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余热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0772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力容器余热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回收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压力容器余热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没有余热回收设备,在一些大型企业,一般都有大型锅炉等设备,这些的设备的烟道一般都暴露在空气中,没有什么设备可以进行回收利用,这样就非常浪费能源,不适应现今的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烟道进行简单的改造,就可以对烟道的热量进行充分利用的压力容器余热回收设备。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容器余热回收设备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烟道、压力容器,烟道设置在压力容器下方互相分离,烟道和压力容器内设置热管,热管两端密封,从烟道贯穿到压力容器内。热管设置为超导热管。热管设置为两排以上,热管每排之间交错排列,相邻的热管之间呈三角形布局。烟道上设置门体。烟道下方设置清灰漏斗,清灰漏斗下方设置清灰口。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容器余热回收设备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其包括其包括烟道、压力容器,烟道设置在压力容器下方互相分离,烟道和压力容器内设置热管,热管两端密封,从烟道贯穿到压力容器内,这样热管就可以将烟道内要浪费掉的热量吸收,然后在压力容器内经过热交换,然后再对压力容器内的热量进行再利用,节约了能源。本实用新型采用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内的水温可以无限提高,储能效果非常好。本实用新型的热管设置为超导热管,超导热管的利用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节能效果和使用寿命,节能效果可以提高到20-30%,使用寿命可以达到8-10年。本实用新型的热管设置为两排以上,热管每排之间交错排列,相邻的热管之间呈三角形布局,热管的排和排之间交错排列,布局更加合理,有效增加了热管的换热面积,减少了对烟气、空气的阻力。本实用新型的烟道上设置门体,门体可以打开,对烟道进行清灰等操作。本实用新型烟道下方设置清灰漏斗,清灰漏斗下方设置清灰口,这样灰尘或者其他污物就会自动下沉到清灰漏斗内,停一段时间打开清灰口进行清灰即可,非常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容器余热回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1-压力容器、2-烟道、3-清灰漏斗、4-门体、5-清灰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容器余热回收设备其包括烟道2、压力容器1,烟道2设置在压力容器1下方互相分离,烟道2和压力容器1内设置热管,热管两端密封,从烟道2贯穿到压力容器1内,热管设置为两排以上,热管每排之间交错排列,相邻的热管之间呈三角形布局。烟道2上设置门体4。烟道2下方设置清灰漏斗3,清灰漏斗3下方设置清灰口 5。工作时,烟气流经热管余热经过烟道冲刷热管下端,热管的一端为蒸发段(加热段),另一端为冷凝段(冷却段),根据应用需要在两段中间可布置绝热段。当热管的一端受热时毛纫芯中的液体蒸发汽化,蒸汽在微小的压差下流向另一端放出热量凝结成液体, 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已,热量由热管的一端传至另一端。热管吸热后将热量导至上端,热管上端放热将压力容器内水进行加热,然后可以对热水进行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容器余热回收设备充分利用了烟道内烟气的热量,减少了能源的浪费,压力容器内的水温无限制,可以取代水箱,降低了厂家的生产成本,用途非常广泛, 可以在本领域内广泛应用。
权利要求1.一种压力容器余热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烟道、压力容器,烟道设置在压力容器下方互相分离,烟道和压力容器内设置热管,热管两端密封,从烟道贯穿到压力容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容器余热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热管设置为超导热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容器余热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热管设置为两排以上, 热管每排之间交错排列,相邻的热管之间呈三角形布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容器余热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烟道上设置门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容器余热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烟道下方设置清灰漏斗,清灰漏斗下方设置清灰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回收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压力容器余热回收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烟道进行简单的改造,就可以对烟道的热量进行充分利用的压力容器余热回收设备,其包括烟道、压力容器,烟道设置在压力容器下方互相分离,烟道和压力容器内设置热管,热管两端密封,从烟道贯穿到压力容器内,这样热管就可以将烟道内要浪费掉的热量吸收,然后在压力容器内经过热交换,然后再对压力容器内的热量进行再利用,节约了能源。
文档编号F24H1/18GK202074676SQ201120074409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1日
发明者徐连波 申请人:徐连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