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火再利用高效节能烈火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0989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余火再利用高效节能烈火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具体的说是一种余火再利用高效节能烈火燃气灶。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面临能源枯竭,因高耗能大排放导致环境日趋恶化,石油、燃气价格连年攀升,节能减排已成为世界瞩目的重要课题。然而,现有技术生产的各种商用型燃气灶具远远的跟不上现代步伐的需求,普遍存在诸多的缺点和不足,具体表现在①、消耗燃气量过大。②、噪音高。③、排放量大。④、高温余火烟气不能重复利用,而直接通过锅的周边冲入室内,不但浪费了宝贵的能源,还导致工作环境室温恶化不断升高,特别是连续工作时往往烤的大厨们酷热难耐,苦不堪言。⑤、鼓风机功率大不能调速,通过风道挡板调风量耗电量不减少浪费电能。⑥、停电或电路发生故障时鼓风机不能运转灶具不能工作,造成停业影响 效益。⑦、无自动控火装置,浪费了因工作中炒锅频繁离开灶口添加各种调料、装盘、刷锅过程中无功效空烧的大部分燃气,而且增大了高温热流的排放使室温急剧升高。⑧、非预混式灶头,空气和燃气达不到充分混合,导致燃烧不彻底热效率下降,而有害气体排放增大。⑨、空气无预热装置,冷风与低温燃气不通过加热直接进入灶头达不到雾化即燃烧,致使炉温大打折扣。⑩、空气和燃气设置二个调节阀,无精确的风气联动装置,难以达到风气最佳混合比例,在使用过程中往往用小火时因给冷风量过大而降低炉温造成不应有的浪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火力猛,节能环保,燃烧充分的余火再利用高效节能烈火燃气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燃气灶包括灶体炉膛、多孔雾化燃烧器、控火装置、点火器、风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在灶体炉膛内部的聚火反射罩,连接在聚火反射罩下端的灶头高温预热输气管,设置在灶头高温预热输气管外面并连接在灶体炉膛下端的余火通道外管,其中灶体炉膛和聚火反射罩之间形成一个环状上余火通道,灶头高温预热输气管和余火通道外管之间形成一个环状的下余火通道、所述的上余火通道和下余火通道相贯通,在下余火通道的端头设置有废气出口。所述的控火装置包括自动控火装置主体、风气联动装置主体和手动控火装置主体三个部分,所述的风气联动装置主体设置在自动控火装置主体和手动控火装置主体之间。所述的自动控火装置主体由通过锁定丝母固定在灶面上的压杆滑动管,套装在压杆滑动管内的自动控火压杆,通过杠杆活动轴连接自动控火压杆的杠杆,连接在杠杆另一端的自动控火阀构成,所述的自动控火阀一端连接手动控火装置主体,手动控火装置主体连接燃气管,自动控火阀的另一端连接燃气输出管,自动控火阀上带有火种调节扭,在杠杆和自动控火阀之间设置有杠杆支点活动轴。所述的手动控火装置主体包括燃气阀,设置在燃气阀上的调节燃气流量的控火开关手轮,其中控火开关手轮的下面带有一个主动齿轮。[0008]所述的风气联动装置包括风机调速器,设置在风机调速器上面的风气联动齿轮,设置在风气联动齿轮上的、风气联动调校手轮,其中风气联动齿轮与手动控火装置主体上的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灶体炉膛和余火通道外管的外侧设置有绝热保温层。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I、火力超强而猛烈本实用新型运用了火箭喷射燃烧技术原理,并使高温烈焰和余火强温剧烈汇合叠加辐射锅底,因而达到了烈火灶的设计目标。其火势完全可以满足国内需要爆火烹饪的各种美食。2、特效节能物尽其用,本实用新型科学巧妙的采用了封闭式炉膛、预混式灶头、余火助燃等多项高效节能技术方案使能源得到了物尽其用,比传统型同类灶节能率高达45%-65%。 3、环保卫生本实用新型燃烧十分充分彻底无积碳不黑锅底,有害气体比同类灶少数倍。4、消除噪音本实用新型采用低噪音方案设计,从根本上消除了产生大噪音的可倉泛。5、自动控火本实用新型做到了锅在火起,锅离火微,习惯的颠勺翻菜动作火力不会因此而减小。6、调火幅度宽本实用新型火力从微火、小火、中火、大火到烈火可按工作所需随意无极调节使用。7、锅底受热均衡本实用新型由于聚火反射罩被余火实行了全面的包围式加热达到了赤红状态。使高温热量大面积的对锅底叠加辐射,因而达到了受热面积大而均匀的设计目的。 8、自动化程度高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只需转动控火开关手轮即可达到联动调控自动点火、火力大小、自动启闭风机与调整风量大小,使风与气能按比例联动混合到最佳状态。9.安全保险经数百次的试验与破坏性试验,从源头上杜绝了爆燃和回火等不安全现象的发生。10、节水省电本实用新型节省了传统型桌面式白钢灶台面被余火烤红又用自来水连续浇洒冷却的用水量。科学恰当的采用了小功率低压风机。实施了通过电压变化或变频调控风量,大幅度的降低了耗电量。11、防停电功能本实用新型配备有蓄电池,即使停电,风机也能照常运转,不会因此而停业。12、高效省时本实用新型因火力超强而猛烈大大的缩短了烹饪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13、温室不变本实用新型因余火热量几乎全部被合理有效的二次利用。从源头上避免了室温升高的不利因素。14、热效率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多项提高炉温的关键性技术,使热效率得到了飞跃性的提闻。15、用途广泛本实用新型广泛的适用于饭店、宾馆等需要大火力烹饪的单位和个人使用,该灶具不但能独立使用,还可以用它来改装或制造桌面式的大型白钢灶。也可以用此原理生产制造民用灶具,还可以用此技术原理生产制造高效节能燃气锅炉。

图I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I中1、锅体,2、灶面,3、保温层外壳,4、保温层,5、灶体炉膛6,余火通道,
7、聚火反射罩,8、燃烧室,9、多孔雾化燃烧器,10、余火通道外管,11、灶头高温预热输气管,12、混合气高温强力雾化通道,13、灶头下端密封圆板,14、底座,15、自动控火压杆,16、锁定丝母,17、压杆滑动管,18、杠杆活动轴,19、杠杆,20、杠杆支点活动轴,21、风机调速器,22、风气联动调校手轮,23、风气联动齿轮,24、控火开关手轮,25、主动齿轮,26、传动杆,27、燃气阀,28、燃气管接口,29、自动控火阀,30、火种调节扭,31、燃气输出管,32、锁固丝母,33、风机,34、蓄电池与充电装置,35、燃气喷孔,36、余火通道管端封头,37、废气排出管接,38、废气出口,39、点火器,40、点火瓷针,41、支座。 附图中箭头为混合气和余火烟气走向。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I所述该燃气灶包括灶体炉膛5、多孔雾化燃烧器9、控火装置、点火器、风机33,它还包括设置在灶体炉膛5内部的聚火反射罩7,连接在聚火反射罩7下端的灶头高温预热输气管11,设置在灶头高温预热输气管11外面并连接在灶体炉膛5下端的余火通道外管10,其中灶体炉膛5和聚火反射罩7之间形成一个环状上余火通道,灶头高温预热输气管11和余火通道外管10之间形成一个环状的下余火通道、所述的上余火通道和下余火通道相贯通,在下余火通道的端头设置有废气出口。本实用新型的余火再利用是这样实现的,在锅体I封闭炉膛口灶面2的情况下,使大部分高温余火烟气被迫导入了余火通道6,包围式的对聚火反射罩7进行强力的加热达到了赤红状态,使余火高温聚热强力叠加二次辐射锅底,因而使炉膛温度倍增,能源得到了高效充分的回收利用,余火烟气通过余火通道6继续下行,由废气排出口 38排出,余火烟气在下行的过程中又恰好加热雾化了灶头高温预热输气管11内的混合气,使燃烧更充分彻底,炉温再次叠加攀升达到了多级节能物尽其用之目的。所述的控火装置包括自动控火装置主体、风气联动装置主体和手动控火装置主体三个部分,所述的风气联动装置主体设置在自动控火装置主体和手动控火装置主体之间。所述的自动控火装置主体由通过锁定丝母16固定在灶面2上的压杆滑动管17,套装在压杆滑动管17内的自动控火压杆15,通过杠杆活动轴18连接自动控火压杆15的杠杆19,连接在杠杆19另一端的自动控火阀29构成,所述的自动控火阀29 —端连接手动控火装置主体,手动控火装置主体连接燃气管,自动控火阀29的另一端连接燃气输出管31,自动控火阀29上带有火种调节扭30,在杠杆19和自动控火阀29之间设置有杠杆支点活动轴20。所述的手动控火装置主体包括燃气阀27,设置在燃气阀27上的调节燃气流量的控火开关手轮24,其中控火开关手轮24的下面带有一个主动齿轮25。所述的风气联动装置包括风机调速器21,设置在风机调速器21上面的风气联动齿轮23,设置在风气联动齿轮23上的、风气联动调校手轮22,其中风气联动齿轮23与手动控火装置主体上的主动齿轮25相啮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控制方法是工作前先不放锅调整,逆时针调节开大控火手轮24使燃气阀体27打开,同时通过主动齿轮25和风气联动齿轮23的传动,联动着的点火器39、风机33、被打开进行点火与供风,再逆时针打开火种调节钮30即可着火,把火种调至微火状态即可工作,当锅体放入灶口时,靠锅体的重力压下了自动控火杆15,同时通过杠杆活动轴18联动压下杠杆19,靠杠杆支点活动轴20的支撑启动了自动控火阀29使燃气通过立即燃起大火,当锅体离开灶口时自动控火杆又自动弹起,使火力瞬间变微,做到了锅在火起,锅离火微,习惯的颠勺翻菜动作火力不会因此而减小。控火开关手轮24不但控制着燃气的开与关和火力的大小,而且还联动控制着自动点火和风机启闭与风力的大与小,做到了风气联动控制风与燃气的最佳混合比例,因而大大的简化了工作中复杂而繁忙的操作过程。最大幅度的提闻了工作效率。所述的灶体炉膛5和余火通道外管10的外侧设置有绝热保温层3。 本实用新型保温层3采用的材料为优质岩棉,风机33还备有12V蓄电池与充电器34,为停电时备用。
权利要求1.一种余火再利用高效节能烈火燃气灶,包括灶体炉膛、多孔雾化燃烧器、控火装置、点火器、风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在灶体炉膛内部的聚火反射罩,连接在聚火反射罩下端的灶头高温预热输气管,设置在灶头高温预热输气管外面并连接在灶体炉膛下端的余火通道外管,其中灶体炉膛和聚火反射罩之间形成一个环状上余火通道,灶头高温预热输气管和余火通道外管之间形成一个环状的下余火通道、所述的上余火通道和下余火通道相贯通,在下余火通道的端头设置有废气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余火再利用高效节能烈火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火装置包括自动控火装置主体、风气联动装置主体和手动控火装置主体三个部分,所述的风气联动装置主体设置在自动控火装置主体和手动控火装置主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余火再利用高效节能烈火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控火装置主体由通过锁定丝母固定在灶面上的压杆滑动管,套装在压杆滑动管内的自动控火压杆,通过杠杆活动轴连接自动控火压杆的杠杆,连接在杠杆另一端的自动控火阀构成,所述的自动控火阀一端连接手动控火装置主体,手动控火装置主体连接燃气管,自动控火阀的另一端连接燃气输出管,自动控火阀上带有火种调节扭,在杠杆和自动控火阀之间设置有杠杆支点活动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余火再利用高效节能烈火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动控火装置主体包括燃气阀,设置在燃气阀上的调节燃气流量的控火开关手轮,其中控火开关手轮的下面带有一个主动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余火再利用高效节能烈火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气联动装置包括风机调速器,设置在风机调速器上面的风气联动齿轮,设置在风气联动齿轮上的、风气联动调校手轮,其中风气联动齿轮与手动控火装置主体上的主动齿轮相啮口 o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余火再利用高效节能烈火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灶体炉膛和余火通道外管的外侧设置有绝热保温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火再利用高效节能烈火燃气灶,该燃气灶包括灶体炉膛、多孔雾化燃烧器、控火装置、点火器、风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在灶体炉膛内部的聚火反射罩,连接在聚火反射罩下端的灶头高温预热输气管,设置在灶头高温预热输气管外面并连接在灶体炉膛下端的余火通道外管,其中灶体炉膛和聚火反射罩之间形成一个环状上余火通道,灶头高温预热输气管和余火通道外管之间形成一个环状的下余火通道、所述的上余火通道和下余火通道相贯通,在下余火通道的端头设置有废气出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火力猛,节能环保,燃烧充分。
文档编号F24C3/12GK202501533SQ20122003387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3日
发明者杨春夫 申请人:杨春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