45表示芯材560插入在外包材料4的内部、在内部减压的状态下密封外包材料4的开ロ部4a而实现密封的真空绝热材料760。在真空绝热材料760中,宽度与在宽度方向设于芯材560的规定间隙XK大体相同的凹陷部760x (为槽部,例如,第一凹陷部760x1、第二凹陷部760x2、第三凹陷部760x3、第四凹陷部760x4)在长度方向连续而在宽度方向设置多个。在此,第一凹陷部760x1、第二凹陷部760x2、第三凹陷部760x3、第四凹陷部760x4的宽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根据配管的大小等适当设定即可。在此,规定间隙XK由于在芯材560的缠绕方向(长度方向)连续,所以若使用芯材560制造真空绝热材料760,则以与规定间隙XK大体相同的宽度在长度方向连续、深度为真空绝热材料760的厚度的大约1/4的凹陷部560X (槽部),形成在平板状的真空绝热材料760的平板面的两侧(若合计两侧凹陷部的凹部深度,则成为真空绝热材料760的厚度的大约一半(约1/2)的深度),所以通过在该凹陷部内配置配管(例如冷凝管、吸入配管或排出配管等)或导线等的至少一部分,即使不用其它部件也可以容易实现配管的绝热、导线的收纳。另外,由于配管或导线等的定位也可同时依靠配置在凹陷部760x内而实现定位,所以不需要用于定位的其它部件,也大幅度提高了操作性。而且,不用另外通过激光加工等设置用于弯曲的凹部,所以也可由凹陷部760x更容易地进行弯曲。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真空绝热材料的制造装置,由于具备把缠绕成切断为规定宽度的大体圆筒形状的料卷1301并具有规定宽度的纤维集合体I和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以规定圈数R缠绕成大体圆筒状或线圈状或多边形状的卷框1311,切断缠绕在卷框1311上的纤维集合体I和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切断机构,在把以规定圈数R缠绕在卷框1311上并被切断的纤维集合体I和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从卷框1311取下之后、使纤维集合体I和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成形为平板状的芯材5的成形部件(例如夹紧部件1320);所以,可用简单的构成容易制造芯材550,还可以缩短制造时间。另夕卜,因为在缠绕方向连续进行缠绕,所以不必切断长度方向端面,由于使用宽度方向也被预先切断的料卷,所以不必进行切断,不必切断芯材550。另外,也不需要用于切断芯材550的端面的制造设备,也不需要切断时间,所以制造设备价格也低,可得到低成本的芯材550、真 空绝热材料7、750。另外,通过组合多个小宽度的料卷的本体部(纤维集合体),可以制造大宽度的芯材5、550。另外,由于通过适当选定多个料卷的数量、多个料卷的宽度,可不拘于料卷的宽度地自由设定芯材5、550的宽度,所以芯材5、550的设计自由度増大。另外,由于可由宽度小的料卷制造宽度大的芯材,所以料卷的保管场所小即可,不需要大的保管场所。另夕卜,不必为层积多层纤维集合体而特意把每ー张切成规定大小,另外,不必ー张ー张地进行层积。另外,与交替地在不同方向折回连续的帯状的片状部件形成折痕再重叠来进行层积、形成芯材5、550的情况相比,不需要高价的设置折痕地进行折回的装置等。因此,不需要层积设备等,对于芯材5、550的制造,用仅缠绕纤维集合体的简单设备就可在短时间容易制造芯材5、550。另外,本发明的真空绝热材料的制造装置,卷框1311具备分割为多个的圆周部件1312,使多个圆周部件1312中的至少ー个(例如可动的圆周部件1312a、1312b)在转动中心(转动轴1315)方向可动,在纤维集合体I和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缠绕在卷框1311上以后使可动的圆周部件1312a、1312b在转动中心方向动作,松缓纤维集合体1、1J的张力,把纤维集合体I和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从卷框1311取下,由此,在具有规定张力地例如以大体圆筒状缠绕在卷框1311上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张カ得到松缓以后,可从卷框1311上容易取下缠绕成大体圆筒状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1J。即,通过松缓以规定的张カ缠绕在卷框1311上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张力,容易从卷框1311取下缠绕在卷框1311上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1J。另外,本发明的真空绝热材料的制造装置,由于在从卷框1311取下纤维集合体I、IJ时用夹紧部件1320夹紧来取下,所以可用简单的构成容易地从卷框1311取下纤维集合体I和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1J。另外,若保持在两个部位用两个夹紧部件1320 (夹紧部件1320c、1320d)夹紧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状态地使两个夹紧部件1320c、1320d朝大体直线方向相反侧方向(大体180度相反方向)可动或移动,则由于缠绕多圈而层积多层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由两个夹紧部件1320c、1320d向相反方向拉伸,形成为从被夹紧的部分弯曲的平板状,所以可用简单的设备容易成形出从内侧向外侧连续缠绕了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并层积多层的平板状的芯材550。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真空绝热材料的制造方法,由于具备把缠绕成切断为规定宽度的大体圆筒形的料卷1301的具有规定宽度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以规定圈数R缠绕在卷框1311上的缠绕步骤,切断缠绕在卷框1311上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切断步骤,把以规定圈数R缠绕在卷框1311上并被切断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从卷框1311取下的分离步骤,把由分离步骤从卷框1311取下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成形为 平板状的芯材550的成形步骤,在具有气体屏障性的外包材料4内部收纳芯材550、在对内部减压了的状态下进行密封的外包材料密封步骤,所以,可用简单的方法在短时间内制造芯材550。另外,因为在缠绕方向连续进行缠绕,所以不必切断长度方向端面,由于使用宽度方向也被预先切断的料卷,所以不必进行切断,不必切断芯材550。因此,也不需要用于切断芯材550端面的制造设备,也不需要切断时间,可得到低成本的芯材550、真空绝热材料7、750。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真空绝热材料的制造方法,由于分离步骤由以下步骤构成,即由夹紧部件夹紧以规定圈数R缠绕在卷框1311上并被切断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夹紧步骤,松缓由夹紧步骤夹紧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相对卷框1311的张カ的纤维集合体的张カ缓和步骤,从卷框1311取下由张カ缓和步骤松缓了张力的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卷框去除步骤;所以,能用简单的方法容易从卷框1311取下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1J。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真空绝热材料的制造方法,由于成形步骤使用两个夹紧部件1320 (夹紧部件1320c、1320d)在两个部位夹紧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1J,使两个夹紧部件向大体相反方向可动,把将芯材成形为平板状,所以可以用只使用夹紧部件1320的简单方法容易地制造片状的芯材550。另外,由于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是把连续的有机纤维形成为片状的纤维集合体,所以与使用作为无机纤维的玻璃纤维情况相比,可抑制由粉尘造成的对人体的不利影响,得到再循环性也良好的芯材550、真空绝热材料7、750。在本实施方式,可以是在纤维中使用连续的有机纤维2、使用纤维集合体I和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U并使之从内侧向外侧连续地缠绕在卷框上、制造芯材5或真空绝热材料7等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中,使用的纤维也可以不是连续的长纤维。在此,纤维集合体只要是连续的片状即可,只要在以规定的张カ缠绕在卷框上时片状的纤维集合体不会破损等即可。因此,可以不是纤维集合体I和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也可以是无机纤维集合体。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中,只要是连续的片状的纤维集合体就具有同样的效果。另外,可以直接原样地使用连续的片状的纤维集合体,但若是连续的片状的纤维集合体缠绕成料卷的料卷状态,则由于容易制造而且也提高了处理性,所以更好。在此,在重叠缠绕纤维集合体I和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来制造芯材5、550时,也可以不搭接规定量Xb地进行缠绕来制造芯材5、550。只要增加纤维集合体I和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的重叠张数,则可以相应于重叠张数来改变纤维集合体的种类。即,由于可使用纤维集合体的単位面积重量不同的纤维集合体,或可对在纤维集合体中使用的纤维种类不同的纤维集合体(例如温度特性不同的纤维、纤维直径不同的纤维、拉伸強度好的纤维、热传导率特性不同的纤维等)对应于设备使用环境地进行混合,所以可以得到适于使用形态的芯材、真空绝热材料。因此,可同时保证绝热性能和耐高温能力,并同时保证绝热性能以及避免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提高再循环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即使重叠多张纤维集合体也不必错开规定量Xb,所以不错开地重叠缠绕相同宽度的纤维集合体来形成芯材5即可。另外,也可以重叠缠绕不同宽度的纤维集合体来形成芯材5。在此,在需要用于对贮存高温热水的热水器的贮热水罐或具有形成高温部分的压缩机等的高温部(例如70°C以上)的设备进行绝热的真空绝热材料的情况下,只要在至少一张纤维上使用具有耐高温能力(耐热性)的纤维(単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了作为有机纤维的LCP或PPS、或是作为无机纤维的玻璃纤维等的纤维)即可。在这种情况下,将使用了具有耐高温能力(耐热性)的纤维的纤维集合体以配置在形成了芯材时的表面侧的方式进行重叠来制造真空绝热材料即可。这样,由于作为真空绝热材料也可以在表面侧配置使用了具有耐高温能力(耐热性)的纤维的纤维集合体,所以若把使用了具有耐高温能力(耐热性)纤维 的纤维集合体配置在设备的高温部侧地设置真空绝热材料,则可以对具有高温部的设备进行绝热。另外,在对要求高绝热性能的冰箱等设备或绝热箱体等的绝热所使用的真空绝热材料的情况下,由于要求有绝热性能,所以只要在至少ー张纤维中使用固体热传导率小而可期待绝热性能提高的纤维(例如作为有机纤维的聚苯こ烯或作为无机纤维的玻璃纤维等)即可。另外,在对要求再循环性的冰箱或空调机或热水器等设备的绝热所使用的真空绝热材料的情况下,当使用作为无机纤维的玻璃纤维时,例如对于冰箱,在再循环エ场粉碎每个产品,所以玻璃纤维混在聚氨酯屑等中而被供于热量再循环,但玻璃纤维使燃烧效率下降或成为残渣等,再循环性差,所以只要使用聚酯或聚苯こ烯或LCP等的有机纤维即可。另外,在考虑到环境问题或对人体有不利影响的情况下,还因为玻璃纤维既硬又脆,所以若在制造或解体真空绝热材料时粉尘飞散而附着在操作者的皮肤、粘膜等上,则可能产生刺激,其处理性、操作性成为课题,所以使用有机纤维较好是不言而喻的。另外,具备由将有机纤维2形成为片状的纤维集合体I的层积结构构成、具有以规定长度或宽度切断端面的切断部的芯材5、550,和在内部收纳芯材5、550、具有比芯材5、550大出密封长度的范围的密封部、在内部被减压的状态下进行密封的具有气体屏障性的外包材料4 ;由于在有机纤维2中使用与芯材5、550的长度L或宽度H同等程度以上的连续的纤维,抑制了由切断产生的残存纤维从切断部伸出,故而在芯材使用长纤维的纤维集合体,所以可抑制在作为无纺布片的纤维集合体I的切断部(例如,片的端面的切断部或孔加工的切断部或切ロ加工部的切断部等)由切断产生的残存纤维伸出,在芯材中使用短纤维的情况下不会产生由所形成的切断部的切断产生的残存纤维伸出等。因此,在芯材插入到外包材料中进行密封时不会由伸出的残存纤维损伤密封性。另外,由于芯材550由从内侧向外侧连续缠绕有纤维集合体I、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IJ、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和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IH的层积结构构成,构成为纤维集合体I、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1J、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和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IH在弯曲部弯曲的平板状,所以不必ー张ー张地层积切成规定大小(宽度或长度)的无纺布片(纤维集合体),可以用低价的制造设备简单地制造低成本芯材5。另外,由于芯材5、550设置成纤维集合体I、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1J、第一(有机)纤维集合体IK和第二 (有机)纤维集合体IH的缠绕完成端部lje、551je位于弯曲端部5f (弯曲部)附近,所以在芯材5的平板部5g没有缠绕完成端部lje,在平板部5g不形成台阶,外观好。另外,在使聚氨酯在绝热箱体内流动时等不会有台阶形成障碍而妨碍聚氨酯的流动。因此,可以抑制由聚氨酯的流动不足造成的绝热性能下降。另外,外包材料4具备插入芯材5、550的开ロ部4a,在纤维集合体I (例如,有机纤维)的缠绕完成端部lje、551je位于在长度方向存在两个的弯曲端部5f (弯曲部)之中的ー个弯曲端部5f附近时,若从没有缠绕完成端部lje、551je的另ー个弯曲端部5fa (弯曲部)侧把芯材5插入到外包材料4内,则在将芯材5、550从外包材料4的开ロ部4a插入时芯材5、550不会挂在开ロ部4a,芯材5、550可顺畅地插入于外包材料4,可大幅度改进插入性,能在短时间制造真空绝热材料7、750。另外,外包材料4具备插入芯材5、550的开ロ部4a,在纤维集合体I的缠绕完成 端部lje、551je不位于折弯曲端部5f附近时,若相对纤维集合体I的缠绕完成端部lje、551Je的位置从纤维集合体I的缠绕方向上游侧(反缠绕方向侧)的弯曲端部5fa侧把芯材5插入到外包材料4内,则在将芯材5、550从外包材料4的开ロ部4a插入时芯材5、550不会挂在开ロ部4a,芯材5、550可顺畅地插入于外包材料4,可大幅度改进插入性,能在短时间制造真空绝热材料7、750。另外,具备具有宽度方向端面切成规定宽度的端面la、由将在长度方向连续的形成为片状的纤维集合体I从内侧向外侧在长度方向连续缠绕的层积结构构成的芯材5、550,在内部收纳芯材5、550、在比芯材5、550的端面Ia大出密封长度量的范围具有密封端面Ia周围的密封部分45的气体屏障性的外包材料4 ;设置成在形成纤维集合体I的有机纤维2中使用与芯材5、550的宽度相同或在其以上的长度的长纤维,故而在芯材5、550使用长纤维的有机纤维集合体,所以,可抑制在作为无纺布片的纤维集合体I的切断部(例如,片的端面的切断部或孔加工的切断部或切ロ加工部的切断部等)由切断产生的残存纤维伸出,在芯材中使用短纤维时不会产生由所形成的切断部的切断产生的残存纤维伸出等。因此,在将芯材插入于外包材料4进行密封时不会由伸出的残存纤维损伤密封性。另外,在再循环时由于真空绝热材料7、750的芯材5、550由有机纤维形成,所以即使混入聚氨酯屑等中被供于热量再循环,燃烧效率也不下降,也能抑制产生残渣,所以可以得到再循环性优良的冰箱、热水器、电热水器或冷冻空调装置等设备。另外,由于在分解时或解体时也不产生由玻璃纤维的碎粉形成的粉尘,所以不会被吸入或刺入皮肤,也可抑制对人体的不利影响,得到适合环境的真空绝热材料、设备。(绝热性能I)(纤维集合体的厚度)以下,对在纤维中使用长纤维的有机纤维2、在纤维集合体I中使用有机纤维集合体的情况进行说明。首先,对于有机纤维集合体的厚度对绝热性能带来的影响,以使用了层积本实施方式的纤维集合体I的芯材5、550的真空绝热材料7、750作为实施例I 4,与比较例I (棉状芯材)进行比较。对其比较结果进行说明。比较例I在芯材中使用直径与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纤维集合体I的实施例I 4的纤维直径(约15μπΟ大体相同的棉状聚酷,用上述制造方法且与实施例I 4同样的方法制造真空绝热材料7。制作的实施例I 4及比较例I (都为真空绝热材料7)使用热传导率计“AutoAHC-073 (英弘精机(股份有限公司)制)”,测定最高温度37. 7で、最低温度10. (TC的温度差下的热传导率。另外,測定在实施吸真空エ序以后,由吸附剂6吸附外包材料内的气体或水分,放置约一天直到真空绝热材料(外包材料内)的热传导率稳定再进行測定。在此,纤维集合体I的一张的厚度是从真空绝热材料7的厚度减去外包材料4的2倍的厚度后、用层积张数除得的值。另外,平均纤维直径是用显微镜測定的100个部位的测定值的平均值。表I表示吸真空后的一张的厚度用平均纤维直径除得的結果。表I·一张的厚度/平均纤维直径 实施例I4
实施例28
实施例314
实施例418
比较例I369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说明真空绝热材料7、750的绝热性能的关联图。图20的横轴是纤维集合体I的厚度用平均纤维直径除得的数值,纵轴是绝热性能比。另外,绝热性能比是比较例I的热传导率分别用实施例I 4的热传导率除得的数值(与实施例I 4的热传导率用比较例的热传导率除得的值的倒数相同)。即,该绝热性能比表示数值越大则绝热性能越好。图20表明,当纤维集合体I的厚度不足平均纤维直径的18倍(相当于图的[绝热性能比]大体为I [纤维集合体的厚度/平均纤维直径])时,比把棉状纤维作为芯材的比较例I的情况更加提高了绝热性能。这被认为是,由于纤维集合体I的厚度越小,纤维就越容易向作为与绝热方向(片状纤维集合体的厚度方向)成大体直角的方向的面方向(片状的纤维集合体I的长度或宽度方向)排列,即真空绝热材料7、750内的向绝热方向的固体传热通道形成得长,所以提高了绝热性能。另外,纤维集合体I的厚度越接近平均纤维直径的I倍则绝热性能就越好。因此,表明了纤维集合体I的厚度为平均纤维直径的I 18倍较好。另外,在纤维集合体I的厚度成为纤维直径的8倍以下吋,绝热性能急剧(极端)上升。为此,纤维集合体I的厚度为平均纤维直径的I 8倍是理想的。在此,表明了相对纤维集合体I的厚度的平均纤维直径越小则绝热性能就越高,但因纤维集合体I的厚度是平均纤维直径的I倍时制造困难,所以平均纤维直径是纤维集合体I的厚度的3倍以上是理想的。在此,在纤维集合体I的厚度不足平均纤维直径的3倍时,纤维集合体I的生产率恶化,势必使制造时的生产线速度极慢,生产效率极端降低,所以纤维集合体I的厚度为平均纤维直径的3倍以上是理想的。以上,若使用制造成纤维集合体I的厚度为平均纤维直径的I倍以上且18倍以下的纤维集合体I使用于真空绝热材料7、750的芯材5、550,则比使用棉状纤维作为芯材时提高了绝热性能。特别是若使用制造成纤维集合体I的厚度为平均纤维直径的I倍以上且8倍以下的纤维集合体I用作真空绝热材料7、750的芯材5、550使用,则进ー步提高了绝热性能。另外,若使用制造成纤维集合体I的厚度为平均纤维直径的3倍以上且18倍以下 (理想的是平均纤维直径的3倍以上且8倍以下)的纤维集合体I使用于真空绝热材料7、750的芯材5、550,则在上述绝热性能提高的效果之外,还提高了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得到低成本且高性能、可靠性高的真空绝热材料7。(绝热性能2)(纤维直径和纤维间距离)接着,说明有机纤维2的直径和纤维间距离对绝热性能带来的影响。图21是表不实施方式I的图,是放大表不例如在真空绝热材料7中使用的芯材5的纵剖面构成的概略图。基于图21对芯材5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在图21中,芯材5是形成例如将纤维集合体I的各层以有机纤维2在片状无纺布的厚度方向不重叠的方式在一个方向排列的状态、上下层积的各层与有机纤维2大体垂直地重叠而构成的情况。具体的是,关于芯材5,例如是将使纺丝的纤维以纤维彼此不重叠的方式向ー个方向排列而形成的纤维集合体I、在与纤维方向大体垂直地交替层积形成的情况。在此,平均纤维直径设为d,平均纤维间隔(平均纤维间距离、纤维与纤维之间的间隔)设为P。纤维集合体I的各层也可以在延伸薄膜进行分子排列后进行割裂而制造。若采用这样的方法,在割裂薄膜时,不便纤维完全分离,可部分地留下纤维间的连结部。通过把割开后的片向与纤维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拉伸,在纤维和纤维之间保持间隔P,可以制造纤维集合体I。由此,可提高芯材5的处理性。另外,构成纤维集合体I的纤维的材质例如可以使用聚酯等。接着,把得到的芯材5插入到塑料层积薄膜的外包材料4中。此后,把插入了芯材5的外包材料4在温度100°C下干燥约5小时。其后,把约5 (g)的已装入无纺布袋的CaO(吸附剂6)配置在外包材料4内,之后把装入了芯材5及吸附剂6的外包材料4设于真空腔内。另外,在真空腔中吸真空直到约3Pa,保持原样地在真空腔内热封开ロ部,完成作为真空绝热板的真空绝热材料7。图22、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图22是表示真空绝热材料7的热传导率的测定结果的图,图23是将图22所示的测定结果曲线化的图。基于图22及图23对作为由上述方法得到的真空绝热材料7的绝热性能评价进行的热传导率的測定结果进行说明。图22及图23表示各层内的平均纤维间隔(P) /真空绝热材料7的平均纤维直径(d)与热传导率[W/mK]的关系。另外,在图22中ー边表示了作为比较例将棉状纤维(例如,聚酯纤維)用于芯材5的真空绝热材料7的热传导率。另外,在图23中,横轴是平均纤维间隔/平均纤维直径(ρ/d),纵轴是热传导率[W/mK]。根据图22及图23所示的測定结果,在平均纤维间隔(P)为平均纤维直径(d)的
2.5倍到8. 5倍的范围(P/d为2. 5倍以上且8. 5倍以下的范围),该实施方式I的真空绝热材料7的热传导率比作为比较例的使用棉状芯材的真空绝热材料7的热传导率O. 0030[ff/mK]小。即,表明该实施方式I的真空绝热材料7的绝热性能优良。在比较例使用棉状纤维作为芯材5的真空绝热材料7中,因为纤维配列不规则,故存在纤维向着作为传热方向(绝热方向)的厚度方向的部位。该纤维从向着厚度方向的部分传递热量而发生泄漏,绝热性能恶化。与此相対,由于该实施方式I的真空绝热材料7在作为传热方向的厚度方向,经由与其它纤维的接点而只由点接触进行传热,所以得到接触热阻的效果。该实施方式I的真空绝热材料7,作为传热方向的厚度方向的热漏泄少,随之可降低在芯材5传递的固体传热。为此,该实施方式I的真空绝热材料7可降低热传导率,即提高绝热性能。另ー方面,在平均纤维间隔(P)比平均纤维直径(d)的2. 5倍小的情况下(P/d不足2. 5倍吋),越小则该实施方式I的真空绝热材料7的热传导率就越比作为比较例的将棉状纤维用作芯材5时急激増大,即绝热性能急激恶化。这被认为是,由干与作为比较例的把棉状纤维用于芯材5的情况相比,该实施方式I的真空绝热材料7的纤维变密的原因,传热的路径缩短,另外真空绝热材料7中的固体的体积分率变高。在此,也可以根据以下内容进行理解,即当平均纤维间隔(P)増大、即为平均纤维直径(d)的2. 5倍以上(P/d为2. 5倍以上)吋,由于可以减小真空绝热材料7中的固体的体积分率,另外可以加长传热距离,所以热传导率逐渐变小。另外,在平均纤维间隔(P)为平均纤维直径(d)的4倍到7倍的范围(P/d在4倍以上且7倍以下)吋,热传导率几乎在O. 0020 [W/mK]左右不变。热传导率与作为把玻璃纤维用于芯材5的现有的一般真空绝热材料7的热传导率的O. 0020 [W/mK]程度相同,可发挥优良的绝热性能。从平均纤维间隔(P)超过了平均纤维直径(d)的7倍之处(P/d比7倍大之处)起,热传导率急激増大。即,表明该实施方式I的真空绝热材料7的传热性能急剧恶化。这被推定为是随着平均纤维间隔(P)増大、以纤维彼此的接点作为支点的纤维的挠曲増大、纤维向着厚度方向、跨过各层之间地纤维彼此产生接触的原因。根据以上内容,该实施方式I的真空绝热材料7的平均纤维间隔(P)为平均纤维直径(d)的2. 5倍到8. 5倍的范围(P/d为2. 5倍以上且8. 5倍以下的范围),热传导率变得比以往使用棉状芯材的真空绝热材料7、750的热传导率O. 0030 [W/mK]小,即绝热性能优良。另外,该实施方式I的真空绝热材料7若在平均纤维间隔(P)为平均纤维直径(d)的4倍到7倍的范围(P/d为4倍以上且7倍以下)进行使用,则热传导率与把玻璃纤维用于芯材5的以往的一般真空绝热材料7、750的热传导率O. 0020 [ff/mK]大体相同,可发挥优良的绝热性能。因此,若设定平均纤维间隔(P)为平均纤维直径(d)的2. 5倍以上且8. 5倍以下,则可以得到绝热性能优良的真空绝热材料7。理想的是,若设定平均纤维间隔(P)为平均纤、维直径(d)的4倍以上且不足7倍,则有希望进ー步提高绝热性能。(绝热性能3)(加热熔接的影响)接着,对在芯材5、550中使用纤维集合体I、对纤维集合体I施加了由压花加工110形成的热熔接的无纺布时的单位面积重量对绝热性能的影响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对于作为纤维集合体I的长纤维无纺布,通过把在挤压机中熔融后从纺丝喷嘴挤出的连续纤维捕集到传送带上,使传送带以任意速度输送,用热辊进行例如制成点状的热熔接部的压花加工110,构成片的纤维难以散开,纤维难以脱落,提高了无纺布片(纤维集合体I)的处理性,可以得到保证处理強度同时可进行缠绕的长纤维无纺布。图24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是作为真空绝热材料7的纤维集合体I的无纺布的剖视图。在图24中,在片状的纤维集合体1,适当地设置压花加工110来进行热熔接。在该图中,压花加工110设置成从片状的纤维集合体I的表面贯通到背面(向片的厚度方向贯通)。在由压花加工110形成的热熔接エ序,通过使压花加工110的热熔接部从表面向背面、即是向厚度方向贯通地调整捕集传送带的速度等的制造条件,改变单位面积重量(每単位面积重量的纤维重量),可制造作为纤维集合体I的长纤维无纺布。在此,对于压花加エ110,为切实地对片进行热熔接,其大小(在大体圆形的情况下为直径,在多边形的情况下为ー边的长度))必须为O. 3mm左右以上。另外,为不经压花加工110产生热传导而使绝热性能降低,压花加工110的大小为5_左右以下是理想的。例如,最好设定压花加工110,在圆形的情况下直径为O. 3mm以上且5mm左右以下,在多边形的情况下一边为O. 3mm以上且5mm左右以下,理想的是在O. 5mm以上且I. 5mm以下为好。在本实施方式,把压花加工110设定成大体圆形的直径为O. 5 Imm左右,提高了绝热性能,形成可切实地实施热熔接的式样。压花加工110占片的占用比例为绝热性能下降少的8%左右。另外,平均纤维直径的測定使用显微镜測定几个部位 几百个部位(例如十个部位),使用平均值即可。另外,単位面积重量(每Im2的纤维的重量(g)),只要測定一张的面积和重量,求出一张的每単位面积重量的重量即可。接着,把得到的无纺布例如层积各300张而制成芯材5,插入到铝箔层积薄膜的外包材料4内,在约100°C下干燥约5小时。在干燥以后,在放入了芯材5的外包材料4内,放置装入于通气性袋的5g水分吸附剂(CaO)或气体吸附剂等的吸附剂6,装入腔式的真空包装机内,进行吸真空。吸真空进行到腔内达到3Pa位置,在真空腔内热封开ロ部,作为真空绝热板制造真空绝热材料7、750。图25、图26的曲线表示所得到的真空绝热材料7的热传导率測定結果。图25和图26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图,图25是表示真空绝热材料7的单位面积重量与热传导率的相关性的图,图26是表示真空绝热材料7、750的単位面积重量与热传导率的相关性的图。在图25和图26中,纵轴为热传导率[W/mK],横轴为单位面积重量[g/m2]。通常,単位面积重量用表示每Im2的纤维的重量(g)的単位面积重量[g/m2]表达。另外,为可以比较纤维材质比重不同的各种材质,也可以用表示每Im2的纤维所占的体积(cc)的単位面积体积[cc/m2]表达。在此,用単位面积体积[cc/m2]表示时,纤维的体积只要測定重量,用比重(例如PET时自重为I. 34)进行換算等求出即可。图25表不把表2所不的实施例5 8的有机纤维作为芯材5、550使用时的单位面积重量与热传导率的关系。表 权利要求
1.一种真空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具备芯材和气体屏障性的外包材料;该芯材由将纤维形成为片状的纤维集合体的层积结构构成,具有以规定的长度或宽度切断了端面的切断部;该外包材料在内部收纳所述芯材,具有在比所述芯材的外形的大小大了密封长度量的范围内进行密封的密封部,在对内部进行了减压的状态下进行密封;在所述纤维使用连续成与所述芯材的长度或宽度相同程度或在其以上的纤维,抑制由切断产生的残存纤维从所述切断部伸出。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是由从内侧向外侧缠绕了具有规定的宽度且在长度方向上连续的片状纤维集合体的层积结构构成的平板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材料具有插入所述芯材的开口部,所述芯材从所述芯材的缠绕方向的两个端部之中的所述纤维集合体的缠绕方向上游侧的端部侧被插入到所述外包材料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的所述纤维集合体的缠绕完成端部位于所述芯材的缠绕方向的两个端部之中的任何一个端部附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材料具备插入所述芯材的开口部,从不存在所述纤维集合体的缠绕完成端部的另一端部侧将所述芯材插入到所述外包材料内。
6.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使用长度与所述芯材的长度或宽度大体相同或在其以上的有机纤维来形成纤维集合体。
7.如权利要求I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纤维集合体使用将有机纤维形成为片状并进行了加热熔接的有机纤维集合体,在所述加热熔接部从所述纤维集合体的表面向背面贯通的情况下,作为所述纤维集合体的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为.4. 7g/m2以上且70g/m2以下或者为140g/m2以上且198g/m2以下,在所述加热熔接部不从所述纤维集合体的表面向背面贯通的情况下,作为所述纤维集合体的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为4. 7g/m2以上且130g/m2以下。
8.如权利要求I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纤维集合体使用将有机纤维形成为片状并进行了加热熔接的有机纤维集合体,所述有机纤维集合体形成为,使所述加热熔接所占的比例为整个面积即片面积的3%以上且20%以下,对由压缩形变产生的变形以及绝热性能降低的双方加以抑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纤维集合体的单位面积重量为85 [g/m2]以上且198 [g/m2]以下。
10.一种真空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具备芯材和气体屏障性的外包材料;该芯材具有切断宽度方向端面而成为规定宽度的切断部,通过从内侧向外侧沿长度方向连续地缠绕形成为在长度方向上连续的片状的纤维集合体,从而形成所述芯材;所述外包材料在内部收纳所述芯材,具有在比具有所述切断部的芯材的外形大了密封长度量的范围内将所述芯材周围密封的密封部;在形成所述纤维集合体的纤维使用长度与所述芯材的宽度相同或在其以上的长纤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形成为平板状。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材料具有插入所述芯材的开口部,所述芯材从所述芯材的缠绕方向的两个端部之中的所述纤维集合体的缠绕方向上游侧的端部侧被插入到所述外包材料内。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集合体的外周侧的缠绕完成端部配置在所述芯材的缠绕方向的两个端部之中的任何一个端部附近。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材料具备插入所述芯材的开口部,从不存在所述纤维集合体的缠绕完成端部的另一端部侧将所述芯材插入到所述外包材料内。
15.如权利要求I到14中任一项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通过将第一纤维集合体和第二纤维集合体以所述第一纤维集合体与所述第二纤维集合体在宽度方向上错开规定量(Xb)的状态重叠,并从内侧向外侧连续地缠绕,从而成形为平板状;该第一纤维集合体在宽度方向上邻接地排列了多个在长度方向上连续的片状的纤维集合体,该第二纤维集合体设置成在相对于所述第一纤维集合体·的片面成大体直角的方向进行重叠,在宽度方向上邻接地排列了多个在长度方向上连续的片状的纤维集合体。
16.如权利要求I到14中任一项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通过将第三纤维集合体和第一纤维集合体以所述第三纤维集合体与所述第一纤维集合体重叠的状态从内侧向外侧连续地缠绕,从而成形为平板状;该第三纤维集合体在宽度方向上连续设有在长度方向上连续的片状的纤维集合体,该第一纤维集合体设置成在相对于所述第三纤维集合体的片面成大体直角的方向进行重叠,并且在宽度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排列了多个在长度方向上连续的片状的纤维集合体。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在被插入到所述外包材料内并被减压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纤维集合体或者所述第二纤维集合体的邻接的纤维集合体间的窄缝部是在平板状的表面、背面沿长度方向凹陷的形状。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规定量(Xb)设为7mm以上且在所述外包材料内呈大体真空的状态的芯材的厚度(t)的三倍以下,抑制所述芯材变零散而造成绝热性能降低的情形发生,而且弯曲性也良好。
19.如权利要求15到17中任一项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构成所述第一纤维集合体或者所述第二纤维集合体的多个纤维集合体中的至少一个,使用包括棱线不对齐的纤维集合体材料的宽度方向端部的耳部纤维集合体。
20.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芯材在所述外包材料内被减压并被密封的状态下,所述芯材的长度方向端部的与宽度方向成直角的截面形状是厚度向着长度方向外侧变小的大体三角形。
21.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在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个端侧具有向外方突出的薄壁部。
22.一种绝热箱,其特征在于,具备外箱和配置在所述外箱的内侧的内箱,在所述外箱和所述内箱之间配设如权利要求16到21中任一项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
23.—种冰箱,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6到22中任一项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将 >所述真空绝热材料在所述第一纤维集合体或者所述第二纤维集合体的邻接的纤维集合体间的连接部弯曲成规定角度,并配置在具有顶面、两侧面、背面和底面的绝热箱体的至少两个连续的壁面上。
24.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在贮藏室的门或者收纳压缩机的机械室与收纳生成冷气的冷却器的冷却器室之间的绝热壁中,配置如权利要求I到21中任一项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
25.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真空绝热材料中设有通孔或切口等开口部,将所述开口部配置在连接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冷却器的配管的位置,所述配管通过所述真空绝热材料。
26.—种冷冻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室外机,该室外机具有呈大体长方体形状的框体、将所述框体内部分隔成收纳风扇的风扇室及收纳压缩机的机械室的分隔壁和配设在所述机械室的内部或者外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如权利要求I到21中任一项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
27.一种供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呈大体长方体或大体圆筒形状的框体和被收纳在所述框体内并贮存水或热水的大体圆筒形的贮热水罐,在所述框体的内面壁的全部或者至少一部分配置如权利要求I到21中任一项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
28.一种设备,该设备具备大体长方体形状的箱体,该箱体具有至少顶面、两侧面、背面、前面和底面之中的两个连续的壁面,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在芯材上设置弯曲加工部或弯曲部,通过所述弯曲加工部或所述弯曲部将如权利要求I到21中任一项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弯曲成规定角度,配置于所述至少两个连续的壁面。
29.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压缩机或罐等大体圆筒形的容器,将在芯材使用了与所述芯材的长度相同或在其以上的有机纤维的长纤维的如权利要求I到21中任一项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配置在所述容器周围。
30.一种真空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具备 层积结构的芯材,该芯材以从内侧向外侧缠绕了具有规定的宽度且在长度方向上连续的片状的纤维集合体的状态形成为平板状,和 气体屏障性的外包材料,该外包材料从开口部向内部收纳所述芯材,在内部被减压的状态下密封所述开口部; 所述平板状的芯材,从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之中的相对于所述纤维集合体的缠绕完成端部的位置处于缠绕方向上游侧的端部侧被插入到所述开口部内。
31.一种真空绝热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芯材插入步骤,在该芯材插入步骤中,将通过把具有规定的宽度且在长度方向上连续的片状的纤维集合体从内侧向外侧缠绕而形成为平板状的芯材,从所述芯材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之中的相对于所述纤维集合体的缠绕完成端部的位置处于缠绕方向上游侧的端部侧从具有气体屏障性的外包材料的开口部插入到所述外包材料内,和 外包材料密封步骤,在该外包材料密封步骤中,对插入了所述芯材的状态的所述外包材料的内部进行减压,密封所述开口部。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缠绕步骤,在该缠绕步骤中,将被缠绕成被切成规定宽度的大体圆筒形的料卷的具有规定宽度的所述纤维集合体,以规定圈数缠绕在卷框上;切断步骤,在该切断步骤中,切断被缠绕在所述卷框上的所述纤维集合体;分离步骤,在该分离步骤中,将以规定圈数被缠绕在所述卷框上并被切断的所述纤维集合体从所述卷框取下;成形步骤,在该成形步骤中,将在所述分离步骤中从所述卷框被取下的所述纤维集合体成形为平板状的芯材。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步骤包括夹紧步骤,在该夹紧步骤中,由夹紧部件夹紧以规定圈数被缠绕在所述卷框上并被切断的所述纤维集合体;纤维集合体张力缓和步骤,在该纤维集合体张力缓和步骤中,使在所述夹紧步骤中被夹紧的所述纤维集合体相对所述卷框的张力松缓;卷框去除步骤,在该卷框去除步骤中,将在所述张力缓和步骤中松缓了张力的纤维集合体从所述卷框取下。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步骤使用两个所述夹紧部件在两个部位夹紧所述纤维集合体,使所述两个夹紧部件能在大体相反方向移动,将芯材成形为平板状。
35.一种真空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该真空绝热材料利用如权利要求32到34中任一项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的制造方法制得。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集合体将连续的有机纤维形成为片状。
37.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搭载了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真空绝热材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加工性、处理性和绝热性能优良、可靠性高的真空绝热材料以及使用该真空绝热材料的绝热箱。在把作为层积了多张纤维集合体(1)的结构的芯材(5)由气体屏障性外包材料(4)密封、使内部成为大体真空的真空绝热材料中,在芯材使用长纤维而不使由切断所形成的纤维屑或残存纤维从片或开口部的切断面向外包材料的密封部分伸出,降低密封不良。另外,由于把芯材(5)构成为从内侧向外侧连续缠绕,所以制造简单,处理性优良。
文档编号F24H9/00GK102686929SQ20108004708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9日
发明者中岛浩史, 岩田修一, 藤森洋辅, 野村京子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